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南分局舊辦公廳舍
「斗南分局舊辦公廳舍」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斗南分局舊辦公廳舍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90305000001/c99c41b0c3fc0edacd31b10433caad7cbc0fc60a.jp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斗南分局舊辦公廳舍建築群包括斗南分局舊辦公廳舍、舊戶政事務所廳舍(原保甲事務所)、斗南分局第三組(刑事組)及拘留所、斗南消防隊及廣播塔。
斗南分局舊辦公廳舍原為日治時期成立於大正九年(1920)的「斗南警察官吏派出所」,官吏派出所廳舍建築由時任斗六郡技手的田上繁登設計,落成於昭和五年(1930)二月七日。後於派出所廳舍建築之東南側規劃興築斗南公會堂,其建築於昭和十五年(1940)一月落成,但建築完工後改設「保甲事務所」使用,戰後改為斗南戶政事務所。
民國三十九年(1950),因戰後行政區調整,雲林設縣,原派出所改制為斗南分局,隸屬於雲林縣警察局。後因職務需求,陸續於原官吏派出所廳舍建築東北側及東側分別興建「第三組(刑事組)」及「拘留所」等建築。民國四十一年(1952),斗南消防隊成立;民國四十七年(1958),興建消防隊建築於斗南分局辦公廳舍南側。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縣(市)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中山路170號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0.47802923743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3.6778252328945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2009-03-05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雲林縣政府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20090305000001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2009-03-05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雲林縣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20090305000001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452 。
name
斗南分局舊辦公廳舍
representImage
intro
斗南分局舊辦公廳舍建築群包括斗南分局舊辦公廳舍、舊戶政事務所廳舍(原保甲事務所)、斗南分局第三組(刑事組)及拘留所、斗南消防隊及廣播塔。 斗南分局舊辦公廳舍原為日治時期成立於大正九年(1920)的「斗南警察官吏派出所」,官吏派出所廳舍建築由時任斗六郡技手的田上繁登設計,落成於昭和五年(1930)二月七日。後於派出所廳舍建築之東南側規劃興築斗南公會堂,其建築於昭和十五年(1940)一月落成,但建築完工後改設「保甲事務所」使用,戰後改為斗南戶政事務所。 民國三十九年(1950),因戰後行政區調整,雲林設縣,原派出所改制為斗南分局,隸屬於雲林縣警察局。後因職務需求,陸續於原官吏派出所廳舍建築東北側及東側分別興建「第三組(刑事組)」及「拘留所」等建築。民國四十一年(1952),斗南消防隊成立;民國四十七年(1958),興建消防隊建築於斗南分局辦公廳舍南側。
type
1.1
level
縣(市)定古蹟
address
中山路170號
longitude
120.47802923743
latitude
23.6778252328945
registerDateValue
2009-03-05
headCityName
雲林縣政府
registerDateValue_eng
2009-03-05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雲林縣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20090305000001
version
1.0
hitRate
452
「斗南分局舊辦公廳舍」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花蓮舊監獄遺蹟
name:
花蓮舊監獄遺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20204000001/3988fc
intro:
花蓮位處臺灣東部,百年前被稱為蠻荒未開之地,日治時期花蓮居民非至宜蘭不能受法之審判,由於交通不便花蓮港有單獨設立刑務所之需,臺灣總督府遂於昭和10年(1935)開始興建「臺北刑務所花蓮港支所」並於昭和
type:
1.1
保安車站
name:
保安車站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11231000001/92ae4a
intro:
一、現存的保安車站是明治四十二年(西元1909年)為配合車路墘製糖所(今仁德虎山糖廠)運輸需要,由原站北遷1.5公里重建而成。
二、該車站站房於民國三十六年四月三十日接管而來。
type:
1.1
name: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福州街20、22、26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70411000002/006bb2
intro:
為建於1928年之大學最高主管官舍,屬高級日式宿舍,自臺大創校至今皆為校長等高層主管之官邸,曾為多位重要人物之宅邸。
為結合日式與西式空間之木造宿舍,建築入口與室內空間、裝修,皆經過精心之設計。外部
type:
1.1
彰中校長宿舍
name:
彰中校長宿舍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1003000005/bee3ef
intro:
本案之「彰中校長宿舍」建於日治昭和11年(1936年),最初為彰化尋常高等小學校之校舍,後經歷彰化中學遷校,承繼使用小學校校舍及眷舍。「彰中校長宿舍」現今坐落於彰化縣彰化市華陽街16巷2號。
type:
1.1
骨科醫院及住宅
name:
骨科醫院及住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70129000001/5e9e95
intro:
原為日人所有,前棟開設骨科醫院,後棟為住所,國民政府接收後前棟由農林廳作為單身宿舍,後棟作為民政廳地政局高階長官宿舍
type:
1.1
五股西雲寺
name:
五股西雲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39/0bf4f5
intro:
新莊地區在乾隆時因墾拓到達鼎盛,經濟繁榮及社會安定,故新建寺廟大增。五股西雲寺,主祀觀世音菩薩(又名觀音大士),從前稱「大士觀」,而為對應觀音山上另一座供奉觀世音菩薩的「內巖」凌雲禪寺,故又有「外巖」
type:
1.1
范朝燈故居
name:
范朝燈故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20802000001/0d4944
intro:
座落於新竹縣關西鎮南和里下南片5號的范氏高平堂為一座二堂屋二橫屋規模的合院建築。從外部要進入合院,必須陸續穿越道路與半月池中的橋樑,才能抵達合院前庭,前庭中央一圓形花圃,呈現一種洋風與漢人傳統合院並置
type:
1.1
自由之家
name:
自由之家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0909000002/c88ff7
intro:
自由之家古蹟群,始自1900 年陸續興建、增改建、修建,時間點與空間點上符合日治時期臺北重要都市計劃與南區變化,日治初期(1895 年)的臺灣總督府相關部門,主要以清領時期所移交的官方建築作為臨時辦公
type:
1.1
name:
新竹州廳附屬建築(市府檔案室)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11230000006/cea094
intro:
檔案室依財產相關資料為民國34年登記。
外觀形式應為日治時期所建,與州廳有同樣之歷史價值。建物由洗石子仿石造線腳基礎、清水磚砌牆、圓形頂窗等建築特色,研判應為新竹州廳附屬建築。
type:
1.1
阿猴城門(朝陽門)
name:
阿猴城門(朝陽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82/223899
intro:
清乾隆29年(1764),屏東市由村落發展為粗具規模的市街; 清道光16年(1836)官民合力在此建築城壘,即阿猴城。由阿猴城門的門額上得知當時縣丞是沈長棻,他本為浙江海甯州人,因監生報捐分發福建。道
type:
1.1
板橋迪毅堂
name:
板橋迪毅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31225000001/ce84ca
intro:
板橋地區於乾隆年間開始全面拓展,先是有墾首林秀俊(康熙三十八年至乾隆三十六年,1699~1771)在臺北盆地從事開墾,而後有林平侯來臺經商,並以大租戶形式開墾淡北一帶,道光二十四年(1844)林平侯去
type:
1.1
彰化西門福德祠
name:
彰化西門福德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12/3176a1
intro:
清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設置彰化縣,縣治位於今彰化市區。雍正12年(西元1734)知縣秦士望認為邑無城池,難以保障官署人民的安全,乃效仿諸羅知縣周鍾瑄的做法,於街巷外遍植莿竹,並設東、南、西、北四
type:
1.1
竹山社寮敬聖亭
name:
竹山社寮敬聖亭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425000002/3b7e9b
intro:
敬聖亭又叫做聖蹟亭,俗稱惜字亭或敬字亭。古時候在衙署、書院、文昌祠、街莊通衢,甚至窮鄉僻壤,都可以看到這類敬惜字紙用的建築。敬聖亭本是中國人對文字與文化的一種信仰,流傳既廣且久。而臺灣的敬聖亭起源於何
type:
1.1
詔安堂
name:
詔安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60310000001/cab8b6
intro:
詔安堂是江姓家族祖籍來自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墩仔頂崁仔腳,清朝道光年間渡臺祖來臺後輾轉來到二分埔地區營生,宗族逐漸開枝散葉;屋主江福祿於昭和11 年(1936)率領全家人至舊社現址起建新屋詔安堂,在艱困
type:
1.1
臺南德化堂
name:
臺南德化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51/397407
intro:
齋教又稱持齋教,或稱食菜教,為佛教的一支,屬於在家佛教。源自於明末北直隸州盛行的羅教,教主羅夢鴻,或名羅因,山東萊州府即墨縣豬毛城成陽社人。清乾隆年間,齋教更由中國傳入臺灣,形成龍華、先天與金幢三派。
type:
1.1
臺灣府城隍廟
name:
臺灣府城隍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57/96be07
intro:
城與隍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用來守護城池的神明。周朝時規定,天子要祭祀八種神,其中第七種叫水庸,水就是隍,而庸就是城,這便是必隍是祭祀的起源。隨舊都市的發展,大部分的城,都建在水邊,城與水漸漸結為一體,而水
type:
1.1
淡水公司田溪橋遺蹟
name:
淡水公司田溪橋遺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20918000001/545bdd
intro:
臺灣約於清領以後,漢人開墾足跡漸向北部發展,而淡水成為移民入臺的主要登陸地,至清末更成為主要出口地區。淡水公司田地名由來有二,一是因西元1642年荷蘭人殖民台灣,以淡水為主要據點,並開始了荷蘭東印度公
type:
1.1
賴氏節孝坊
name:
賴氏節孝坊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61/06f3d1
intro:
「賴氏節孝坊」原立於苗栗市苗栗文昌祠右側,後輾轉移置貓裏山公園(福星山公園)現址。
「賴氏節孝坊」是座四柱三間三層的石造牌坊,表旌清代婦女賴四娘(1806年-1888年),於幼年指腹給竹塹舉人劉獻廷長
type:
1.1
鹿港隘門
name:
鹿港隘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00714000004/86f236
intro:
鹿港後車巷位於五福大街(中山路)與瑤林街、埔頭街之間,在清代,此巷道是車輛進出的主要道路。昔日,後車巷地鋪設花崗石板,供車輛通行,貨物欲至五福大街,需由挑夫以人力將貨物運至大街,形成人車分道的街鎮
type:
1.1
新莊文昌祠
name:
新莊文昌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36/3216c3
intro:
新莊文昌帝君本供奉在慈祐宮做為配祀之神,嘉慶十八年(1813年)因慈祐宮年久傾頹,由時任知縣的曹汝霖發起興修,翌年完工後因尚有餘款,便在慈祐宮右側興建文昌廟,始將文昌帝君獨立奉祀。光緒元年(1875年
type:
1.1
新莊水道記碑
name:
新莊水道記碑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913000001/78baac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type:
1.1
三峽宰樞廟
name:
三峽宰樞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40924000001/f5e09a
intro:
三峽,嘉慶年間稱為「三角湧」,日治時期大正九年(1920年)改名為三峽,此地係清乾隆年間由仙景李氏後裔至三角湧公館尾地區進行開墾,開墾初期,漢人移民為求諸事順利,通常帶上祖居地隨身供奉神像或香火作為守
type:
1.1
西嶼東鼻頭震洋艇格納壕
name:
西嶼東鼻頭震洋艇格納壕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10321000001/1022f4
intro:
昭和17 (1942)年日軍於太平洋戰爭失利後,便採取自殺式攻擊戰略手法,於昭和19 (1944)年3月日本軍令部制定了「特殊其息兵器」之試作方針,由日軍參謀本部作戰課航空班長鹿子島隆等人擬定特攻計畫
type:
1.1
觀德橋
name:
觀德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0615000003/90eaaa
intro:
觀德橋位於金沙鎮高坑聚落村郊,橫跨於太武山腳之「大路宮溝」上,於清道光三十年(1850)由瓊林鄉紳蔡行猷所建。距橋約六公尺處,立有一石碑,中央刻「觀德橋」三字,右上刻「道光庚戌年桐月新建築造」,左刻「
type:
1.1
琴山河合博士旌功碑
name:
琴山河合博士旌功碑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90302000001/582171
intro:
琴山河合鈰太郎,東京帝國大學林學博士,日明治三十五年(1902年)5月受臺灣總督府之邀至嘉義阿里山踏查,日明治三十六年(1903年)2月8日受臺灣總督府任命,統籌阿里山森林之開發與森林鐵路路線的測量事
type:
1.1
明寧靖王墓
name:
明寧靖王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80226000003/566aab
intro:
明寧靖王是明太祖的第九世孫,本名朱術桂,明崇禎17年(1644),受封為鎮國將軍,不久又受封為寧靜王,明末隨鄭成功轉赴台灣。
清康熙22年(1683),施琅率軍入台,鄭軍失利,寧靖王自縊身亡,現今墓
type:
1.1
淡水崎仔頂施家古厝
name:
淡水崎仔頂施家古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50921000001/9ffe28
intro:
康熙四十八年(1708)開始有漢人到淡水地區墾殖,並在此地形成「滬尾庄」,此後因著淡水河中上游水利工程的開發,臺北盆地日漸發展,乾隆三十年(1765)滬尾地區便形成了市街,進行商業等行為,並以乾隆四十
type:
1.1
二結農會穀倉
name:
二結農會穀倉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812000001/df9231
intro:
蘭陽是多雨潮溼,為著維持稻穀的品質,穀倉是農家必要配備的設施,可是在日治初期,沒有較大規模的農產品專業倉儲。大正9年(1920),宜蘭利澤簡名醫林木溪和林木火昆仲等社會賢達發起成立「有限責任利澤簡信用
type:
1.1
欽差行臺
name:
欽差行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30201000001/529f5b
intro:
欽差行臺位於布政使司衙門西側,由臺灣巡撫於光緒18年(1892)間花費二萬兩興建,為外地高級官員來台北時之旅館及宴會、會議之用。甲午戰後割臺期間,臺灣民主國大總統唐景崧曾將其改作「籌防局」,專司軍事佈
type:
1.1
淡水龍山寺
name:
淡水龍山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40/9433ca
intro:
乾隆年間,北部淡水河流域日漸開發,乾嘉時期移墾淡水的人數激增,水圳、廟宇等設施大量興築。咸豐初年,沿河大街淤淺,民房因而建立,由此地開始形成街道,並慢慢產生交易行為,淡水街市發展至後街一帶,龍山寺也隨
type:
1.1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30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文化部業務統計
每年更新,3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36
文化部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65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29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地圖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1:54
文化部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22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典藏目錄-攝影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1:19
文化部典藏目錄-藝術圖像類
每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0:05
文化部典藏目錄-石材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19
文化部
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23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典藏目錄-粉彩畫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24
文化部音樂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13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52
文化部俄羅斯聯邦蒙裔共和國醫生來台培訓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3:05
文化部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7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8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86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典藏目錄-明信片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38
文化部
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6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21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典藏目錄-膠彩畫類
每年更新,3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47
文化部出版書目資料
每1年更新,21聶志文 小姐 | 02-85126464 | 2023-07-27 17:23:12
文化部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
典藏目錄-礦石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36
文化部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23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社會學
每周更新,37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5:43
文化部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