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松羅湖生物、生態與環境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松羅湖生物、生態與環境

松羅湖生物、生態與環境」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50。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lace603207 , 欄位Id的內容是603207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松羅湖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松羅湖又稱十七歲之湖,此名的誕生,是源自曾經來往松羅湖登山多次的登山客所言。聽說,在晨曦破曉的瞬間,那種五里霧的感覺環繞在松羅湖面上,就恰似一名羞澀的少女,故而稱此湖為十七歲之湖。   就泰雅族人而言,在松羅湖發生的「夏天的約定」,特別具有歷史重要性。從前,松羅湖為復興鄉、烏來區南勢溪、大同鄉蘭陽溪前山的泰雅族人來往的必經之處。自古在雪山山脈北側生存的泰雅族人,從遷徙移動路徑來看,為了取得食物與繼續繁衍下一代,到後期形成的兩地婚配連結的習慣,造就了現今南勢溪與蘭陽溪前山的泰雅族人緊密的脈絡現象。在幾十年前交通依然不便的泰雅族社會,每當夏天的來臨,兩地的泰雅族人就會因著夏天的約定,沿著遷徙的路線前往松羅湖歡聚。   松羅湖海拔約1300公尺,從玉蘭社區的登山口到達松羅湖需耗時6小時左右;但中間會有兩個平坦且可稍稍休息的站點。當攻頂至1300公尺的綾線處後,再往下100公尺,即可到達松羅湖。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03207&IndexCode=Culture_Plac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lace/6564A854-CFB5-4583-BB69-AED6A18A5254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12T12:37:14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Place603207

Id

603207

Title

松羅湖

Description

  松羅湖又稱十七歲之湖,此名的誕生,是源自曾經來往松羅湖登山多次的登山客所言。聽說,在晨曦破曉的瞬間,那種五里霧的感覺環繞在松羅湖面上,就恰似一名羞澀的少女,故而稱此湖為十七歲之湖。   就泰雅族人而言,在松羅湖發生的「夏天的約定」,特別具有歷史重要性。從前,松羅湖為復興鄉、烏來區南勢溪、大同鄉蘭陽溪前山的泰雅族人來往的必經之處。自古在雪山山脈北側生存的泰雅族人,從遷徙移動路徑來看,為了取得食物與繼續繁衍下一代,到後期形成的兩地婚配連結的習慣,造就了現今南勢溪與蘭陽溪前山的泰雅族人緊密的脈絡現象。在幾十年前交通依然不便的泰雅族社會,每當夏天的來臨,兩地的泰雅族人就會因著夏天的約定,沿著遷徙的路線前往松羅湖歡聚。   松羅湖海拔約1300公尺,從玉蘭社區的登山口到達松羅湖需耗時6小時左右;但中間會有兩個平坦且可稍稍休息的站點。當攻頂至1300公尺的綾線處後,再往下100公尺,即可到達松羅湖。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0_

  2. 1
    _CC0_

  3. 2
    _CC0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12T12:37:14

Keyword_Subject_1

生物、生態與環境

「松羅湖生物、生態與環境」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941
Id: 661941
Title: 鳥銃頭福德祠V.S.樟樹
Description: 位於鳥銃頭福德祠旁的樟樹(Cinnamomum camphora),生長良好,綠意成蔭,樹圍約4.02公尺、樹高約17.5公尺,周圍有一棵雀榕纏繞於樟樹上,樟樹生長在復盛村活動中心與托兒所人群聚集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115
Id: 514115
Title: 龜山島觀光資源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MOC_Id: Culture_Place224236
Id: 224236
Title: 塭仔底溼地公園生態守護者-溼地志工
Description: 位於新莊副都心塭仔底溼地公園內的滯洪池,主要的功能為豪大雨時的滯洪空間,晴天時則為一般植物生長空間,若疏於管理,易造成荒廢,為增加空間多功能使用,新北市水利局成立新莊溼地服務隊,自2008年(民國97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844
Id: 277844
Title: 噶瑪蘭多寒,東南風起,入人腠裡,以致頭暈。土人多嚼檳榔,解其瘴癘之氣 噶瑪蘭志略卷首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三日一候,五候一氣,漸積而成歲功。當寒而寒,當暑而暑,天道之自然也。然西北高燥,東南卑濕,氣候每因而轉移。噶瑪蘭在臺之北界濱於海,其氣候與臺郡迥異。臺郡多煖,噶瑪蘭多寒,雖盛夏不敢服絡絺。東南風起

MOC_Id: Culture_Object739147
Id: 739147
Title: 〈臺灣一般植物簡介〉
Description: 封面書寫「一九七三年二月觀光局導遊人員講習會講義」 臺灣植物簡介,包括陽明山、烏來、日月潭、嘉義至阿里山、玉山、恆春半島、蘭嶼之植物種類、生態及分布。並有臺灣常見行道樹木、常見植物、重要觀光地區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621
Id: 276621
Title: 染瘴氣,筋骨作痛、脾瀉甚 治臺必告錄卷七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詎臣染患內山瘴氣,透入骨髓;自是舊症復發,周身筋骨作痛、脾瀉較前尤甚。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288
Id: 277288
Title: 秋菊入藥可明目 嶺雲海日樓詩鈔選外集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蓉裳薜荔衣,騷人有奇服。飢來謀夕餐,落英采秋菊。我居東山陽,黃華繡秋麓。云昔仙人種,入藥尤明目。幽芳俯可拾,日采動盈掬。平生抗古懷,食息兩難俗。固應抱秋心,花食兼花宿。采之囊為枕,奚止香生粥!梅花

MOC_Id: Culture_Object755080
Id: 755080
Title: 香田寿男寄廖日京書信
Description: 直式日文信件,以黑筆書寫與多色繪製,共3張。最後1頁有繪製鳥類圖樣,創作時間為五月三十一日。廖日京於1981年3-6月間利用年度休假期間赴日本參訪,期間曾拜訪香田寿男,本件為香田寿男寄廖日京。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818
Id: 278818
Title: 天文冬,蔓生,結根在地下 鳳山縣志卷之七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天文冬:葉細多莿,蔓生,結根在地下。「山海經」所謂□冬是也。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580
Id: 278580
Title: 仙草,晒乾可作茶,能解暑毒 重修臺灣縣志卷十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仙草(高五、六尺,晒乾可作茶,能解暑毒.煮爛絞汁去渣,和粉漿再煑,雖三伏成凍)

MOC_Id: Culture_Place512775
Id: 512775
Title: 大里天公廟
Description: 大里天公廟位於宜蘭縣頭城鎮石城里草嶺腳,主祀玉皇大帝。據傳為漳浦人吳明德於1797(嘉慶二)年,捧玉皇上帝神尊渡海入蘭,歸附吳沙,卜居草嶺,結草廬奉安,本宮於焉創立;始由開墾先民共同籌資於現址建廟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352
Id: 661352
Title: 茶斑蛇
Description: 茶斑蛇是一種中小型的蛇類,最大全長可達90公分,極具攻擊性,有後溝牙且具有輕微毒性,但對人類無危險性。頭部呈三角形,有一個深色的Y字型斑紋,眼睛上方有明顯的稜脊突起,狀似鷹眼,因而看起來較為兇惡。

MOC_Id: Culture_Place293183
Id: 293183
Title: 六尺礁(一)
Description: 六尺礁又名九尺礁,六尺嶼或六尺石,位於查母嶼東南方海域,其最早見諸於文獻者為1844年6-8月Richand Collinson搭乘Plover號來澎湖做水文調查,並測繪<澎湖群島海圖>(Pescad

MOC_Id: Culture_Place224260
Id: 224260
Title: 新莊國民運動中心場館 飛輪室
Description: 飛輪車又稱為健身單車,在國民運動中心裡頭特別設置了飛輪室,擺設多輛飛輪車供民眾使用。飛輪車是普遍可見的健身器材,形如腳踏車,有把手、腳踏板、鞍座,與腳踏車不同的是它並沒有輪胎機械,使用者透過調整飛輪車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405
Id: 279405
Title: 天南星可散血除痰 臺灣通志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天南星,根似半夏,而大者似虎掌;故一名虎掌.治風、散血、勝濕、除痰(俱同上).俗名天署(「鳳山縣志」).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089
Id: 278089
Title: 以台灣地勢、氣候險惡,民風強悍,外敵難以深入,勉唐景崧必能禦敵 張文襄公選集三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倭垂涎臺灣已久,其窺臺似亦可信。然臺灣山險民強、瘴盛雨多,甲申、乙酉間法攻半載,不能深入;前二十年倭人到臺,病亡過半。公之才略忠勇,必能禦倭。劉鎮永福此時自不便調;其人雖有偏處、短處,究係曾經百戰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402
Id: 279402
Title: 史君子可補脾、殺蟲 臺灣通志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史君子,五瓣有稜,內仁如榧,亦可煨食,補脾,殺蟲,忌食熱茶,作瀉(「噶瑪蘭廳志」.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556
Id: 506556
Title: 大水窟的草原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應當是毛利之俊一行人離開大水窟駐在所,準備往州廳界北行之時所拍攝的。在這片平緩柔美的高山草原上,可見美麗的「山躑躅」(躑躅即杜鵑之意)點綴其間,並可望見正中央有一明顯凹地。此即「大水窟池」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246
Id: 277246
Title: 台灣由南至北氣候之差異 重修臺灣府志卷七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自府治至鳳山,氣候與臺邑等。鳳山以南至下淡水等處,蚤夜東風盛發,及晡鬱熱,入夜寒涼,冷熱失宜。又水土多瘴,人民易染疾病。自府治直抵諸羅之半線,氣候亦與臺邑等。半線以北,山愈深、土愈燥,烟瘴愈厲,人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280
Id: 278280
Title: 各種台灣產中藥物產 重修臺灣府志卷十八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梔子(一名越桃)、蒼耳子、萆麻子、木鱉子、急性子(即鳳仙子)、枸杞子、草果、蟬蛻、紫萍、車前子

MOC_Id: Culture_Object739187
Id: 739187
Title: 「坡地耕作對於水土流失之關係試驗」底片系列1
Description: 本件原收存頁面標記「中埔分所」,收存於「水土保持」底片冊中。直式黑白底片。畫面為室外田地,前方立有1標示牌「坡地耕作對於水土流失之關係試驗」及其英文,標示牌後方有1人手持桶子站於山坡田地。此為一系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955
Id: 279955
Title: 木鱉子俗稱搏破碗子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木鱉子(實似括蔞而大,俗呼搏破碗子)

MOC_Id: Culture_Object754629
Id: 754629
Title: 廖日京拍攝臺大校園樹木系列-黃椰子
Description: 直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編號003333.L.000.001至編號003333.L.000.002內容相仿。多棵植物於1棟建築物前方;背面有黑筆書寫「314黃椰子」、「57.11.14」、「臺大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581
Id: 665581
Title: 桃花心木栽培記錄之照片系列:正常發芽苗
Description: 此為橫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畫面中可見5棵小樹苗置於白色襯墊上。由於此照片置於其他標示為桃花心木主題的系列照片之間,故推測影中植物應為桃花心木。桃花心木種子發芽時,常有一部分呈不正常狀態,即芽端

MOC_Id: Culture_Object309963
Id: 309963
Title: 馬公市觀音亭海蝕平台
Description: 本圖片出自《硓古石》季刊第50期,篇名為〈澎湖的天啟明城-鎮海城、暗澳城、大中墩城〉,圖為馬公市觀音亭的海蝕平台。澎湖明代暗澳城的興築,「撥兵沿海採石砌築,每兵每日扛石十四五槓」、「用玄武岩塊堆砌

MOC_Id: Culture_Object303900
Id: 303900
Title: 《西瀛風物》第三期〈澎湖潮間帶的生物與保育〉
Description: 本文收錄於《西瀛風物》第三期,篇名為「澎湖潮間帶的生物與保育」,作者洪國雄。 廢水造成的有機物、工程帶來的沉積物、各種油品及垃圾的汙染導致曾為寶地的海洋受到汙染,過量繁殖的藻類降低透光率、沉積物

MOC_Id: Culture_Place293259
Id: 293259
Title: 竹灣有棵老雀榕(二)
Description: 在通樑古榕的光環下,另有一棵雀榕在歲月的洗禮之下,含精育華已百年寒暑,這棵老雀榕位於竹灣的豬母生一帶。雀榕,又稱鳥榕。臺人習慣以「榕」代稱「松」,故高雄鳥松的臺語發音為:鳥榕tsiáu-tshîng,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153
Id: 661153
Title: 新社鄉誌-目錄、鄉域、地理、開發史、住民、建置篇
Description: 新社鄉先民自清乾隆年間,由廣東、福建渡臺。於原住民集結新社後同治年間,陸續進入本鄉定居,開阡陌、闢荒野、胼手胝足,以建鄉梓,子而孫、孫而子,歷二百餘載,以迄於今。期間先民艱辛奮鬥之經過,偶或閒之。

MOC_Id: Culture_Object147270
Id: 147270
Title: 林振聲藏書-所謂廣東系台灣本島人足底皮膚系統研究
Description: 這是昭和14年(1939)4月28日台灣醫學會雜誌所發行之期刊的抽印本,研究主題是廣東客家人足部的皮膚系統,從醫學的角度分析其生物方面的特徵,歸納與比較不同之處,進而對該人種下定義,是早期一種生物人類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757
Id: 279757
Title: 七里香可辟瘴氣 續修臺灣縣志卷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七里香,山礬花也.所種之地,蠅蚋不生,辟烟瘴.每五、六月開花,繁英堆雪,濃香遠聞,故世人以七里香目之.猶夫芸草之香可辟蠹,亦名七里香也.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6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

查詢單一活動詳細資料

每1日更新,26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38

文化部

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24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5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5

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民俗

每周更新,4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9:39

文化部

文化部動漫新書快訊

每年更新,24

朱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5:22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化石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1:5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學

每周更新,33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4:35

文化部

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9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

蒙藏補助團體私人情形季報表

每3月更新,21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9:13

文化部

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8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

金鼎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6

蔡小姐 | 0285126481 | 2021-04-07 17:04:52

文化部

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3

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

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64

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文書檔案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14

文化部

文化部獎補助-要點

每年更新,19

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17-09-07 19:39:50

文化部

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3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

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

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24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8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社會與政治類

每日更新,233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藻類

每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5:10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6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

綜藝活動

每1日更新,3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3: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音樂資料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37

文化部

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3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

典藏目錄-魚類

每1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1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38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