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泰雅族的渡河方法人物與團體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泰雅族的渡河方法人物與團體

泰雅族的渡河方法人物與團體」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168364 , 欄位Id的內容是168364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泰雅族的渡河方法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在溪流之上通常架起吊橋;但遇到架橋困難處,則在兩岸之間拉上籐索。先把行李與衣物用籐索所送至對岸,本人則抓住較低的一索,半身沒入水中游河渡過。圖片中的籐索是屈尺泰雅人架於南勢溪上游者。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168364&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2D550364-83CB-43D0-9C0C-D78018C64EFB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19-09-06T17:10:03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364

Id

168364

Title

泰雅族的渡河方法

Description

在溪流之上通常架起吊橋;但遇到架橋困難處,則在兩岸之間拉上籐索。先把行李與衣物用籐索所送至對岸,本人則抓住較低的一索,半身沒入水中游河渡過。圖片中的籐索是屈尺泰雅人架於南勢溪上游者。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PDM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19-09-06T17:10:03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

「泰雅族的渡河方法人物與團體」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089
Id: 277089
Title: 陳銀海精於醫術,活人無數 苑裏志下卷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陳銀海,苑裏人;籍同安。精於醫術,兼開藥舖。凡藥必揀上庄,製法不苟。請視病,風雨不辭,立方便回,未嘗費人一飯、受人一財;有貧無資者,則并助以藥。自身病時,有到店求醫者,猶勉強起視,付方藥而去。二十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20
Id: 168420
Title: 排灣族巴武馬群村落頭目與其祖先傳下來的陶器
Description: 巴武馬排灣社頭目。傳說,其旁之陶器是在太古時代與他們的祖先一起由天上降臨的。右側板岩上的兩個洞,為收藏敵人頭骨的場所。此社與Kapiyan社,為該族傳統最古老的兩個村落。

MOC_Id: Culture_People288574
Id: 288574
Title: 盧纘祥
Description: 盧纘祥,台北縣烏山人,1903(光緒29年/明治36年)出生,字史雲、號夢蘭。生父盧海,因東家盧廷翰無後,請求過繼為螟蛉孫。盧家為頭城富豪,過繼後祖母盧阿定堅持其孫不受日人教育,於吳祥煇開設的就正

MOC_Id: Culture_Object476554
Id: 476554
Title: 【湄鼓425】旗山公學校學生於操場行進
Description: 照片取自蕉城雜誌社出版《旗山老照片集》書冊第94頁,為日治時期拍攝旗山公學校,學生在操場行進的畫面,可以看出整間學校學生相當多人。 根據旗山國小沿革,西元1898年由台灣總督府所發布「臺灣公學校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52
Id: 168552
Title: 鄒族阿里山群的婦女
Description: 此族人勤於農業,早晨天未亮即點燃火把到田裡耕種,傍晚時始背負農作物回家。這一照片為婦女在傍晩,由田地回歸的情況。前後兩婦女背負裝滿蕃薯的簍子,中間的女孩頭頂一束荻蘆,另一女孩背著蕃薯葉。

MOC_Id: Culture_People222175
Id: 222175
Title: 林文光
Description: 我過去除了拉牛之外的職業是林務局的流籠司機。當時原本在糖廠拉牛工作,非常貧窮勞累,後來朋友介紹到山上開流籠,從民國六十年做到七十八年,禁止伐木後解散,回來就做農。當時,養路班在山上,平常假日沒事就是放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345
Id: 514345
Title: 運動達人—郭長容
Description: 201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三星鄉行健、拱照;五結鄉孝威、大吉;蘇澳鎮永光;羅東鎮竹林、仁和;頭城鎮中崙、更新;員山鄉員山、蓁巷;以及冬山鄉柯林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仁和社區的日曆。本篇6月23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718
Id: 279718
Title: 肅樂大驚,嘔血而死 海外慟哭記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肅樂大驚,嘔血,明日死。

MOC_Id: Culture_People284256
Id: 284256
Title: 風箏達人─陳萬豊先生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福德社區的日曆。本篇三月二十四日的主題

MOC_Id: Culture_Place753599
Id: 753599
Title: 甲寅里福德正神廟
Description: 霧峰林家開台祖先林石於1754年(乾隆19年)隨著大陸移民渡海來台,後來定居大里杙(今大里區),從事墾荒工作;由於勤儉能幹,購置了計多田產。1786年(乾隆51年)林爽文聚眾起義抗清,一年多以後,

MOC_Id: Culture_People649407
Id: 649407
Title: 湯祥明
Description: 湯祥明,男性,1933年出生於苗栗客家庄,11歲時父親便過世,被母親安置在親戚家。19歲就讀建國中學二年級時被賴尚和醫師診斷罹患漢生病,因而肄業進入樂生療養院,並篤信佛教。入院之初意志消沉,總是想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365
Id: 168365
Title: 泰雅族屈尺群的村落
Description: 各群皆在險峻的深山中,開拓坡度較緩的山坡面居住。此圖為屈尺群烏來社的一部分。左前方的建築物是穀倉,為兩棟相連著。後面的兩棟為住家。皆木造茅草頂,牆壁係疊積橫木而成,此乃該族的特殊風格。在此一地區,住家

MOC_Id: Culture_Object670753
Id: 670753
Title: 台南縣分會訊
Description: 〈分會通訊〉,鄭杏治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八卷第四期(1967)頁2至頁5。 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簡稱婦聯會)於1967(民國56)年11月9、10日婦聯會總會組訓組張再儀組長督導臺南縣內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271
Id: 515271
Title: 改造火車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民國73年(1984)時臺鐵員工正在改造火車的四軌轉換線道,將原本為762mm軌距的車輛改造成1067mm軌距車輛。早期的花東鐵路軌距為762mm,與西部鐵路的規格(1067mm)不同。戰

MOC_Id: Culture_People594058
Id: 594058
Title: 陳克華
Description: 此照片中為作家陳克華。陳克華於民國50年(1961)出生,畢業於臺北醫學院,哈佛大學博士後研究員,曾任「現代詩」執行編輯,現任臺北市榮民總醫院眼科部眼角膜科主任。陳克華的創作領域廣泛多元,包括新詩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951
Id: 280951
Title: 錢美恭生病仍趕山路,只能邊走邊休息 小腆紀傳補遺目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遂於癸卯(一六六三)秋,由江、廣抵廣南;病痁,力疾行山徑,十步九頓。

MOC_Id: Culture_Object649314
Id: 649314
Title: 澎湖群島:馬公診所員工潘錦章(StephenPan)進行家訪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澎湖群島:馬公診所員工潘錦章(Stephen Pan)進行家訪」,收錄於1961年由臺灣痲瘋救濟協會所出版的《臺灣痲瘋救濟協會年度報告》。 1950年代,美籍傳教士白寶珠前往澎湖開設馬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016
Id: 661016
Title: 櫟社臺中春會
Description: 1910年4月23日,櫟社社友二十人暨嘉賓三十一人在臺中瑞軒舉行春會,林獻堂在這一年加入櫟社,對櫟社由遺老集團轉型為富民族主義色彩的文人結社,應為關鍵。此幀係攝於臺中公園物產陳列館前。 出自《台中

MOC_Id: Culture_People594050
Id: 594050
Title: 李潼
Description: 此照片中為作家李潼。李潼本名賴西安,是臺灣知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及作詞人。於民國42年(1953)出生在花蓮,16歲時遷往台中,後定居宜蘭縣羅東鎮,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附設空中行政專科學校畢業,曾任教師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726
Id: 279726
Title: 黃宗羲患瘧疾 海外慟哭記附錄三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公病瘧,吳子遠道凝求茅山道士,得藥一丸,公念朋友之真切,不忍虛其來意,些少服之。

MOC_Id: Culture_People152760
Id: 152760
Title: 林維朝
Description: 林維朝(1868-1934),嘉義人。七歲從林逢其學,遍讀經子,學作八股文及試帖五言詩,好動成性,縱覽小說,並好圍棋,嚮往統管、歌曲、跑馬之事。1887年(光緒13年)中縣學生員(俗稱秀才)。18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192
Id: 304192
Title: 《硓古石》季刊第19期〈我所認識的鄭紹裘督學〉
Description: 吳祖龍老師為記錄澎湖縣教育局前督學鄭紹裘先生而撰本文,從其家世、生平,至對教育界之勞蹟貢獻一一介紹。鄭紹裘先生為鄭步蟾之後裔,生於大正10年(1921),祖父子孫四代均為教育工作奉獻,橫跨130餘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273485
Id: 273485
Title: 2007恆春民謠進香團朱丁順與民眾熱情互動
Description: 2007年7月21至22日,屏東縣政府、陳明章工作室以及時任立法委員的潘孟安工作室攜手於恆春西門古城辦理「恆春民謠進香團」活動,活動當天邀請在地家喻戶曉的民謠傳藝師朱丁順進行表演。陳明章工作室曾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284
Id: 512284
Title: 在卡拉寶社搗小米的軍人
Description: 此照片攝於1914年(大正3年)的卡拉寶社,此時的補給輸送線遠自埔里延長到合歡山,還要翻越屏風山等三千公尺的高山險地,挑夫困苦不堪,每人僅能挑一斗米前來,因此軍隊的給養粗惡而且嚴重缺糧,三餐改為兩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488
Id: 509488
Title: 歡送入伍
Description: 照片攝於1971年(民國60年)2月16日,為鳳林鎮陸軍第784梯次常備兵入營的歡送紀念照,役男們於鳳林警察分局前留影,此時兩岸局勢平穩,當兵入伍的歡送規模就逐漸轉趨樸實了些。中華民國政府來臺後,

MOC_Id: Culture_People550596
Id: 550596
Title: 張李成
Description: 張李成為清法戰爭滬尾之役中參戰的台灣土勇領袖之一,據《台北市志》的紀載,其應為文山木柵一帶人士。張李成參加滬尾之役因於李彤恩戰前招募台灣土勇,張李成率500人武裝部隊加入,故授掛五品軍功銜。 滬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776
Id: 277776
Title: 藍理因戰被飛砲傷及腹部正養傷中,後聞施琅擱淺沙即前往營救,破賊並追擊而大敗之 福建通志臺灣府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丁亥,琅乘南風進勦。先鋒參將藍理等七船為急流衝散,飛砲傷理腹,腸流出,理裹腸力戰,沉其二艘。己丑,官軍克取虎井嶼。庚寅,琅以大鳥船五十六,分八隊而進。賊悉銳來拒。自辰至日中,官軍稍卻。琅以大舟犂之

MOC_Id: Culture_Object669663
Id: 669663
Title: 獎勵優秀的軍人子女
Description: 〈獎勵優秀的軍人子女〉,邵力毅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九卷第一期(1958)頁11至頁12。 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簡稱婦聯會)於1958(民國47)年春召開第三次常務委員會議時,主任委員蔣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538
Id: 276538
Title: 小曾鎮因染疾撤回鹿港 東瀛紀事卷上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秋七月,小曾鎮撤回鹿港,以兵勇多染疾疫也。

MOC_Id: Culture_Event222117
Id: 222117
Title: 林桂興一家於老家前合影
Description: 林桂興一家在台東老家前合影留作紀念,從照片中可知,林桂興的台東老家為二層樓洋房,故可推故家庭經濟優渥,收入穩定。後方拿扇站立者為林桂興,前排左一為林桂興之妻,身旁應為其兒女,坐於中間身穿深色衣服者為林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礦石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36

文化部

文化部研習課程

每日更新,18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7:06

文化部

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6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昆蟲類

每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9:35

文化部

典藏目錄-紙材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6:00

文化部

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

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3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木材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05

文化部

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28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

典藏目錄-壓克力畫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39

文化部

藝文活動-節慶專區

每3月更新,5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28: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應用美術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2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甲殼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3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明信片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38

文化部

文化部業務統計

每年更新,36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

典藏目錄-兩棲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裝置藝術類

每1年更新,2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雜誌期刊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28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7

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內部各委員會、任務編組及財團法人之性別統計表

不定期更新更新,24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50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主題閱讀區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98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07

文化部

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26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每1日更新,169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45

文化部

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3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

出版書目資料

每1年更新,23

聶志文 小姐 | 02-85126464 | 2023-07-27 17:23:12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3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12

文化部

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47

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