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崇德考古遺址空間、地域與遷徙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崇德考古遺址空間、地域與遷徙

崇德考古遺址空間、地域與遷徙」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39:45。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lace587256 , 欄位Id的內容是587256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崇德考古遺址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崇德考古遺址範圍大致涵蓋崇德村上崇德聚落及其東北側田園,西抵霧山的山腳,東南臨台地邊緣並向下延伸至下台地(二層崁)交接的斜面北迴鐵路間。1930年代因開採砂金礦砂,經常出土人骨、陶器、黃金裝飾品等遺物,此遺址為全臺第一個出土金器的考古遺址,也有墓葬、煉鐵設施等遺跡現象。除了上述遺物,還有出土玻璃珠、石器(斧鋤形器、砍砸器、刮削器、打製圓形石片、圓形石子器)、陶紡輪、陶偶、鐵渣等。從出土陶器的質地、類別、器型顯示此遺址具有北部十三行文化與東部靜浦文化兩個不同文化之間的仲介地位,是探索北部、東部史前文化往來關係的關鍵性遺址。目前為花蓮縣政府的列冊遺址。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87256&IndexCode=Culture_Plac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lace/1C2E2B74-96F7-4362-A3DF-F8DDD80082E0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18T15:27:18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587256

Id

587256

Title

崇德考古遺址

Description

崇德考古遺址範圍大致涵蓋崇德村上崇德聚落及其東北側田園,西抵霧山的山腳,東南臨台地邊緣並向下延伸至下台地(二層崁)交接的斜面北迴鐵路間。1930年代因開採砂金礦砂,經常出土人骨、陶器、黃金裝飾品等遺物,此遺址為全臺第一個出土金器的考古遺址,也有墓葬、煉鐵設施等遺跡現象。除了上述遺物,還有出土玻璃珠、石器(斧鋤形器、砍砸器、刮削器、打製圓形石片、圓形石子器)、陶紡輪、陶偶、鐵渣等。從出土陶器的質地、類別、器型顯示此遺址具有北部十三行文化與東部靜浦文化兩個不同文化之間的仲介地位,是探索北部、東部史前文化往來關係的關鍵性遺址。目前為花蓮縣政府的列冊遺址。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OGDL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18T15:27:18

Keyword_Subject_1

空間、地域與遷徙

「崇德考古遺址空間、地域與遷徙」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567696
Id: 567696
Title: 走進鐵道園區
Description: 此照片由蔡孟璋提供,為花蓮鐵道文化園區二館中的小徑,現在偶爾會有人會在此處辦活動(市集、音樂會等),與在地人的生活結合。花蓮鐵道文化園區的前身是花蓮港驛站,是日治時期東線762mm窄軌鐵路的北端樞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95
Id: 595995
Title: 馬里巴西/Maribasi
Description: Maribasi部落,漢語稱做馬里巴西部落,位於花蓮縣萬榮鄉明利村。Maribasi此名源自阿美語「馬里勿」(Mariu),意指緩坡地,日治時期,日本人將其音譯為Maribasi,漢譯為「萬里」。

MOC_Id: Culture_Object684694
Id: 684694
Title: 竹北至山崎間的縱貫線鐵路被土石流淹沒
Description: 這批相片由台灣新生報記者於1966年6月11日拍攝,主題為竹北至山崎間的縱貫線鐵路因土石流中斷。因為臺灣北部連日遭逢連日豪雨,該段鐵軌遭山崩、泥土湮沒,臺灣省鐵路局動員員工,附近的駐軍也派遣兵工協

MOC_Id: Culture_Place595751
Id: 595751
Title: 拉基禾幹部落/Lacihakan
Description: Lacihakan部落,漢語稱做拉基禾幹部落,位於花蓮縣瑞穗鄉富興村。部落中共197戶,總人口497人,原住民族人口有262人,占約52%,各族於總人口比例為阿美族51%、其他1%。拉基禾幹部落位

MOC_Id: Culture_Object616135
Id: 616135
Title: Yayuc生命故事
Description: 本幅作品為Yayuc(漢名:林阿美)製作,目前居住於花蓮縣光復鄉大興村烏卡蓋部落,採訪者為Lisin(卓春美),由花蓮縣光復鄉烏卡蓋部落生態文化產業發展協會所採錄。作品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

MOC_Id: Culture_Place233863
Id: 233863
Title: 邱玉蘭在干城的結婚照
Description: 玉蘭從17歲到27歲(民國47年)風光的顧著雜貨店,直到嫁給老公才結束。先生在種畜繁殖場上班,婚後玉蘭從宜昌搬來干城的天主教堂前面一排日本房子裡,一位阿美族人租給玉蘭老公一間房子,稍微用馬草蓋屋頂

MOC_Id: Culture_Place142013
Id: 142013
Title: 溪口車站遺址
Description: 此處為溪口新車站,於20多年前舊站廢除後新建的,原先新建時還有蠻多人出入,但隨著時間過去,當時的中年人也變成老年人,少年也變成青年,人口外流加上火車站的樓梯階梯太多太陡,銀髮族漸漸都改坐客運。據台

MOC_Id: Culture_Place619153
Id: 619153
Title: 雅比斯
Description: 影像為雅比斯部落,部落位於南勢部落東側,大甲溪右岸的高位古河階臺地上,地勢較高且平坦,地表耕地可採集到史前的打製石器。部落居民為2004年72水災後,由松鶴部落所遷居而來,居民除了泰雅族外,亦包括

MOC_Id: Culture_Object233908
Id: 233908
Title: 興建介壽獅子市場記
Description: 本碑文為興建介壽獅子市場記,現存於連江縣南竿鄉介壽村的獅子市場 ,為該公共建設沿革之參考文本,日後得做為研究連江縣之重要史料。碑文全文如下:南竿為馬祖列島之重鎮,而介壽乃戰地政治、經濟、文化之中心

MOC_Id: Culture_Place620180
Id: 620180
Title: 溫泉吊橋
Description: 紅香溫泉上方的吊橋,在日治時期為卑亞南道路上的鐵線橋。卑亞南道路從霧社朝東北經梅木、合望、瑞岩、紅香、望洋、翠巒、松嶺、太保久、平岩山、志良節,越思源亞口而下蘭陽溪,再經南山、四季、留茂安、土場、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234
Id: 509234
Title: 花蓮大地震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拍攝於民國40年(1951)的花蓮大地震後鐵軌因地震而扭曲之情況。民國40年(1951)所發生之花蓮大地震為米崙斷層、玉里斷層、池上斷層三斷層之錯動所造成,且是當時所發生之縱谷地震系列的

MOC_Id: Culture_Place475694
Id: 475694
Title: 「錦記茶行」陳天來先生故居中央正門
Description:   照片為「錦記茶行」陳天來先生故居建築中央正門,中央正門為雙開,上半部為雕花毛玻璃木門,應該屬於拜占庭式大門。門上雕花玻璃與木門木雕相當精緻,門框與門楣均為石柱。   位於臺北市貴德街73號的

MOC_Id: Culture_Place284751
Id: 284751
Title: 古時代係舊厝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復興社區的日曆。本篇8月10日的主題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659
Id: 296659
Title: 舊總督府第二師範學校小使室及便所(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舊琴房)/小使室
Description: 建物原係為總督府第二師範學校生徒便所、職員便所及小使(校工之意)、湯沸、浴室及物置室,約建於1927年前後,與大禮堂皆同有代表臺灣教育史之價值。後來小使、湯沸、浴室及物置室曾變更為琴房使用。今日舊

MOC_Id: Culture_Event296391
Id: 296391
Title: 1969年艾爾西颱風襲馬
Description: 本照片攝於連江縣南竿鄉珠螺村,照片中人物為珠螺社區發展協會會長劉傑明與前珠螺村軍派副村長談鴻保。 1969年9月26日中秋節,強烈颱風艾爾西從臺灣花蓮登陸,台灣北部與東北部首當其衝。此颱風近中心

MOC_Id: Culture_Place619358
Id: 619358
Title: 雙流
Description: 位於雙流森林園區內,舊聚落北方的道路遺跡,少人使用,僅有零星老舊的砍痕。沿山腰繞達仁溪左岸緩緩上升。雙流森林遊樂區,位於丹路村與草埔村交界處,楓港溪上游內文溪與達仁溪交會口南岸,故名「雙流」。全區

MOC_Id: Culture_Object233930
Id: 233930
Title: 閩浙總督告示
Description: 本碑文為閩浙總督告示,現存於連江縣南竿鄉清水村馬祖民俗文物館,為該公共建設沿革之參考文本,日後得做為研究連江縣之重要史料。 據《南竿鄉志》記載,閩浙總督告示碑原有兩塊,另一塊位於橋仔,原被村民劉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331
Id: 513331
Title: 天祥客運車站販賣部
Description: 照片中場景為1970年代的天祥客運車站販賣部,當年流行喝黑松汽水及美國蘋果西打。有關照片中的天祥客運車站所載文獻不多,但因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的收購,使得老車站原貌得以完整保存下來,我們仍然可以親

MOC_Id: Culture_Place155805
Id: 155805
Title: 津沙村徐文斌宅
Description: 依據《連江縣聚落永續發展之規劃與經營─以津沙聚落為示範點期末報告書》中的提報歷史建築聚落文件表格,位於南竿津沙村的徐文斌宅,創建1900年代(民國前10年)左右,位於津沙澳中,屋齡已逾百年。津沙徐

MOC_Id: Culture_Object295881
Id: 295881
Title: 國防醫學院附設學人新村暨愛德幼兒園(汀州路三段24巷1號)
Description: 學人新村為國防醫學院盧致德院長為安頓教職人員就近居住之需求,在「美國醫藥助華會」協助下,得到捐款所興建之職務宿舍,見證戰後初期美國援助軍事與醫療的發展歷程。學人新村具醫學社區住宅群之格局,建築整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302177
Id: 302177
Title: 〈八斗子官礦、雞籠港交通位置圖〉
Description:   〈八斗子官礦與雞籠港的交通位置圖〉,創作時間應為清治末期,位置圖上勾勒出雞籠港(今之基隆港)港灣的粗略輪廓,並標註牛稠港的位置;由於尚未經過日治時期的築港工程,此時港灣岸壁皆還曲折,港灣中的鱟

MOC_Id: Culture_Place625951
Id: 625951
Title: 天池山莊前水準點
Description: 天池山莊前的水準點,是日治時期為了調查高度所留下來的。天池山莊位於能高北峰西側山坳避風處,海拔2680公尺,是能高越嶺道的最高點。大正7年(1918)9月能高越嶺道完成之時,為了道路維修與郵件遞送

MOC_Id: Culture_Place284575
Id: 284575
Title: 煙仔間、樟腦局(公賣局羅東煙酒配銷所前身)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漢民社區的日曆。本篇四月十一日的主題是

MOC_Id: Culture_Place163641
Id: 163641
Title: 牛欄坑房裡溪匯流口
Description: 大安溪與其支流牛欄坑溪的匯流處。1900年5月9日,森氏一行人吃過午飯後向牛欄坑溪下降到和房里溪匯流之點。看見溪水渾濁高漲,不得已重回山路。沿溪往下游走,山勢緩和下來,森林中的樟樹都已經被砍倒,等

MOC_Id: Culture_Place284739
Id: 284739
Title: 米食文化館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進士社區的日曆。本篇9月8日的主題是「

MOC_Id: Culture_Place293098
Id: 293098
Title: 沙港村二礁塔(三)
Description: 此則報導為我們提供了直接的證據,二礁塔與長岸東塔皆建造於1919年8月,而非《澎湖的辟邪祈福塔》所稱的1916年。然而,1915年的海難事件卻是真的。該事件發生於1915年5月10日因妯娌口角而發生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344068
Id: 344068
Title: 【糖廠066_街道地景】往來旗山與旗尾聚落「吊橋」
Description: 照片取自蕉城雜誌社出版《旗山老照片集》書冊第78頁,為往來旗山與旗尾聚落的「旗山吊橋」,在吊橋的尾端連結處後方,還可見到另外一座吊橋,稱「旗尾吊橋」,橋上可見路人行走及騎乘腳踏車樣貌,而右邊冒著黑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433
Id: 506433
Title: 新社派出所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日治時期的新社派出所。「Kavalan」意即「住在平原的人」,是噶瑪蘭族原居於蘭陽平原的證明;然而,隨著漢人的不斷移墾,開始有部分族人遷往今日新城鄉嘉里村一帶平原,並建立起「加禮宛六社」;

MOC_Id: Culture_Event668065
Id: 668065
Title: 洗衣部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約攝於1960年左右,畫面中場景為國軍北投醫院洗衣部,其中的人員正在熨燙衣服,目前已經拆除。 早期中心新村尚未成村,大家日常食、衣、住、行、育、樂等,都是在醫院中完成,因此彼此之間的感情

MOC_Id: Culture_Place702590
Id: 702590
Title: 北竿橋仔村小橋
Description: 北竿橋仔村現留存一座石橋,此座橋位在南面山,地方耆老提及,現在的橋是後來重建的,過去這邊是石板橋,坡陡流急,水道更只有現在的一半寬,因此水量大,村人可以在石橋下方洗網,而水流一路往下通往大澳(面海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業務統計

每年更新,36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36

文化部

蒙藏文物展覽參觀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7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06:51

文化部

博物館

每1年更新,74

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10

文化部

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25

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

典藏目錄-紙材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6:00

文化部

電影

每1日更新,12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

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22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墨類

每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32

文化部

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94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

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26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北美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52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24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皮革類

每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52

文化部

典藏目錄-纖維染織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素描類

每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0:5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娛樂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46

文化部

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3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

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2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瓷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3:44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20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訓練及活動參加人數性別統計

不定期更新更新,19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09

文化部

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4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

查詢單一活動詳細資料

每1日更新,27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38

文化部

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68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

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36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

典藏目錄-金屬類

每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7:25

文化部

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29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