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侍奉生病的李宋,李宋死後自縊 續修臺灣縣志卷三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人物與團體
「趙氏侍奉生病的李宋,李宋死後自縊 續修臺灣縣志卷三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人物與團體」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79764 , 欄位Id的內容是279764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趙氏侍奉生病的李宋,李宋死後自縊 續修臺灣縣志卷三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趙氏,李宋妻,年二十有二,宋病,侍湯藥,不梳洗,不解衣.俄宋死,氏哀慟;既卒哭,遂自縊.士民高其節,競弔祭之.雍正五年,祀節孝祠.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79764&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C91B9A4E-60BC-4FD5-A383-A6315EF38EF4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2-01T13:19:35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 。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764
Id
279764
Title
趙氏侍奉生病的李宋,李宋死後自縊 續修臺灣縣志卷三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趙氏,李宋妻,年二十有二,宋病,侍湯藥,不梳洗,不解衣.俄宋死,氏哀慟;既卒哭,遂自縊.士民高其節,競弔祭之.雍正五年,祀節孝祠.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2-01T13:19:35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
「趙氏侍奉生病的李宋,李宋死後自縊 續修臺灣縣志卷三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人物與團體」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排灣族的頭骨架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42
Id:
168442
Title:
排灣族的頭骨架
Description:
巴武馬群sararau社,將頭骨架收藏於門牆壁龕內的情況。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366
Id:
277366
Title:
孫段娘盡心調護姑楊氏,待夫族和睦無間言 鳳山縣采訪冊辛部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節孝婦孫段娘,觀音里三奶壇莊廩生孫邦時次女也。年十六,適同里楠梓阬街監生郭祥騰長子拱星為妻。姑楊氏,臥病數年,婦奉侍湯藥維謹。夫素有顛疾,發輒數月,婦盡心調護,至忘寢食,亦略無怨悔。同治丙寅夫卒,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602
Id:
168602
Title:
阿美族大巴塱社的男人
Description:
大巴塱社的男人側面照。老人的耳垂都穿很大的孔,顯示古時曾使用過大形的耳飾,但近年來這種習慣已經衰退,在壯年人中已不見有耳垂上穿大孔者。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631
Id:
509631
Title:
鄉下孩子騎車、步行通學
Description:
1960年代的鄉下小孩上學,是一件既快樂又有趣的事。因為當時的教育並不普及,家住比較遠的同學必須騎腳踏車通學,從山下的家到學校至少也要四、五公里。上學的途中,經常可以跟不同年級的好朋友分享奇珍異寶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623
Id:
279623
Title:
劉銘傳因雙耳聾、左眼盲、身體不適請假 李文忠公選集第五冊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傳兩耳聾閉,左目早廢,僅剩右目一線之光,畏見風日,兼之入秋家中又復死亡相繼,憂鬱氣結,肝風愈重,左邊手足麻木,難以行動,庶民食毛踐土尚思報國,身受厚恩,何能漠視國事?接前敵電,不勝憤懣,無奈病難速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692
Id:
280692
Title:
張民賢妾陳氏割股以治療翁姑的疾病 福建通志列傳選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妾陳,嘗割股療姑疾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714
Id:
276714
Title:
陰雨壞新築壘墻,墻崩壓死吳淑 海紀輯要卷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淑守坂尾寨,清兵築壘環攻,砲聲日夜不絕;淑處之晏如,身被傷,復染病,不以為意。值陰雨,新築壘墻多壞,揮左右避之;自據床而臥,墻崩壓死。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110
Id:
278110
Title:
錢肅遴兵敗而心情怏怏不自得,一夕嘔血數斗而死 海東逸史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甲午,張煌言以定西之軍入長江,肅遴與弟推官肅典間道赴之。乙未,翁洲復歸海上,肅遴復與推官赴之。丙申,翁洲復破,推官死焉,肅遴亡命至崑山,思得間為入海計。己亥,煌言復入長江,肅遴又從之。已而兵敗相失
MOC_Id:
Culture_Object129357
Id:
129357
Title:
僑愛新村-〈大溪僑愛社區 成立長壽俱樂部 沙場老將‧濟濟一堂〉剪報
Description:
此為桃園市大溪區僑愛社區活動中心藏原僑愛新村剪報,內容為民國65年(1976)11月1日《聯合報》第7版的〈大溪僑愛社區 成立長壽俱樂部 沙場老將‧濟濟一堂〉。僑愛新村,民國46年(1957)建,由當
MOC_Id:
Culture_Object670701
Id:
670701
Title:
自立新村衛生輔導委員會
Description:
〈成效良好的眷村輔導工作〉,鄧海翔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五卷第五期(1965)頁7至頁8。
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簡稱婦聯會)主任委員蔣宋美齡(1897-2003)指示婦聯總會和救護幹部訓練
楊牧與其父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584
Id:
509584
Title:
楊牧與其父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拍攝於1965年(民國54年),照片中人為楊牧(右一)與其父親楊水盛。楊牧,本名王靖獻,本籍臺灣花蓮,是臺灣文壇最重要的文學家之一,在現代詩、散文、評論等創作,以及詩經、英文古詩等學術研究
MOC_Id:
Culture_Object265140
Id:
265140
Title:
憲光二村 ,看見移民博物館
Description:
桃園市龜山區的憲光二村於民國95年(2006)遷村,登錄為桃園市歷史建築,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於民國104年(2015)向國防部申請代管憲光二村,期望透過憲光二村的保存和活化,保存桃園眷村文化資產,並
MOC_Id:
Culture_Event222158
Id:
222158
Title:
花蓮支廳下第一回壯丁訓練優勝記念,花蓮港街保甲壯丁團
Description:
昭和7年(1932)9月,林桂興34歲,擔任花蓮港保甲壯丁團團長。林桂興擔任花蓮港保甲壯丁團團長一職,在二戰日本投降後,隨著國民政府來台,這段過往也為林桂興增添些許麻煩。由於他在日治時期曾經擔任過許多
林資銓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52758
Id:
152758
Title:
林資銓
Description:
林資銓(1877-1940),字仲衡、號壺隱,臺中霧峰人,為棟軍統帥林朝棟次子。幼習傳統詩文,弱冠已有詩名;乙未割臺之際,隨族人避居泉州,娶當地望族女莊秋渠,嗣後輾轉福州、上海、北京之間。後東渡日
MOC_Id:
Culture_Event222131
Id:
222131
Title:
花蓮港廳長江口良三郎授旗
Description:
手持優勝旗者為花蓮港廳長江口良三郎,後面站立者是梅野清太,前面隊伍為商工隊,在商工隊後面,那面有著和電影《雷神索爾》中,雷神之鎚上頭一樣符號的大旗幟,就是朝日組的商標。大正9年(1920)9月,江口良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37
Id:
168437
Title:
排灣族恆春下群牡丹社村民
Description:
恒春下牡丹社住家與該村男女。請注意其服飾風俗與上群以北者略有差異。
曾建發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222164
Id:
222164
Title:
曾建發
Description:
外公從光復馬太鞍,先到富源,經過瑞穗來到苓雅部落。遷移原因是因為馬太鞍的人口已經很多,外公想要往外發展,所以舉家先遷移到富源,生活了一陣子才到苓雅部落。 這些故事媽媽那一輩比較清楚,但是了解這些事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34
Id:
168434
Title:
排灣族恆春上群內文社村民及其房屋
Description:
恒村上群內文社頭目Mabariu家的院子。右邊的是頭骨架,左端一角是住家的屋簷,中央的建築物是倉庫。圖中站立的是Mabariu、Churun兩家人。前者是大股頭目,後者是二股頭目,共同統治著恒春上群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666
Id:
304666
Title:
老照片徵集—章娥「章娥女士3」
Description:
本照片的提供者是章娥女士,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人,民國50年次出生,現為小門村村長,以下為受訪者本人對本張照片的口述說明 : 這是我到高雄工作時候,回來參加同學會時候所拍攝。拍照的地點在我們小門國小的校
花蓮舊酒廠辦公廳側影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080
Id:
509080
Title:
花蓮舊酒廠辦公廳側影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為側拍花蓮舊酒廠辦公室。花蓮舊酒廠辦公室設計相當簡約,但又不失精美,揉合木、磚、瓦與鋼筋混凝土,為現代風格的建築物。該區自民國77年(1988)遷廠後閒置十餘年,於民國91年(2002)5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589
Id:
279589
Title:
丁日昌患肝病 李文忠公選集第二冊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丁日昌辦事認真,不避勞怨。惟近日肝病頗劇,求效過速。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84347
Id:
284347
Title:
社區保母─志願服務工作隊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德陽社區的日曆。本篇12月28日的主題
瑞穗鄉的棚拍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166
Id:
513166
Title:
瑞穗鄉的棚拍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1949年(民國38年)住在瑞穗鄉的林金鑾女士。照片中的女性穿戴帽飾與項鍊,並從背景為單一黑色看來是在室內拍攝,但無法確認在哪間照相館所攝。瑞穗鄉舊稱「水尾」,意思是指秀姑巒溪之尾,而秀姑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967
Id:
659967
Title:
文學臺中:添福魚行
Description:
添福魚行自日治時期開業至今,已是傳到第四代的臺中老店,其魚貨、南北貨品質優秀,培養大批老饕熟客,成為桌上佳餚的關鍵食材。 臺中作家林婉瑜在其散文作品《我的台中》裡,提及此店名「添福」起名自其祖父,
光復車站站員春節合影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239
Id:
515239
Title:
光復車站站員春節合影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民國59年(1970)春節時,部分站員於光復車站第一月台合照。光復車站在花東線的地位就是一般的城鎮型重要交通樞紐站,但是因為光復鄉的人口數算多,接近13000人,所以搭乘人數多,再加上附近
光華號的車掌小姐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67750
Id:
567750
Title:
光華號的車掌小姐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民國57年(1968)停靠在玉里站的光華號列車與車掌小姐,在照片左側可見火車司機和准予開往安東站的輪圈狀開車證,這是舊東線鐵道的路牌信號系統。這種機電系統只容許位於單線閉塞號誌兩端的一對電
阿美族薄薄社的女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600
Id:
168600
Title:
阿美族薄薄社的女人
Description:
薄薄社的女人側面照。頭上包裹黑紗布,所穿為受漢人影響的上衣,耳飾也是漢人式的。
泰雅族大嵙崁群的女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393
Id:
168393
Title:
泰雅族大嵙崁群的女人
Description:
大嵙崁Kara社女人側面照,兩頰施有刺黥。除了穿中國式上衣之外,其服裝與前圖男人相似。唯婦女的方形布塊,是從一肩斜掛,男人則平披於兩肩之上。其眉毛曾經拔過,手持日本扇子。
陳炘半身照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109
Id:
661109
Title:
陳炘半身照
Description:
陳炘(1893-1947),臺中大甲人,總督府國語學校畢業,任教職後進慶應大學理財科,接掌臺灣青年會,再赴美國讀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學成返台籌組大東信託株式會社,任專務取締役,力圖本土資本的發達,
MOC_Id:
Culture_Object473787
Id:
473787
Title:
1960年豐坪村同樂會
Description:
豐坪村同樂會照。拍攝時間為1960年(民國49年),照片提供者為黃宏志先生,目前居住於花蓮縣壽豐鄉豐坪村。
此活動為彼時農業系統「四健會」之同樂活動晚會,晚會內容為各式表演與短劇演出,藉由晚會的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每1日更新,126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4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社會與政治類
每日更新,228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36
文化部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71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蒙藏性別年齡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7:03
文化部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4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
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目錄
不更新更新,27朱曉俐 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4:50
文化部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2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2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19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
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文化部單位預算
每1年更新,28林瑀玟 小姐 | 02-85126642 | 2023-08-01 10:20:23
文化部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典藏目錄-娛樂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4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43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化石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1:50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地理
每周更新,3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31:59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6月更新,14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01 10:09:36
文化部蒙藏籍學生蒙藏語文班上課人數統計表
每6月更新,24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7:1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2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文化部動漫新書快訊
每年更新,24朱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5:22
文化部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活動筆數統計
不定期更新,20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51
文化部典藏目錄-鳥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41
文化部文化事務財團法人名錄
每1年更新,23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4:28
文化部
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7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27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4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文化部典藏網類別統計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6 | 2023-07-27 15:32:57
文化部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