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赤嶼植物監測位置生物、生態與環境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赤嶼植物監測位置生物、生態與環境

赤嶼植物監測位置生物、生態與環境」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50。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309941 , 欄位Id的內容是309941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赤嶼植物監測位置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本研究監測105年(2016)7月至9月赤嶼的植物率蓋率,此圖為赤嶼植物監測位置,選定兩區域的植物生長情形,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以計算植被覆蓋率進行對照分析。實驗組為遊客至北寮奎壁山、赤嶼踏浪時,較易攀爬上赤嶼時而形成非正式步道的路徑,對照組為遊客在赤嶼上較不會行經的路徑。 2001年農委會地景保育小組即排定澎湖為南部區域優先推動地質公園,澎湖更在2002年即選定6處做為地質公園第一優先設置區,分別是:吉貝嶼、小門嶼、奎璧山與赤嶼、桶盤嶼、望安島及七美島,雖為可提供遊客觀光遊憩的保育景點,但旅遊亂象卻層出不窮,例如攀爬玄武岩或人潮擁擠造成環境劣化等。本研究以有摩西分海之稱的北奎壁山、赤嶼地質公園為例,利用監測赤嶼上植物覆蓋率的情形,提出相關建議以納入未來經營管理的考量。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309941&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853296AE-765B-4B6E-BFAE-91E70BC2DC52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19-12-27T17:06:15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Object309941

Id

309941

Title

赤嶼植物監測位置

Description

本研究監測105年(2016)7月至9月赤嶼的植物率蓋率,此圖為赤嶼植物監測位置,選定兩區域的植物生長情形,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以計算植被覆蓋率進行對照分析。實驗組為遊客至北寮奎壁山、赤嶼踏浪時,較易攀爬上赤嶼時而形成非正式步道的路徑,對照組為遊客在赤嶼上較不會行經的路徑。 2001年農委會地景保育小組即排定澎湖為南部區域優先推動地質公園,澎湖更在2002年即選定6處做為地質公園第一優先設置區,分別是:吉貝嶼、小門嶼、奎璧山與赤嶼、桶盤嶼、望安島及七美島,雖為可提供遊客觀光遊憩的保育景點,但旅遊亂象卻層出不窮,例如攀爬玄武岩或人潮擁擠造成環境劣化等。本研究以有摩西分海之稱的北奎壁山、赤嶼地質公園為例,利用監測赤嶼上植物覆蓋率的情形,提出相關建議以納入未來經營管理的考量。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19-12-27T17:06:15

Keyword_Subject_1

生物、生態與環境

「赤嶼植物監測位置生物、生態與環境」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053
Id: 300053
Title: 馬祖冬季食材─海鰻
Description: 臺灣本島的鰻魚多為嬌貴的養殖鰻;而馬祖的海鰻,則尖頭圓身,一口利齒轉門獵食蝦蟹小魚。 海鰻冬季海島上的飲食主角。馬祖人食用海鰻的歷史悠久,過年時,桌上必有通紅喜氣的紅糟鰻,為年菜添色。紅糟鰻是將

MOC_Id: Culture_Object755009
Id: 755009
Title: 墾丁賓館入口處
Description: 直式黑白底片,畫面為建築物門口。本底片為廖日京拍攝。 本件為「森林與歷史-臺灣林業文物整理、累積與轉化」案中「廖日京植物公務紀錄與研究往來書信」系列下的文物。 廖日京(1929-2013),臺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885
Id: 277885
Title: 萬年薯、鯽魚膽、牛角刺、山葛藤、山四英、過江龍、檳包藤、羊角豆、正埔薑 噶瑪蘭志略卷十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萬年薯、鯽魚膽、牛角刺、山葛藤、山四英、過江龍、檳包藤、羊角豆、正埔薑

MOC_Id: Culture_Object754994
Id: 754994
Title: 恆春熱帶植物園內道路
Description: 直式黑白底片,畫面為道路及兩旁植物。本底片為廖日京拍攝。 本件為「森林與歷史-臺灣林業文物整理、累積與轉化」案中「廖日京植物公務紀錄與研究往來書信」系列下的文物。 廖日京(1929-2013)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138
Id: 280138
Title: 梨對肺熱者猶佳 苗栗縣志卷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梨:有青、赤二種.赤者七月熟,青者九月熟;各有大、小不齊.美者若山東梨,食之無滓.味清、性涼,肺熱者最宜.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358
Id: 661358
Title: 麗紋石龍子
Description: 麗紋石龍子屬於石龍子科日行性的蜥蜴,照片中這隻是幼體,有很特別的藍色的尾巴,非常顯眼且漂亮,尾長約為體長之1.5倍。背部以黑色為底,上有五條金色縱紋延伸至尾基,長大背底色轉為淺褐色,背上金線及藍色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856
Id: 267856
Title: 南投日月潭
Description: 南投日月潭。照片拍攝的時間為1968年(約民國57年) ,照片提供者為邱美華女士,此為她與丈夫、友人到南投日月潭出遊的照片,從照片背景可以看到邵族的草屋與原住民塑像。日月潭位於南投縣魚池鄉,是台灣

MOC_Id: Culture_Object662849
Id: 662849
Title: 漆樹栽培及收穫相關:漆液之採收
Description: 方形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背面印有相紙商標字樣「KODAK VELOX PAPER」。畫面有二人頭戴斗笠,背負藤編竹籃,左方者腹部繫著罐子,人物中央有棵樹,樹上有「V」狀刻痕。 經查此張照片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334
Id: 506334
Title: 眺望錐麓大斷崖
Description: 自日治時期太魯閣戰爭後,日人即在太魯閣各部落間開通聯絡道路,今日的錐麓古道即是合歡越嶺古道殘存遺跡。過去從巴達岡駐在所往大斷崖方向眺望是看不見其壯麗的,因此要來到錐麓附近樹木較少的道路一角,才能一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526
Id: 280526
Title: 七年戊辰 澎湖廳志卷十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七年戊辰,有年.秋七月林投、圭璧二澳大疫.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944
Id: 279944
Title: 艾有大、小二種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艾(有大、小二種)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076
Id: 280076
Title: 鹿角膠屬溫補之藥 彰化縣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鹿角膠,碎鹿角以煮,凝凍膠,溫補之藥。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614
Id: 661614
Title: 海渡電廠案環評 - 反對聲浪高剪報
Description: 百餘名鄉親北上表達立場,會議沒結論,濕地案仍在農委會審查。 提供者:臺中市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拍攝時間:民國87年6月13日(西元1998年6月13日)。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159
Id: 514159
Title: 番仔坑溪
Description: 2012年社區影像札記計包含:宜蘭市北津、民負、建業;羅東鎮漢民、仁愛;壯圍鄉後埤、壯五;礁溪鄉匏崙;五結鄉大眾、二結;三星鄉尾塹;以及冬山鄉珍珠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匏崙社區的影像札記。本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418
Id: 280418
Title: 鼈甲可補陰退熱 噶瑪蘭廳志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鼈甲:補陰退熱.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963
Id: 279963
Title: 天南星俗名天署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天南星(俗名天署)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221
Id: 278221
Title: 火神廟記 臺灣縣志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夫大禹陳謨,養民之政,惟修六府;武王訪道,箕疇之告,首列五行。火者實配五行而備六府,天地之惠、生民之利也。至或蒸為疾疫、發為焚燬,則賴為政者修德而弭災。媿余不德,不及子產之善政,使竈言不驗。第以火

MOC_Id: Culture_Object662918
Id: 662918
Title: 台北植物園-樹木標本
Description: 橫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內容上,正面畫面共有2個疑似為大型樹幹切片立於室內地板,上頭有明顯白色線條,疑似為依照其樹幹年輪所繪,左方的切片大致呈圓形,右方切片則呈不規則狀;背面有黑筆書寫記號「✓」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955
Id: 276955
Title: 五穀養病 臺灣紀事卷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又疾醫,五穀養其病;註,麻、黍、稷、麥、豆。

MOC_Id: Culture_Place284704
Id: 284704
Title: 梅洲湧泉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梅洲社區的日曆。本篇六月十七日的主題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293559
Id: 293559
Title: 《澎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輯—第十六屆》從總督府檔案探索台灣西海岸石滬數量的變化
Description:   石滬捕魚為一種古老的世界性漁獵活動,尤其南島語族分布的地區,石滬可能為其文化的共同特徵之一。2009年文化部將澎湖石滬列入台灣世界遺產18處潛力點之一,由此可見其珍貴程度。由已知的文字紀錄顯示,台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319
Id: 280319
Title: 鐵馬鞭治體虛久熱不退 噶瑪蘭廳志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鐵馬鞭:袪風火.此為蔓草.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926
Id: 661926
Title: 山頂庄中伯公-福興宮V.S.榕樹、樟樹
Description: 本土地公位於山頂庄的中段,昔稱「舊庄」,屬於中正村第4鄰至第6鄰,據說土地公金身約為120年以上,旁邊為中正村之活動中心及托兒所。民國48年時,庄民劉福成的田邊、林桶先生的桂竹園、庄尾廖頂來的田園

MOC_Id: Culture_Object755246
Id: 755246
Title: 雙忠市場8
Description: 橫式黑白底片,此為一系列廖日京收藏之底片。畫面為位於嘉義市東區中正路一帶,鄰近東市場的雙忠市場,該地前身為上池醫院,而雙忠市場今日亦已不存。本件自雙忠市場內朝西側拍攝。 廖日京(1929-201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516
Id: 279516
Title: 被咬人狗的毛刺刺到會紅腫痛癢 臺灣通志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咬人狗,其木甚鬆,手搯之便長條迸起;可為火具.高丈餘,葉長大似烟葉.有毛刺刺人,入毛孔甚癢,搔之發紅腫,痛一晝夜方止(同上).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835
Id: 267835
Title: 花蓮壽豐鯉魚潭大型鯉魚塑像
Description: 花蓮壽豐鯉魚潭大型鯉魚塑像。照片拍攝的時間約為1980年代,照片提供者為邱美華女士,此為她與丈夫、友人到花蓮鯉魚潭出遊的照片(照片中右側男子即為邱美華的丈夫)。背景可見「船出租免費停車場」的旗子,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590
Id: 665590
Title: 臺東漆苗圃照片
Description: 橫式的黑白照片。畫面裡的園圃內,是成排橢圓狀披針形葉片叢生枝端的植物群,前方標示牌上的「臺東漆」三字,道出植物群的名彙。臺東漆(Semecarpus gigantifolia)是臺灣原生種漆樹,盛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164
Id: 280164
Title: 菖蒲、艾葉、紫蘇、薄荷 苗栗縣志卷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菖蒲、艾葉、紫蘇、薄荷

MOC_Id: Culture_Place512760
Id: 512760
Title: 東港榕樹公園
Description: 宜蘭東港公園位於蘭陽溪出海口旁的堤頂小公園,也是宜蘭濱海自行車道的南端出口,而蘭陽溪口已被劃為「水鳥保護區」,這裡也是賞鳥的好地方。東港公園種有兩排榕樹,樹冠枝葉茂盛且彼此交錯,濃蔭形成天然的綠色

MOC_Id: Culture_Place560177
Id: 560177
Title: 蔡家茶園
Description: 深坑屬副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均溫約攝氏23.7度,因地處山陵,北面低,南面高,南面較多雲霧,水氣多,整體氣候溫暖多雨,土壤則為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極適合茶樹栽植,種植茶葉從海拔100公尺以上就有,種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63

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

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

蒙藏業務支出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5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6:48

文化部

文化部研習課程

每日更新,138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7:06

文化部

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

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66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

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54

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

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2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

實體書店

每1年更新,183

陳怡君 小姐 | 02-85126472 | 2023-07-27 17:37:2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文書檔案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1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每日更新,135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06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雕塑類

每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5:42

文化部

典藏目錄-明信片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38

文化部

內外蒙古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1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8:57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8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

獨立音樂

每日更新,3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7: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應用美術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2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維管束類

每1年更新,3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30:09

文化部

文化部駐外單位藝文活動辦理統計

每1年更新,15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3:0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素描類

每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0:59

文化部

典藏目錄-金屬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7:25

文化部

蒙古警察警政研習班統計表

每年更新,29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5:40:3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學

每周更新,32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4:35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地圖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1:54

文化部

博物館

每1年更新,57

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粉彩畫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24

文化部

文化部研究報告

每年更新,16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5:1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