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察在倒飛鳳山的衣冠塚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
「林文察在倒飛鳳山的衣冠塚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lace753571 , 欄位Id的內容是753571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林文察在倒飛鳳山的衣冠塚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林文察(1828-1864),出身霧峰林家的清朝武將,生於道光八年,卒於同治三年,得年37歲。同治二年(1863)福建陸路提督兼水師提督,同治三年(1864)戰死萬松關,追贈太子少保銜、誥授振威將軍、諡剛愍。
同治元年(1862)三月臺灣爆發三大民亂之一的戴潮春事件,林文察咨請回臺平亂,同治二年(1863)六月,閩浙總督左宗棠以文察廉樸勇敢,奏署福建陸路提督。林文察在同治二年九月之後,挑選精兵四百名,由泉州赴蚶江,配船東渡,回臺參與戴潮春事件戰事,同治三年(1864)十月,文察內渡勦賊,馳抵福州,卻不幸殉難。
光緒四年,漳州紳士呈請建立專祠;奉旨允准。十五年,慈禧皇太后憫念亮節孤忠諸臣,各賜祭一壇;文察是其中一人。1890(光緒十六年),福建臺灣巡撫劉銘傳以文察功在桑梓,請於本籍臺灣省城建立專祠獲准,由地方官春、秋致祭。
「乃以香木雕像,具衣冠,納之棺中, 歸葬於霧峰左近之萬斗六山」,此山本地俗稱「倒飛鳳山」。
原林文察衣冠塚,是在現今霧峰區中正路146巷全家福社區的位置,1980(民國六十九年)遷葬至太平區德利路牛角坑。
根據墓碑上所載年代光緒庚寅年九月推測,墓道碑的時代為光緒十六年(1890),即福建臺灣巡撫劉銘傳在臺灣省城請建專祠那年。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753571&IndexCode=Culture_Plac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lace/6A37C450-A0F7-47F6-93C6-15FA1232276B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3-01-09T21:40:17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 。
MOC_Id
Culture_Place753571
Id
753571
Title
林文察在倒飛鳳山的衣冠塚
Description
林文察(1828-1864),出身霧峰林家的清朝武將,生於道光八年,卒於同治三年,得年37歲。同治二年(1863)福建陸路提督兼水師提督,同治三年(1864)戰死萬松關,追贈太子少保銜、誥授振威將軍、諡剛愍。 同治元年(1862)三月臺灣爆發三大民亂之一的戴潮春事件,林文察咨請回臺平亂,同治二年(1863)六月,閩浙總督左宗棠以文察廉樸勇敢,奏署福建陸路提督。林文察在同治二年九月之後,挑選精兵四百名,由泉州赴蚶江,配船東渡,回臺參與戴潮春事件戰事,同治三年(1864)十月,文察內渡勦賊,馳抵福州,卻不幸殉難。 光緒四年,漳州紳士呈請建立專祠;奉旨允准。十五年,慈禧皇太后憫念亮節孤忠諸臣,各賜祭一壇;文察是其中一人。1890(光緒十六年),福建臺灣巡撫劉銘傳以文察功在桑梓,請於本籍臺灣省城建立專祠獲准,由地方官春、秋致祭。 「乃以香木雕像,具衣冠,納之棺中, 歸葬於霧峰左近之萬斗六山」,此山本地俗稱「倒飛鳳山」。 原林文察衣冠塚,是在現今霧峰區中正路146巷全家福社區的位置,1980(民國六十九年)遷葬至太平區德利路牛角坑。 根據墓碑上所載年代光緒庚寅年九月推測,墓道碑的時代為光緒十六年(1890),即福建臺灣巡撫劉銘傳在臺灣省城請建專祠那年。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3-01-09T21:40:17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
「林文察在倒飛鳳山的衣冠塚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Event649584
Id:
649584
Title:
樂生院院民國樂演奏
Description:
本圖為樂生院院民國樂演奏時所攝,收錄於1960年出版的《臺灣省立樂生療養院三十週年紀念特刊》。樂生療養院內原有戰前留下的中西樂器,但是年久失修,大多損壞。1956年,大陸救災總會捐贈樂器,除西式樂
王金鐘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60257
Id:
160257
Title:
王金鐘
Description:
王金鐘,字季琮,號庸齊,北港汾津吟社的15位創辦人之一,雲林縣北港鎮人。王金鐘出生時,正值日本政府統治臺灣滿一週年、第二任總督桂太郎到任,在臺灣各地相繼成立國語傳習所。明治31年(1898),國語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267
Id:
512267
Title:
山砲兵第二中隊幹部於合歡山集合地合影
Description:
這支隸屬於萩野少將的第二守備隊山砲兵第二中隊,從臺南出發,經查閱「討伐部隊將校同相當官職員表」(台灣總督府陸軍副官部、1914年(大正3年)6月18日調製),主要幹部有大尉中隊長白石一季、中尉小隊
MOC_Id:
Culture_Event659035
Id:
659035
Title:
中心新村居民結婚用印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攝於民國53年,徐蜀龍於精神科結婚,精神科主任郭紓為主婚用印。
一般大家印象中結婚時主婚人通常是父母,但是在那個年代,許多軍人來到台灣,父母多是沒有跟過來的,因此那時要結婚,法律也有明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016
Id:
661016
Title:
櫟社臺中春會
Description:
1910年4月23日,櫟社社友二十人暨嘉賓三十一人在臺中瑞軒舉行春會,林獻堂在這一年加入櫟社,對櫟社由遺老集團轉型為富民族主義色彩的文人結社,應為關鍵。此幀係攝於臺中公園物產陳列館前。 出自《台中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387
Id:
168387
Title:
泰雅族木瓜群的男女
Description:
泰雅族木瓜群男女的相貌與服飾。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632
Id:
514632
Title:
聯絡班四同志於花蓮南京攝影社合影背面
Description:
圖片為聯絡班四同志於花蓮南京攝影社合影照片的背面,上面寫著「中華民國四十年元旦聯絡班四同志于(於)花蓮港南京撮影社合影」等字樣,左邊四個名字「于邦達、唐光明、徐紹緣、劉宏春」應該就是照片中的四位服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48
Id:
168448
Title:
排灣族婦女的織布與乾燥菸葉
Description:
右邊的女人正在織布,左邊者正在弄乾煙葉。此族古時織布很盛行,但近年來衰退,目前僅留其中一小部分而已。這一地區煙草產量很大。本圖在來義社拍攝。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173
Id:
277173
Title:
基隆濕氣甚礙難行動,外來者水土不服病亡多 楊勇慤公奏議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惟基隆一方,周圍不過數十里,與臺灣、臺北兩府及各縣迥不相同,雨水連綿不止,據土人云,每年自正月至七月底止,晴雨各半。惟自八月以後,直至開年四月止,日夕皆雨,少有晴時,以故溼氣太甚,溝港皆水,礙難行
MOC_Id:
Culture_Object281150
Id:
281150
Title:
魏六供述蘇鎮受傷死亡的經過 臺案彙錄己集卷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今年三月十八日,踏姨得僱蘇鎮來耙田,小的看見,對他說這田是我租的,你不要耙。那蘇鎮就和小的爭角,把做耙柄的木棍來打小的。小的奪回他棍子,回打他左月合膞一下。他又用力奪棍。被小的用棍頭戳傷他左腋胑
泰雅族多羅閣群的男女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389
Id:
168389
Title:
泰雅族多羅閣群的男女
Description:
泰雅族多羅閣群男女的樣貌與服裝。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025
Id:
280025
Title:
醫生倪舜年命人掩蓋於缸中而死 明季南略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醫生倪舜年,正襟危坐磁缸內,命人掩覆;朗聲誦佛經死。
東西橫貫公路太魯閣口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193
Id:
509193
Title:
東西橫貫公路太魯閣口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民國48年(1959)東西橫貫公路開通後,一群高中生相約一起從花蓮市騎自行車到天祥,這種精神現在回想起來很值得紀念與回味。東西橫貫公路,又可稱之為「中橫公路、中部橫貫公路」,簡稱為「中橫
鄒族魯富都群的男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74
Id:
168574
Title:
鄒族魯富都群的男人
Description:
魯富都群的男人正面照。
MOC_Id:
Culture_Object654359
Id:
654359
Title:
《僑鄉吟》演出劇照
Description:
《僑鄉吟》首演日期為1953年1月17日,演出地點在菲律賓馬尼拉的國華戲院,故事主要改編自真實故事,內容講述一位逃出鐵幕的義大利傳教士將一封血書帶回到羅馬,將中共的暴政公諸於世人。
《僑鄉吟》主
劉克明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48696
Id:
148696
Title:
劉克明
Description:
劉篁村(1884-1967),名克明,號篁村,又號小伶仙,原籍新竹,後遷居艋舺,宅名「寄園」。1903年自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畢業,歷任師範附屬學校訓導、師範學校及臺北第三高女教諭、臺北第一師範學
運動會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207
Id:
509207
Title:
運動會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民國58年(1969)年攝於明恥國小運動會,從照片中可以清楚地看見有趣的畫面,一位小學生在操場的正中央跪在黑板前用粉筆寫著數字。這代表著當時學校的運動會上有數學這個競賽項目,這與現今主要純
楊爾材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52869
Id:
152869
Title:
楊爾材
Description:
楊爾材(1882-1953),號近樗,原籍澎湖西嶼。幼聰敏好學,嘗受業於盧汝翰,沐風馬帳,為程門高弟。日據明治末葉,舉家遷嘉義民雄,以釀酒為業,惟爾材性情,率意質實,不善便巧,經濟營生,非其所長,
MOC_Id:
Culture_Object265098
Id:
265098
Title:
榮譽在我家-憲光二村:昨日今時
Description:
為了將桃園常民史與「竹籬笆」的庶民生活做詳實記錄,保存屬於大家的桃園成市記憶,民國107年(2018)11月,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出版了《憲光二村:昨日今時》一書,這是其中一篇。
憲光二村裡第一代爸
頭分社區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229
Id:
514229
Title:
頭分社區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香和、清溝;南澳鄉金岳;員山鄉結頭份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結頭份社區的日曆。本篇9月3
余阿勳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594035
Id:
594035
Title:
余阿勳
Description:
此照片中間為作家余阿勳。余阿勳生於昭和10年(1935),於民國72年(1983)病逝,臺東師範學校畢業、留學日本,為日本早稻田大學文學碩士。曾任綠島國民小學教師、東吳大學講師、華視企畫部,主持「
MOC_Id:
Culture_Object648383
Id:
648383
Title:
823烽火學子返鄉團聚活動
Description:
2018年(民國107年)10月10日,為八二三砲戰寄讀學生遷台六十周年。因砲戰關係,921位金門中學師生被迫離鄉,在一甲子後的這天,由金門縣政府及國立金門高級中學主辦,台灣金門同鄉會總會、金門高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697
Id:
279697
Title:
炎夏時水受瘴毒影響,很多士兵飲用後生病 小腆紀年卷第十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邇因溽暑未收,毒水四下;臣兵自延過寧,渴而谷飲,病者八九。一日下操,十隊之士,呼半不起,遂損去健將陳伯輿。念其雄略,十射九破,千觔之力盡於盆水;四顧環堵,何能不哀?
傅錫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52864
Id:
152864
Title:
傅錫祺
Description:
傅錫祺(1872-1946),字復澄,號鶴亭、大樗,晚號澹廬老人,臺中潭子人。1893年(光緒19年)獲臺灣府生員,翌年擬赴福建應鄉試,因甲午戰爭而作罷。改隸後設帳授徒,歷任《臺灣日日新報》、《臺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967
Id:
659967
Title:
文學臺中:添福魚行
Description:
添福魚行自日治時期開業至今,已是傳到第四代的臺中老店,其魚貨、南北貨品質優秀,培養大批老饕熟客,成為桌上佳餚的關鍵食材。 臺中作家林婉瑜在其散文作品《我的台中》裡,提及此店名「添福」起名自其祖父,
MOC_Id:
Culture_Object482515
Id:
482515
Title:
走進眷村裡-《文化桃園季刊》第19期冬號
Description:
《文化桃園季刊》系列雜誌由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出版,《文化桃園季刊》第19期冬季號以眷村為專題,課座總編輯為李廣均老師,主要為探討眷村的各種面向與文化。
主題分為眷村裡的人、眷村的藝術、眷村的飲食、
MOC_Id:
Culture_Object658844
Id:
658844
Title:
「第二屆話劇金鼎獎」得獎人合影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第二屆話劇金鼎獎得獎人員合影照。1966年「臺北話劇欣賞演出委員會」於臺北市國立藝術館舉行第二屆話劇金鼎獎頒獎典禮,政工幹部學校一共獲得四項殊榮:「最佳演出單位」、「最佳編劇」、「最佳舞臺
張添進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259056
Id:
259056
Title:
張添進
Description:
張添進,字一鴻,號一泓,1898年(明治31年)出生,世居基隆草店尾街。年少失怙,由伯父張達源(金建順行店主)撫養成人。成長於富裕的家境,曾與陳其寅共同入陳敦其秀才的私塾,其涉獵古籍、兼及稗官
穿清朝式服飾禮裝的老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792
Id:
660792
Title:
穿清朝式服飾禮裝的老爺
Description:
穿著清朝式服飾禮裝,上衣布紐扣扣於胸前中間,手拿扇子。係日本明治35(1902)年時期的老爺照片。 清朝一般男服有袍、換、衫、褲等,馬褂,罩在袍衫之外,長僅及腰,馬褂有對襟,大褂,琵琶褂等式樣,馬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580
Id:
277580
Title:
堵胤錫突然感受寒邪,病後便寫遺書 南天痕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九月,檄召李赤心等不至;胤錫乃造其營,親諭之。赤心初敗於郴州,戰馬、鎧仗盡失,士卒疲困;入粵未久,無意北出,使胤錫請高、雷二郡以休士。胤錫不可。數日,竟拔營而西,散居南寧及濱橫之間。胤錫恚恨,病作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每1日更新,46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5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27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與地方考試文化行政類錄取人數統計
每年更新,26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8
文化部典藏目錄-水墨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32
文化部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
博物館
每1年更新,52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2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蒙藏性別主流化訓練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8:30
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文化部業務統計
每年更新,34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36
文化部
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73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22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出版書目資料
每1年更新,21聶志文 小姐 | 02-85126464 | 2023-07-27 17:23:12
文化部典藏目錄-甲殼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37
文化部輔導蒙藏族人口年齡層性別統計表
每年更新,19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6:2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
每日更新,52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29:39
文化部典藏目錄-產業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7:16
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臉書瀏覽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1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17:09
文化部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實體書店
每1年更新,179陳怡君 小姐 | 02-85126472 | 2023-07-27 17:37:20
文化部
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20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文化部單位預算
每1年更新,31林瑀玟 小姐 | 02-85126642 | 2023-08-01 10:20:23
文化部典藏目錄-藝術圖像類
每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0:05
文化部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23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文化部資料盤點成果表
每6月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6:32
文化部
典藏目錄-素描類
每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0:59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6月更新,14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01 10:09:36
文化部典藏目錄-攝影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1:19
文化部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文化部施政計畫
每年更新,2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07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