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大新百貨空中遊樂園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產業與經濟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大新百貨空中遊樂園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產業與經濟

大新百貨空中遊樂園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產業與經濟」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39:45。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485383 , 欄位Id的內容是485383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大新百貨空中遊樂園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本照片中是攝影師鐘清溪,在大新百貨頂樓空中兒童樂園所攝,照片中的遊樂設施是頗受小朋友喜愛的旋轉飛機「大新航空」,大人帶著小孩,坐在飛機造型的車子內緩慢的移動著。照片裡的小朋友,最大的約莫國小二年級左右,他們成長的年代適逢臺灣經濟發展的起始,小孩子的娛樂選擇比起上一代的父母有了更多的選擇,在百貨公司的空中樂園遊玩,是當時的小朋友最開心的事。 大新百貨是第一家臺灣人創辦的百貨公司,坐落高雄鹽埕區大勇路上,1954年動工、1956年開幕。首先從一樓的大新百貨行、新高絨線行和中國襯衫行開始,再逐層招商。隨著三、四、五樓相繼營業,1959年新裝全臺第一座電動手扶梯,並有電梯小姐服務。大新百貨不僅有各式各樣的商品,最吸引人大眾的是,首創在百貨公司頂樓設置兒童空中遊樂園,在當時可說是大人跟小孩假期旅遊的好地方。 拍攝本張照片的攝影師鐘清溪說,1972年他在高雄服兵役時,當時一個月月薪大概只有200塊左右,所以沒有額外的金錢與時間去比較遠的地方,多數都是在高雄附近著名的景點遊走,像是澄清湖、旗津,以及有免費的冷氣的大型百貨公司。當時的鹽埕區屬於高雄市的精華商業區,鐘清溪也會跟著朋友來到鹽埕區遊玩,便在大新百貨的空中樂園拍下這張照片。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485383&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94812596-FF67-4EDC-A0D5-F0932FBC0063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2-28T12:47:15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產業與經濟

MOC_Id

Culture_Object485383

Id

485383

Title

大新百貨空中遊樂園

Description

本照片中是攝影師鐘清溪,在大新百貨頂樓空中兒童樂園所攝,照片中的遊樂設施是頗受小朋友喜愛的旋轉飛機「大新航空」,大人帶著小孩,坐在飛機造型的車子內緩慢的移動著。照片裡的小朋友,最大的約莫國小二年級左右,他們成長的年代適逢臺灣經濟發展的起始,小孩子的娛樂選擇比起上一代的父母有了更多的選擇,在百貨公司的空中樂園遊玩,是當時的小朋友最開心的事。 大新百貨是第一家臺灣人創辦的百貨公司,坐落高雄鹽埕區大勇路上,1954年動工、1956年開幕。首先從一樓的大新百貨行、新高絨線行和中國襯衫行開始,再逐層招商。隨著三、四、五樓相繼營業,1959年新裝全臺第一座電動手扶梯,並有電梯小姐服務。大新百貨不僅有各式各樣的商品,最吸引人大眾的是,首創在百貨公司頂樓設置兒童空中遊樂園,在當時可說是大人跟小孩假期旅遊的好地方。 拍攝本張照片的攝影師鐘清溪說,1972年他在高雄服兵役時,當時一個月月薪大概只有200塊左右,所以沒有額外的金錢與時間去比較遠的地方,多數都是在高雄附近著名的景點遊走,像是澄清湖、旗津,以及有免費的冷氣的大型百貨公司。當時的鹽埕區屬於高雄市的精華商業區,鐘清溪也會跟著朋友來到鹽埕區遊玩,便在大新百貨的空中樂園拍下這張照片。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2-28T12:47:15

Keyword_Subject_1

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產業與經濟

「大新百貨空中遊樂園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產業與經濟」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Place153343
Id: 153343
Title: 南竿93據點
Description: 南竿93據點位於連江縣南竿鄉馬祖村四大金剛連下方。2007年由中國科技大學主持之《96年度連江縣文化景觀普査計畫》調查時,據點已荒廢,無法進入,僅可從對岸眺望有一機槍堡。目前據點已經落入后澳水庫集

MOC_Id: Culture_Place326285
Id: 326285
Title: 福德神
Description: 福德廟,位於苗栗三堡大甲街,據《土地申告書》登載該地地號為287號,即今日台中市大甲區順天路與民生路交叉口。《土地申告書》所附〈理由書〉記載:「右者緣因自清國時代嘉慶廿一年二月間,大甲街庄紳董鳩金

MOC_Id: Culture_Event668183
Id: 668183
Title: 婦聯會蒞臨國軍北投醫院關心傷患狀況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攝於1958年(民國47年)10月9日,為婦聯會雙十國慶在北投醫院慰勞傷患活動,當天美軍顧問團杜安將軍夫婦及日本大使夫人由婦聯會攜同參加,由桌面上的旗幟可以看到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誼會,前方

MOC_Id: Culture_Place620057
Id: 620057
Title: 義林
Description: 義林位於大後溪與內社溪會合處之左岸,地形上為一山麓緩坡地,排灣族語稱為チャナアシヤ(chianashia,加那阿西亞),1949~1950年間鄉公所由來義社舊部落遷移至此,當時即有幾戶隨之遷入,1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575
Id: 660575
Title: 臺灣縱貫鐵路全通式 - 通車典禮時飯廳和休憩所之全景
Description: 明治41(1908)年10月24日臺中公園成為祝賀台灣縱貫鐵路通車典禮慶祝會場,此為當時園內作為飯廳和休憩所之全景。 本照片出自《台中市珍貴古老照片專輯第四集》,2000年12月出版,為保留照片的

MOC_Id: Culture_Place619235
Id: 619235
Title: 壽駐在所附近的舊部落
Description: 部落族人返回壽駐在所附近的舊部落,圖為部落族人與坍毀的石版屋。日治時期官方進入壽一帶的時間為1926年(大正15年)1月31日,臺東廳告示第十號發布里壟支廳轄區新增警察官吏駐在所,於內本鹿至高雄州

MOC_Id: Culture_Place512738
Id: 512738
Title: 宜蘭監獄
Description: 宜蘭監獄設立於1896年明治年間,原址位於宜蘭市神農路,為殖民政府進入宜蘭後首批建築完成之行政衙署之一。初始名稱為「臺北刑務所宜蘭支所」,1945年改稱「臺灣第一監獄第一分監」,直至1947年才定

MOC_Id: Culture_Place617079
Id: 617079
Title: 崇德社區
Description: 影像為崇德社區(達吉利)沿革解說牌,花蓮縣秀林鄉崇德村,約兩百年前,族人集在本村山腰,近大岩石處居住設一社,日治時被迫遷至今天主教堂附近及鐵路車站附近,並有石控子社(Alang Iyax Paru

MOC_Id: Culture_Object299929
Id: 299929
Title: 剝皮寮歷史建築群/康定路25號
Description: 原本彎曲的老街,因日治時代「市區改正」採取方格筆直道路,將建築超出道路指定線的部份拆除,造成本區的店面多為斜向,形成廣州街的特殊街面。街屋為一種狹長式市街商店住宅,清代稱之為「店屋」,其左右兩戶共

MOC_Id: Culture_Place325529
Id: 325529
Title: 哈盆自然保留區
Description: 哈盆地區位於新北市、宜蘭縣交界一帶,因為地處偏僻,人為破壞少,是台灣地區少數仍保有低海拔原始闊葉林林相的區域之一。區內大部份為天然林,為樟科、殼斗科二者為主的樟櫟群叢,屬於暖溫帶山地闊葉樹林,植物

MOC_Id: Culture_Object672160
Id: 672160
Title: 臺北市萬華區復華花園新城(復華樸園)
Description: 復華花園新城,前身為復華新村,原位為現今南京東路與長春路間的平房式眷舍,乃當時國防部為安置內部軍官而規劃興建。當時眷村外圍為一片田園景致,隨眼可見鬱鬱蔥蔥的草木、綠油油的稻田與灌溉的溝渠,環境舒適

MOC_Id: Culture_People733493
Id: 733493
Title: 張雲龍
Description: 張雲龍,新埔街上的居民,本名張魚妹,清朝因捐官得貢生的頭銜,在當時是個很能調停街坊世事的重要人物,於清同治七年(1868)創建雙堂兩層樓建築,「張氏家廟」,俗稱「張家祠」。張氏家祠於1895年被日

MOC_Id: Culture_Object590336
Id: 590336
Title: 南部九碗社經過的叢林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收錄於臺灣古寫真帖的老照片之一,因年代久遠,故較為模糊不易辨識,但右側有附上「南部九碗社經過的叢林」之說明,推測為1896-1897年(明治29至30年)與花蓮港守備隊及新城事件相關之影像

MOC_Id: Culture_Object295886
Id: 295886
Title: 迪化街1段202號店屋
Description: 本建物最早於日據時期1908年(明治41年)10月16日辦理第一次保存登記,此時建物之持有人葉榮泰先生登記地址為「大稻埕南街三十八番戶」,故本建物之創建年代應為1908年(明治41年)。本建築物基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175
Id: 509175
Title: 搬運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所拍攝之畫面為民國50年代前後,鳳林鎮牛車之景象。早期的臺灣,其運輸的形式大多是以牛車為主,而在花蓮本地更是如此。在當時牛車又被稱之為:「板牛車、番牛車、笨車」等。結構上來說,其板輪車的車

MOC_Id: Culture_Object320712
Id: 320712
Title: 1940年臺東高等女學校設立計畫及營繕費內譯書
Description: 圖像左為臺東高等女學校設立計畫,由臺灣總督府核定補助經費於昭和15年(1940),圖像右為臺東高等女學校營繕費內譯書。 依據日治昭和15年(1940)臺東高等學校設置計畫,及其繕費的記載。依序是

MOC_Id: Culture_Event302584
Id: 302584
Title: 1955年新建八斗子國校校舍興工
Description:   「1955年新建八斗子國校校舍興工」,於1955年(民國44年)2月動工平土,地點在北寧路396巷52號。     八斗子國小,其前身為1898年(明治31年)設置的「基隆公學校八斗子分教

MOC_Id: Culture_Place514067
Id: 514067
Title: 古亭畚
Description: 壯圍鄉古亭社區是蘭陽平原的穀倉之一,「古亭畚」是早期儲放稻穀設施,也是地方認同的象徵,但現在幾乎已消失。透過宜蘭社規師計畫,居民提議新建古亭畚,保留社區的記憶;同時並改造活動中心後方的閒置空間。完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332
Id: 512332
Title: 長距離信號旗發號施令情景
Description: 此圖為士兵正在向對方山頭發送信號,由此圖可見,因作戰地位於山區,辨識方向以及軍事行動暗號不易,當時採用旗幟傳達訊號。臺南下田寫真館老闆下田正,隨軍拍攝戰爭場面,從各角度處理砲戰、步兵散兵戰、陣地戰

MOC_Id: Culture_Place753606
Id: 753606
Title: 柴坑子
Description: 「柴坑子」位在彰化大肚山南岸,該地結庄甚早,明鄭時期為解決軍糧問題而實施屯田兵制,寓兵於農,各地駐軍屯墾。鄭氏王朝勢力由台灣南部往中部擴展,並與平埔原住民發生武裝械鬥。是時鄭經率兵往中部剿番,並由

MOC_Id: Culture_Place325236
Id: 325236
Title: 溪底營盤遺址
Description: 清光緒11年(1885),三條崙道路開通後設置溪底營,清代商旅、官吏往來三條崙古道都在溪底營過夜。大正5年(1916),曾設姑仔崙住在所於此,大正12(1923)遷移至稜線上方。戰後1968年,設

MOC_Id: Culture_Place289698
Id: 289698
Title: 舊花蓮港高等女學校校長宿舍
Description: 花蓮女中創校於昭和2年(1927),當時校名為「花蓮港高等女學校」,校長宿舍建於昭和4年(1929),依建築面積為「高等官舍第三種」,等級相當於今日鄉鎮市長公館,可見當時高等女學校校長受尊重的社會地位

MOC_Id: Culture_Place325306
Id: 325306
Title: 馬鞍駐在所
Description: 馬鞍駐在所位於養老山西稜小鞍部上,海拔約1460公尺,最早來此區域開墾的泰雅族原住民Bawan,因此泰雅族人將本區域稱為Bawan,日人將其音譯為馬鞍,駐在所名稱來自於地名。馬鞍駐在所於大正11年

MOC_Id: Culture_Place326258
Id: 326258
Title: 三張犁崁腳
Description: 三張犁崁腳, 坐落於苗栗三堡日南社庄的地名,該地名見於光緒15年(1889)10月地主劉烏蚋變賣土地的「杜賣盡根埔園契字」,內容寫道:「立杜賣盡根埔園契字人劉烏蚋,前因先父遺下建置埔園一所,坐落土

MOC_Id: Culture_Place153291
Id: 153291
Title: 南竿37據點
Description: 南竿37據點位於連江縣南竿鄉清水村南方梅石澳,可於高王爺廟沿階梯向海灘走去左手邊即可看到。2007年由中國科技大學主持之《96年度連江縣文化景觀普査計畫》調查時已因颱風來襲沖毀。1997年開始,政

MOC_Id: Culture_Object293322
Id: 293322
Title: 南京西路255號店屋
Description: 日治時期曾為板橋林家房屋租賃事業的ㄧ部分,曾作為米行、信託業、日用品等行業,印證日治時期租賃房屋等事業興盛。原為板橋林家在六館街尾事業之一部份,突顯六館街在臺北市都市發展不同階段的重要意義及維持了

MOC_Id: Culture_Place177436
Id: 177436
Title: 桃園工作站
Description: 桃園工作站,因桃園大圳灌溉系統的建設,為了便利桃園大圳第一支線所屬灌溉設施的管理及灌溉用水調配,因而設立桃園工作站。工作站初設時,管理桃園大圳第一支線16口貯水池,河水堰12座,北起南崁頂圳、南崁圳為

MOC_Id: Culture_Event668166
Id: 668166
Title: 北投精神病科禮堂婚禮儀式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約攝於1960年(民國50年)左右,地點位在國軍北投醫院精神病科的禮堂,畫面中正在舉行婚禮,而台上中間的主官則是醫院精神科主任郭紓為(中心新村長輩),擔任新人的證婚人。 一般來說結婚分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567698
Id: 567698
Title: 圓池景緻
Description: 此照片由蔡孟璋提供,照片中的地點是在花蓮鐵道文化園區中的圓形小水池旁,日治時代的建築通常一旁會有水池,除了美觀外,也有防火的功能,日治時期時政府透過教育改變台灣人的防災觀念。花蓮鐵道文化園區的前身

MOC_Id: Culture_Object555924
Id: 555924
Title: 花蓮防空指揮部全體官兵歡送副指揮官田榮調紀念
Description: 由於當時的花蓮港公會堂因花蓮港人口劇增的關係,故則在旁邊建設新的集會場所,昭和紀念館的設立,不但能提供集會場所,也能讓長途旅客短暫地住宿幾晚。戰後,昭和紀念館已不再是提供公共空間的集會場所使用,則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工藝美術類

每1年更新,2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5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娛樂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46

文化部

典藏目錄-裝置藝術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

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8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其他類

每1日更新,179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19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8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5

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

藝術村

不定期更新更新,2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54:16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1年更新,22

蘇建龍 先生 | 02-85126631 | 2023-07-27 16:04:34

文化部

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19

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

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25

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

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31

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

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20

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

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7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綜合類

每1年更新,2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4:3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每日更新,102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21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法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52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

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22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

文化部動漫新書快訊

每年更新,24

朱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5:22

文化部

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2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

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89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

典藏目錄-魚類

每1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16

文化部

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

蒙藏課程辦理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4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1-06-29 12:25:19

文化部

文化部施政計畫

每年更新,2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07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雕塑類

每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5:42

文化部

典藏目錄-東南亞島民族類

每1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23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