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善慧法師人物與團體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善慧法師人物與團體

善慧法師人物與團體」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eople259135 , 欄位Id的內容是259135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善慧法師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善慧法師,本名江清俊,善慧乃其字,於1881年(光緒7年)3月8日出生,著名的基隆月眉山靈泉寺的創建者,爲曹洞宗代表。祖籍福建省汀洲府永定縣,居基隆的新興街。     1900年(明治33年),來自福建鼓山湧泉寺的善智、妙密2高僧,來臺準備弘揚佛法,當時,他們借宿在基隆奠濟宮後面的樓上,奠濟宮則成為臨時說法的道場;江清俊前往聽講,從而受學佛經。     1902年(明治35年)由善智法師引導,至鼓山湧泉寺落髮出家,法號常覺,字善慧,別號露堂;隨後返臺,由林來發居士獻月眉山寺地,於基隆月眉山創建靈泉寺,開創了日治時期臺灣佛教四大派系之一的「月眉山派」。     1913年(大正2年),遠赴印度、緬甸朝聖,請回玉佛20餘尊、佛舍利。     1916年(大正5年),善慧法師與日僧創辦「臺灣佛教青年會」,繼創設「臺灣佛教中學林」,先後充任學監林長,培養釋門人才。並於1917年(大正6年),應臺南士紳的請託,重興法華寺、彌陀寺。     1924年(大正13年)設立「靈泉佛學院」。同年、次年,先後於福建鼓山湧泉寺,恰山長慶寺開壇傳戒,並出席東亞佛教大會與太虛大師等密議。     1932年(昭和7年),與鼓山虛雲禪寺共同出刊《星燈集》。1933年(昭和8年),將靈泉寺住持職位,傳與善智法師的弟子德馨,自己則遊歷南洋弘法,在馬來西亞檳榔嶼極樂寺主持3年。1938年(昭和13年)返滬杭,組織「中日佛教會」。     1940年代(昭和15-20年間),善慧法師返回基隆的靈泉寺,親自傳授四衆大戒;其後隱居臺北縣北投淨蓮院,間應各地之請講經說法。戰後,爲響應太虛法師的號召,籌組「臺灣佛教總會」。     1945年(民國34年)12月11日,善慧法師圓寂於士林鎮啓明堂。世壽65歲,僧臘44年。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59135&IndexCode=Culture_Peopl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erson/59A0CB9E-5EA7-44B9-BC9B-5D85107EB981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06-20T14:20:01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259135

Id

259135

Title

善慧法師

Description

  善慧法師,本名江清俊,善慧乃其字,於1881年(光緒7年)3月8日出生,著名的基隆月眉山靈泉寺的創建者,爲曹洞宗代表。祖籍福建省汀洲府永定縣,居基隆的新興街。     1900年(明治33年),來自福建鼓山湧泉寺的善智、妙密2高僧,來臺準備弘揚佛法,當時,他們借宿在基隆奠濟宮後面的樓上,奠濟宮則成為臨時說法的道場;江清俊前往聽講,從而受學佛經。     1902年(明治35年)由善智法師引導,至鼓山湧泉寺落髮出家,法號常覺,字善慧,別號露堂;隨後返臺,由林來發居士獻月眉山寺地,於基隆月眉山創建靈泉寺,開創了日治時期臺灣佛教四大派系之一的「月眉山派」。     1913年(大正2年),遠赴印度、緬甸朝聖,請回玉佛20餘尊、佛舍利。     1916年(大正5年),善慧法師與日僧創辦「臺灣佛教青年會」,繼創設「臺灣佛教中學林」,先後充任學監林長,培養釋門人才。並於1917年(大正6年),應臺南士紳的請託,重興法華寺、彌陀寺。     1924年(大正13年)設立「靈泉佛學院」。同年、次年,先後於福建鼓山湧泉寺,恰山長慶寺開壇傳戒,並出席東亞佛教大會與太虛大師等密議。     1932年(昭和7年),與鼓山虛雲禪寺共同出刊《星燈集》。1933年(昭和8年),將靈泉寺住持職位,傳與善智法師的弟子德馨,自己則遊歷南洋弘法,在馬來西亞檳榔嶼極樂寺主持3年。1938年(昭和13年)返滬杭,組織「中日佛教會」。     1940年代(昭和15-20年間),善慧法師返回基隆的靈泉寺,親自傳授四衆大戒;其後隱居臺北縣北投淨蓮院,間應各地之請講經說法。戰後,爲響應太虛法師的號召,籌組「臺灣佛教總會」。     1945年(民國34年)12月11日,善慧法師圓寂於士林鎮啓明堂。世壽65歲,僧臘44年。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06-20T14:20:01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

「善慧法師人物與團體」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320
Id: 139320
Title: 莒光守備區指揮官王樹基
Description: 莒光鄉舊名「白犬」,下轄東莒島(東犬)與西莒島(西犬),位處閩江口、平潭水域,為重要軍事據點。據《馬祖防衛三十年整建史》指出,白犬地區在1950年代初期由福建海上保安第一縱隊等10多個單位駐守,後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206
Id: 514206
Title: 銀髮族趴趴走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進士社區的日曆。本篇9月11日的主題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53
Id: 168453
Title: 排灣族卑南群壯丁遞送郵件
Description: 卑南壯丁正在搬運郵件,路旁為檳榔樹林。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930
Id: 276930
Title: 金娘習符咒為人治病,莊錫舍請為軍師稱仙姑 臺案彙錄甲集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五月戊寅(十二日),常青督將士三千人親赴南潭,莊大田聞風先遁。常青獲番婦金娘、賊目林紅以歸。 金娘,下淡水番婦,習符咒,為人治病。莊錫舍攻鳳山時,請為軍師,臨陣令其誦符咒祈神祐,軍中皆稱曰「仙姑」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199
Id: 513199
Title: 花蓮靜思精舍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的中樞──花蓮靜思精舍。由黃演言建築師所設計的靜思精舍大殿,命名「靜思」是證嚴法師出家前自取的名字;「精舍」則是修行人清修的道場。精舍的大殿完工於1969年(民國58

MOC_Id: Culture_Object649304
Id: 649304
Title: 犀川一夫醫師執行手術矯正「爪形手」的畸形
Description: 本圖為日本籍醫師犀川一夫為漢生病患者進行手術的照片,收錄於1961年出版之《臺灣痲瘋救濟協會年度報告》。犀川一夫醫師自1960年獲臺灣痲瘋救濟協會聘任為醫務部長,並訪視該協會在各地設立之特別皮膚科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46
Id: 168446
Title: 排灣族的吊橋
Description: 原住民族所架的吊橋。這是在隘寮溪上游霧臺社附近的吊橋,為該社村人所造。該社因處深山高地,不產熱帶性的籐類,故採其他蔓類植物,將其纏成繩索懸架兩岸。山地各族的吊橋,都是同一型式,這座吊橋是其中最長最大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578
Id: 509578
Title: 詩人楊牧1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男子為楊牧,本名王靖獻(父親姓楊,因從與母姓而姓王),於1940年(昭和15年)出生,2020年(民國109年)過世,為臺灣花蓮人。學經歷為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柏克

MOC_Id: Culture_People188416
Id: 188416
Title: 茶園灌溉與農業機械專家黃謄鋒先生
Description: 黃謄鋒先生為國立臺灣大學農工系學士與碩士,碩士畢業服役後,即於民國68年服務於臺灣省茶業改良場,擔任茶機課副研究員兼課長,主管全臺茶樹灌溉與茶葉機械研發與推廣,直至民國101年為止。 黃謄鋒在茶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011
Id: 278011
Title: 曾孫曜華對繼母孝順,且善於醫術 廈門志卷十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曾孫曜華,貢生.事繼母以孝聞,兼善醫.董玉屏、紫陽書院事,先後勸增膏火若干.不愧為孝子裔也,附之(「府、縣志」並家乘).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545
Id: 659545
Title: 怡然園_小園偶成
Description: 本圖為怡然園中丘(邱)逢甲所作〈小園偶成〉實景: 十日春陰一日情,三分春在愛閒行;池塘水滿流花急,簾幙風微落絮輕。 佳士班行環碧筍,美人笑口粲朱櫻;殘紅掃罷鋪茵坐,墜地青梅看雀爭。 丘逢甲(186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975
Id: 277975
Title: 葉友石先生精醫術,能詩、能書飲、能又嗜茶,每得奇茶則來同煎飲。 劍花室詩集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余居臺北十二年,與葉友石先生交最篤。先生精醫術,能詩,能書,能飲,又嗜茶。每得奇茗,輒就余煎喫,據榻清談,夜闌始去。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056
Id: 168056
Title: 木柵地區獵人(t-041)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湯姆生於1871年來臺時所拍,為負片。湯姆生於4月12日從拔馬(今臺南左鎮)步行前往木柵(今高雄內門木柵),到達村落時,受到熱烈歡迎。本照片可見為兩半身赤裸,胸掛裝飾物的男性獵人及一旁蹲於地上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362
Id: 168362
Title: 泰雅族多羅閣群的男女
Description: 多羅閣群sado社內。右邊的兩婦女在舂小米,左邊的少女在吹彈竹片製的囗琴,站在左端的是一壯丁。這些男女的穿著,是分布於埔里附近及濁水溪流域的泰雅人的常服,壯丁的佩刀丒鞘上所裝飾的頭髮,為其獵首的紀念物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36
Id: 168436
Title: 排灣族恆春下群高士佛社
Description: 恒春下群高士佛社村內。上群地區的房屋為半圓形茅草頂,但下群與太麻里群的一部則採用由屋脊向兩邊平面斜下的屋頂。北部的排灣族皆使用板岩蓋房屋,但在南部與東部的一部分卻不使用板岩,這是因為,前者居地的地質屬

MOC_Id: Culture_Object303865
Id: 303865
Title: 《澎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輯》第十屆〈朱錫甘—澎湖宮廟裝飾藝術的大師〉
Description: 本文收錄於《澎湖研究第十屆學術研討會論文輯》,篇名為「朱錫甘(水林師)-澎湖宮廟裝飾藝術的大師」,作者王文良。 本文藉由蒐集各種文獻資料與田野調查中所獲得的訊息比對,探討為澎湖天后宮留下彩繪和擂

MOC_Id: Culture_People160268
Id: 160268
Title: 蔡秋桐
Description: 蔡秋桐(西元1900-1984年),日本統治時期的台灣作家,筆名愁洞、 巨人也、秋洞、秋闊、蔡落葉等;出生於雲林縣元長鄉的五塊村,幼時曾入私塾學過漢文,正式學歷僅公學校畢業,因家居偏遠即未再升學。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65
Id: 168465
Title: 排灣族巴武馬群的女人
Description: Kapiyan社的頭目夫人側面照。頭戴花草編成的環狀飾物。所戴銀製耳飾與手鐲都是漢人的。身上穿用黑色緞布做成的中國式上衣,在領部與袖囗有刺繡。

MOC_Id: Culture_Object167963
Id: 167963
Title: 荖濃地區的捕魚團體(t-052)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湯姆生於1871年4月來臺,為荖濃(今高雄六龜荖濃里)附近所拍,為直幅正片。照片為10位捕魚的男女,分別站立或蹲於河床岩石上,部分人頭戴頭巾,腰際繫著獵刀、弓箭、竹籃或捕魚等工具,其中可見後左

MOC_Id: Culture_People138049
Id: 138049
Title: 石仁愛
Description: 石仁愛修女於1918年11月18日出生,1976年抵馬祖南竿鄉,在馬祖服務超過20年,被馬祖人暱稱為「姆姆」。2010年6月4日病逝於比利時魯汶聖母聖心院退休修女之家,享年92歲。 據《南竿鄉志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71
Id: 168571
Title: 鄒族阿里山群的男人
Description: 阿里山群的男人正面照。

MOC_Id: Culture_Object484083
Id: 484083
Title: 惠民醫院新大樓破土典禮
Description: 本圖為1990年(民國79年)惠民醫院新大樓破土典禮。由左而右:傅立吉神父(Fr. Felice Chech,1943-) 、李智神父(Fr. Rizzi Giovanni,1927-) 、王乾同

MOC_Id: Culture_Object292918
Id: 292918
Title: 陳貴花貼布畫故事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畫中圖像講述著女性總是戴著手套工作一邊照顧孩子。故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239
Id: 277239
Title: 施琅被銃打傷,猶昏昧未明 臺灣府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更有請者,臣右眼自六月十六日衝擊賊舟宗,被銃打傷,醫治至今,兩月有餘,猶昏昧未明;勉強在軍調度。勦撫之事勾當,臣職已盡;伏乞俞旨,准臣班師回汛調治,俯賜睿裁施行!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325
Id: 139325
Title: 莒光地區指揮部指揮官張金來
Description: 莒光鄉舊名「白犬」,下轄東莒島(東犬)與西莒島(西犬),位處閩江口、平潭水域,為重要軍事據點。據《馬祖防衛三十年整建史》指出,白犬地區在1950年代初期由福建海上保安第一縱隊等10多個單位駐守,後

MOC_Id: Culture_Object668302
Id: 668302
Title: 崗上劇人訪談紀要—曾憲棨
Description: 曾憲棨 政戰學校影劇系12期畢業 美國奧克蘭加州大學大眾傳媒學碩士 中國近代政治家曾國荃第5代的玄孫 軍旅生涯歷練過陸軍新訓中心、康樂大隊下轄的歌劇隊,曾是三軍大學政戰部主任武將軍的侍從官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22
Id: 168422
Title: 排灣族拉瓦爾群的房屋(口社頭目的住宅)
Description: 拉瓦爾群囗社頭目住宅。院子中央有一棵榕樹。所有頭目的家屋前,都種有榕樹,表示頭目所在的象徵。頭目主司祭祀,他們相信祭祀時祖靈即降臨,此樹,故榕樹是宗敎儀式上所必須的。住宅的屋頂及牆壁皆用板岩石板,院子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187
Id: 513187
Title: 門諾卓牧師海邊佈道
Description: 照片拍攝於1956年(民國45年),為門諾教會的卓恆利牧師在海邊佈道宣教的景況。門諾醫院設立前,最初是由一群醫療宣教士及翻譯等成員所組成的「門諾山地醫療巡迴隊」,來到臺灣最偏遠的東部地區,開始在部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874
Id: 276874
Title: 唐定奎目疾重 福建臺灣奏摺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臣因令該道造訪,堅求一見,詢及唐定奎剋扣軍餉各節,該編修茫然愕然;次日扶病來臣署中,自云:氣喘體羸,目疾尤劇;都門師友,即平日相契最深者亦音書闊絕。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679
Id: 514679
Title: 台灣軍司令畑俊六
Description: 畑俊六,出生於1879年(明治12年)福島縣的一個日本東京武士家庭,其父俊藏曾經是會津藩士,在明治維新時期參加戊辰戰爭,哥哥畑英太郎,後來也是日本大將,1931年(昭和6年)918事變前死在關東軍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作業基金

每1月更新,28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8-02 20:54:45

文化部

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

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22

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

蒙藏文物展覽參觀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7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06:5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學

每周更新,47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4:35

文化部

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48

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苔蘚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4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法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52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7

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3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

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67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籐材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5:38

文化部

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8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

出版書目資料

每1年更新,23

聶志文 小姐 | 02-85126464 | 2023-07-27 17:23: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壓克力畫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3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民俗

每周更新,53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9:3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147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建築與居處空間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1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每日更新,161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2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40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

蒙藏文化中心臉書瀏覽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1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17:09

文化部

演唱會

每1日更新,2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50

文化部

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26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4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

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

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5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

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8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

文化部獎補助-要點

每年更新,22

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17-09-07 19:39: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