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廠-1藝術與人文
「加工廠-1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67612 , 欄位Id的內容是267612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加工廠-1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陳界仁(1960~)出生於臺灣桃園,高職畢業,生活和工作於臺灣台北。陳界仁的作品在80年代戒嚴時期,曾以行為藝術挑釁政治體制。1987年解嚴後,創作沉寂,1996年重新開始創作。現為當代國際著名的前衛藝術家。在二十世紀八O年代後期,陳界仁的作品有許多充滿實驗性格的行為表演藝術,其後以電腦後製處理過的歷史照片為主要創作內容,如〈魂魄暴亂〉系列,強烈的視覺衝擊帶來對歷史真實的顛覆想像,揭露歷史、權力、人性、宰制等重新省思。前衛的思想、作品的強烈視覺衝擊,皆成為陳界仁的前衛特色。
本作品〈加工廠〉為2003年的系列作品,以台灣六O年代作為「世界工廠」到九O年代資本移轉的時代變化為背景,反思勞動者的處境與命運。在這個系列裡,藝術家邀請失業女工重新回到已荒廢的工廠廢墟內「工作」並與環境合影,影像中穿插台灣早期的黑白紀錄片,充滿寓意性。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67612&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E18C2469-1979-4BFA-8E0A-E01A002C0AE7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2-17T17:43:07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612
Id
267612
Title
加工廠-1
Description
陳界仁(1960~)出生於臺灣桃園,高職畢業,生活和工作於臺灣台北。陳界仁的作品在80年代戒嚴時期,曾以行為藝術挑釁政治體制。1987年解嚴後,創作沉寂,1996年重新開始創作。現為當代國際著名的前衛藝術家。在二十世紀八O年代後期,陳界仁的作品有許多充滿實驗性格的行為表演藝術,其後以電腦後製處理過的歷史照片為主要創作內容,如〈魂魄暴亂〉系列,強烈的視覺衝擊帶來對歷史真實的顛覆想像,揭露歷史、權力、人性、宰制等重新省思。前衛的思想、作品的強烈視覺衝擊,皆成為陳界仁的前衛特色。
本作品〈加工廠〉為2003年的系列作品,以台灣六O年代作為「世界工廠」到九O年代資本移轉的時代變化為背景,反思勞動者的處境與命運。在這個系列裡,藝術家邀請失業女工重新回到已荒廢的工廠廢墟內「工作」並與環境合影,影像中穿插台灣早期的黑白紀錄片,充滿寓意性。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OGDL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2-17T17:43:07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加工廠-1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雲林三公考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159799
Id:
159799
Title:
雲林三公考
Description:
斗六耆宿詩人吳景箕,約莫在民國42年(1953)前後,寫下了一首敘述先民千辛萬苦開拓雲林的詩作:「墾闢雲林首著鞭,三公事蹟渺如煙;艱難拓土推先覺,櫛沐開疆值盛年。信有旌褒於鑿飲,理無械鬥至株連;是
花蓮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707
Id:
514707
Title:
花蓮港
Description:
日治時期為了發展觀光旅遊,時常會推出各式各樣的風景戳印。此為鹽月桃甫先生所繪之風景戳印,於左下角可以看見印有數字7.5.6,代表著1932年(昭和7年)5月6日。在此風景戳印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日治
景福宮橫楹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90985
Id:
290985
Title:
景福宮橫楹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壽山巖之橫楹,本建築形式為「升庵假四垂」的作法,而使中港間的整個屋架提高,故在門楣與假四垂頂山的桁條間,施作七層疊斗。底層為四個蓮花「斗抱」上置四小斗。第二層為一道連續五次彎曲之彎枋稱為「
林忠石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59
Id:
283559
Title:
林忠石
Description:
成長於花蓮的林忠石,住家附近有座雕刻工廠,國中時常到離家不遠的雕刻場觀摩學習,自然對雕刻懷抱憧憬,因家境早早放棄升學,一畢業便投入雕刻工作。退伍後,曾一度開設石雕工藝社,後來他陷入人生低潮,事業,也讓
花季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88
Id:
301088
Title:
花季
Description:
楊牧為臺灣著名詩人及散文作家。6歲時就讀花蓮市明義國民學校,是臺灣光復後第一屆國民小學學生,開始學習國語。在此之前,他只識得臺灣方言、日語及一點阿美語。 1955年初中畢業,就讀花蓮中學高級部,開始涉
伊費‧班其林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28
Id:
283628
Title:
伊費‧班其林
Description:
1951出生於巴黎。班其林的繪畫跟雕塑,皆與礦材的結構、表面與顏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他最近期的展出想法是源自於他參與法國拉斯科洞窟的保存工作期間觀察而產生的。 班其林自述說,藝術與生命無法切割,而
MOC_Id:
Culture_Object601190
Id:
601190
Title:
報國推進隊隊歌制定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6月12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為鼓舞花蓮港廳報國推定隊本部的隊員,由港廳的警務課高等係平原一己氏作詞;由花蓮高女正式教師古澤豐次郎作曲,並推廣給隊員。本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85
Id:
296385
Title:
土〔多束〕菩薩大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土〔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948
Id:
515948
Title:
鳳林西國民學校第十二回同窗會紀念於池南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鳳林西國民學校第十二回的同窗會,拍攝於1942年(昭和17年)8月16日。在照片下方,可以看見其註記「鳳林西國民學校第十二回同窗會記念於池南」,從中可以初步判斷照片中這群人約於1930年
虎邊豎材左右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3958
Id:
263958
Title:
虎邊豎材左右
Description:
虎邊豎材左右
此為1907年陳應彬主持北港朝天宮重建時之作,位於三川殿虎邊的屋簷下,緊鄰在垂花上方。豎材是一種用來遮蓋正拱與垂花之間接縫的木雕裝飾,雕刻題材大多以龍鳳、花鳥、民間故事等作為主題,
洄瀾內在的成長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532
Id:
595532
Title:
洄瀾內在的成長
Description:
〈洄瀾的內在成長〉描繪了花蓮未來發展的內在和無限潛力,定向上升的表面細部肌線喚起了肢體、株幹和花朵的有機生長力量。因為起始了垂直的大理石塊的構造核心,再經由構體和有機體的結合,此雕刻正試圖傳達人與
飛舞展翅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21
Id:
285921
Title:
飛舞展翅
Description:
雕刻家運用立體的巧思,打造出一座面向多元的〈飛舞展翅〉。橫看之,若理路與劇情尚不明朗,而顯得峰迴路轉的蝶蛹;側觀之,已逕成展翅翻飛的雀躍舞蝶。向光華猶如摺紙般,善以空間的虛實,讓平坦光潔的僵固石面,隆
食物盤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323
Id:
287323
Title:
食物盤
Description:
該組件有木盤、木碗、攪飯木匙等三物件,製作年代約為1943年,是布農族人用木頭製成的飲食用具。布農族食物盤一般選用楠木、樟木等堅硬的木材,利用木材本身抗蟲害、耐水濕的特性,並經刨鑿、打磨處理而成為耐用
平衡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17
Id:
285917
Title:
平衡
Description:
托貝爾(Tobel)的〈平衡〉正在不安地蠢動,卻復止於悠然的靜立。整具方形大理石碑,採取不甚顯眼,甚至略微扭捏,卻又相當優雅的小動作。它才稍作扭頭,卻又即時打住;方決定休止,卻又預備動身。石碑上方,更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997
Id:
659997
Title: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廖舒㚬 - 旅、憶、耀
Description:
這三張作品為廖舒㚬所創作的膠彩畫。廖舒㚬的作品以渲染、重疊、堆高、現代抽象、超現實為主,以下為廖舒㚬對其作品的自我詮釋。 第一張作品名為「旅」(膠彩木板、紙張,116.5 cm x 80 cm,2
花蓮港公學校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05984
Id:
505984
Title:
花蓮港公學校
Description:
日治時期的花蓮港公學校為今日位在花蓮市區的明禮國小,是花蓮縣內歷史最悠久的學校之一。花蓮港公學校前身為「臺東國語傳習所奇萊分教場」,於明治30年(1897)12月8日創立,目的為教導臺灣本島人國語
孟家濱海茅草屋廚房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299
Id:
513299
Title:
孟家濱海茅草屋廚房
Description:
作家孟東籬親手於鹽寮海邊,將隨手可得的木頭、竹子、茅草、鐵皮搭建起數間簡易的房屋居住,並取名為「濱海茅屋」,茅屋的規模包括竹架休閒室、茅屋圖書室、茅屋鋼琴房以及臥室、廚房等一應俱全。此張照片為孟東
女中豪傑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878
Id:
285878
Title:
女中豪傑
Description:
〈女中豪傑〉的靈感來自慈濟證嚴法師的生平故事。「犧牲」的概念源於自然演進的過程,生命的意義則藉由女性哺育奉獻的形象來傳達。作者譚雅•普明格創作目的為以物外型體傳達非物質本質之事物:創作能讓宇宙萬物本質
MOC_Id:
Culture_Object472967
Id:
472967
Title:
新增加批綱鑑補註(卷五之六)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新增加批綱鑑補註》卷五之六,線裝書,直式右翻,明.袁黃(了凡)纂,1903年(清光緒29年,歲次癸卯)上海書局校印。封面左上題籤「新增
莎貝莉娜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284710
Id:
284710
Title:
莎貝莉娜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梅洲社區的日曆。本篇六月二十四日的主題
MOC_Id:
Culture_Object212330
Id:
212330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93:神威古潭其一(石狩國)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本明信片正面註明「神威古潭其一(石狩國)」、「KAMOIKOTAN. NO.1, ISHIKARI」、「NO. 33.」等字樣。
反共抗俄宣傳列車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414
Id:
594414
Title:
反共抗俄宣傳列車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反共抗俄宣傳列車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55號住戶文鵬先生所提供,文鵬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也是知名的反共義士,現與家人居住於陸光五村。
照片中為文鵬爺爺的同袍戰友,這名反共義士的胸口刺
劉家正作品呈鳳冠與鳳衣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6045
Id:
266045
Title:
劉家正作品呈鳳冠與鳳衣
Description:
此為笨港天后宮內劉家正作品獻龍袍呈笨港祖家媽。此作品畫於橫樑之上。此作品故事為,彰化南瑤宮為了感念楊謙從笨港帶來香火,所以到笨港進香時,都會到楊氏祖屋拜訪楊氏子孫,楊家感於擔當不起此份大禮,特請南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778
Id:
661778
Title:
臺中一中校歌、校旗及應援歌
Description:
此幀是州立臺中第一中學校校歌、校旗及應援歌。 臺灣仕紳有鑑於教育才是真正能喚醒臺灣人民族文化意識的最佳手段,所以林烈堂、林熊徵、林献堂、辜顯榮、蔡蓮舫等創校委員捐地募款,募得248,820元,終於
MOC_Id:
Culture_Event234049
Id:
234049
Title:
花蓮在地文學作家圖像特展05
Description:
葉日松先生,臺灣花蓮人,1936年4月20日生於富里鄉新興村,那原本容易被遺忘的山巒偏鄉,在他不斷以詩文追憶的灌溉下,已搖身成為令人心馳神往的縱谷地景。出身農家子弟,見證日據、光復到富庶的臺灣歷史,長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786
Id:
279786
Title:
檨可消渴 續修臺灣縣志卷八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涼天曉市爭坡早,斜日高林墜果多.不與長卿憂渴病,碧盂常並地波羅.
MOC_Id:
Culture_Object508951
Id:
508951
Title:
歸返之道:創意茶席的精神內涵與茶道美學之建構初探
Description:
本論文作者楊建國,指導教授游博文博士,共同指導教授劉鎮洲博士,出自亞太創意技術學院茶陶創意研究所碩士論文,發表於2015(民國104)年7月。內容敘述茶藝成為文創之顯學,茶席與茶會之藝術形式多元且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443
Id:
594443
Title:
馬祖新村-活動中心內的土風舞教室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活動中心內的土風舞教室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36號住戶黃秀恩女士所提供,黃秀恩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前馬祖社區理事會成員,熟知村內公共事務。
照片中婦女們穿著統一色系的上衣
天送埤之春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4271
Id:
284271
Title:
天送埤之春
Description:
跟著雲走吧!藍天上的朵朵白雲,感覺總是自由自在的,如棉花糖般的雲朵飄移遊走,心似乎也就跟著輕鬆起來了。千變萬化的雲朵,看似無語,凝望的心思卻能夠與之交流,亦可以是心靈深處的朋友。范麗卿自稱是一位愛
自反自勉錄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58
Id:
559958
Title:
自反自勉錄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郭師雄先生於民國54年所印製的《自反自勉錄》書籍,由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將軍所提供,韓麟先生為前國軍少將。
《自反自勉錄》是由先總統及行政院長蔣經國先生所著,記載蔣經國的人生感悟及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31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出版書目資料
每1年更新,21聶志文 小姐 | 02-85126464 | 2023-07-27 17:23:12
文化部典藏目錄-紙材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6:00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特別收入基金
每1月更新,20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10 13:42:05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21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
文化部業務統計
每年更新,34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36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8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蒙古警察警政研習班統計表
每年更新,29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5:40:37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民俗
每周更新,3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9:39
文化部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20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
內外蒙古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1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8:57
文化部蒙藏補助團體私人情形季報表
每3月更新,21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9:13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作業基金
每1月更新,24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8-02 20:54:45
文化部典藏目錄-籐材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5:38
文化部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皮革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52
文化部典藏目錄-飲食用具類
每1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46
文化部文化部動漫新書快訊
每年更新,24朱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5:22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訓練及活動參加人數性別統計
不定期更新更新,16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09
文化部綜藝活動
每1日更新,3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3: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應用美術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20
文化部典藏目錄-文獻書籍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35
文化部典藏目錄-甲殼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37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50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1年更新,22蘇建龍 先生 | 02-85126631 | 2023-07-27 16:04:34
文化部
文化部獎補助-要點
每年更新,19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17-09-07 19:39:50
文化部藝術村
不定期更新更新,2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54:16
文化部典藏目錄-藝術圖像類
每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0:05
文化部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蒙藏文物展覽參觀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06:51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