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孔昭昔隱居山林,採樵自給養母,後母親嘔血死亡 南天痕卷十九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人物與團體
「李孔昭昔隱居山林,採樵自給養母,後母親嘔血死亡 南天痕卷十九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人物與團體」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77587 , 欄位Id的內容是277587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李孔昭昔隱居山林,採樵自給養母,後母親嘔血死亡 南天痕卷十九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吾少讀書,志在輔治天下;不意出遭離亂,習隱盤谷,樵汲養母,志荒學淺,諸君勉之。學豈以時世為廢興哉!終不及科舉之業。未幾母亡,哀毀嘔血竟卒;庚子五月七日也,年四十八。子稷亦好學,能承其志。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77587&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669BFCA6-E202-4853-B4B9-9245EDD630B6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30T22:54:59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 。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587
Id
277587
Title
李孔昭昔隱居山林,採樵自給養母,後母親嘔血死亡 南天痕卷十九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吾少讀書,志在輔治天下;不意出遭離亂,習隱盤谷,樵汲養母,志荒學淺,諸君勉之。學豈以時世為廢興哉!終不及科舉之業。未幾母亡,哀毀嘔血竟卒;庚子五月七日也,年四十八。子稷亦好學,能承其志。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30T22:54:59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
「李孔昭昔隱居山林,採樵自給養母,後母親嘔血死亡 南天痕卷十九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人物與團體」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礁溪道教威真壇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84317
Id:
284317
Title:
礁溪道教威真壇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大義社區的日曆。本篇2月21日的主題是
古重仁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516355
Id:
516355
Title:
古重仁
Description:
古重仁,畢業於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學研究所,現為桃園市雙龍國民小學教師,作品風貌迥異多變,無論是色調斑斕、靜謐寫實的印象派畫作,還是充滿動感的立體派畫風,意或是抽離物象外在形體的抽象繪畫,古重仁
林桂興的出生地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Event222115
Id:
222115
Title:
林桂興的出生地
Description:
林桂興,明治32年(1899)12月3日出生於台東廳台東街寶町,兒時就讀於台東公學校,也就是現在國立台東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大正3年(1914)7月,因家庭因素從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1919年改制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758
Id:
277758
Title:
藍理浴血戰勝敵軍而立功,後被關切傷口情況並慰問之 福建通志臺灣府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上以理血戰破敵功,加左都督,擢參將,而理以親老乞歸省,未幾丁父艱。二十六年,服闋入都,迎駕趙北口。上問:『是征澎湖拖腸血戰之藍理否』?召至前,問狀,視舊傷痕,溫旨慰之;授挾西神木副將,賜帑金三百兩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213
Id:
509213
Title:
光復鄉內五國校首次聯合畢業勝景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花蓮縣光復鄉五國校聯合畢業典禮紀念照」,攝於民國45年(1956)。從照片中可以看見其畢業人數與規模以當時而言是相當地龐大的。戰後中華民國政府來臺後,改變了許多從日本治理臺灣時期便留存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696
Id:
279696
Title:
醫士陳天拔死亡 小腆紀年卷第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武生戴之蕃、義勇張有德、醫士陳天拔、畫士陸榆、市民馮應昌、舟子劉某俱死。
MOC_Id:
Culture_Object305000
Id:
305000
Title:
陳柱卿宮廟活動、整修及建設參與
Description:
陳柱卿,光緒9年(1883)生, 日治時期居住地為東西澳媽宮街南町50番戶。陳柱卿幼年喪母,由父親陳金生扶養成人。光緒16年(1890) 至明治31年(1898)於媽宮街私塾學習漢文與算術。明治32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302607
Id:
302607
Title:
日治時期「學校作業課」
Description:
日治時期「學校作業課」照片,拍攝時間為1941年(昭和16年),拍攝地點為今銘傳國中。此為學校規定的「作業課」,類似於今日的勞務活動,從照片中可看到,男學生們正同心協力地整修校內的草寮。由馬有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09
Id:
168409
Title:
泰雅族多羅閣群的女人
Description:
多羅閣群sado社女人側面照。臉部的刺黥比其他地方的寬。戴貝殼製耳飾並穿筒袖短衣。
鄒族邵群的男女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53
Id:
168553
Title:
鄒族邵群的男女
Description:
邵群水社的男女站在日月潭岸邊。右邊的女入用竹筒運水,左邊的男人用背板運東西。男人的服裝與鄒、布農兩族者相同。這一男人外披皮背心,穿褲子與草鞋。女人穿筒袖短上衣,使用兩塊綿布從左右圍住腰部,並著裹腿,這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864
Id:
267864
Title:
相館拍攝獨照
Description:
相館拍攝獨照。照片拍攝的時間大約為1968年(約民國57年),照片提供者為邱美華女士,也是照片中站立被拍攝的年輕少女,年紀約十六歲。年輕時候的邱美華十三歲就去高雄幫人煮飯幫傭,因為是初領到第一份現
余榮富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222160
Id:
222160
Title:
余榮富
Description:
余榮富的祖先大概是從富源搬到苓雅來的。當時經過鶴岡的山,主要是因為早期原住民都是以山維生,沿著山打獵,跟著獵物來到這個地方。因為這裡的開發性比較大,種植農作物的平原比較多,而且有山泉水,所以搬過來。早
東引指揮部指揮官胡宗南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299
Id:
139299
Title:
東引指揮部指揮官胡宗南
Description:
胡宗南(1896年5月12日-1962年2月14日),字壽山,原名胡琴齋,漢族,浙江鎮海人,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1910 年代初期,胡宗南 化名「秦東昌」,出任江浙人民反共游擊總指揮,主持浙江外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127
Id:
277127
Title:
顏思齊往諸羅感風寒而死 臺灣外記卷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天啟五年乙丑秋九月,顏思齊因往豬月勞山(一作豬羅山,即諸羅縣)打圍回來,歡飲過度,隨感風寒,自知不起。與天生諸人訣曰:『共事二載,本欲與諸君取富貴。豈期今日染此重病,中途分別』!天生等慰之曰:『疾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553
Id:
280553
Title:
彭乃娘丈夫生病,數年來不時嘔吐 淡水廳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彭乃娘,槺榔莊培東女,湳仔莊鄭紹勳妻.夫病嘔數年,侍藥不倦.年二十八寡,現年五十一.子維藩庠生,維璜武生.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418
Id:
278418
Title:
林氏侍家姑李氏,晚年多病而脾氣不好,而林氏卻仍侍奉湯藥不懈怠 澎湖紀略卷之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林氏,東西衛澳林昂淑之女。稟性溫良,操行純潔。年十九,適林投澳郭克誠為妻;執持婦道,有鹿車共輓之風。家姑李氏,性頗嚴厲;有子婦四人,惟林氏事之得其歡心。克誠兄弟析居之後,李以林氏孝順,不樂與長次二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927
Id:
280927
Title:
汪滙因驚懼成疾而死 小腆紀傳目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一日坐堂上,見純仁至,責以負義;驚懼成疾死(妻侯氏,詳「列女傳」)。
李友泉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608162
Id:
608162
Title:
李友泉
Description:
李友泉,生卒年不詳。字筱庵、少庵,自署雲山曉翠樓主人,台北人。日治時期在台北市永樂町三丁目廿四號開設「李保生藥行」,曾任總督府評議會議員,曾於《臺灣日日新報》發表〈對評議會諮問案意見〉(1921.
陶芸樓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259058
Id:
259058
Title:
陶芸樓
Description:
陶芸樓,名暉,號冰翁,於1898年(明治31年)出生,原籍浙江紹興,年幼時隨先祖遊宦於閩,定居於榕城。精通詩文,擅長書畫、篆刻,早年在京滬、閩浙等地舉行畫展。其詩文佳章,則屢次刊載於北京《雅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281157
Id:
281157
Title:
訊問蔡拱受傷的過程 臺案彙錄己集卷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查問哥子,哥子說從前蔡享在東螺地方替我賒了燈油、豬肉,我尚欠他五十個錢未還。剛纔蔡享說我還欠他一百一十個錢,問我取討。我與他理論。他進廚房切菜,說我混賴賬目。我聽見,趕進廚房要打他,他用菜刀戳傷了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197
Id:
509197
Title:
由忠烈祠前鐵線橋南端,南望新生路(後易今名林森路)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民國55年(1966)所拍攝之林森路當時之影像。新生路(今名林森路),其在日本治理臺灣時期為花蓮港神社(戰後改為忠烈祠)之參道。在當時由中山路口之鳥居開始路的兩側便排有著石燈,而參道的一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60
Id:
168460
Title:
排灣族恆春下群的男女及其房屋
Description:
恒春下高士佛社住家及村民。右端者為婦人,其他是男人。下的男人留辮子,並剃掉周圍的頭髮,這是受清朝時代漢人的影響。男人腰部的圍裙與其他地方的不同,沒有褶,而為兩塊小型布,由左右合圍使用。同樣的方式亦見於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709
Id:
279709
Title:
肅樂因血疾而死 小腆紀年卷第十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肅樂少時嘗夢日墮其手,扶之稍稍上;終不支,漸小漸晦,卒墮臂下。既聞連江失守,血疾大動;監國賜藥,不肯進。遺命以部郎服殮,志不忘先朝也。年四十三。
MOC_Id:
Culture_Object265668
Id:
265668
Title:
我們家老五-憲光二村:昨日今時
Description:
為了將桃園常民史與「竹籬笆」的庶民生活做詳實記錄,保存屬於大家的桃園成市記憶,民國107年(2018)11月,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出版了《憲光二村:昨日今時》一書,這是其中一篇原眷戶王立華的口述歷史。
MOC_Id:
Culture_Object284476
Id:
284476
Title:
開啟潘朵拉的盒子:學青眷潮二重奏
Description:
銘傳旅遊創新研究社撰寫憲光二村遊戲腳本,以生活在村子的「小憲」為主角,讓民眾跟著小憲尋找鑰匙的過程,一步步體驗眷村過去的生活與記憶。 遊戲背景如下: 鑰匙兒童,是許多眷二代的共同回憶,因為擔任軍職的父
MOC_Id:
Culture_People284259
Id:
284259
Title:
奠定羅東為工商重鎮的陳純精老街長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集祥社區的日曆。本篇五月二日的主題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888
Id:
280888
Title:
袁丞連夜露宿山頭,受瘴氣影響而生病 臺灣海防並開山日記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諸也諸以下地略平坦,但榛蕪未剪,焚萊伐木頗費人工;而袁丞累夜露宿空山,感受瘴癘,亦抱恙甚重。星使當以候補通判鮑復康暫領其軍,俾歸郡就醫;前至,而袁丞已輿疾率旅徑抵卑南。
雞母塢光華再現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317708
Id:
317708
Title:
雞母塢光華再現
Description:
五德里北隔馬公內灣與菜園、石泉遙望,東接鎖港,南臨山水、井垵,全里面積為1.2250平方公里,清代及日據前期稱為「雞母塢社」,隸屬於裡澳。地名源由相傳是因為聚落的西南方有一個小山(後稱為雞母塢山,
排灣族巴包拔群的男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68
Id:
168468
Title:
排灣族巴包拔群的男人
Description:
Bogari社男人側面照。身上有刺鏽。脖子上掛的是瑪瑙與古珠的頸飾。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971
Id:
276971
Title:
先太孺親侍先君湯藥數年,足疾乃痊 臺灣紀事附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居無何,先君遘足疾幾殆,太孺人衣不解帶、親侍湯藥者數年,疾乃痊。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商業財產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58
文化部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16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其他類
每1日更新,138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19
文化部文化部單位決算
每1年更新,15吳 小姐 | (02)8512-6611 | 2023-07-19 20:58:32
文化部
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16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會議
每半年更新,22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6 18:14:16
文化部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0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16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
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12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23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金鼎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19蔡小姐 | 0285126481 | 2021-04-07 17:04:52
文化部藝文活動-主題推薦
每月更新,21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6:39
文化部典藏目錄-藝術圖像類
每年更新,1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0:05
文化部
實體書店
每1年更新,131陳怡君 小姐 | 02-85126472 | 2023-07-27 17:37:20
文化部典藏目錄-產業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7:16
文化部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20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3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文獻書籍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3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
每日更新,22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29:39
文化部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619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2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文化部施政計畫
每年更新,1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0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每日更新,81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21
文化部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民俗
每周更新,24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9:39
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臉書瀏覽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17:09
文化部西藏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19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18-08-16 16:12:45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