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大野風光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大野風光藝術與人文

大野風光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67507 , 欄位Id的內容是267507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大野風光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大野風光〉為王農(1926-2013)於1988年所作,畫草原民族騎馬馳騁原野的壯觀景象,萬馬奔騰,氣勢磅礡。畫中馬群正朝遠山奔去,右側馬群較靠近觀者,可見男子駕馬奔馳的側面英姿,左側馬群已近遠山,觀者只能望其項背。作者運用兩匹馬群側向與背向的身姿來暗示畫面的動線與空間的延伸方向,以遠、近馬群之間的大片留白表現廣闊的草原空間。款識:「大野風光。戊辰年,王農。」鈐印:姓名章「王農之印」(白文)、引首章「馬到成功」(朱文)、壓角章「生于白山黑水間」(白文)。 在當代中國水墨畫裏,王農畫馬可謂徐悲鴻(1895-1953)之後的第一把交椅。其結合西方技法與東方水墨寫意,不加輪廓勾勒而以粗筆直接塗就馬匹的筋骨動態,筆筆到位,灑脫奔放,表現馬匹迎風奔馳而過的倏忽印象。群馬中以濃、淡墨色分出遠近馬匹,騎馬人物的衣服則施以土黃與赭紅,於水墨馬群中達到點睛之效。 王農將其年幼時待過長城關內與塞外的獨特閱歷放入畫中,善於表現大漠、原野的奔放,以及荒涼遼闊的塞外風情。1949年渡海來臺,1978年獲中山文藝獎國畫類第一名,1985年獲法國巴黎藝術家月刊評審第1名畫家。作品曾赴法國、美國等多國展出,個展次數高達80餘次,享譽國際。著有多本個人畫集。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67507&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90EDF29E-90BC-463B-9C10-0503FA8C32A9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2-17T15:58:32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07

Id

267507

Title

大野風光

Description

〈大野風光〉為王農(1926-2013)於1988年所作,畫草原民族騎馬馳騁原野的壯觀景象,萬馬奔騰,氣勢磅礡。畫中馬群正朝遠山奔去,右側馬群較靠近觀者,可見男子駕馬奔馳的側面英姿,左側馬群已近遠山,觀者只能望其項背。作者運用兩匹馬群側向與背向的身姿來暗示畫面的動線與空間的延伸方向,以遠、近馬群之間的大片留白表現廣闊的草原空間。款識:「大野風光。戊辰年,王農。」鈐印:姓名章「王農之印」(白文)、引首章「馬到成功」(朱文)、壓角章「生于白山黑水間」(白文)。 在當代中國水墨畫裏,王農畫馬可謂徐悲鴻(1895-1953)之後的第一把交椅。其結合西方技法與東方水墨寫意,不加輪廓勾勒而以粗筆直接塗就馬匹的筋骨動態,筆筆到位,灑脫奔放,表現馬匹迎風奔馳而過的倏忽印象。群馬中以濃、淡墨色分出遠近馬匹,騎馬人物的衣服則施以土黃與赭紅,於水墨馬群中達到點睛之效。 王農將其年幼時待過長城關內與塞外的獨特閱歷放入畫中,善於表現大漠、原野的奔放,以及荒涼遼闊的塞外風情。1949年渡海來臺,1978年獲中山文藝獎國畫類第一名,1985年獲法國巴黎藝術家月刊評審第1名畫家。作品曾赴法國、美國等多國展出,個展次數高達80餘次,享譽國際。著有多本個人畫集。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OGDL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2-17T15:58:32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大野風光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81
Id: 285981
Title: 限界
Description: 作者柳順天善用鋼索與石材的緊張感,作品〈限界〉藉束縛表現意象中相互的意志關係,由花崗石堅硬的特質,結合鋼索看似柔軟卻具無比強勁的束縛力。極簡化的造型,僅以低限的線條作為視覺語彙。裂痕的虛實正是張力呈現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361
Id: 594361
Title: 馬祖新村庭院曬衣桿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庭院曬衣桿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36號住戶黃秀恩女士所提供,黃秀恩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前馬祖社區理事會成員,熟知村內的公共事務。 馬祖新村的眷舍無論種類級別,室外都會附設有兩

MOC_Id: Culture_Object488299
Id: 488299
Title: 96年度連江縣文化景觀普査計畫
Description: 《96年度連江縣文化景觀普査計畫》由中國科技大學主持,2007年出版,針對連江縣文化景觀架構評價系統,並著重軍事類文化景觀研究調查,以南竿鄉地區為分析範圍,建立軍事類文化景觀普查方法,針對海防據點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29
Id: 283529
Title: 淺川洋行
Description: 日本的淺川洋行說:「利用石頭做溝通,因為溝通才能互相了解,石頭就像是自己的孩子,雕塑它是希望它將來更好。」他在25歲的時候認識石雕,花了2、3年的時間,不斷探索、不斷尋找自己的興趣,有了真正的體驗後,

MOC_Id: Culture_Object271713
Id: 271713
Title: 崁津通訊第26期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大溪國小家長會出版之《崁津通訊》,為大溪國小校刊。本期為第26期,頭版內容為探討大溪觀光小城在大量觀光客下之影響,並傳達給學生愛護環境之理念。二版探討校園環境與建築設施功能,以及「讀經」的好處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418
Id: 600418
Title: 農林學校生徒實習豐田裡山三百甲內定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7月15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今春躍升為甲種農林學校的花蓮港農林學校,正尋找適合給林科生的實習地點,目前已內定壽庄豐田裡山、壽神社後方位置至溪口南面傾斜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538
Id: 659538
Title: 怡然園_豐原春曉
Description: 本圖為怡然園中直庵先生所作〈豐原春曉〉實景: 惠風和暖慶雲生,入耳靈雞唱五更;我愛葫蘆墩上去,東來紫氣應昇平。 直庵為陳炎正先生的筆名,他是臺中縣詩學研究會成員,並大力推動鄉土文史,經常率團進行地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039
Id: 660039
Title: 陳文進 王田村景 油彩畫布
Description: 擔任公職兼畫家身分的陳文進來自臺中大肚,於就讀文化大學美術系西畫組時期,以故鄉王田村及璜溪書院為主題作畫,參加第一屆「彩筆畫故鄉」活動獲得入選。當時他於創作理念中提及:「忠於物象,更忠於心象,以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9384
Id: 169384
Title: 許渾看早梅詩
Description: 蕭順杰(1963-)所作〈許渾看早梅詩〉在202公分高的巨幅宣紙上揮毫,大字書唐代許渾所作五言律詩〈聞薛先輩陪大夫看早梅因寄〉:「澗梅寒正發,莫信笛中吹。素豔雪凝樹,清香風滿枝。折驚山鳥散,攜任野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77
Id: 595977
Title: 人類宇宙
Description: 〈人類宇宙〉作者艾米爾‧烏托荷文(Emiel Uytterhoeven)認為唯有透過自我,我們才能體驗宇宙。這件作品看似裂開的果實,種籽落入土中,開始成長。或者,它可以簡單地被視為由人所雕鑿出特殊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35512
Id: 235512
Title: 閩東折子戲
Description: 依據2008年連江縣政府委託雲台文化協會執行《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普查計畫案》之成果報告,「閩東折子戲」是從閩劇全本戲中獨立而出的小戲。由於全本戲的演出往往需時二、三天,後來便發展出折取精華片段

MOC_Id: Culture_Event180765
Id: 180765
Title: 2019年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策展人徐景亭及協同策展人吳孝儒拜訪茶業改良場,由賴博士介紹大小葉種的差異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策展人徐景亭及協同策展人吳孝儒拜訪「茶業改良場」,由賴博士現場介紹大小葉種的差異。並運用於展覽「境」區藉由大葉種與小葉種的展示、茶的製程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41
Id: 296341
Title: 半做半骹遛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半做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90
Id: 595690
Title: 鄉野之趣
Description: 〈鄉野之趣〉雕刻了一名牧童坐在黃牛的背上,腳邊還有一隻小犢在撒嬌,放在綠意盎然的公園之中,不僅和身邊場域對話,也能悠閒獨坐於綠蔭下,自成一個充滿田園野趣的休閒世界。這件作品的動機在追憶青少年時期,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82
Id: 594282
Title: 馬祖新村-韓麟將軍家的前門一景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居民韓麟將軍家的前門一景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將軍所提供,韓麟先生為前國軍少將。 馬祖新村的住宅大小依照軍階不同而不同,但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不小的門院,依照大小及喜

MOC_Id: Culture_Object472803
Id: 472803
Title: 李靜齋西行吟草(卷下)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李靜齋西行吟草》卷下,日式線裝(普通大和式)。書皮白色,保存良好。扉頁正中以書法題「西行吟草」,右上題「明治辛丑年仲夏」(1901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43
Id: 301343
Title: 飛魚 百合
Description: 《飛魚.百合》可說是廖鴻基半生以來的台灣踏查詩意版,藉由踏查中觀察體會的感動,紀錄了台灣山林海洋創造的故事片段。打破一般你我他的人稱敘述,透過「海洋」、「高山」、「平地」、「溪流」、「河口」五種視角,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562
Id: 600562
Title: 農業專修學校決定設立於鳳林,建設費萬圓期望郡民捐付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5月9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花蓮港廳立農業專修學校已確定設立於鳳林郡下蕃社南方平原地帶,六日下午三時於鳳林武達殿,由郡下有志之士經花蓮港廳報告計畫後,對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176
Id: 638176
Title: 陳瑞記
Description: 陳瑞記(1892-1952),彰化溪湖頂寮人(今溪湖鎮西寮里),筆名純髯,庄人稱為「鬍鬚記」。祖籍福建泉州府南安縣,父陳勇為大地主,母陳律;排行次男。與弟陳春於溪湖街72番地開設輾米廠與醬油製造廠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930
Id: 515930
Title: kakita’an祖屋外觀
Description: 「kakita’an祖屋」,其在《花蓮縣志》中被稱為「卡基大安屋」。其史蹟地點位在花蓮縣光復鄉北富村,相傳自古以來由太巴塱社開始,便傳承了五十七代的祖屋。據說,昔日阿美族人會稱他們社的酋長,或是社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374
Id: 513374
Title: 花蓮師專學生休閒活動
Description: 在照片中可以看見,七位花蓮師專的學生在草地上用放鬆的姿勢或坐或躺,他們都穿著西裝,當中一人拿著吉他擺出彈奏的姿勢,氣氛看來輕鬆愜意,這是1970年代花蓮師專學生在校園中的課餘休閒活動。花蓮師專成立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094
Id: 594094
Title: 韓老太爺與其曾孫在巷道內玩耍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韓老太爺與其曾孫在巷道內玩耍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將軍所提供,韓麟先生為前國軍少將。 照片中的韓老太爺正與其曾孫在眷舍的巷弄間玩耍,馬祖新村社區中各戶眷舍緊鄰,因此形成眾多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156336
Id: 156336
Title: 田澳鼓譜
Description: 馬祖的鼓板樂通常由通鼓、大小鑼、大小鈸(鈔)和狼帳(長桶鼓)所組成,從5人到15人皆可組成,一般在10人左右。由於其節奏強烈,靜坐、行走皆可演奏,加之口傳可學,不需艱深繁複的演奏技巧,得以深入民間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71363
Id: 271363
Title: 馬祖民居特色:大木構架結構
Description: 根據鄭智仁於2003年編著的《連江縣鄉土建築研究報告:馬祖民居》,馬祖地區常見運用在民居建築的木構架結構為穿斗式與抬梁式兩者之融合,並以穿斗式為主。穿斗式構架是以柱上置檁,檁上放椽,其特點為柱子細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092
Id: 660092
Title: 陳秀炘:Orz
Description: 本作品「Orz」由臺中市藝術家學會理事長、臺中市石雕協會會員陳秀炘女士創作。陳秀炘熱愛石雕藝術,承襲其師陳松,利用巧思創意及精湛技藝,將大地的關懷、生命的熱愛、社會的關注等融入作品中;此外,擔任理

MOC_Id: Culture_Object259118
Id: 259118
Title: 1961年暖暖靈義郡的演出盛況
Description:   「暖暖靈義郡的演出盛況」照片,拍攝時間為1961(民國50年)年,由王水永提供。     黑白的畫面中,頭戴高帽的表演者,與另一位表演者,在掛滿字條的台前,共同把持2根長竿;穿著戲服、便服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309
Id: 594309
Title: 四星寶星獎章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四星寶星獎章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55號住戶文鵬先生所提供,文鵬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也是知名的反共義士,現與家人居住於陸光五村。 照片中的四星寶星獎章為橘藍配色布面,並有上下四大四小

MOC_Id: Culture_Object153709
Id: 153709
Title: 馬祖之歌─馬祖戰歌
Description: 〈馬祖戰歌〉為1973年由高立權作詞,王泉清譜曲。歌詞:「軍民團結,戰力一定強。為滅共匪,理直氣壯,上戰場。地形險要,火力堅強,工事堅固,糧彈足。防馬必勝,犯匪必亡。提高警覺,戰備不能忘。沉著!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65
Id: 301165
Title: 我的雲端情人
Description: 一個人的人生有很多種走法,一個同志的生活必然,可是這特殊的身分也讓他們多了一些普羅大眾沒有想過的人生故事。陳克華藉由這本書述寫著同志的人生故事,從衣櫃裡到衣櫃外,從婚姻前到婚姻後。而出櫃就像潘朵拉的盒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971
Id: 600971
Title: 擴聲蓄音機騷音問題化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3月4日的報導。此影像標題以擴聲蓄音機(留聲機)搔音(噪音)問題化作為主標,而副標寫到已干擾到附近居民。可以理解花蓮港市隨著都市化的前進發展,伴隨的各種社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9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7-27 17:24:03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104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

文化部業務統計

每年更新,31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36

文化部

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39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紙材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6:00

文化部

親子活動

每1日更新,4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35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4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甲殼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37

文化部

文化部單位決算

每1年更新,19

吳 小姐 | (02)8512-6611 | 2023-07-19 20:58:3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30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瓷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3:4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維管束類

每1年更新,3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30:09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6月更新,14

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01 10:09: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娛樂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46

文化部

典藏目錄-素描類

每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0:5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政治社教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

蒙藏業務支出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6:48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6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

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2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2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

實體書店

每1年更新,163

陳怡君 小姐 | 02-85126472 | 2023-07-27 17:37:2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應用美術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20

文化部

文化部獎補助-報名資訊

每1年更新,19

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3-07-28 16:42:47

文化部

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27

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

文化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之項目

每年更新,1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50

文化部

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3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

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2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

內外蒙古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1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8:57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