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宮密史藝術與人文
「宋宮密史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563245 , 欄位Id的內容是563245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宋宮密史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宋宮秘史》,編著者署「大同書局編輯部」[1],臺南中華出版社發行,鉛印本,1965年(民國54年)4月出版。封面書題「宋宮秘史」,書題旁有小字「包公奇案之一」與「狸貓換太子」。目錄前有照片一張,註解「宮女寇珠不肯吐露拯救太子的事,被打得吐血」,此照片乃1965年香港邵氏電影公司出品,高立導演,凌波、金峰、高寶樹、井淼等人主演的電影「宋宮秘史」劇照,照片中人為凌波所飾演的寇珠。扉頁分三行,第一行作「包公奇案之一」,中間作「宋宮秘史(狸貓換太子)」,左側作「臺灣大同書局」。全篇共計14回,64頁。另,《宋宮秘史》後收錄另一部小說,無封面,書題「賣油郎獨占花魁女」,書題旁有小字「通俗小說名著」與「大同書局」,全篇分16回,62頁。《宋宮秘史》描述宋真宗的愛妃李娘娘產下太子,但劉妃密謀后位,竟以狸貓將太子調包,使得李娘娘被打入冷宮。多年後,靠著包拯的明察秋毫及妙計審判,最終宋仁宗、李娘娘母子相認,並懲處了惡人。
封面繪在森羅殿上,坐著閻羅王與判官,兩旁還有牛頭與馬面;大殿中站著一位面帶血跡的女子,與一位跌坐在地,受拶刑的犯人。此圖像乃是描寫第十一回〈包侍制奉命審郭槐〉,包公設妙計引郭槐招供:「其實已是二更中,當由聖上扮作閻羅王;包公扮作判官;另有十名內侍扮成鬼卒,分站二行,面對著閻羅天子;包公手下眾健漢人役,個個用硃紫塗臉,披頭散髮,繞立四旁;又把燈光弄得半明半暗,直顯得鬼影幢幢;加上宛如鬼哭的怪聲陣陣,儼然是真的酆都地府。」(頁52),郭槐因此信以為真:「未幾,拘至森羅殿中,郭槐微微睜目一看,見殿中半明半昧,閻羅天子遠遠南坐,二旁惡鬼披頭散髮。」(頁53)。
[1] 關於「大同書局編輯部」,本計畫另蒐集到署為「編著人:東海老人」之《臺灣民間傳奇》(臺北:泰華堂出版社發行;臺南:大同書局總經銷,1975年3月再版)、署為「東海老人編著」之《奇案大觀》(臺北:泰華堂出版社發行;臺南:大同書局總經銷,1972年9月再版),但「東海老人」此一筆名或別稱,究竟是為何人,仍不可考。另外,從地緣關係來看,位於臺北的泰華堂出版社,以及同樣位於臺南的大同書局、中華出版社,三者應該有編輯、發行、經銷等業務合作關係,不過由於文獻不足,具體情況仍不甚明,姑繫於此,以俟後考。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63245&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730C8D00-7AB3-4E4E-8201-AD4E7559527A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8-24T17:07:56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563245
Id
563245
Title
宋宮密史
Description
《宋宮秘史》,編著者署「大同書局編輯部」[1],臺南中華出版社發行,鉛印本,1965年(民國54年)4月出版。封面書題「宋宮秘史」,書題旁有小字「包公奇案之一」與「狸貓換太子」。目錄前有照片一張,註解「宮女寇珠不肯吐露拯救太子的事,被打得吐血」,此照片乃1965年香港邵氏電影公司出品,高立導演,凌波、金峰、高寶樹、井淼等人主演的電影「宋宮秘史」劇照,照片中人為凌波所飾演的寇珠。扉頁分三行,第一行作「包公奇案之一」,中間作「宋宮秘史(狸貓換太子)」,左側作「臺灣大同書局」。全篇共計14回,64頁。另,《宋宮秘史》後收錄另一部小說,無封面,書題「賣油郎獨占花魁女」,書題旁有小字「通俗小說名著」與「大同書局」,全篇分16回,62頁。《宋宮秘史》描述宋真宗的愛妃李娘娘產下太子,但劉妃密謀后位,竟以狸貓將太子調包,使得李娘娘被打入冷宮。多年後,靠著包拯的明察秋毫及妙計審判,最終宋仁宗、李娘娘母子相認,並懲處了惡人。 封面繪在森羅殿上,坐著閻羅王與判官,兩旁還有牛頭與馬面;大殿中站著一位面帶血跡的女子,與一位跌坐在地,受拶刑的犯人。此圖像乃是描寫第十一回〈包侍制奉命審郭槐〉,包公設妙計引郭槐招供:「其實已是二更中,當由聖上扮作閻羅王;包公扮作判官;另有十名內侍扮成鬼卒,分站二行,面對著閻羅天子;包公手下眾健漢人役,個個用硃紫塗臉,披頭散髮,繞立四旁;又把燈光弄得半明半暗,直顯得鬼影幢幢;加上宛如鬼哭的怪聲陣陣,儼然是真的酆都地府。」(頁52),郭槐因此信以為真:「未幾,拘至森羅殿中,郭槐微微睜目一看,見殿中半明半昧,閻羅天子遠遠南坐,二旁惡鬼披頭散髮。」(頁53)。 [1] 關於「大同書局編輯部」,本計畫另蒐集到署為「編著人:東海老人」之《臺灣民間傳奇》(臺北:泰華堂出版社發行;臺南:大同書局總經銷,1975年3月再版)、署為「東海老人編著」之《奇案大觀》(臺北:泰華堂出版社發行;臺南:大同書局總經銷,1972年9月再版),但「東海老人」此一筆名或別稱,究竟是為何人,仍不可考。另外,從地緣關係來看,位於臺北的泰華堂出版社,以及同樣位於臺南的大同書局、中華出版社,三者應該有編輯、發行、經銷等業務合作關係,不過由於文獻不足,具體情況仍不甚明,姑繫於此,以俟後考。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
108
-
109
-
110
-
111
-
112
-
113
-
114
-
115
-
116
-
117
-
118
-
119
-
120
-
121
-
122
-
123
-
124
-
125
-
126
-
127
-
128
-
129
-
130
-
131
-
132
Keyword_Rights_2
-
0_CC0_
-
1_CC0_
-
2_CC0_
-
3_CC0_
-
4_CC0_
-
5_CC0_
-
6_CC0_
-
7_CC0_
-
8_CC0_
-
9_CC0_
-
10_CC0_
-
11_CC0_
-
12_CC0_
-
13_CC0_
-
14_CC0_
-
15_CC0_
-
16_CC0_
-
17_CC0_
-
18_CC0_
-
19_CC0_
-
20_CC0_
-
21_CC0_
-
22_CC0_
-
23_CC0_
-
24_CC0_
-
25_CC0_
-
26_CC0_
-
27_CC0_
-
28_CC0_
-
29_CC0_
-
30_CC0_
-
31_CC0_
-
32_CC0_
-
33_CC0_
-
34_CC0_
-
35_CC0_
-
36_CC0_
-
37_CC0_
-
38_CC0_
-
39_CC0_
-
40_CC0_
-
41_CC0_
-
42_CC0_
-
43_CC0_
-
44_CC0_
-
45_CC0_
-
46_CC0_
-
47_CC0_
-
48_CC0_
-
49_CC0_
-
50_CC0_
-
51_CC0_
-
52_CC0_
-
53_CC0_
-
54_CC0_
-
55_CC0_
-
56_CC0_
-
57_CC0_
-
58_CC0_
-
59_CC0_
-
60_CC0_
-
61_CC0_
-
62_CC0_
-
63_CC0_
-
64_CC0_
-
65_CC0_
-
66_CC0_
-
67_CC0_
-
68_CC0_
-
69_CC0_
-
70_CC0_
-
71_CC0_
-
72_CC0_
-
73_CC0_
-
74_CC0_
-
75_CC0_
-
76_CC0_
-
77_CC0_
-
78_CC0_
-
79_CC0_
-
80_CC0_
-
81_CC0_
-
82_CC0_
-
83_CC0_
-
84_CC0_
-
85_CC0_
-
86_CC0_
-
87_CC0_
-
88_CC0_
-
89_CC0_
-
90_CC0_
-
91_CC0_
-
92_CC0_
-
93_CC0_
-
94_CC0_
-
95_CC0_
-
96_CC0_
-
97_CC0_
-
98_CC0_
-
99_CC0_
-
100_CC0_
-
101_CC0_
-
102_CC0_
-
103_CC0_
-
104_CC0_
-
105_CC0_
-
106_CC0_
-
107_CC0_
-
108_CC0_
-
109_CC0_
-
110_CC0_
-
111_CC0_
-
112_CC0_
-
113_CC0_
-
114_CC0_
-
115_CC0_
-
116_CC0_
-
117_CC0_
-
118_CC0_
-
119_CC0_
-
120_CC0_
-
121_CC0_
-
122_CC0_
-
123_CC0_
-
124_CC0_
-
125_CC0_
-
126_CC0_
-
127_CC0_
-
128_CC0_
-
129_CC0_
-
130_CC0_
-
131_CC0_
-
132_CC0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8-24T17:07:56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宋宮密史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空間中的張力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81
Id:
286081
Title:
空間中的張力
Description:
關於〈空間中的張力〉這件作品,作者彼得•維吉魯•墨哥沙努(Petre Virgiliu Mogosanu)的創作理念是顯現材質內部的構造,他認為周遭的所有物質都持續不斷在變化中,在物質裡面依據其質材而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43
Id:
559943
Title:
馬祖新村-馬祖幼稚園教師合影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幼稚園教師們的合影照,為馬祖新村社區20號住戶徐威俊先生所提供,徐威俊先生為前國軍少將徐培清將軍之子。
馬祖幼稚園幾乎是村內每個孩子的母校,第一任園長也是第一任村長的蔣明玉女士。
MOC_Id:
Culture_Object603865
Id:
603865
Title:
花蓮港鄉軍銃劍術大會十六日午後分院營庭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8月3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帝國在鄉軍人會花蓮港分會有鑑於當前緊迫的重大時局,為鍛鍊會員的身心及增進軍事能力,將於8月16下午1點,在花蓮港陸軍病院分院
蓪草香包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186044
Id:
186044
Title:
蓪草香包
Description:
住在鹿港的施香花老師傅製作蓪草香包小巧可愛,有細長脖子的呆萌鶴,黃色的老虎、綠色的獅子,還有長著兩隻角的綠麒麟,甚至是鯉魚躍龍門時即將變身的半龍半魚鰲龍。製作蓪草香包的工藝乃是傳承自其父親,她的父
MOC_Id:
Culture_Event629696
Id:
629696
Title:
安慶小學師生參加雲林廣播電台廣播劇競賽優勝
Description:
安慶代用國民學校的師生一起參加由雲林縣政府及雲林廣播電台舉辦的師生廣播劇創作競賽,獲得導演獎、編劇獎等優勝的記錄。
雲林廣播電台(現已停業)為1950年代-1980年代雲林縣重要的廣播電台,在那
MOC_Id:
Culture_Event333377
Id:
333377
Title:
庶民集體勞動之美:作夥打包
Description:
社區大學發展至今二十一年,辦學自主空間遲未在法制上確立,社大必須單獨向地方體制內學校,短期租借教學與辦公空間,這個結構性問題始終未能獲得解決。
2016年(民國105年)台南震災引發全台國中、小
編織背袋工具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243
Id:
287243
Title:
編織背袋工具
Description:
該編織背袋的工具共有編織勾針(gikus)、編網棒(gikus)、打緯板(bgiya)、梭子(gikus)、固定棒(kusut)等五件工具。本物件由Rupas(萬榮部落)Wubah(漢名:蔡阿光)於西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804
Id:
659804
Title: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吳羽柔 - ka-jì-á、phâng-pòo、sok-ka-tē-á
Description:
這三張作品是吳羽柔所創作的膠彩畫,吳羽柔作畫風格常以抽象色塊呈現、常用創作顏料為金屬箔、水干、礦岩。 第一張作品名為〈ka-jì-á〉(膠彩紙本,116.5 cm x 91 cm,2019),以色
MOC_Id:
Culture_Object271726
Id:
271726
Title:
崁津通訊第38期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大溪國小家長會出版之《崁津通訊》,為大溪國小校刊。本期為第38期,內容為第107屆畢業典禮專題與紀錄,其餘內容為防災逃生演練、暑期戲水安全宣導、閱讀專題、畢業活動特刊、學生文章投稿、美術作品投
擠壓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40
Id:
595940
Title:
擠壓
Description:
〈擠壓〉此件作品可由兩個層面觀看:在表現上,特別採用質地堅硬的黑色花崗岩雕塑出遭受強大壓力的形態,以製造反差的效果與玩味石頭的可塑性;在寓意上,將受擠壓的石柱比作人生,每個人都必須面對各自的困境與
MOC_Id:
Culture_Object177627
Id:
177627
Title:
大溪交通運輸發展調查研究案結案報告別冊(展示資源調查)
Description:
本別冊為一系列與大溪交通運輸發展有關之文物清單整理,第一部分為文物登錄表,第二部分為可作展示規劃之資源,第三部分為桃園客運檔案清單。 登錄表所登錄之文物種類包含零件、模型、照片、簡報、契約文書、公文書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428
Id:
660428
Title:
蔡氏監女士傳統裝束
Description:
日治時期大正初期約1915年所攝,照片人物為漢醫師趙作霖先生之妻蔡氏監女士,帽子、布鈕釦的上衣等傳統裝束相當特殊,似參加化裝會時的紀念照。趙作霖先生為臺中作家趙天儀之祖父。 出自《台中市珍貴古老照
飛魚 百合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43
Id:
301343
Title:
飛魚 百合
Description:
《飛魚.百合》可說是廖鴻基半生以來的台灣踏查詩意版,藉由踏查中觀察體會的感動,紀錄了台灣山林海洋創造的故事片段。打破一般你我他的人稱敘述,透過「海洋」、「高山」、「平地」、「溪流」、「河口」五種視角,
郡下教育所補習科生旅行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01262
Id:
601262
Title:
郡下教育所補習科生旅行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於1941年(昭和16年)3月25日以「郡下教育所補習科生旅行」為題,副標以「臺北、基隆參觀學習」進行了報導。根據此報導的記述可得知ブセガン(富世岡,今秀林鄉富世)、タツキリ(德
MOC_Id:
Culture_Event180616
Id:
180616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4月28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茶未來實驗室」區,茶冰淇淋使用器皿
Description:
照片為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4月28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茶未來實驗室」區之擺設,茶未來實驗室於平時非活動時間,利用問卷調查與參觀者互動。
茶未來實驗室是個實驗性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21
Id:
514521
Title:
部落的好鄰居─金岳長老教會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清溝、香和;南澳鄉金岳;員山鄉頭分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金岳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26
花蓮座1/27廣告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706
Id:
516706
Title:
花蓮座1/27廣告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1月27日的花蓮座電影廣告,從該廣告中可看到上映電影分別是洋片「青春ホテル」以及當時滿州國所拍攝的「真假姊妹」,後者主演為李明、徐聰,並有李香蘭旁白配音。
新設家政女學校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970
Id:
600970
Title:
新設家政女學校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3月4日的報導,根據此影像的報導,花蓮港市立花蓮港家政女學校(今花蓮高商)於1941年(昭和16年)通過設立得到許可。該校於4月開始著手校舍建設,地點稍微
文化傳承的傳統建物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00
Id:
514500
Title:
文化傳承的傳統建物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清溝、香和;南澳鄉金岳;員山鄉頭分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金岳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08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041
Id:
660041
Title:
1陳松 蕃薯花H10CM 鵝卵石
Description:
石雕家陳松於民國34年出生於台中沙鹿,從小展現藝術天賦,於新竹師範專科學校隨李澤藩教授研習水彩、後至國立藝專(現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從邱雲教授研習雕塑,並以第一名成績畢業。陳松老師喜愛以石雕紀錄歷史
臺灣中部多佳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23
Id:
267523
Title:
臺灣中部多佳景
Description:
〈臺灣中部多佳景〉為知名水墨畫家黃昭雄(1941-)作品,款識:「臺灣中部多佳景。甲子夏遊南投。黃昭雄寫于臺北」,姓名章:「黃」(朱文)、「昭雄」(白文)。本作以斜角式構圖,採俯瞰視角取景,描寫臺
時光命題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07
Id:
301307
Title:
時光命題
Description:
1997年《時光命題》出版,此書為楊牧原刊詩集之第十一本,收一九九二年至九六年間所作新詩三十餘首,淬勵其長期發展突破之風格與題裁,並提出新意圖,試探新策略,展現新命題;另輯存前此所規劃詩劇未完殘稿若干
林田尋常小學校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05955
Id:
505955
Title:
林田尋常小學校
Description:
林田尋常小學校於大正3年(1914)年1月1日創立於林田移民村內,3月20日校舍竣工,4月6日授業開始,招收從日本母國移民至當地的日人子女就讀。毛利之俊於昭和7年(1932)拍攝這張照片,當時全校
歷史建築─機堡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202
Id:
514202
Title:
歷史建築─機堡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進士社區的日曆。本篇9月7日的主題是「
賴木松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155
Id:
638155
Title:
賴木松
Description:
賴木松(1918-1999),彰化人,小名戊己,人稱「松先」,著名的子弟先生。祖父賴上海,為染布的師傅頭。父親賴慶對曲館也頗有興趣,會吹「小吹」,屬「英武堂」系統,之後拜「東義堂」系統為師,改掛「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059
Id:
278059
Title:
錯把鴉片當秘方醫病用,而後無法醫治 廈門志卷十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海門一舸渡紅夷,賺出黃金竟不知;未死卒難除此累,隔時容易惹相思。頻年暗灸膏將竭,定候微違淚即垂;錯當秘方醫病用,者番呼吸轉無醫。
台灣碗盤博物館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604780
Id:
604780
Title:
台灣碗盤博物館
Description:
台灣碗盤博物館由創辦人簡楊同館長創立,他曾任宜蘭縣博物館家族協會常務理事、仰山文教基金會秘書長、財團法人二結王公廟董事長。由於長期熱愛台灣地方文化,收藏陶瓷文物多年,包含有自大航海時代的明清南方漳
連江縣合唱團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38226
Id:
238226
Title:
連江縣合唱團
Description:
依據2008年連江縣政府委託雲台文化協會執行《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普查計畫案》之成果報告,民國78年10月21日,縣府文教科成立「連江縣合唱團」由馬中教師陳崇順擔任指揮。介壽國小林翠玉老師負責伴
MOC_Id:
Culture_Place702545
Id:
702545
Title:
彰化梨春園曲館正廳右壁堵—王蘭生書畫之作
Description:
照片拍攝為彰化梨春園曲館正廳,右邊壁堵彰化書畫家王蘭生之作。此照由梨春園提供,拍攝於民國71年(1982),該日為梨春園為慶祝曲館整修完工及創館280週年紀念活動。
依據《彰化市志》對於王蘭生之
MOC_Id:
Culture_Event234073
Id:
234073
Title:
花蓮在地文學作家圖像特展19
Description:
花蓮縣文化局於107年8月29日在圖書館1樓東區資源中心舉辦花蓮在地文學作家圖像系列特展第19檔「陳克華—再次與鯨騎少年相遇」開幕茶會。陳克華,1961年生於臺灣花蓮市,祖籍山東省汶上縣。臺北醫學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纖維染織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19
文化部獎補助已結案核銷案件
每年更新,18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1-04-07 17:05:30
文化部典藏目錄-產業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7:16
文化部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4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戲劇
每周更新,25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9:13
文化部文化部會計報告
每年更新,2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19
文化部典藏目錄-皮革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52
文化部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2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社會學
每周更新,32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5:43
文化部
蒙藏籍學生蒙藏語文班上課人數統計表
每6月更新,23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7:19
文化部文化部-振興三倍券通訊交易適用業者名單
每1月更新,17葉舒文 小姐 | 02-85126571 | 2023-07-27 16:04:54
文化部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5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典藏目錄-竹材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1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演唱會
每1日更新,19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50
文化部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22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典藏目錄-南洋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1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每日更新,119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06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作業基金
每1月更新,24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8-02 20:54:45
文化部內外蒙古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0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8:57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每1日更新,122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45
文化部新住民主題區藝文活動
不定期更新,24呂亭潁 小姐 | 02-8512-6772 | 2021-04-07 17:00:53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1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
文化部資料盤點成果表
每6月更新,1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6:32
文化部文化部典藏網類別統計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6 | 2023-07-27 15:32:57
文化部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8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7-27 17:24:03
文化部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典藏目錄-觀念藝術類
每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6:36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