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幣小社臺中神社民俗與宗教@#@空間、地域與遷徙
「國幣小社臺中神社民俗與宗教@#@空間、地域與遷徙」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06。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61796 , 欄位Id的內容是661796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國幣小社臺中神社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臺中神社於1942年遷移至水源地(今孔廟位址),新建的神社並升格為國幣小社。此照片翻拍自日治明信片。 日本人的宗教文化,會在神社中祭祀著自然神和人間神。而神社的特徵就是庭院入口處有「鳥居」(牌坊),並有神職人員和「巫女」(神社中從事神職的未婚女子)。相對來說,寺廟中祭祀的是佛,但是自佛教傳入及至江戶時代起,神佛調合、兩種信仰互相融合,所以有些寺廟也有「鳥居」, 因此在日治時期,日本人帶來臺灣的生活、文化和神社間有十分密切的關係。 第一代的臺中神社,在1911年完工,最初是位於臺中公園內,主祀的是造育三神及指揮攻臺戰役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是從位於臺北圓山的臺灣神社分靈過來奉祀以利中部的民眾參拜,當時有許多日本的皇親國戚及貴族都曾經來參拜過。 第一代神社興建二十餘年後,因神殿腐朽毀損,加上參拜者日漸增多,空間不敷使用,因此有了整建的計畫。1937年開始在臺中公園北邊的水源地興建新神社,1940年的10月25日到28日舉行遷座祭,後來 (1942年)臺中公園內神社在水源地神社興建完成後拆除。 出自《台中市珍貴古老照片專輯第二集》〈永遠的文化城〉ㄧ章(第274頁),1996年6月出版,為保留照片的純樸風味,臺中市政府文化局1994年起向民眾多次徵集珍貴古老照片。此專輯主題為「文化協會的年代」,共分為十章:臺灣文化協會滄桑、臺灣的聲音、阮是開拓者、同胞須團結、覺悟下的犧牲、願為同胞倒海傾、誰是無力者、千古風流人物、永遠的文化城、斷簡殘編。讓讀者得以細細回味舊時代的點點滴滴。 本作品授權建議改為:public domain。因此作品為日治時期(1895-1945年)攝影明信片,符合《著作權法》第34條第1項「攝影……之著作財產權存續至公開發表後50年。」著作權已消滅。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PDM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61796&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CBCF4331-FF5A-4D02-83E5-64F411399675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4-26T17:36:54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民俗與宗教@#@空間、地域與遷徙 。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796
Id
661796
Title
國幣小社臺中神社
Description
臺中神社於1942年遷移至水源地(今孔廟位址),新建的神社並升格為國幣小社。此照片翻拍自日治明信片。 日本人的宗教文化,會在神社中祭祀著自然神和人間神。而神社的特徵就是庭院入口處有「鳥居」(牌坊),並有神職人員和「巫女」(神社中從事神職的未婚女子)。相對來說,寺廟中祭祀的是佛,但是自佛教傳入及至江戶時代起,神佛調合、兩種信仰互相融合,所以有些寺廟也有「鳥居」, 因此在日治時期,日本人帶來臺灣的生活、文化和神社間有十分密切的關係。 第一代的臺中神社,在1911年完工,最初是位於臺中公園內,主祀的是造育三神及指揮攻臺戰役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是從位於臺北圓山的臺灣神社分靈過來奉祀以利中部的民眾參拜,當時有許多日本的皇親國戚及貴族都曾經來參拜過。 第一代神社興建二十餘年後,因神殿腐朽毀損,加上參拜者日漸增多,空間不敷使用,因此有了整建的計畫。1937年開始在臺中公園北邊的水源地興建新神社,1940年的10月25日到28日舉行遷座祭,後來 (1942年)臺中公園內神社在水源地神社興建完成後拆除。 出自《台中市珍貴古老照片專輯第二集》〈永遠的文化城〉ㄧ章(第274頁),1996年6月出版,為保留照片的純樸風味,臺中市政府文化局1994年起向民眾多次徵集珍貴古老照片。此專輯主題為「文化協會的年代」,共分為十章:臺灣文化協會滄桑、臺灣的聲音、阮是開拓者、同胞須團結、覺悟下的犧牲、願為同胞倒海傾、誰是無力者、千古風流人物、永遠的文化城、斷簡殘編。讓讀者得以細細回味舊時代的點點滴滴。 本作品授權建議改為:public domain。因此作品為日治時期(1895-1945年)攝影明信片,符合《著作權法》第34條第1項「攝影……之著作財產權存續至公開發表後50年。」著作權已消滅。
Keyword_Des_Rights_2
PDM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PDM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4-26T17:36:54
Keyword_Subject_1
民俗與宗教@#@空間、地域與遷徙
「國幣小社臺中神社民俗與宗教@#@空間、地域與遷徙」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563965
Id:
563965
Title:
學甲慈濟宮保生大帝藥簽第卅五首
Description:
黑支、甘草各四分。川貝七分、茅心七條、灯心十二節。水九分煎四分。
黑支(黑梔子),清熱止痛藥物。甘草,調和諸藥,兼顧脾胃。川貝,可以化痰止咳。茅心(白茅根),清熱利尿,涼血止血。灯心草,清熱藥物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732
Id:
487732
Title:
興濟宮保生大帝大人科第七十三首
Description:
川連四分、枳壳一錢、砂仁小許。水六分煎出味服。
川連(黃連),清熱燥濕藥物,兼有清熱瀉火,清熱解毒等功效,能清心火、胃火。枳壳,常用的調理脾胃氣機藥物,使脾胃的功能能夠正常運行。砂仁,可以行氣調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527
Id:
487527
Title:
六房天上聖母婦科第四十九首
Description:
怒氣傷肝邪易侵。心頭悶亂滿胸襟。元氣靜養休揚性。免致風痰禍患鹽。
蒼朮一錢半、厚朴一錢半、只壳一錢半、陳皮一錢半、桔梗一錢半、白茯苓一錢、當歸一錢、芍葯一錢、甘草五分、五味子五分。藥頭水一碗2煎
MOC_Id:
Culture_Object564022
Id:
564022
Title:
學甲慈濟宮保生大帝藥簽第九二首
Description:
小母雞一隻、熟地五錢、當歸四錢、炙草三錢、生羗兩半、麻油貳兩。水酒各半朕而服。
小母雞的肉具有溫中益氣,補精填髓,益五臟,補虛損的功效,可以治療由身體虛弱而引起的乏力、頭暈等癥狀。熟地,常用的滋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489
Id:
487489
Title:
六房天上聖母婦科第十二首
Description:
妊娠燥鬱孕難安。 體重形枯濕熱班。炒(爫+大)葷腥當戒吃。免遭麻血兩相關。
黃岑一錢半、當歸麥文各一錢半、酒芍一錢半、白朮七分、茯苓七分、黑支子七分、甘草七分、服三帖。藥頭水一碗2分煎6分、渣一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586
Id:
562586
Title:
四湖參天宮關聖帝君藥籤男科第十八號
Description:
汗後煩渴,病在上焦。欲飲冷水,胃火未消。
澤瀉一錢、豬苓一錢、白朮一錢、茯苓一錢、桂枝一錢。水碗二煎六分、渣碗煎五分、服二帖。
本方即仲景《傷寒雜病論》的五苓散,用於感冒頭痛發熱,想喝水但喝了
MOC_Id:
Culture_Object564972
Id:
564972
Title:
學甲慈濟宮保生大帝小兒藥簽第四九首
Description:
双白錢二、杏仁一錢、瓜蔞壹錢、浙貝七分、老蓮二分、桔梗、桔紅、前胡各五分、甘草三分、紅棗十粒。水八分煎四分。
双白(桑白皮),可以瀉肺部的熱邪,達到平喘止咳的效果,還能利尿來消除水腫。杏仁,透過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327
Id:
487327
Title:
民雄保生大帝廟第四十一首
Description:
香附錢半、內金錢半、砂仁一錢、木香一錢、豬澤一錢、蒼朮一錢。水碗二煎五分,小兒各半。
雞內金是雞胃的內壁角質層,能幫助消化。香附、砂仁、木香能溫暖脾胃並行氣止痛,對於某些胃痛症狀有效。豬澤(豬苓
MOC_Id:
Culture_Object566661
Id:
566661
Title:
雲林北港朝天宮小兒科第一二號
Description:
双白、生地、防風各一錢、前胡、當歸、連召、赤苓各七分、桔梗、黃芩、甘草各五分、天文二錢、蘇葉六分。水一碗煎五分。
双白(即桑白皮),可以瀉肺部的熱邪,達到平喘止咳的效果,還能利尿來消除水腫。生地
MOC_Id:
Culture_Object565132
Id:
565132
Title:
大甲鎮瀾宮小兒科第五十一號
Description:
京芥八分、防風五分、牛旁五分、枝子八分、黃岑七分、連召六分、甘草六分、大黃六分、朴硝三分、蘇卜六分、灯心十條。
本首內容出自於圖片中左方第一張藥籤。京芥(荊芥),防風,一般感冒常用藥物,用來袪除
MOC_Id:
Culture_Object231982
Id:
231982
Title:
大王獅(公)─南竿金板境天后宮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南竿金板境天后宮內的重要文物─大王獅(公),一公一母為一對。依據廟方副主委口述,早期的大王獅沒有步伐,是由前人自創後傳給後人。後馬祖引進廣東獅,由基隆師傅前來授課。
外型兇猛,橫眉豎目,
慈生宮幼科第四十三方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534
Id:
486534
Title:
慈生宮幼科第四十三方
Description:
肺氣寒。微有暑濕。
寒熱並治。不須忘急。
炒扁豆二錢、淮山二錢、桑白錢半、陳皮五分、泡蒼朮一錢、霍香一錢、法夏一錢、胡一錢半。煎服。
扁豆、淮山(山藥)、蒼朮皆有加強脾胃代謝水液的功能,桑白
MOC_Id:
Culture_Object566675
Id:
566675
Title:
雲林北港朝天宮小兒科第二六號
Description:
卜荷、桔梗、甘草各四分、刈根錢半、生地錢半、麥文錢半、川貝一錢、炙芪八分、阿膠錢二、黑蒲黃六分。水碗四煎七分。
卜荷(即薄荷),其氣芳香,用於調理身體氣機。桔梗,可以宣發肺部氣機,兼可以袪痰止咳
北門福德祠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Place282801
Id:
282801
Title:
北門福德祠
Description:
步行頭城老街,以北門福德祠做為起點是正確的,當年的老街盛況是由北向南逐漸熱鬧起來。福德廟是漢人聚落重要的象徵,所謂:「有土斯有財」。當年的和平街號稱「開蘭第一街」,商業繁榮,又是出入台北必經之地,
二結王公廟舊廟正殿神龕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Place512849
Id:
512849
Title:
二結王公廟舊廟正殿神龕
Description:
神龕是安奉神尊之所,是臺灣傳統廟宇建築中最神聖之處,是信眾與神明溝通時的視覺焦點,經常以廟宇的縮小型態呈現,有較多的建築裝飾。二結王公廟的神龕花罩,有雕工精緻之透雕花堵。其中較具特色者有二:一,花
MOC_Id:
Culture_Place284781
Id:
284781
Title:
成功新村─大陳義胞聚落、武聖廟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德陽社區的日曆。本篇12月10日的主題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526
Id:
487526
Title:
六房天上聖母婦科第四十八首
Description:
水滯心窩。氣不行。消痰化積以輕清。當施止痛之方服。調養之神固衛榮。
沒葯一錢、沈香一錢、五靈脂一錢、香附一錢半、只壳一錢半、此劑服後再向他方。藥頭水一碗2煎6分、渣一碗煎5分。
沒葯,也就是沒
大甲鎮瀾宮眼科第49號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564607
Id:
564607
Title:
大甲鎮瀾宮眼科第49號
Description:
青皮一錢、陳皮一錢、甘草一錢、卜硝一錢、川朴七分、丁香七分、細辛三分、白叩五分。
本首內容出自於圖片中左方第二張藥籤。青皮疏肝理氣,消積化滯,而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卜硝(芒硝)瀉下軟堅,清熱
MOC_Id:
Culture_Object305007
Id:
305007
Title:
陳柱卿敬獻於天后宮之楹聯
Description:
陳柱卿,光緒9年(1883)生, 日治時期居住地為東西澳媽宮街南町50番戶。陳柱卿幼年喪母,由父親陳金生扶養成人。大正3年(1914)8月4日,陳柱卿擔任媽宮區區長,4月被選舉為天后宮管理人。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718
Id:
660718
Title:
后里鄉志-上
Description:
后里原稱為「內埔」,民國44年而易今名。本區介於大甲、大安兩溪間,地理環境特殊而自成風格,自昔民風純樸,多耐苦、富堅毅,有太古之遺風。 在昔為原住民拍宰海族之鹿場廣野,猶是北鄙化外之區;雍正元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282332
Id:
282332
Title:
羅東三井寺第十四番三井寺如意輪觀世音石佛
Description:
現供奉在羅東鎮三井寺的石佛,屬第十四番三井寺如意輪觀世音,原係設置在今羅東博愛醫院址。三井寺為園城寺之俗稱,位於滋賀縣大津市,山號「長等山」,以六臂如意輪觀世音為本尊。 羅東鎮三井寺如意輪觀世
MOC_Id:
Culture_People629489
Id:
629489
Title:
談錫寬參加南靖糖廠運動大會個人第一名紀念
Description:
談錫寬畢業自江蘇無錫師範學校,為體育健將。二戰後因為周厚樞校長邀請前楊州中學畢業生一起來貢獻,先在南靖糖廠員工子弟學校任教。
他因為熱愛運動,田徑、雙槓等項目皆拿手。這照片是他以南靖糖廠老師的身
慈生宮外科第八十八方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475
Id:
486475
Title:
慈生宮外科第八十八方
Description:
平日不拜神。臨危抱佛腳。
今知亦未遲。若口是良藥。
黃芩一錢、黃蓮一錢、黃柏一錢、胆草二錢、甘草二錢。水煎服。
藥籤說,平時沒有虔誠禮拜神明,等到出了毛病才來求神,雖遲亦還有救,處方很苦,但
孟淑貞修女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People551480
Id:
551480
Title:
孟淑貞修女
Description:
該照片為孟淑貞修女(Rev. Sr. Moderata Zwicker)正在診療一位有蛀牙的臺東孩子。孟修女曾在瑞士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總會受護理專業訓練,因此在1927年被派遣到白冷會傳教區東北齊
梧棲朝元宮第七九方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606414
Id:
606414
Title:
梧棲朝元宮第七九方
Description:
黨參二錢、當歸二錢、生地二錢、黃芪二錢、熟地三錢、川芎一錢。
這是臺中市梧棲區朝元宮的第79首藥籤。本方組成與金元時期李杲《蘭室秘藏》記載的「聖愈湯」相近。原本用於治療外傷瘡瘍出血較多,繼而導致
松山進安宮男科第二號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922
Id:
486922
Title:
松山進安宮男科第二號
Description:
白芍二錢、刈根一錢、蒼朮一錢、銀花二錢、棗仁二錢、甘草一錢、灯心一子。水一碗煎五分渣仝引黃土水煎(忌五辛)。
此藥籤的藥方,適用於心煩口渴、焦慮失眠。在中醫的解釋中,心煩口渴、焦慮失眠,被認為是
慈生宮外科第三十七方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419
Id:
486419
Title:
慈生宮外科第三十七方
Description:
病自筋骨發。皮膚痛莫當。
治外先攻裏。庶不入膏肓。
柴胡錢半、土地骨三錢、夏枯草二錢、草節錢半、舒筋陳三錢、金釵斛三錢先煎。水煎服。
本則藥籤是在闡釋,雖然求籤者在請示神的是皮膚疼的疾病,其
二林仁和宮虎爺公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636036
Id:
636036
Title:
二林仁和宮虎爺公
Description:
仁和宮作為二林地區重要的信仰中心,經常有許多信眾前來祭拜許願。仁和宮虎爺公位於正殿神桌下,信眾向虎爺公祈求平安與財運時,需準備生肉、豆干與生雞蛋。此外,若小孩難以養育,虎爺公也能夠保佑兒童平安長大
聖帝廟男科第44首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091
Id:
487091
Title:
聖帝廟男科第44首
Description:
症如不療,鬱熱頻燒。脉帶沈滯,氣凝費調。修心養性,寡慾逍遙。
黃芪錢半、羗活錢半、防風錢半、知母錢半、黃柏一錢、生地一錢、柴胡一錢、升麻八分、甘草八分。爐丹一包,化單合水一碗四煎七分、渣水一碗二
MOC_Id:
Culture_Object564959
Id:
564959
Title:
學甲慈濟宮保生大帝小兒藥簽第卅七首
Description:
石羔五分、甘草六分、知母六分、川芎三分、桂枝四分、梗米五分、生姜一片、紅棗二粒。水八分煎四分。
此方子由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著名的兩個方,白虎湯及桂枝湯合併,減去芍藥再加川芎而成的。白虎湯,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駐外單位藝文活動辦理統計
每1年更新,13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3:04
文化部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文化事務財團法人名錄
每1年更新,17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4:28
文化部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17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目錄
不更新更新,22朱曉俐 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4: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商業財產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58
文化部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23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3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文化部-振興三倍券通訊交易適用業者名單
每1月更新,14葉舒文 小姐 | 02-85126571 | 2023-07-27 16:04:5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每1日更新,111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45
文化部
典藏目錄-魚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16
文化部典藏目錄-雕塑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5:42
文化部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蒙藏補助團體私人情形季報表
每3月更新,18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9:13
文化部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52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
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21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藝術村
不定期更新更新,1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54:16
文化部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21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3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典藏目錄-文書檔案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14
文化部典藏目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10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3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17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6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16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8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1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12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