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青銅鎏金釋迦牟尼佛坐像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青銅鎏金釋迦牟尼佛坐像

青銅鎏金釋迦牟尼佛坐像」於資料集「文資局古物」由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劉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4-22177596,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4 14:44:56。 欄位caseId的內容是20190215000024 , 欄位caseName的內容是青銅鎏金釋迦牟尼佛坐像 , 欄位assetsClassifyCode的內容是6.1.3 , 欄位assetsClassifyName的內容是國寶 , , 欄位reservationCode的內容是購銅000117 , , 欄位registerReason的內容是本作品的台座刻有發願造像銘記:「太和元年九月十日安熹縣堤陽□□願己身為□□母造釋加聞佛,又為居家眷屬大小現世安隱,亡者生天宣語諸佛,所願如是,故記之耳。」為北魏太和元年(477年)河北地區發願所造的釋迦牟尼佛造像,造像的時間及地點明確,造像的形制不僅包含尊像和台座,而且背光保留完整,十分難得,是存世北魏太和元年造像中最完整的一件。 鎏金銅佛尊像的身體比例協調,肩頸手等身體結構銜接順暢,五官分布平和,面相年輕;大衣衣褶呈Y字形分叉,與背光上上揚的火焰紋相呼應,身光大而護持全像,莊嚴殊勝。在尊像下方仰覆蓮座與須彌座雙層台座的烘托下,氣勢弘偉。尊像頭上大渦文捲髮的紋理清晰可循,大衣衣褶與背光火焰文的線條俐落,結組生動,台座上的唐草文等裝飾文樣刻畫細膩。造像的用料厚實,鎏金色澤澄黃而附著穩固,品質極佳。本作品是五世紀河北佛教造像的典型風格樣式,同時也是現存鎏金銅佛造像中,卓越工藝技術的典範,具有獨特的藝術造詣。 本作品主尊造像的渦文髮式、Y字形分叉衣褶和火焰紋,和大同雲岡第二十窟的樣式接近。二十窟造像展現北魏文成帝(452-465在位)復佛初期雄強風格;但本尊造像臉形略長,五官秀氣,身形亦脩長,亦帶有北魏孝文帝(471-499在位)漢化改革後「秀骨清像」式風格。因此這件太和元年(477年)的作品為北魏文成帝至孝文帝時期造像風格之過渡風貌。再者,台座上刻畫身著胡服與漢服的供養人,說明當時胡漢雜居的現象,故作品本身反映河北一帶五世紀中後期風格轉換的樣貌以及多元民族的社會生活,是一件難能可貴的重要例證。 尊像的背光保存完整,佈局均衡平穩,內容明確清楚,構圖條理分明,圖像內容融合法華經、維摩詰經以及佛傳故事,並附有榜題,將北魏佛教信仰的主次與內容特質,一一展現,其內容的豐富與圖像的精確,是現存單尊造像中的稀有珍品,足以作為同時代作品的比對參考,具有無可取代的指標性意義。綜合言之,本作品是五世紀太和時期河北一帶在藝術水平、工藝技術、社會生活以及宗教信仰上無可取代的經典作品。 , 欄位lawsReference的內容是<<古物分級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1、3、4、5、6款 , 欄位officialDocNo的內容是文授資局物字第10830016641號 , 欄位registerDate的內容是2019-02-14 , 欄位govInstitutionName的內容是文化部 , 欄位belongCity的內容是臺北市士林區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19-02-15/1c7f91ca-a9ab-4668-a396-ac0577bc922e/1-購銅000117-2.jpg , 欄位representImageSource的內容是國立故宮博物院 , 欄位notes的內容是 , , , 欄位amount的內容是1 , 欄位pastHistorySource的內容是購藏(徵集) , 欄位pastHistorySourceNotes的內容是 , 欄位reserveStatus的內容是表面局部有舊傷缺,局部有鏽,經修復,狀況已穩定。 , 欄位reserveStatusDesc的內容是尊像由背光、坐像與台座構成。背光為蓮瓣形,底部收平,上部收尖,屏障主尊的全身,更向上延展,將造像的威嚴向外擴張。主尊結跏趺坐,身著袒右肩僧祇支,外披大衣,右手作無畏印,左手握住衣角,藉由大衣環繞身體,將坐像向內收斂包覆,形成全像堅實而穩定的核心。台座分上下兩層,下層為方形,上層為亞字形須彌座,底部寬廣穩定,上部漸收窄,營造出高聳的氣勢。座前兩立雕獅子,回首轉身,姿態威武。 背光以成束的珠串綵帶區隔出內、外圈。內圈為七尊小坐佛,其中三尊組成主尊的頭光,外圈環列U形火焰紋,每一個火焰紋內又填滿平行排列的弧形線,有如熊熊燃燒的烈火。主尊坐佛的捲髮作大渦紋,五官清秀,大衣衣緣呈S形翻邊,衣褶呈Y字形分叉,與背光的火焰紋相呼應。台座最上緣圍繞曲折的卷草紋,須彌座的斜面為仰覆蓮瓣紋,中央束腰飾菱格狀花瓣,下層方形台座的上緣由穿環上下交錯的棕櫚葉組成一帶狀飾,座足四面開光,兩側為供養人,三面共六位。 背光背面飾說法圖像,上層為法華經,塔內為釋迦和多寶佛並坐,塔外兩側為維摩詰經文殊問疾品的場面;中層中央為釋迦在鹿野苑初轉法輪;下層中央為誕生佛,左側摩耶夫人攀樹而立,太子自右脅誕生,右側龍王浴佛,最外側兩長方形榜題,現字跡已不清。台座背面刻有銘文:「太和元年九月十日安熹縣堤陽□□願己身為□□母造釋加聞佛,又為居家眷屬大小現世安隱,亡者生天宣語諸佛,所願如是,故記之耳。」 尊像和台座分鑄接合而成,背光另鑄,以插梢固定在坐佛背面。造像為青銅鎏金,青銅胎質緻密,鍍金厚,與胎連接緊密,金色黃帶赤,作工十分細緻精良。 , 欄位descCreator的內容是 , 欄位descAge的內容是北魏太和元年(西元477年) , 欄位descSize的內容是高40.3公分 , 欄位descMaterial的內容是銅/鑄造 , 欄位environment的內容是庫房或展覽空間 , 欄位manageMaintain的內容是

caseId

20190215000024

caseName

青銅鎏金釋迦牟尼佛坐像

assetsClassifyCode

6.1.3

assetsClassifyName

國寶

assetsTypes

    1. code
      G2

    2. name
      生活及儀禮器物

    3. subCode
      G2.99

    4. subName
      其他

    5. other

    5

reservationCode

購銅000117

judgeCriteria

  1. 0
    能表現傳統、族群或地方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技藝或生活文化之重要特色

  2. 1
    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之重要特色

  3. 2
    具有重要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

  4. 3
    數量特別稀少或具完整性保存意義者

  5. 4
    對知識、技術或流派發展具重要影響或意義

  6. 5
    能表現傳統、族群或地方之風俗、記憶及傳說、信仰、技藝或生活文化特色之典型

  7. 6
    能反映政治、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科學等歷史變遷或時代特色之代表性

  8. 7
    具有獨特藝術造詣或科學成就

  9. 8
    獨一無二或不可替代性

  10. 9
    對知識、技術或流派發展具特殊影響或意義

registerReason

本作品的台座刻有發願造像銘記:「太和元年九月十日安熹縣堤陽□□願己身為□□母造釋加聞佛,又為居家眷屬大小現世安隱,亡者生天宣語諸佛,所願如是,故記之耳。」為北魏太和元年(477年)河北地區發願所造的釋迦牟尼佛造像,造像的時間及地點明確,造像的形制不僅包含尊像和台座,而且背光保留完整,十分難得,是存世北魏太和元年造像中最完整的一件。 鎏金銅佛尊像的身體比例協調,肩頸手等身體結構銜接順暢,五官分布平和,面相年輕;大衣衣褶呈Y字形分叉,與背光上上揚的火焰紋相呼應,身光大而護持全像,莊嚴殊勝。在尊像下方仰覆蓮座與須彌座雙層台座的烘托下,氣勢弘偉。尊像頭上大渦文捲髮的紋理清晰可循,大衣衣褶與背光火焰文的線條俐落,結組生動,台座上的唐草文等裝飾文樣刻畫細膩。造像的用料厚實,鎏金色澤澄黃而附著穩固,品質極佳。本作品是五世紀河北佛教造像的典型風格樣式,同時也是現存鎏金銅佛造像中,卓越工藝技術的典範,具有獨特的藝術造詣。 本作品主尊造像的渦文髮式、Y字形分叉衣褶和火焰紋,和大同雲岡第二十窟的樣式接近。二十窟造像展現北魏文成帝(452-465在位)復佛初期雄強風格;但本尊造像臉形略長,五官秀氣,身形亦脩長,亦帶有北魏孝文帝(471-499在位)漢化改革後「秀骨清像」式風格。因此這件太和元年(477年)的作品為北魏文成帝至孝文帝時期造像風格之過渡風貌。再者,台座上刻畫身著胡服與漢服的供養人,說明當時胡漢雜居的現象,故作品本身反映河北一帶五世紀中後期風格轉換的樣貌以及多元民族的社會生活,是一件難能可貴的重要例證。 尊像的背光保存完整,佈局均衡平穩,內容明確清楚,構圖條理分明,圖像內容融合法華經、維摩詰經以及佛傳故事,並附有榜題,將北魏佛教信仰的主次與內容特質,一一展現,其內容的豐富與圖像的精確,是現存單尊造像中的稀有珍品,足以作為同時代作品的比對參考,具有無可取代的指標性意義。綜合言之,本作品是五世紀太和時期河北一帶在藝術水平、工藝技術、社會生活以及宗教信仰上無可取代的經典作品。

lawsReference

<<古物分級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1、3、4、5、6款

officialDocNo

文授資局物字第10830016641號

registerDate

2019-02-14

govInstitutionName

文化部

belongCity

臺北市士林區

representImage

representImageSource

國立故宮博物院

notes

keepDepts

    1. name
      國立故宮博物院

    2. custodian
      器物處

    2

keepPlaces

    1. name
      國立故宮博物院

    2. address
      111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3. saveSpace
      博物館、圖書館

    4. saveSpaceIdentity
      歷史建築

    4

amount

1

pastHistorySource

購藏(徵集)

pastHistorySourceNotes

reserveStatus

表面局部有舊傷缺,局部有鏽,經修復,狀況已穩定。

reserveStatusDesc

尊像由背光、坐像與台座構成。背光為蓮瓣形,底部收平,上部收尖,屏障主尊的全身,更向上延展,將造像的威嚴向外擴張。主尊結跏趺坐,身著袒右肩僧祇支,外披大衣,右手作無畏印,左手握住衣角,藉由大衣環繞身體,將坐像向內收斂包覆,形成全像堅實而穩定的核心。台座分上下兩層,下層為方形,上層為亞字形須彌座,底部寬廣穩定,上部漸收窄,營造出高聳的氣勢。座前兩立雕獅子,回首轉身,姿態威武。 背光以成束的珠串綵帶區隔出內、外圈。內圈為七尊小坐佛,其中三尊組成主尊的頭光,外圈環列U形火焰紋,每一個火焰紋內又填滿平行排列的弧形線,有如熊熊燃燒的烈火。主尊坐佛的捲髮作大渦紋,五官清秀,大衣衣緣呈S形翻邊,衣褶呈Y字形分叉,與背光的火焰紋相呼應。台座最上緣圍繞曲折的卷草紋,須彌座的斜面為仰覆蓮瓣紋,中央束腰飾菱格狀花瓣,下層方形台座的上緣由穿環上下交錯的棕櫚葉組成一帶狀飾,座足四面開光,兩側為供養人,三面共六位。 背光背面飾說法圖像,上層為法華經,塔內為釋迦和多寶佛並坐,塔外兩側為維摩詰經文殊問疾品的場面;中層中央為釋迦在鹿野苑初轉法輪;下層中央為誕生佛,左側摩耶夫人攀樹而立,太子自右脅誕生,右側龍王浴佛,最外側兩長方形榜題,現字跡已不清。台座背面刻有銘文:「太和元年九月十日安熹縣堤陽□□願己身為□□母造釋加聞佛,又為居家眷屬大小現世安隱,亡者生天宣語諸佛,所願如是,故記之耳。」 尊像和台座分鑄接合而成,背光另鑄,以插梢固定在坐佛背面。造像為青銅鎏金,青銅胎質緻密,鍍金厚,與胎連接緊密,金色黃帶赤,作工十分細緻精良。

descCreator

descAge

北魏太和元年(西元477年)

descSize

高40.3公分

descMaterial

銅/鑄造

environment

庫房或展覽空間

manageMaintain

「青銅鎏金釋迦牟尼佛坐像」所屬的資料集:「文資局古物」的其他資料

caseId: 20121112000016
caseName: 蔡侯產戈
assetsClassifyCode: 6.1.2
assetsClassifyName: 重要古物

caseId: 20180731000009
caseName: 施公祠-寰海皆春匾
assetsClassifyCode: 6.1.1
assetsClassifyName: 一般古物

caseId: 20110919000008
caseName: 明唐寅高士圖卷
assetsClassifyCode: 6.1.2
assetsClassifyName: 重要古物

caseId: 20121207000024
caseName: 桃園縣大溪鎮內柵國民小學典藏「傳統農村其他用具」-牛嘴欄
assetsClassifyCode: 6.1.1
assetsClassifyName: 一般古物

caseId: 20110422000001
caseName: 馬和之古木流泉(歷朝名繪冊05)
assetsClassifyCode: 6.1.3
assetsClassifyName: 國寶

caseId: 20210531000013
caseName: 集古名繪 冊 宋錢選招涼仕女
assetsClassifyCode: 6.1.2
assetsClassifyName: 重要古物

caseId: 20090121000008
caseName: 木雕板(KWL P00000W57)
assetsClassifyCode: 6.1.1
assetsClassifyName: 一般古物

caseId: 20191004000007
caseName: 澎湖天后宮「聖道母儀」楹聯
assetsClassifyCode: 6.1.1
assetsClassifyName: 一般古物

caseId: 20090630000021
caseName: 大理石虎首人身立雕
assetsClassifyCode: 6.1.3
assetsClassifyName: 國寶

caseId: 20130813000047
caseName: 游宦紀聞(明鈔本)
assetsClassifyCode: 6.1.2
assetsClassifyName: 重要古物

caseId: 20151019000028
caseName: 清惲壽平摹古冊
assetsClassifyCode: 6.1.2
assetsClassifyName: 重要古物

caseId: 20131219000079
caseName: 附音傍訓句解論語(元刊本)
assetsClassifyCode: 6.1.2
assetsClassifyName: 重要古物

caseId: 20140425000055
caseName: 明沈周書中秋詩
assetsClassifyCode: 6.1.2
assetsClassifyName: 重要古物

caseId: 20190312000005
caseName: 唐韓幹牧馬圖(名繪集珍 冊)
assetsClassifyCode: 6.1.3
assetsClassifyName: 國寶

caseId: 20130610000016
caseName: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元刊本)
assetsClassifyCode: 6.1.2
assetsClassifyName: 重要古物

caseId: 20091123000005
caseName: 尚書表註(1部2冊)
assetsClassifyCode: 6.1.3
assetsClassifyName: 國寶

caseId: 20190730000036
caseName: 官窯青瓷葵口碟(故瓷017721)
assetsClassifyCode: 6.1.2
assetsClassifyName: 重要古物

caseId: 20120112000001
caseName: 雕花石槽
assetsClassifyCode: 6.1.2
assetsClassifyName: 重要古物

caseId: 20130813000015
caseName: 中說考(明刊本)
assetsClassifyCode: 6.1.2
assetsClassifyName: 重要古物

caseId: 20131219000080
caseName: 孟子(元刊本)
assetsClassifyCode: 6.1.2
assetsClassifyName: 重要古物

caseId: 20211214000009
caseName: (乾隆)御製詩二集九十卷目錄十卷
assetsClassifyCode: 6.1.1
assetsClassifyName: 一般古物

caseId: 20140106000004
caseName: 大同國小前身白川國民學校初等科學籍簿
assetsClassifyCode: 6.1.1
assetsClassifyName: 一般古物

caseId: 20081224000013
caseName: 明宣宗坐像
assetsClassifyCode: 6.1.3
assetsClassifyName: 國寶

caseId: 20140425000053
caseName: 明沈周古松圖
assetsClassifyCode: 6.1.2
assetsClassifyName: 重要古物

caseId: 20171121000006
caseName: 明代帝后半身像(一)冊
assetsClassifyCode: 6.1.2
assetsClassifyName: 重要古物

caseId: 20130813000033
caseName: 新刊補註銅人腧穴鍼灸圖經(元刊本)
assetsClassifyCode: 6.1.2
assetsClassifyName: 重要古物

caseId: 20140425000060
caseName: 明王守仁書五言古詩軸
assetsClassifyCode: 6.1.2
assetsClassifyName: 重要古物

caseId: 20061018000002
caseName: 陶壺-3
assetsClassifyCode: 6.1.1
assetsClassifyName: 一般古物

caseId: 20130726000008
caseName: 義渡、秋公會香爐
assetsClassifyCode: 6.1.1
assetsClassifyName: 一般古物

caseId: 20200219000035
caseName: 大龍峒保安宮藏木製方爐
assetsClassifyCode: 6.1.1
assetsClassifyName: 一般古物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的其他資料集

文資局聚落

不定期更新更新,7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4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館藏圖書目錄

每年更新,7

廖小姐 | 0422295848#322 | 2021-04-07 16:58:2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會計月報

不定期更新更新,7

林君妍 小姐 | 04-22176319 | 2023-07-04 20:23:10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民俗

不定期更新更新,9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5: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工藝

每日更新,22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3:1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文化景觀

不定期更新,10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0-06-08 14:53: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紀念建築

每日更新,10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0:04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表演藝術

不定期更新更新,52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3:3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決算及會計相關報表

每年更新,6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單位預算

不定期更新更新,9

朱 小姐 | 04-22176312 | 2023-07-24 14:43:1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歷史建築

不定期更新更新,6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口述傳統

每日更新,8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古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9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0:4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資料

不更新更新,14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知識與實踐

不定期更新更新,7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6: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接受及支付補助金

每年更新,4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人才培訓手冊

不定期更新更新,14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史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3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遺址

不定期更新更新,15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古物

不定期更新更新,14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5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