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旭町清晨〉藝術與人文
「〈基隆旭町清晨〉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59087 , 欄位Id的內容是259087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基隆旭町清晨〉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基隆旭町清晨〉,為一水彩畫作品,創作時間為1931年(昭和6年),創作地點在今基隆市仁愛區,由倪蔣懷繪製。
基隆旭町,是指今基隆港通往火車站之大道。畫面中,在早晨時分,陽光自畫面右邊,向左照射,陰影落在屋舍右邊。因為是描寫清晨,所以畫面以紫色調為主,有寧靜清明之氣。
倪蔣懷(1894-1943,光緒20-昭和18),師從「水彩大師」石川欽一郎,歷經教職、礦業經營,曾出資贊助「臺灣水彩畫會」,並獨資成立「臺灣繪畫研究所」;對美術的創作、活動,在經濟不寬裕的情況下,仍一手撐起。直到他承包瑞芳二坑煤礦後,才獲得巨利,累積財富。一生以推廣美術、贊助後進為職責。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59087&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AA56FE0F-C5F7-4F77-9DD6-EB11312CF826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06-01T17:35:16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259087
Id
259087
Title
〈基隆旭町清晨〉
Description
〈基隆旭町清晨〉,為一水彩畫作品,創作時間為1931年(昭和6年),創作地點在今基隆市仁愛區,由倪蔣懷繪製。 基隆旭町,是指今基隆港通往火車站之大道。畫面中,在早晨時分,陽光自畫面右邊,向左照射,陰影落在屋舍右邊。因為是描寫清晨,所以畫面以紫色調為主,有寧靜清明之氣。 倪蔣懷(1894-1943,光緒20-昭和18),師從「水彩大師」石川欽一郎,歷經教職、礦業經營,曾出資贊助「臺灣水彩畫會」,並獨資成立「臺灣繪畫研究所」;對美術的創作、活動,在經濟不寬裕的情況下,仍一手撐起。直到他承包瑞芳二坑煤礦後,才獲得巨利,累積財富。一生以推廣美術、贊助後進為職責。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06-01T17:35:16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基隆旭町清晨〉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張書瑋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71
Id:
283571
Title:
張書瑋
Description:
張書瑋來自屏東,曾入選過二○○七年國際石雕藝術季。曾於懷德居修習木工,喜歡以感性的情感創作出理性簡約的造形,讓觀眾在欣賞造型之餘,還能跟隨著作品進入他的創作心靈中,感受作者在創作當下對台灣這片土地的熱
消逝的語言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886
Id:
285886
Title:
消逝的語言
Description:
〈消逝的語言〉作品延續作者保羅‧馬蘭登(Paul Marandon)以往的創作題材,以人類五官為中心,並由兩部份組合而成,一為柔美感性的;一為直線機械的。這件女神雕刻表現出人類在現實生活中所承受的責任
童年記憶片段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169278
Id:
169278
Title:
童年記憶片段
Description:
本作〈童年記憶片段〉中,藝術家用各式玩具來拼湊出他的童年記憶。如聚光燈的光線集中於主題上,營造出強烈的光影效果,提升了畫面的戲劇性,挑動著觀者的情緒張力。整幅畫使用大量的咖啡色調,背景短而粗糙的刷
MOC_Id:
Culture_Object560009
Id:
560009
Title:
馬祖新村-慶祝母親節茶會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慶祝母親茶會合影照片,馬祖新村社區媽媽及婦女們於茶會外合影留念,為馬祖新村社區168號住戶古玉英女士所提供。古玉英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其先生劉元戎曾任馬祖新村村長。
馬祖新村理事會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55
Id:
286055
Title:
這裡到處都有生命:遊子花蓮
Description:
〈這裡到處都有生命:遊子花蓮〉以一顆圓如明珠的原石,意味生命的圓滿與種子,在尖銳的破口之下,另一顆新的生命圓球(鋼珠球),在背光的反襯之下,比喻新生命的初露。作者黃裕榮、廖文榮的公共藝術與產品設計皆融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82062
Id:
282062
Title:
馬祖民居特色:香插與影壁
Description:
根據鄭智仁於2003年編著的《連江縣鄉土建築研究報告:馬祖民居》,若是家戶有焚香祭祀的需求,會在房屋大門龍邊的門框或牆面上設置「香插」,大多以泥塑或石刻而製,造型變化多端,有書卷形、香爐形、葫蘆形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573
Id:
600573
Title:
台北鐵團隊花軍求戰第一回九比六鐵團先勝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5月17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眾所矚目的臺北鐵團棒球隊訪花比賽,於今日下午在花崗山球場舉辦,比賽結果為:鐵團以9比6取勝花蓮港隊。本篇報導詳細說明球賽比
雙沙漏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65
Id:
285965
Title:
雙沙漏
Description:
〈雙沙漏〉利用鏡射的圖案手法,將石材設計成視覺性對稱感覺,琢磨出柔軟而多變化的線條,相互對應的扭轉平面極富對稱性,往往讓人以為是採取數學方法來計算作品的線條,鏤空的四個洞是上下與左右對稱構成,如鏡子般
MOC_Id:
Culture_Object290822
Id:
290822
Title:
《頭城文風》社區報第一、二期
Description:
《頭城文風》社區報是宜蘭縣政府文化局主辦文化部「文化資產區域環境整合計畫」的具體成果之一。本期為第一、二期合刊,以頭城著名的東嶽廟及城隍廟「大神尪」群為本期主題。 台灣的大神尪(神將)文化,以
入選-兒童排隊種牛痘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260
Id:
600260
Title:
入選-兒童排隊種牛痘
Description:
紅十字會台北市分會巡迴醫療服務隊為兒童施種牛痘,接種牛痘可以預防天花病毒的,天花是一種致死率非常高的傳染病,人被感染後,沒有特效治療藥。記得民國四十年代,我讀小學時整班排隊去種牛痘,醫師在左手臂上
張子隆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70
Id:
283570
Title:
張子隆
Description:
在張子隆的創作歷程中,具象和抽象的視覺隨著作品的旋轉而有不同的變化;時而是渾圓的軀體,時而是幾何的面塊。利用石質的紋理,雕琢出簡化的女體曲線,表面光滑、結構完整,各種角度都能彰顯豐盈軀體的成熟感。使觀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133
Id:
289133
Title:
龜神的女兒家(選自《第三屆蘭陽文學獎 傳承與創新》)
Description:
本文出自《傳承與創新︰第三屆蘭陽文學獎作品集》,為小說組佳作。 文章以倒敘的方式描寫1997年主角十八歲時,因為在學校禮堂和女同學接吻,被轉學送回宜蘭阿嬤家,陰錯陽差在租書店認識當地的T(造型男性
張乃文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68
Id:
283568
Title:
張乃文
Description:
張乃文對藝術存著愛恨交集、是非分明;他沒有宗教信仰,卻關注宗教在現實生活中的情境和窒礙,進而藉創作引喻挑戰宗教的權威和批判。從極簡抽象的造型到具像風格,致力於媒材探索與感官的聯繫,並從佛教經典中擷取靈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495
Id:
509495
Title:
三和照相館主人張春輝攝影個展
Description:
照片攝於1940年代,內容為三和照相館主人張春輝舉辦的攝影個展。三和照相館為花蓮市攝影界的先驅,主人張春輝是位風雅之士,除了喜好攝影之外,也是花蓮港音樂研究會的會員,並曾於1943年(昭和18年)
蔡平陽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399
Id:
286399
Title:
蔡平陽
Description:
有「音樂木雕家」之稱的蔡平陽老師,在花蓮美術界是一位傳奇性人物,他身上流著一半音樂家、一半雕刻家的血液。蔡老師天生是位創作人,光是音樂領域的追求並不能使他的心靈感到滿足,每當感受音符與旋律之間所併發的
翁鬧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114
Id:
638114
Title:
翁鬧
Description:
翁鬧(1910-1940),彰化社頭人,號杜夫。生父陳紂,生母劉春,他排行四男,出生地為臺中廳武西堡關帝廳庄264番地(今永靖鄉)。1915年(大正4年)為雜貨商翁進益、邱玉蘭之螟蛉子,此後主要的
李登勝所繪太監門神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90960
Id:
290960
Title:
李登勝所繪太監門神
Description:
此件作品為李登勝老師所繪的作品,為太監門神持麒麟寶瓶,此作品位於桃園的景福宮中。藉由觀察此圖的服裝樣貌可以發現圖中人物面色圓潤、長相清秀且明顯面無鬍子,並且在服飾方面是「圓衫」,所以可以看出此圖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169
Id:
514169
Title:
農忙托兒所演進為社區托兒所
Description:
2003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進士;壯圍鄉廍後;蘇澳鎮朝陽、南方澳;員山鄉雙湖、尚德;頭城鎮合興;羅東鎮北成;冬山鄉冬山、補城、中山;蘇澳鎮港邊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復興社區的日曆。本篇12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126
Id:
300126
Title:
面底無疤,〔勿會〕像禪師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面底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312
Id:
289312
Title:
蠱道之口(選自《第五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Description:
本文出自《第五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為小說組第二名。 故事以朋友約溪釣,主角不肯,後來揭露朋友是警察的身分,和主角聊起30年前的舊案,主角這才明白他隱藏的身份早已被警察釣友識破。原來在主角15
石頭的呼吸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527
Id:
595527
Title:
石頭的呼吸
Description:
「您曾聽過會呼吸的石頭嗎?這是一塊輕石,它已經看得見、聽得到。它是一個輕俏的靈魂、一縷輕渺的風、一聲嘆息。再靠近一點、聽一聽……,它在呼吸耶!」〈石頭的呼吸〉是「2017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戶外創作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797
Id:
514797
Title:
臺灣省山地物資供銷委員會東部供銷處職員合影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中華民國政府時期臺灣省山地物資供銷委員會東部供銷處職員合影的照片。1947年(民國36年)中華民國政府廢止日治時期交易制度,在山地鄉設立只由原住民組成的「山地合作社」,未設立合作社則由鄉公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069
Id:
660069
Title:
16.大肚山H41 貝殼化石
Description:
石雕家陳松於民國34年出生於台中沙鹿,從小展現藝術天賦,於新竹師範專科學校隨李澤藩教授研習水彩、後至國立藝專(現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從邱雲教授研習雕塑,並以第一名成績畢業。陳松老師喜愛以石雕紀錄歷史
邊界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13
Id:
301213
Title:
邊界
Description:
《邊界》是陳義芝的第七本詩集,特別講究聲音感受,對於詩的音質,情感如何表達,都有深入的探索。陳芳明曾說,陳義芝可能是同輩詩人中最具浪漫主義特質的一位。在這本詩集中,陳義芝亮眼的浪漫主義,以及抒情傳統
MOC_Id:
Culture_Object466971
Id:
466971
Title:
支那書畫名家詳傳卷之十八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支那書畫名家詳傳》,近藤元粹纂輯,約成書於1909年(明治42年,據《卷首》的〈序〉,參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1913年(大正2年)嵩
黃天素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140
Id:
638140
Title:
黃天素
Description:
黃天素(1907-1996),彰化鹿港人,戶籍登記為黃素。父則燈為鹿港菜園望族,母戴好,其為長子。幼聰明好學,8歲時接受洪山碧啟蒙,然因家道中落,只得受雇於磚廠幫忙記帳,學習經商貿易。早年即醉心書
薄膜造型橋-昌中橋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224576
Id:
224576
Title:
薄膜造型橋-昌中橋
Description:
薄膜結構為一種新式建築空間結構,利用張力膜材料製成,以加強構件(鋼架、鋼柱或鋼索)通過一定方式使其內部產生一定的預張應力,以形成某種空間形狀來覆蓋結構,並能承受一定的外荷載作用的一種建築形式。薄膜結構
白米社區長壽俱樂部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88
Id:
514488
Title:
白米社區長壽俱樂部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石硬港畔的民宅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58828
Id:
258828
Title:
石硬港畔的民宅
Description:
「石硬港畔的民宅」照片,拍攝時間不詳,拍攝地點在基隆石硬港畔,為黃國雄提供。
關於石硬港庄,正式的紀錄始於《淡水廳志》。基隆地區在早期有四大港門,分別是田寮港、蚵殼港、牛稠港、石硬港。石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71377
Id:
271377
Title:
馬祖民居內牆形式:編竹牆
Description:
根據鄭智仁於2003年編著的《連江縣鄉土建築研究報告:馬祖民居》,為因應氣候環境與材料取得,馬祖地區的傳統民居建築多選擇福杉、土角、編竹夾泥等自然建材來建造內牆,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其中之一為「編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其他藝文資訊
每1日更新,2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29
文化部蒙藏籍學生蒙藏語文班上課人數統計表
每6月更新,23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7:19
文化部典藏目錄-工藝類
每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1:14
文化部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典藏目錄-應用美術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20
文化部
電影
每1日更新,7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每日更新,97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21
文化部典藏目錄-觀念藝術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6:36
文化部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4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雜誌期刊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28
文化部典藏目錄-維管束類
每1年更新,3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30:09
文化部文化部獎補助-報名資訊
每1年更新,19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3-07-28 16:42:47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與地方考試文化行政類錄取人數統計
每年更新,24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8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主題閱讀區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78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07
文化部
新住民主題區藝文活動
不定期更新,24呂亭潁 小姐 | 02-8512-6772 | 2021-04-07 17:00:53
文化部典藏目錄-總統府移交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01
文化部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27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臉書瀏覽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1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17:0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建築
每周更新,27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2:2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7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蒙藏性別主流化訓練統計表
每1年更新,23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8:30
文化部綜藝活動
每1日更新,2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3:19
文化部典藏目錄-娛樂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46
文化部
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5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活動筆數統計
不定期更新,20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51
文化部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典藏目錄-水墨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32
文化部典藏目錄-政治社教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31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