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森林道路1生物、生態與環境
「原始森林道路1生物、生態與環境」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50。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506300 , 欄位Id的內容是506300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原始森林道路1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此圖的原始森林道路根據《東臺灣展望》一書中,可得知大約位於奇萊駐在所與東能高駐在所之間的雜木原始森林中,今檜林保線所附近。樹林裡充滿著茂密的植物,特別是藤蔓性的植物,白天時太陽光總能灑在林蔭中,讓林道的環境能變得更清幽、沁人心脾。檜林保線所設立於大正14年(1925),為官方指定的宿泊所(類似現今的山莊)之一,其構造為檜木建材的日式房舍,曾接待日本警察長官等住宿。現今檜林是能高越嶺道中無法經由車輛運輸的保線所,須經由巡查人員揹負器材。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06300&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18FEF610-2125-4E26-9BAA-6363FA016BD4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07-06T14:38:51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生物、生態與環境 。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300
Id
506300
Title
原始森林道路1
Description
此圖的原始森林道路根據《東臺灣展望》一書中,可得知大約位於奇萊駐在所與東能高駐在所之間的雜木原始森林中,今檜林保線所附近。樹林裡充滿著茂密的植物,特別是藤蔓性的植物,白天時太陽光總能灑在林蔭中,讓林道的環境能變得更清幽、沁人心脾。檜林保線所設立於大正14年(1925),為官方指定的宿泊所(類似現今的山莊)之一,其構造為檜木建材的日式房舍,曾接待日本警察長官等住宿。現今檜林是能高越嶺道中無法經由車輛運輸的保線所,須經由巡查人員揹負器材。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07-06T14:38:51
Keyword_Subject_1
生物、生態與環境
「原始森林道路1生物、生態與環境」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686
Id:
732686
Title:
山本義信寄廖日京書信之二
Description:
本件為山本義信寄廖日京書信。提及與廖日京從未謀面,卻獲贈許多文獻,不勝感激。此次廖日京寄來陽明公園的明信片相當有趣,多人在公園內遊玩的畫面令他感動,能夠在臺灣留下好的紀念設施甚為激動。此外並問廖日
MOC_Id:
Culture_Object755220
Id:
755220
Title:
上池醫院-黃文陶家厝
Description:
單張黑白底片,此為一系列廖日京收藏之底片。照片為嘉義上池醫院旁上池醫院院長黃文陶的家厝的整體外觀,本件自中正路大門往南朝內拍攝,畫面左方為設置於家厝內的防空壕。
廖日京(1929-2013),臺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333
Id:
278333
Title:
閩地有小蟲若微塵,名沒子,刺人較蚊蚋尤甚,四時皆受其害 重修臺灣府志卷十八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海舟夜眠,潛伏艙內,尚喜無蚊.臺地四時皆受其害,更有不見不聞而為所刺,愈抓搔則愈癢.「閩小紀」云:『閩地有小蟲若微塵,視之不見,刺人較蚊蚋尤甚,密帷亦不能間之;名「沒子」』(同上)。
菁華渡船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116
Id:
509116
Title:
菁華渡船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民國40年(1951)兩位女生在菁華橋下、美崙溪上划船的模樣。以前的菁華橋是全花蓮最浪漫的地方,所以相戀的情侶必定都會來到此地泛舟划船。菁華橋鄰近花蓮女中,連接著美崙溪河濱公園。菁華橋(前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924
Id:
278924
Title:
香櫞可消滯解醉 臺灣通史卷二十七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香櫞:樹如佛手柑。實熟之時,切片漬鹽以佐食,或曝乾煎茶,味甘而香,可消積解醉。臺北出產較多。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428
Id:
267428
Title:
水牛犁田照
Description:
水牛犁田照。這張照片拍攝的時間約為1970年代,照片提供者為詹素珠女士,拍攝地點在舊台南縣的東山鄉許秀才庄(詹素珠的娘家,大台南縣市合併後為台南市東山區),照片中的農人(詹素珠的兄長)與耕牛正在水
MOC_Id:
Culture_Object703711
Id:
703711
Title:
林業試驗所腊葉館內照片
Description:
橫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共七人站於室內桌旁,桌上擺有植物標本;背面書寫「TFRI/4」。右三推測為時任林業試驗所所長林渭訪,左三推測為時任農復會森林組組長沈格夫(Paul J. Zehngraf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250
Id:
279250
Title:
青竹絲毒性最強 臺灣通史卷二十八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蛇:種多。曰山辣,長至丈餘,能食鼠。曰草花,長一、二尺,俱不傷人。曰龜殼花,背如龜紋;曰飯匙倩,頭扁如飯匙,見人則昂首逐之;曰青竹絲,長一、二尺,色青如竹;曰百步廣,最毒;曰雨傘節。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702
Id:
276702
Title:
支修郡城溝渠淤塞 巡臺退思錄卷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支修理臺南、北道路,疏清郡城內外河道溝渠工料經費銀八千兩。
前件係因南北道途坎陷,每遇宿雨,積潦泥濘,軍民無不苦於跋涉。郡城內外,河道溝渠,年久淤塞,穢氣薰蒸,人多疾病。由培元局紳領款,分別修清
排雲山莊與冷杉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Object755049
Id:
755049
Title:
排雲山莊與冷杉
Description:
直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畫面標示牌「排雲山莊」,背面黑筆書寫「17」、「G.7.冷杉」。
本件為「森林與歷史-臺灣林業文物整理、累積與轉化」案中「廖日京植物公務紀錄與研究往來書信」系列下的文物
MOC_Id:
Culture_Object662786
Id:
662786
Title:
馬尾松結實纍纍照片
Description:
直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畫面裡是棵巨大針葉樹的剪影,隱約可見數個球狀物分布於枝葉間。1955年林業試驗所編寫《林業推廣專刊》第5號「松果的採摘與松籽的播種」時,將本照片用作封底圖像出版。從本期的
墾丁賓館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Object755007
Id:
755007
Title:
墾丁賓館
Description:
橫式黑白底片,本底片為廖日京拍攝。
本件為「森林與歷史-臺灣林業文物整理、累積與轉化」案中「廖日京植物公務紀錄與研究往來書信」系列下的文物。
廖日京(1929-2013),臺灣大學森林系教授。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810
Id:
277810
Title:
五月初十以後,各營疾疫大作,轉戰艱艱因而稍緩以待 左文襄公奏牘卷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金陵、滬上各軍均獲勝仗,皖北之賊漸退;敝軍援皖南者,肅清徽、休、黟、祁後,越皖援江。見在犯饒、景之賊又退回池、建,人數尚多至十數萬。大約追勦迅速,解散必多;惟渠魁十數,不能悉殲也。皖事不了,則浙師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925
Id:
661925
Title:
山頂庄中伯公-福興宮V.S.伯孫、香牌
Description:
本土地公位於山頂庄的中段,昔稱「舊庄」,屬於中正村第4鄰至第6鄰,據說土地公金身約為120年以上,旁邊為中正村之活動中心及托兒所。民國48年時,庄民劉福成的田邊、林桶先生的桂竹園、庄尾廖頂來的田園
日本姬螳螂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377
Id:
661377
Title:
日本姬螳螂
Description:
行經新社協中街往五號步道途中一處民宅旁的一株植物上發現了牠-日本姬螳螂是花螳螂科,姬螳屬。體長30-35mm,胸背板瘦長,體色綠至褐色,前翅褐色具黑色斜斑,側緣綠色,前腳腿節內側紅色,中後腳腿節外
火炭坑口湖底風光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162
Id:
514162
Title:
火炭坑口湖底風光
Description:
2012年社區影像札記計包含:宜蘭市北津、民負、建業;羅東鎮漢民、仁愛;壯圍鄉後埤、壯五;礁溪鄉匏崙;五結鄉大眾、二結;三星鄉尾塹;以及冬山鄉珍珠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匏崙社區的影像札記。本篇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403
Id:
279403
Title:
萆薢可祛風濕 臺灣通志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萆薢,有黃、白二種:黃長硬,白而虛軟者良.袪風濕,補下焦.
MOC_Id:
Culture_Object703727
Id:
703727
Title: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苗圃照片:大池邊往南望
Description:
橫式黑白照片,相片收於《寫真帖》內。畫面裡有三人於戶外,行走於道路,周圍林立樹木及矮樹欉,右方有池塘,池塘與道路間有一木製便橋通往小島,拍攝地點為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苗圃,即今日的台北植物園。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195
Id:
280195
Title:
馬尾絲可治蛇毒、蜂毒 苗栗縣志卷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馬尾絲:「淡水廳志」云:『有大、小二種.生濕地.葉細長,花紅小;根如荔枝.核黃色,多細絲如髮.不拘鮮乾,可治蛇、蜂諸毒』.
壯圍風針塔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Place603013
Id:
603013
Title:
壯圍風針塔
Description:
風針塔建於1917年,位於美福社區舊蘭陽大橋與國道5號之間蘭陽溪左岸,為日治時期蘭陽溪水位觀測的水利構造物,塔身將近五十公尺深,採浮球式方法紀錄水位,利用兩條銅線連結井塔上端裝置儀器,下繫浮球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080
Id:
280080
Title:
益母草對孕婦很有幫助 彰化縣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益母草,「爾雅」:荏蓷.葉似荏,莖方,花淡紅,生節間.宜孕婦.
上新花園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Place282868
Id:
282868
Title:
上新花園
Description:
上新花園地屬宜蘭縣頭城鎮金盈里,位於北宜公路台北、宜蘭兩縣交界處的南側,海拔高度約四百公尺,佔地約16公頃,園內林相優美,花草簇簇頗為清幽;區內依照山形地勢規劃,有原木繩索組成的體能訓練場、烤肉區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039
Id:
277039
Title:
俯瞰硫穴毒焰撲人,衣染硫氣累日不散,沸聲轟耳不輟 裨海紀遊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蓋周廣百畝間,實一大沸鑊,余身乃行鑊蓋上,所賴以不陷者,熱氣鼓之耳。右旁巨石間,一穴獨大,思巨石無陷理,乃即石上俯瞰之,穴中毒焰撲人,目不能視,觸腦欲裂,急退百步乃止。左旁一溪,聲如倒峽,即沸泉所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448
Id:
278448
Title:
蛤蜊之殼煆為粉,與牡蠣同功,炒藥則用蛤粉 澎湖紀略卷之八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蛤蜊:閩書:殼白,厚而圓.海上人云:蛤蜊、文蛤皆一潮生一暈.有白蛤、赤蛤、花蛤各種.本草言:殼煆為粉,與牡蠣同功;炒藥則用蛤粉。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131
Id:
734131
Title:
植物分類學術語(廖日京大學筆記)
Description:
包括「a-3.7」(例Apex n. 頂上、 Alternate互生)、「b-3.45」(例Blade 葉身〔葉片〕、Bamboo 竹)、「c-6.25」(例Caudate 尾狀、「Complet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507
Id:
279507
Title:
桄榔樹的汁液有毒 臺灣通志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謹案:「嶺表錄異」云:桄榔樹有鬚如粗馬尾,廣人採之以織巾,子尤宜;鹹水浸漬,即粗脹而韌.又「嶺外代答」云:其根皆細,鬚堅實如鐵,鏇以為器,悉成孔雀尾斑.溪峒取其堅,以為弩箭.沾血一滴則百裂,於皮膚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615
Id:
276615
Title:
官山義塚幾無隙地易生疫癘 治臺必告錄卷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官山義塚及郡城內外荒埔,幾無隙地;即各營署外,亦一望纍纍。日久暴露殘毀,不但失「掩骼埋胔」之意;且不免疫癘薰蒸,實與居民不便。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972
Id:
279972
Title:
馬鞭草、豬母菜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馬鞭草、豬母菜(一名馬齒菜)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965
Id:
279965
Title:
磱碡草、龍舌草、羊甘草俱治癀症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磱碡草、龍舌草、羊甘草(俱治癀)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904
Id:
280904
Title:
臺灣多蛇蟲,易咬傷人 小腆紀傳目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林莽高深,重嶂疊峰,毒蛇猛獸生育繁滋;一旦開伐,奔突狂噬,傷人必多。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蒙藏業務支出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6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6:48
文化部典藏目錄-雕塑類
每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5:42
文化部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0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典藏目錄-明信片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38
文化部綜藝活動
每1日更新,3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3: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27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文化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之項目
每年更新,1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50
文化部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24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蒙古警察警政研習班統計表
每年更新,29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5:40:37
文化部
金鼎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6蔡小姐 | 0285126481 | 2021-04-07 17:04:52
文化部典藏目錄-石材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19
文化部典藏目錄-陶瓷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3:44
文化部典藏目錄-兩棲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26
文化部典藏目錄-綜合類
每1年更新,2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4:34
文化部
藝文活動-節慶專區
每3月更新,5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28:57
文化部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2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地理
每周更新,43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31:59
文化部藝文活動-主題推薦
每月更新,2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6:39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內部訓練出席人數性別統計
不更新更新,16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3:4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30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3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文化部高等教育推廣教育中心名錄
每年更新,25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蒙藏性別年齡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7:03
文化部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政治社教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31
文化部文化部典藏網類別統計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6 | 2023-07-27 15:32:57
文化部文化部資料盤點成果表
每6月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6:32
文化部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文化部施政計畫
每年更新,2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07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