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陳黃柯貼布畫故事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陳黃柯貼布畫故事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

陳黃柯貼布畫故事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92921 , 欄位Id的內容是292921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陳黃柯貼布畫故事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畫中圖像為背著孩子工作。故事則說著自己過去遷徙到豐田,以及在這裡工作、成婚和與家人見面的感動。 其實我並不是在豐田出生的,但這並不影響我對這塊土地的感情,兒子幾次想接我到台北生活,但我在那裡待不慣,最後還是回到了這塊土地上。 當初會來到這裡是因為我老公分家的時候,只分到一些貧瘠的土地,但只靠那些土地實在無法養活我們,於是我丈夫聽了其他人的建議,花蓮有未開墾的土地。於是,他牙一咬把家當都賣了,買了通往蘇澳港的船票,再輾轉到了豐田這塊土地定居下來。 剛開始來這邊,這裡竟然連一盞燈都沒有,我當時有些傻住,想說這到底是什麼偏僻的地方。但是也已經沒有回頭路,家當也賣了,船票也買了,只好在這裡定居下來。 那段時間真的是很辛苦,一大早起來要洗衣服,做蕃薯籤給孩子們當早餐,再出門工作、種香蕉,再騎著單車親自把香蕉送到市場販賣。 還好經過一段時日的打拼之後,家裡到日子就這樣安定了下來。 日子安定下來後,我時不時還是會想起在家鄉的父母,於是在某次同鄉來花蓮探訪我的時候,我隨著他一起回到了家鄉探望爸媽。 那時距離我離開家已經十幾二十年了,其實我記不太得了。我只記得當再見到媽媽時,我們母女抱在一起哭了好久,發現她老了好多,但依舊是我心目中那個溫柔、慈愛的母親。 最後我還是回到了豐田,雖然很捨不得爸爸媽媽,但我的小孩和所建立起來的家都是在豐田,我對他們有責任 ,而且這裡已經是我的家,我已經離不開這裡了。 現在,孩子們都長大了,我甚至都有了孫子,且孩子們都很孝順我,我覺得每天都挺好的,他們還跟我約好端午節要回來吃我包的粽子呢!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92921&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E9BC2988-15EF-403B-A2FE-03E8F8B6F58A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02T15:54:59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292921

Id

292921

Title

陳黃柯貼布畫故事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畫中圖像為背著孩子工作。故事則說著自己過去遷徙到豐田,以及在這裡工作、成婚和與家人見面的感動。 其實我並不是在豐田出生的,但這並不影響我對這塊土地的感情,兒子幾次想接我到台北生活,但我在那裡待不慣,最後還是回到了這塊土地上。 當初會來到這裡是因為我老公分家的時候,只分到一些貧瘠的土地,但只靠那些土地實在無法養活我們,於是我丈夫聽了其他人的建議,花蓮有未開墾的土地。於是,他牙一咬把家當都賣了,買了通往蘇澳港的船票,再輾轉到了豐田這塊土地定居下來。 剛開始來這邊,這裡竟然連一盞燈都沒有,我當時有些傻住,想說這到底是什麼偏僻的地方。但是也已經沒有回頭路,家當也賣了,船票也買了,只好在這裡定居下來。 那段時間真的是很辛苦,一大早起來要洗衣服,做蕃薯籤給孩子們當早餐,再出門工作、種香蕉,再騎著單車親自把香蕉送到市場販賣。 還好經過一段時日的打拼之後,家裡到日子就這樣安定了下來。 日子安定下來後,我時不時還是會想起在家鄉的父母,於是在某次同鄉來花蓮探訪我的時候,我隨著他一起回到了家鄉探望爸媽。 那時距離我離開家已經十幾二十年了,其實我記不太得了。我只記得當再見到媽媽時,我們母女抱在一起哭了好久,發現她老了好多,但依舊是我心目中那個溫柔、慈愛的母親。 最後我還是回到了豐田,雖然很捨不得爸爸媽媽,但我的小孩和所建立起來的家都是在豐田,我對他們有責任 ,而且這裡已經是我的家,我已經離不開這裡了。 現在,孩子們都長大了,我甚至都有了孫子,且孩子們都很孝順我,我覺得每天都挺好的,他們還跟我約好端午節要回來吃我包的粽子呢!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02T15:54:59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

「陳黃柯貼布畫故事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Event649484
Id: 649484
Title: 樂生療養院急病房─注射
Description: 本圖刊於《臺灣省立樂生療養院三十週年紀念特刊》,是一位護士為一名急病房臥床的漢生病患者進行注射治療。 樂生療養院的首要治療工作即是為所有住院之漢生病病患進行治療。另外,平日每天的上午時段設有門診

MOC_Id: Culture_People284262
Id: 284262
Title: 「粒仔王」—濟世救人的黃順清老中醫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集祥社區的日曆。本篇五月二十五日的主題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99
Id: 168599
Title: 阿美族薄薄社的女人
Description: 薄薄社的女人正面照。頭上包裹黑紗布,所穿為受漢人影響的上衣,耳飾也是漢人式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129363
Id: 129363
Title: 僑愛新村-〈桃大溪僑愛里社區 長壽俱樂部舉辦慶生會〉剪報
Description: 此為桃園市大溪區僑愛社區活動中心藏原僑愛新村剪報,內容為民國65年(1976)12月26日《中央日報》第8版的〈桃大溪僑愛里社區 長壽俱樂部舉辦慶生會〉。僑愛新村,民國46年(1957)建,由當時的總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16
Id: 168416
Title: 泰雅族奇那濟群的男人
Description: 奇那濟群Tabah。社男人側面照。麻布上衣外面披方布。這種頭髮的理剪方式,是此族中年及老年人所採用的特殊方式。

MOC_Id: Culture_Event222108
Id: 222108
Title: 臺灣花蓮港農業學校能高團全員合照
Description: 林桂興,明治32年(1899)12月3日出生於台東廳台東街,兒時就讀於台東公學校,也就是現在國立台東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當時能高團內最著名的球員包括:有鐵腕投手之稱的查屋馬,以及捕手辜茂得,其餘團員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88
Id: 168588
Title: 阿美族馬太鞍社的會所
Description: 馬太鞍社的會所。北部阿美族的會所多採用此一形式。屋內床位很高,四周沒有牆壁,中央設有數處火爐。為未婚青年的夜宿所兼為該社集會所。

MOC_Id: Culture_Event659218
Id: 659218
Title: 國軍北投醫院精神病科排球比賽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攝於1962年,國軍北投醫院精神病科排球比賽,畫面中球正以拋物線拋出。 每天早上精神病患按時吃完早餐,9點多左右會到操場升旗,接著便是各式各樣的體育活動,就是排球、羽毛球、籃球等等,可以

MOC_Id: Culture_Object686379
Id: 686379
Title: 小琉球繪本創作課程
Description: 此照片拍攝日期為2021/05/14,拍攝者為110年度文化部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執案者陳芃諭,於該年度執行「Turtle Hub海龜教育基地2.0」一案時拍攝。 此案為前一年度之延續,希望將駐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708
Id: 279708
Title: 大器背疽病發而死 小腆紀年卷第十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一日於石柱司夜遁,走黔之獨山州;鬱鬱疽發背,卒。

MOC_Id: Culture_Object315491
Id: 315491
Title: 馬公高中時的蔡福松老師
Description: 本張照片是1950年代出生,後來任教馬公國中的蔡福松老師轉任馬公高中時的留影。在那個競爭大學窄門非常激烈的時代,蔡福松老師有點意外地被挖角到馬公高中任教。或許因為在馬公國中教書12年的優異表現,略

MOC_Id: Culture_Object265101
Id: 265101
Title: 籃球場-憲光二村:昨日今時
Description: 為了將桃園常民史與「竹籬笆」的庶民生活做詳實記錄,保存屬於大家的桃園成市記憶,民國107年(2018)11月,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出版了《憲光二村:昨日今時》一書,這是其中一篇。 桃園市龜山區的憲光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773
Id: 276773
Title: 臣久病懇假就醫,請派沈應奎暫代職務 劉壯肅公奏議卷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臣自四月抱病請假以後,委令藩司沈應奎代拆代行。七月中旬,病勢益危,至今不能起坐。地方公事,悉令沈應奎主持辦理,措置裕如。臺灣雖設省分,究止三府一廳,經臣奏請興辦諸大端,皆已逐漸就緒。以後公事,清簡

MOC_Id: Culture_Object275164
Id: 275164
Title: 修女醫療服務
Description: 天主教聖十字慈愛修女會於1856年成立於瑞士,其修會承諾要以實際的行動,幫助並減輕世界各地需要幫助的人們的困苦;民國16年(1927)已有修女前往中國東北的齊齊哈爾傳教,但國共內戰後,遭受到共產黨

MOC_Id: Culture_People148696
Id: 148696
Title: 劉克明
Description: 劉篁村(1884-1967),名克明,號篁村,又號小伶仙,原籍新竹,後遷居艋舺,宅名「寄園」。1903年自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畢業,歷任師範附屬學校訓導、師範學校及臺北第三高女教諭、臺北第一師範學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941
Id: 276941
Title: 竹城孝子侍慈父 臺陽詩話卷上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竹城孝子年十五,萱闈早逝依慈父。慈父齒衰病在床,孝子侍疾不知苦。剖肝合藥總無靈,刲股調羹那得愈!孝子愀然有所思,此身膚髮親所遺。安得將身分疾痛?親急不救何用兒?抽刀斷指指血濕,染血書詞氣鳴唈。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153840
Id: 153840
Title: 馬祖中學青少年棒球隊
Description: 馬祖因位於戰地前線,美軍協防而設置顧問團駐守馬祖,工作之餘推動棒球運動。 馬祖中學青少年棒球隊於1962年3月16日正式成軍,棒球隊最大的支助及教練,乃美軍顧問團肯寧漢姆少校(據吳興華:<馬祖少棒

MOC_Id: Culture_Event649472
Id: 649472
Title: 樂生院醫師採取皮膚檢體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樂生院醫師採取漢生病患者檢體的情況,收於1960年之《臺灣省立樂生療養院三十週年紀念特刊》中。 1950年代,樂生療養院醫師對於漢生病的理解,大多認為病症始於漢生桿菌侵入患者身體,經過一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84332
Id: 284332
Title: 七張卡拉OK歌唱班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七張社區的日曆。本篇7月27日的主題是

MOC_Id: Culture_People636219
Id: 636219
Title: 沈美娥
Description: 照片為受訪者沈美娥,拍攝地點為沈美娥自宅外,拍攝時間為2021年(民國110年)1月14日。 1945年(昭和20年),沈美娥出生於花蓮縣壽豐鄉豐坪村。沈美娥的父母皆為屏東人,1946年(昭和2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98
Id: 168498
Title: 布農族巒社群的房屋
Description: 濁水溪地區巒社的村落。圖中的人物為村民。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612
Id: 168612
Title: 蘭嶼的海岸
Description: 蘭嶼伊瓦丹社的海岸。沙灘上有船,草叢中以石塊堆成的小屋是收藏船隻的地方,其背後為林投樹林,前景中爬滿地上的是馬鞍藤草。此一島嶼完全由火山岩構成,多山地,土著都居住於海邊。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364
Id: 168364
Title: 泰雅族的渡河方法
Description: 在溪流之上通常架起吊橋;但遇到架橋困難處,則在兩岸之間拉上籐索。先把行李與衣物用籐索所送至對岸,本人則抓住較低的一索,半身沒入水中游河渡過。圖片中的籐索是屈尺泰雅人架於南勢溪上游者。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45
Id: 168545
Title: 鄒族四社群的住家
Description: 四社Gani社的住家,右邊高架的小屋是收藏漁撈用具及煮魚鍋等的地方。此族囿於迷信,而有不得在屋內取食魚類的禁忌,煮過魚的鍋子不能用來煮小米,並且連這些用具都不得進屋,因而有將其放在屋外一定場所的習慣。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986
Id: 280986
Title: 陸圻割股和藥治療母親的疾病 清先正事略選卷三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又與陳君子龍等為登樓社,世號西陵體。事親孝,刲股療母病,久而知醫。

MOC_Id: Culture_Object265660
Id: 265660
Title: 憶 憲光二村-憲光二村:昨日今時
Description: 為了將桃園常民史與「竹籬笆」的庶民生活做詳實記錄,保存屬於大家的桃園成市記憶,民國107年(2018)11月,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出版了《憲光二村:昨日今時》一書,這是其中一篇原眷戶馬慧蘭的口述歷史。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626
Id: 279626
Title: 感受瘴癘,病情加劇 李文忠公選集第五冊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事畢,十一子刻開船,本日申正到滬,感受瘴癘,病益加劇。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339
Id: 139339
Title: 北高守備區指揮官孫遼夫
Description: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陸續自中國大陸撤軍,福建省海上保安第一縱隊之一部戍守北竿、高登島;陸續又有陸軍207師之一部等軍隊接防。待1955年陸軍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成立後,編列北高守備隊,此區駐軍由馬祖

MOC_Id: Culture_People222168
Id: 222168
Title: 林榮春
Description: 爸爸出生在苓雅部落,至於阿公以前就不太清楚,因為沒見過阿公。爸爸那邊的親戚有很多在富源富民村,比我大一點的還有人在。林春妹家當時是跟我們家一起搬來苓雅部落的,她的父母和我的阿嬤(外婆)同輩,有很多親戚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317
Id: 139317
Title: 莒光守備區指揮官戴義雨
Description: 莒光鄉舊名「白犬」,下轄東莒島(東犬)與西莒島(西犬),位處閩江口、平潭水域,為重要軍事據點。據《馬祖防衛三十年整建史》指出,白犬地區在1950年代初期由福建海上保安第一縱隊等10多個單位駐守,後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工藝類

每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1:1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應用美術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20

文化部

新住民主題區藝文活動

不定期更新,25

呂亭潁 小姐 | 02-8512-6772 | 2021-04-07 17:00:53

文化部

藝文活動-主題推薦

每月更新,28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6:3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皮革類

每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5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每日更新,100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21

文化部

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3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

文化部-振興三倍券通訊交易適用業者名單

每1月更新,17

葉舒文 小姐 | 02-85126571 | 2023-07-27 16:04:54

文化部

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2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籐材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5: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

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24

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

典藏目錄-魚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16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6月更新,14

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01 10:09:36

文化部

蒙藏補助團體私人情形季報表

每3月更新,2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9:13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2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12

文化部

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24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與地方考試文化行政類錄取人數統計

每年更新,25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瓷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3:44

文化部

實體書店

每1年更新,167

陳怡君 小姐 | 02-85126472 | 2023-07-27 17:37:20

文化部

典藏目錄-觀念藝術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6: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10

文化部

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3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總統府移交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01

文化部

蒙藏文化中心臉書瀏覽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1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17:09

文化部

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設計

每周更新,2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4:49

文化部

典藏目錄-鳥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41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