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江清露師徒代表作北港朝天宮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江清露師徒代表作北港朝天宮藝術與人文

江清露師徒代表作北港朝天宮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92489 , 欄位Id的內容是292489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江清露師徒代表作北港朝天宮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此為江清露於1963年於北港朝天宮正殿屋頂上方的創作。中脊脊背中央最為顯眼的是身騎四靈之首麒麟的三太子,左右兩側以百鳥之王鳳凰、百花之王牡丹作為裝飾,有「三王獻瑞天下太平之意」。脊肚則是一齣取自《三國演義》的戲齣,敘述關羽殺死華雄後,呂布便親自上戰場。張飛、關羽、劉備先後合作與呂布對抗,最後呂布無法招架逃回虎牢關。 雲林北港朝天宮主祀媽祖,曾在清光緒20年(1894)宮前街火災遭受波及,1904、1906年兩次嘉義地震中毀損。大木作匠師陳應彬約於1908-1911年(明治41-44)間聘請同是泉州同安的柯訓來臺施作交趾陶、剪黏與堆花,同行的有其姪子柯仁來和徒弟洪坤福(1865-194?),在此與同鄉的匠師蔡錦對場施作。1912年部分工程完工,柯訓就先行返回大陸,其在台灣的作品,僅存朝天宮正殿的交趾陶及部分人物與背景假山等。姪子柯仁和徒弟洪坤福則留在台灣繼續工作。柯仁來是開發宜蘭地區工作的重要推手,婚後定居於台北三重,曾在二重先蔷宮寄附(捐贈)交趾陶水車堵。   洪坤福(1865-194?) 是柯訓的傳人,為日治時期作品最豐、聲名最著的剪粘司阜頭,亦擅長交趾陶、堆花。此派交趾陶有別於廣東師的葉王,採用釉下料「生料」,釉色溫潤具流動性,尪仔頭要翻模,造型小巧,人物優美;葉王交趾陶採「熟釉」的釉上彩,造型奇巧、誇張,人物富表情。洪坤福施作過新港奉天宮(1912)、朴子配天宮(1915)、大龍峒保安宮(1918-1919)、艋舺龍山寺(1924)、員林福臨宮(1928)、樹林濟安宮(1926)、大龍峒孔子廟等多所廟宇。廟宇工作應接不暇,大量收授台灣徒弟,開枝拓葉,北部、中部地區活躍的匠師多為洪氏門下之人,長期主導臺灣剪黏業界,終使嘉義新港和彰化永靖成為臺灣剪黏及交趾陶的兩大重鎮。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92489&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4A627896-7026-4929-93C5-29B361731AA6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09-24T18:07:02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92489

Id

292489

Title

江清露師徒代表作北港朝天宮

Description

此為江清露於1963年於北港朝天宮正殿屋頂上方的創作。中脊脊背中央最為顯眼的是身騎四靈之首麒麟的三太子,左右兩側以百鳥之王鳳凰、百花之王牡丹作為裝飾,有「三王獻瑞天下太平之意」。脊肚則是一齣取自《三國演義》的戲齣,敘述關羽殺死華雄後,呂布便親自上戰場。張飛、關羽、劉備先後合作與呂布對抗,最後呂布無法招架逃回虎牢關。 雲林北港朝天宮主祀媽祖,曾在清光緒20年(1894)宮前街火災遭受波及,1904、1906年兩次嘉義地震中毀損。大木作匠師陳應彬約於1908-1911年(明治41-44)間聘請同是泉州同安的柯訓來臺施作交趾陶、剪黏與堆花,同行的有其姪子柯仁來和徒弟洪坤福(1865-194?),在此與同鄉的匠師蔡錦對場施作。1912年部分工程完工,柯訓就先行返回大陸,其在台灣的作品,僅存朝天宮正殿的交趾陶及部分人物與背景假山等。姪子柯仁和徒弟洪坤福則留在台灣繼續工作。柯仁來是開發宜蘭地區工作的重要推手,婚後定居於台北三重,曾在二重先蔷宮寄附(捐贈)交趾陶水車堵。   洪坤福(1865-194?) 是柯訓的傳人,為日治時期作品最豐、聲名最著的剪粘司阜頭,亦擅長交趾陶、堆花。此派交趾陶有別於廣東師的葉王,採用釉下料「生料」,釉色溫潤具流動性,尪仔頭要翻模,造型小巧,人物優美;葉王交趾陶採「熟釉」的釉上彩,造型奇巧、誇張,人物富表情。洪坤福施作過新港奉天宮(1912)、朴子配天宮(1915)、大龍峒保安宮(1918-1919)、艋舺龍山寺(1924)、員林福臨宮(1928)、樹林濟安宮(1926)、大龍峒孔子廟等多所廟宇。廟宇工作應接不暇,大量收授台灣徒弟,開枝拓葉,北部、中部地區活躍的匠師多為洪氏門下之人,長期主導臺灣剪黏業界,終使嘉義新港和彰化永靖成為臺灣剪黏及交趾陶的兩大重鎮。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09-24T18:07:02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江清露師徒代表作北港朝天宮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604790
Id: 604790
Title: 入選-暖暖淨水場幫浦間
Description: 暖暖淨水廠營運至今已逾百年,為少數完整保留具歷史性的水利工程設施。淨水場興建於坡地上,利用坡地高差與物理原理,依次設計沈澱池、過濾池及淨水池,省能的進行分水、淨水。1895年日本總督府為解決台灣當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73
Id: 594273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國劇社彩演場地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國劇社彩演場地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將軍所提供,韓麟先生為前國軍少將。 馬祖新村社區活動中心開辦多個社區教室供居民參與,韓麟先生參加的是國劇社,照片為國劇社彩演開

MOC_Id: Culture_Object472930
Id: 472930
Title: 龍川文集(五)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龍川文集》第五冊,線裝書,直式右翻。南宋.陳亮著,清.胡鳳丹編,1911年(宣統3年)埽葉山房石印本。封面左上題籤「龍川文集」「埽葉山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08
Id: 514508
Title: 最多籐編藝師的金岳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清溝、香和;南澳鄉金岳;員山鄉頭分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金岳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16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33
Id: 301033
Title: 嫁妝一牛車
Description: 《嫁妝一牛車》為王禎和成名作,收入他1960年代陸續發表在《現代文學》、《文學季刊》的短篇作品內容刻畫早期臺灣農村底層人民的生活、家庭和男女情感關係,在臺灣文壇有一定影響力。書中最早一篇〈鬼.北風

MOC_Id: Culture_Object560047
Id: 560047
Title: 馬祖新村-婦女與同鄉合影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婦女與同鄉親友於1951年在台北相聚的合影留念照片,由馬祖新村社區72號住戶何朱靄蘭女士所提供,何朱靄蘭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 馬祖新村住民當中也包含很多原本居住在大陸各省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177645
Id: 177645
Title: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社區活動補助案成果報告書大溪鎮展演設施九十年度推展藝文活動計畫編號13:藝文研習
Description: 本報告書為大嵙崁文教基金會提報之「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社區活動補助案」成果報告書,內容為「大溪鎮展演設施九十年度推展藝文活動計畫編號13:藝文研習」。 此次藝文研習的對象以大嵙崁文教基金會志工為主。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63
Id: 559963
Title: 台北市反共愛國聯盟回國盟員聯誼會會員通訊錄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1981年(民國70年)台北市反共愛國聯盟回國盟員聯誼會會員通訊錄,為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將軍所提供,韓麟先生為前國軍少將。 中華民國反共愛國聯盟簡稱「愛盟」,早期稱為「全美中國同

MOC_Id: Culture_Event234067
Id: 234067
Title: 花蓮在地文學作家圖像特展14
Description: 「陳黎—在我的城旅行所有的城」,花蓮縣文化局圖書館推出在地文學作家圖像特展,文學家陳黎新春第一砲,將在文化局圖書館及全縣13鄉鎮市圖書館同步展出。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李進益、文學家邱上林、松園別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84327
Id: 284327
Title: 三鬮仔總蘭社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梅洲社區的日曆。本篇六月十日的主題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113
Id: 289113
Title: 星泉(選自《第二屆蘭陽文學獎 繁花盛開》)
Description: 本文出自《繁花盛開:第二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為童話獎第二名。 心地善良的小男孩小祐,在看見下凡的星兒姐姐時,並沒有許下任何滿足個人私利的願望,而是希望「村子裡有一池終年冰涼的泉水」,因為每到

MOC_Id: Culture_Event288611
Id: 288611
Title: 第四屆蘭陽文學獎頒獎典禮:童話組前三名得獎者合影
Description: 第四屆蘭陽文學獎於2010年10月19日頒獎,圖為童話組前三名得獎者合影,左一第三名李定偉,得獎作品〈願望小郵差〉、左二第二名黃培欽,得獎作品〈章魚烏賊衝浪賽〉、左三第一名王宇清,得獎作品〈地球汽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87
Id: 267587
Title:
Description: 〈背〉是吳烈偉(1960–)的水墨繪畫作品,姓名章:「烈偉」(朱文)、引首章:「求真」(朱文)、壓角章:「幽石居人」(白文)。這是一幅少見以人體作為速寫對象的水墨畫作品。 畫中寫一坐於地上,背對

MOC_Id: Culture_Place595460
Id: 595460
Title: 內世界
Description: 〈內世界〉整體作品以象形文字「石」為原始構想。以矩形象徵城市文化的進程,而上方透空的石心貫穿了矩型,連結著文明與自然。自然與發展如何取得平衡,正如同內世界的石心繼續等待,抑或是探索、追尋。作者樊烱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66
Id: 285966
Title: 心靈視窗-匯
Description: 作者阮秋淵的「心靈視窗系列」,是長期身處花蓮,經常省思、面對自己內在的聲音所發展出來的系列作品。此件作品〈匯〉使用硬砂岩,在中間刻出透視效果的長窗,是象徵心靈視窗的元素,觀者都可穿透向裡面穿越,重新審

MOC_Id: Culture_Object177666
Id: 177666
Title: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社區活動補助案成果報告書大溪鎮展演設施九十一年度推展藝文活動計畫編號16:桃仔園系列─丫丫兒童劇團
Description: 本報告書為大嵙崁文教基金會提報之「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社區活動補助案」成果報告書,內容為「大溪鎮展演設施九十一年度推展藝文活動計畫編號16:桃仔園系列─丫丫兒童劇團」。 由丫丫兒童劇團提出演出計畫及內

MOC_Id: Culture_Object284286
Id: 284286
Title: 泰雅古調―即興吟唱的文化資產
Description: 泰雅傳統吟唱像是美麗的即興創作。泰雅男人普遍上不善於言語表達,但卻善於即興吟唱,透過泰雅傳統旋律的曲調將故事吟唱出來;通常皆依照當時的心情或想說的故事即興填詞,曲調也會因個人有所調整,因而成為泰雅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403
Id: 287403
Title: 木鼓
Description: 原住民所使用的樂器大多是從大自然取材,木、竹皆是可用於製作樂器的主要材料,原住民的樂器,除了可用於娛樂、歌舞伴奏外,亦可傳遞訊息。過去阿美族人的木鼓是取樟樹或茄苳樹等不易腐爛的樹種,將樹幹挖空成鼓胴,

MOC_Id: Culture_Object666004
Id: 666004
Title: 張俊彥: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凡塵悲歌》第二樂章手稿 P3
Description: 本圖片為作曲家張俊彥的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第二樂章的創作手稿,此為第三頁。 張俊彥(Chun-yien, CHANG, b. 1973)為臺灣知名作曲家及跨領域工作者,出生於臺中市,是一位全然在

MOC_Id: Culture_People559514
Id: 559514
Title: 洪麗雯
Description: 洪麗雯於2004年就讀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期間即開始其對蓪草之研究,期間發表蓪草相關文章有〈被遺忘的植物-蓪草〉、〈蓪草之栽培與收穫〉、〈超越紙的想像-蓪草紙之製作〉、〈含蓄的願望:傳統「飯春」

MOC_Id: Culture_Object303985
Id: 303985
Title: 《硓古石》季刊第41期〈《海南雜著》的版本與譯本〉
Description: 本文收錄於《硓古石》季刊第41期,篇名為「海南雜著》的版本與譯本」,作者陳益源,以下為本篇內容摘要: 本文更正了林衡道口述《臺灣一百位名人傳》有關蔡廷蘭的《海南雜著》中〈滄淇紀險〉、〈炎荒紀程〉

MOC_Id: Culture_Object259084
Id: 259084
Title: 《環鏡樓唱和集》
Description:   《環鏡樓唱和集》,出版於1920年(大正9年)6月,由臺灣礦業鉅子顏雲年主纂,其弟顏國年擔任發行人,付梓臺灣第1次詩人大會當年各詩家的名句佳章,都為一集,題為《環鏡樓唱和集》。   《環鏡樓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14
Id: 595614
Title: 石電話-相互理解
Description: 作者淺川洋行的創作含有一個夢和希望,希望人們能透過石雕做為溝通媒介,因為唯有溝通才能彼此了解,因為了解才會沒有紛爭,沒有紛爭才能永保和平。利用石頭做媒介,因此溝通就能互相了解。這是作品〈石電話-相

MOC_Id: Culture_Place595479
Id: 595479
Title: 洄瀾體U-Cup
Description: 〈洄瀾體U-Cup〉石材創作近似於花蕾綻放的造型,將U型曲線做成串聯結構,既可以說是具象的隱喻,也可以視為抽象的比喻。作者黃裕榮、廖文榮的公共藝術與產品設計,每一件皆以融合環保與綠資源的概念為目標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713
Id: 283713
Title: 杜尚‧克瑞李克
Description: 杜尚‧克瑞李克本名Dusan Kralik,於白1941年出生於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發(Bratislava),於1967年獲得布拉迪斯拉發學院創意藝術學院碩士學位,隨後於1968年至1974年,在捷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229
Id: 287229
Title: 大顯身手
Description: 來自秀林鄉富世村的肯恩基.武茂,早年曾從事傳統臼杵、蒸籠等生活用品的雕刻裝飾,肯恩基在雕刻太魯閣族「祖靈之眼」的圖騰時,開啟對於木雕創作的興趣,進而不停學習,他的木雕啟蒙導師是其叔叔,同為太魯閣族的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08918
Id: 608918
Title: 噶瑪蘭廳志(三)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噶瑪蘭廳志》(三),本書封面較為破損褪色,然其餘部分保存良好,字體仍可辨。內容收錄《噶瑪蘭廳志》卷三禮制、祀典、風教與政術。禮制一節除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67
Id: 283567
Title: 胡棟民
Description: 胡棟民1967年生於台北,1992年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雕塑組畢業,2010年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造形研究所畢業。在學階段就已經入選台北市美展、新展望展、全省美展、現代美術雙年展等重要美術展的雕塑獎,有

MOC_Id: Culture_Object604156
Id: 604156
Title: 入選-跟醫師合影
Description: 日治大正11年出生的謝春梅是貧困的佃農之子,未能考高中進醫學院,高職讀了一年,第二年就沒錢註冊輟學;16歲起在公館、苗栗、新竹等地醫院、診所當實習助理,日治時期允許師徒制的醫師認證,但只能在偏遠地

MOC_Id: Culture_Event224746
Id: 224746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1869年大稻埕與河頭溝地圖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展示之「1869年大稻埕與河頭溝地圖」係策展單位重置自中研院人社中心地理科學研究專題中心——臺灣百年地圖所得。為臺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13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

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16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膠彩畫類

每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47

文化部

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17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

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14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雜誌期刊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2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維管束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30: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1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特別收入基金

每1月更新,13

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10 13:42:0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學

每周更新,15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4:35

文化部

文化部單位決算

每1年更新,14

吳 小姐 | (02)8512-6611 | 2023-07-19 20:58:32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藝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1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瓷類

每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3:44

文化部

文化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之項目

每年更新,1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金屬類

每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7:2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

蒙藏學術資訊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15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1-06-29 12:27:01

文化部

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與地方考試文化行政類錄取人數統計

每年更新,18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1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

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16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

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裝置藝術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57

文化部

文化部高等教育推廣教育中心名錄

每年更新,19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2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

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15

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

蒙藏文物展覽參觀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4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06:51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3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