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江清露師徒代表作北港朝天宮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江清露師徒代表作北港朝天宮藝術與人文

江清露師徒代表作北港朝天宮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92489 , 欄位Id的內容是292489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江清露師徒代表作北港朝天宮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此為江清露於1963年於北港朝天宮正殿屋頂上方的創作。中脊脊背中央最為顯眼的是身騎四靈之首麒麟的三太子,左右兩側以百鳥之王鳳凰、百花之王牡丹作為裝飾,有「三王獻瑞天下太平之意」。脊肚則是一齣取自《三國演義》的戲齣,敘述關羽殺死華雄後,呂布便親自上戰場。張飛、關羽、劉備先後合作與呂布對抗,最後呂布無法招架逃回虎牢關。 雲林北港朝天宮主祀媽祖,曾在清光緒20年(1894)宮前街火災遭受波及,1904、1906年兩次嘉義地震中毀損。大木作匠師陳應彬約於1908-1911年(明治41-44)間聘請同是泉州同安的柯訓來臺施作交趾陶、剪黏與堆花,同行的有其姪子柯仁來和徒弟洪坤福(1865-194?),在此與同鄉的匠師蔡錦對場施作。1912年部分工程完工,柯訓就先行返回大陸,其在台灣的作品,僅存朝天宮正殿的交趾陶及部分人物與背景假山等。姪子柯仁和徒弟洪坤福則留在台灣繼續工作。柯仁來是開發宜蘭地區工作的重要推手,婚後定居於台北三重,曾在二重先蔷宮寄附(捐贈)交趾陶水車堵。   洪坤福(1865-194?) 是柯訓的傳人,為日治時期作品最豐、聲名最著的剪粘司阜頭,亦擅長交趾陶、堆花。此派交趾陶有別於廣東師的葉王,採用釉下料「生料」,釉色溫潤具流動性,尪仔頭要翻模,造型小巧,人物優美;葉王交趾陶採「熟釉」的釉上彩,造型奇巧、誇張,人物富表情。洪坤福施作過新港奉天宮(1912)、朴子配天宮(1915)、大龍峒保安宮(1918-1919)、艋舺龍山寺(1924)、員林福臨宮(1928)、樹林濟安宮(1926)、大龍峒孔子廟等多所廟宇。廟宇工作應接不暇,大量收授台灣徒弟,開枝拓葉,北部、中部地區活躍的匠師多為洪氏門下之人,長期主導臺灣剪黏業界,終使嘉義新港和彰化永靖成為臺灣剪黏及交趾陶的兩大重鎮。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92489&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4A627896-7026-4929-93C5-29B361731AA6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09-24T18:07:02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92489

Id

292489

Title

江清露師徒代表作北港朝天宮

Description

此為江清露於1963年於北港朝天宮正殿屋頂上方的創作。中脊脊背中央最為顯眼的是身騎四靈之首麒麟的三太子,左右兩側以百鳥之王鳳凰、百花之王牡丹作為裝飾,有「三王獻瑞天下太平之意」。脊肚則是一齣取自《三國演義》的戲齣,敘述關羽殺死華雄後,呂布便親自上戰場。張飛、關羽、劉備先後合作與呂布對抗,最後呂布無法招架逃回虎牢關。 雲林北港朝天宮主祀媽祖,曾在清光緒20年(1894)宮前街火災遭受波及,1904、1906年兩次嘉義地震中毀損。大木作匠師陳應彬約於1908-1911年(明治41-44)間聘請同是泉州同安的柯訓來臺施作交趾陶、剪黏與堆花,同行的有其姪子柯仁來和徒弟洪坤福(1865-194?),在此與同鄉的匠師蔡錦對場施作。1912年部分工程完工,柯訓就先行返回大陸,其在台灣的作品,僅存朝天宮正殿的交趾陶及部分人物與背景假山等。姪子柯仁和徒弟洪坤福則留在台灣繼續工作。柯仁來是開發宜蘭地區工作的重要推手,婚後定居於台北三重,曾在二重先蔷宮寄附(捐贈)交趾陶水車堵。   洪坤福(1865-194?) 是柯訓的傳人,為日治時期作品最豐、聲名最著的剪粘司阜頭,亦擅長交趾陶、堆花。此派交趾陶有別於廣東師的葉王,採用釉下料「生料」,釉色溫潤具流動性,尪仔頭要翻模,造型小巧,人物優美;葉王交趾陶採「熟釉」的釉上彩,造型奇巧、誇張,人物富表情。洪坤福施作過新港奉天宮(1912)、朴子配天宮(1915)、大龍峒保安宮(1918-1919)、艋舺龍山寺(1924)、員林福臨宮(1928)、樹林濟安宮(1926)、大龍峒孔子廟等多所廟宇。廟宇工作應接不暇,大量收授台灣徒弟,開枝拓葉,北部、中部地區活躍的匠師多為洪氏門下之人,長期主導臺灣剪黏業界,終使嘉義新港和彰化永靖成為臺灣剪黏及交趾陶的兩大重鎮。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09-24T18:07:02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江清露師徒代表作北港朝天宮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421
Id: 286421
Title: 劉依綾
Description: 顛覆正妹就該嬌羞、木工師傅就該不修邊幅的刻板印象,24歲的劉依綾扛著木頭做家具,成為花蓮港邊最美的人物風景。花蓮港邊一處不起眼的倉庫,隱身著一個偌大木工坊,這裡是610藝術傢俱手創館,裡頭充斥各式各樣

MOC_Id: Culture_Object184952
Id: 184952
Title: 桃園藝術亮點 : 沈秀成
Description: 為持續積累和保存重要的藝術文化資產,充實藝術人才資料庫,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自2015年起辦理《桃園藝術亮點》叢書計畫,每年度編撰10位桃園資深藝術家專書,記錄藝術家們在藝壇的卓越貢獻,藉以書寫與藝術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77
Id: 301177
Title: 勇士爸爸去搶孤
Description: 李潼透過《勇士爸爸去搶孤》的故事,想告訴大家「搶孤」到底是甚麼活動。為什麼在聰聰的爸爸告訴全家要在農曆七月二十九日半夜搶孤時,媽媽的臉都綠了?跟著爸爸和勇士搶孤隊的訓練過程,聰聰開始認識了搶孤是怎麼一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82053
Id: 282053
Title: 馬祖民居牆體裝置:落水頭
Description: 根據鄭智仁於2003年編著的《連江縣鄉土建築研究報告:馬祖民居》,為了避免屋頂的排水散溢,會在牆面設置「落水頭」,若是四面圍蔽且設有女兒牆的民居建築,即可考慮用此設計來排放女兒牆內的雨水。落水頭通

MOC_Id: Culture_Event180692
Id: 180692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茶未來實驗室活動,藝術家宮保睿於展前準備活動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內,茶未來實驗室活動,藝術家宮保睿於展前的準備活動。茶未來實驗室是個實驗性計畫,試圖去探索未來茶型態與個人狀態行為之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069
Id: 660069
Title: 16.大肚山H41 貝殼化石
Description: 石雕家陳松於民國34年出生於台中沙鹿,從小展現藝術天賦,於新竹師範專科學校隨李澤藩教授研習水彩、後至國立藝專(現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從邱雲教授研習雕塑,並以第一名成績畢業。陳松老師喜愛以石雕紀錄歷史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384
Id: 660384
Title: 晨之歌劇院
Description: 2014年「拍!歌劇院之美」攝影比賽原攝原味類入選作品。 臺中國家歌劇院由普立茲克(PRITZKER)獎得主伊東豊雄建築師所設計,基地面積5萬7020.46平方公尺;建築高度37.7公尺,地下2層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20
Id: 301120
Title: 臺灣四季:日據時期臺灣短歌選
Description: 由陳黎與上田哲二合譯,本書首次完整收錄日治時期在臺日人的短歌作品,從許多不易找到的珍貴日文歌集中選錄出來,呈現出與當時官方文藝政策及與臺灣文人經典截然不同的庶民樣貌,這些短歌作者並非著名作家,也不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80
Id: 301180
Title: 妖/冶
Description: 陳黎為筆名,本名陳膺文,1954 年生,台灣花蓮人,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畢業。2007年11月—12月於清雲科技大學擔任駐校作家。曾獲國家文藝獎、時報文學獎推薦獎、敘事詩首獎、新詩首獎,聯合報文學獎新詩

MOC_Id: Culture_Event224833
Id: 224833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蘇健霖的作品「無名花(匙置)」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展出金屬藝術創作家蘇健霖之作品「無名花(匙置)」。本項作品使用黃銅為材,經鑄造、鍛造、焊接結構而成,成品長× 寬

MOC_Id: Culture_Place595483
Id: 595483
Title: 蔚藍度過立霧溪
Description: 〈蔚藍度過立霧溪〉以「渾然一層一層鑿開岩層上的花蓮,在精雕細琢成詩」,頗有破壞後,浴火重生的感覺。作者黃裕榮、廖文榮的公共藝術與產品設計皆融合環保與綠資源的概念。此件作品為民國91年(2002)開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122
Id: 300122
Title: 捧儂飯碗〔勿會〕容易,做儂司監著細膩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捧儂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491
Id: 267491
Title: 巴陵道中
Description: 黃農(1945-2018)所作〈巴陵道中〉描繪桃園市復興區巴陵古道之景,此道位於拉拉山區,「巴陵」(Balong)源自泰雅語,為檜木或巨木之意,原為泰雅族原住民聚落。畫中滿幅峭崖絕壑,僅留一道天際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28
Id: 595928
Title: 蓮-陽之印
Description: 此作品〈蓮-陽之印〉呈現蓮花出水之意象,水滴與波紋的形狀表現出自然界中水的循。一如生命之輸迥,從海平面昇起之大陽如蓮花之出水盛放,映照出太陽的意象。日本籍緒方良信說:「石雕就像是水滴石穿,水一直滴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64
Id: 301264
Title: 大車拼
Description: 《大車拼》為1988年王禎和創作的電影劇本,他生前曾提及最愛鬧劇,而《大車拼》也是其最後一部鬧劇作品。作者王禎和是花蓮在地作家,其書寫常常圍繞著社會底層的小人物,這些小人物的特質不乏憨厚、樸實、卑微,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72
Id: 286072
Title: 七星潭2
Description: 劉洋的石雕作品〈七星潭2〉利用負空間製造陰陽,看的是岸對水的限制,其實是水對岸的改變。展示水的力量,柔軟的力量。中國石雕家劉洋曾造訪過花蓮,深受七星潭的風景感動,他說:「我想用石頭做水」,於是就成了這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392
Id: 594392
Title: 獎狀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政工幹部學校所頒發之獎狀,為馬祖新村社區55號住戶文鵬先生所提供,文鵬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同時也是知名的反共義士,現與其家人居住於陸光五村。 政工幹部學校為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前身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43
Id: 296343
Title: 放火燒天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放火

MOC_Id: Culture_Place595815
Id: 595815
Title: 人神合力
Description: 〈人神合力〉這件作品遂在一種流動於演算的切割弧面與天然的崩裂剝蝕間,讓造物者、創作者與觀者,持續參與作品的創生與凋零的無盡循環。作者伊費•班其林(Yves Banchelin)融合礦物的有機質感和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398
Id: 289398
Title: 蘭陽小詩磨坊
Description: 本書集結了林煥彰、陳良欽、鍾耀寧、簡淑茹、阿伯、王沁怡、李智勝、月光鳥、耕雲等八位宜蘭詩人在「蘭陽.小詩磨坊」共同討論創作的作品合輯。這本詩集可看見這些作家多年書寫的成果,林煥彰以自然觀察創作童詩

MOC_Id: Culture_Object480079
Id: 480079
Title: 2018年台灣蓪草學會-蓪草學_蓪行台灣
Description: 蓪草在台灣的歷史可以追朔到唐山過台灣之前,至少300多年的歷史中各縣市已經陸續留下許多記憶,但很可惜一般民眾都不明瞭身邊曾有如此奇特的植物與工藝。這個圖表是在申請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過程中進行台灣各

MOC_Id: Culture_Object658657
Id: 658657
Title: 《紅衛兵》之招待券
Description: 《紅衛兵》一劇為慶祝蔣中正總統八十歲生日所演出之祝壽戲,由臺北市話劇欣賞演出委員會及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擔任主辦及演出單位,演出日期為1966年10月30日,演出地點為臺北市第一女子中學大禮堂。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377
Id: 286377
Title: 吳明聲
Description: 「我相信,石雕是一種感覺運動,唯有透過人與作品之間的相互創構才得以完整。我喜愛的創作主題,往往游移於現實與抽象之間,甚至涵納兩方,例如在山、雲間也呈顯人性的慾望與情感,或在現成物間找到一種哲學趣味,讓

MOC_Id: Culture_Event629707
Id: 629707
Title: 安慶小學第六屆甲班生中學後返校拜訪穆東雲老師紀念
Description: 安慶代用國民學校第六屆甲班畢業念中學後,返校拜訪穆東芸老師,並合照留念。該次參加的第六屆甲班校友共17位。該屆甲班畢業生:六甲:伍千榮、鄭文代、陳靜男、洪雪娥、戴綉明、顏哲三、黃邦夫、王陳玉敏、朱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79
Id: 267579
Title: 群賢畢至
Description: 〈群賢畢至〉描寫山中泉瀑、深潭、松下涼亭、文人雅集遊賞之景,文人墨客或倚欄賞景、或席地休憩、或乘舟觀瀑,一派悠閒自在。題跋:「群賢畢至。松風水榭集群賢,大筆頻揮瀑吼煙,灑墨興雲橫嶺上,山中日月不知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669
Id: 516669
Title: 花女游泳池即將完工
Description: 此報紙影像為1941年(昭和16年)1月11日東臺灣新報地方版的報導,說明當時花蓮港女子高級中學的游泳池即將完工,在當時可謂令人稱羨的校內游泳池。文中提及泳池的建設由基金會與學生家長負責補助,當建

MOC_Id: Culture_Event180624
Id: 180624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4月28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設計3D上視模擬圖1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4月28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設計3D上視模擬圖。從模擬圖中可以看到動線安排,以及互通空間的七大展區。 本次展

MOC_Id: Culture_Object603899
Id: 603899
Title: 本島語在街上氾濫應獎勵國語落實生活基調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8月18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近年因花蓮港市產業開發浪潮,導致本島人快速增加,因而本島語在街上氾濫,讓推行國語常用運動的國語傳習所的效果大打折扣。日常生

MOC_Id: Culture_Object186373
Id: 186373
Title: 桃園藝術亮點 : 木藝 頂真執著的大溪 瑰寶 : 游禮海
Description: 為持續積累和保存重要的藝術文化資產,充實藝術人才資料庫,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自2015年起辦理《桃園藝術亮點》叢書計畫,每年度編撰10位桃園資深藝術家專書,記錄藝術家們在藝壇的卓越貢獻,藉以書寫與藝術

MOC_Id: Culture_Object234673
Id: 234673
Title: 食譜─全隻瓜(糖醋黃魚)
Description: 馬祖方言稱黃魚為「黃瓜」,過去的馬祖,黃魚產量極豐,每年春天(3-5月)黃魚會迴游至東引海域產卵,從清明到夏至間「討黃瓜」成為馬祖漁民的盛事。「全隻瓜」為全隻黃魚的意思。馬祖糖醋的料理方式,多以米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26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

實體書店

每1年更新,155

陳怡君 小姐 | 02-85126472 | 2023-07-27 17:37:20

文化部

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25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

西藏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3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18-08-16 16:12:45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17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12

文化部

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3

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每1日更新,34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木材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

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19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礦石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36

文化部

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2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學

每周更新,28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4:35

文化部

典藏目錄-藻類

每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5:10

文化部

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5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宗教禮俗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4:06

文化部

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

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27

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民俗

每周更新,3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9:3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27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

藝文活動-主題推薦

每月更新,2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6:39

文化部

典藏目錄-鳥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41

文化部

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3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

文化部單位預算

每1年更新,28

林瑀玟 小姐 | 02-85126642 | 2023-08-01 10:20:23

文化部

獎補助已結案核銷案件

每年更新,18

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1-04-07 17:05:3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纖維染織類

每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1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