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石自然保留區的劃設過程人物與團體@#@生物、生態與環境
「北投石自然保留區的劃設過程人物與團體@#@生物、生態與環境」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Event320102 , 欄位Id的內容是320102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北投石自然保留區的劃設過程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北投石自然保留區」之劃設,是經過「北投生態文史工作室」、「生活環境博物園雜誌」、「愛護北投溪;復育北投石」聯盟、「中華民國礦岩協會」、以及北投區地方人士長期的奮鬥,而終於實現的。
早在1995年許陽明主持「北投溫泉親水公園計畫案」,分區規劃北投溪谷地時,就建議設置「北投石復育區」。1999年5月30日「生活環境博物園雜誌」、「北投生態文史工作室」發起「搶救北投石」及推動「北投石景觀特定區」活動,呼籲設立為「北投石景觀特定區」以及修法增列「礦物」為「珍貴稀有動植礦物」。
1999年6月29日內政部都委會通過「變更台北市北投溫泉親水公園附近地區主要計畫案」,台北市政府隨即於1999年11月11日公告實施該地區之主要及細部計畫。立法院於2000年1月15日修正「文化資產保存法」,將「礦石」列為文化資產保存項目。
2000年2月行政院劉兆玄副院長指示,將「北投石」列為「珍貴稀有礦物」、指定「北投溪」為「北投石自然文化景觀」、以及設立「北投石自然文化景觀特定區」等議題提交行政院文化資產保存維護推動小組討論。2000年4月11日農委會承行政院之命,召開指定北投石為自然文化景觀會議。
2013年12月26日台北市政府將北投溪第2瀧至第4瀧間河堤內的行水區及部分毗鄰河岸地,面積0.2公頃,劃設為「北投石自然保留區」,並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與「自然地景指定及廢止辦法」之規定予以公告。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320102&IndexCode=Culture_Even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event/CED5872A-C397-4979-B376-0B475A26E76A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03-20T23:42:44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生物、生態與環境 。
MOC_Id
Culture_Event320102
Id
320102
Title
北投石自然保留區的劃設過程
Description
「北投石自然保留區」之劃設,是經過「北投生態文史工作室」、「生活環境博物園雜誌」、「愛護北投溪;復育北投石」聯盟、「中華民國礦岩協會」、以及北投區地方人士長期的奮鬥,而終於實現的。 早在1995年許陽明主持「北投溫泉親水公園計畫案」,分區規劃北投溪谷地時,就建議設置「北投石復育區」。1999年5月30日「生活環境博物園雜誌」、「北投生態文史工作室」發起「搶救北投石」及推動「北投石景觀特定區」活動,呼籲設立為「北投石景觀特定區」以及修法增列「礦物」為「珍貴稀有動植礦物」。 1999年6月29日內政部都委會通過「變更台北市北投溫泉親水公園附近地區主要計畫案」,台北市政府隨即於1999年11月11日公告實施該地區之主要及細部計畫。立法院於2000年1月15日修正「文化資產保存法」,將「礦石」列為文化資產保存項目。 2000年2月行政院劉兆玄副院長指示,將「北投石」列為「珍貴稀有礦物」、指定「北投溪」為「北投石自然文化景觀」、以及設立「北投石自然文化景觀特定區」等議題提交行政院文化資產保存維護推動小組討論。2000年4月11日農委會承行政院之命,召開指定北投石為自然文化景觀會議。 2013年12月26日台北市政府將北投溪第2瀧至第4瀧間河堤內的行水區及部分毗鄰河岸地,面積0.2公頃,劃設為「北投石自然保留區」,並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與「自然地景指定及廢止辦法」之規定予以公告。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
1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
1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03-20T23:42:44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生物、生態與環境
「北投石自然保留區的劃設過程人物與團體@#@生物、生態與環境」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605
Id:
168605
Title:
阿美族薄薄社的男人
Description:
薄薄社的男人正面。耳戴貝殼製圓形耳飾,與泰雅族的battol相同。由一肩斜掛的是菸草袋的帶子,帶子上具有裝飾。
陳昌吉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222162
Id:
222162
Title:
陳昌吉
Description:
據我所知,Ciwidian氏族是從新城來的。原本我的曾祖母共五兄弟姊妹,和他們的母親Nakaw住在鳳林東邊的Atomoay。母親Nakaw很兇悍,父親不知從什麼時候便失蹤了,於是,由母親Nakaw
岡本禎祐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607669
Id:
607669
Title:
岡本禎祐
Description:
岡本禎祐(約1857-?),字周南,號鐵筆道樂叟。善篆刻、書畫、漢詩,嘉社詩會、鴉社書畫會每有活動,無不延為上賓。在嘉義街南門外開設岡本寫真館,曾參尾崎秀真的「婆娑洋印會」,其篆書作品曾於1929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594
Id:
277594
Title:
吳古懷聞粵亡抽刀自刺,諸子持以藥療之,後自縊而亡 南天痕卷二十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古懷迎士柱妻子屬家人善撫之,而脫身入粵。會江南不守歸,遂棄儒服,託跡堪輿,自號三湖散人。時時走山巔水涘,慟哭獨語;人問之,目瞠不答。及聞粵亡,嘆曰:我尚可食人世粟耶?抽刀自刺,血淋漓灑地,諸子持之
連江縣長賴宗煙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293
Id:
139293
Title:
連江縣長賴宗煙
Description:
1956年7月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成立,合併羅源、長樂、連江3縣為連江縣,實施戰地政務實驗,為軍政一元制,連江縣政府受政委會指導辦理戰地政務工作。《馬祖防衛三十年整建史》記載,政委會為最高行政單位,
MOC_Id:
Culture_Event320083
Id:
320083
Title:
北投石自然保留區
Description:
「北投石自然保留區」之劃設,是經過「北投生態文史工作室」、「生活環境博物園雜誌」、「愛護北投溪;復育北投石」聯盟、「中華民國礦岩協會」、以及北投區地方人士長期的奮鬥,而終於實現的。
早在1995
蘇花公路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064
Id:
509064
Title:
蘇花公路
Description:
蘇花公路前身為日治時期臨海道路。最初的道路僅為理蕃道路,因途中經過險峻的斷崖地形,開鑿不易,僅能供行人與轎子通行。昭和2年(1927)-昭和8年(1933)間,進行路線改正、拓寬、設置待避所與鐵橋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154
Id:
513154
Title:
歌仔戲班的好友扮相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照片提供者葉嫦娥小姐,當年十六歲,經由歌仔戲班的好友們粉墨裝扮,終於能過過戲癮,擺出戲中的姿勢留念。幫忙裝扮的戲班為1950年(民國39年)一個名叫「小美園」的歌仔戲班,來到瑞穗鄉演出。歌
MOC_Id:
Culture_Object291041
Id:
291041
Title:
林玉招貼布畫故事
Description:
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畫中圖像為稀飯配醬菜,講述過去年代的辛苦與吃不飽。故事
近藤元粹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604784
Id:
604784
Title:
近藤元粹
Description:
近藤元粹(1850-1922),字純叔,别號南州外史、螢雪軒主人,松山藩伊豫(今愛媛縣松山市)人,為江戶後期儒者近藤名洲三子;幼年學於家中,1869年(明治2年)入藩學「明教館」,隔年奉藩命赴東京
MOC_Id:
Culture_Event659182
Id:
659182
Title:
陸軍八零一總醫院精精神病科成立十週年特刊目錄
Description:
此張圖片為1962年陸軍八零一總醫院精神病科成立十週年特刊目錄。
目錄內容為整本特刊的索引,從醫院的沿革開始講起,再來就是訴說工作人員10年來的工作心得,也有來此實習的護校專科學生所撰寫的文章,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622
Id:
277622
Title:
許騰曜孝順友善,父親生病時,為其嘗糞便 金門志卷九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天性孝友,父病劇,為嘗糞。事繼母,無幾微忤色。喜急人困,數為人排難解紛。崇禎己巳,海寇李魁奇攻圍後浦土堡,騰曜率族人禦之;力不支,陷。倉皇之際,一賊望之,大呼曰:『吾乃今得報也』!扶掖至魁奇所,力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131
Id:
277131
Title:
鄭鴻逵在金門,擇白沙地築寨 臺灣外記卷三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鴻逵在金門,見成功舉動威嚴,執法無私,亦將船隻悉付之。擇白沙地方築寨,廣搆亭沼,藝植花木,額曰「華覺」;笙歌自娛(後患足疾。至丙申,王進功攻白沙寨,成功合芝豹往救,進功退。功移鴻逵居金門)。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050
Id:
279050
Title:
徐闇公顛沛流離於外海,入潮洲山中後悲憤吐血而亡 徐闇公先生年譜附錄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庚子歲,遙聞永曆帝遇害。辛丑,延平王取臺灣。壬寅五月,王薨,元子經嗣位。癸卯十月,鷺門破,經退守銅山,先生遂南帆。臨別,執沈佺期公手流涕曰:吾居島十四年,只為大明一片乾淨土耳。今遇傾覆,不得已南帆
三輪車跑得快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242
Id:
515242
Title:
三輪車跑得快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民國46年(1957)玉里鐵路宿舍前的車伕。車伕的工作類似今天的計程車。臺灣戰後之初,民生疾苦的情況較為常見,為生計奔波幾乎是每個人的生活主題。當時,三輪車與牛車是臺灣最普遍的交通工具,在
蘭嶼的海岸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612
Id:
168612
Title:
蘭嶼的海岸
Description:
蘭嶼伊瓦丹社的海岸。沙灘上有船,草叢中以石塊堆成的小屋是收藏船隻的地方,其背後為林投樹林,前景中爬滿地上的是馬鞍藤草。此一島嶼完全由火山岩構成,多山地,土著都居住於海邊。
鄒族的巫醫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49
Id:
168549
Title:
鄒族的巫醫
Description:
土著民族生病,多靠祈禱來驅除病魔。此族巫醫多為男人,叫作ruiho,行使巫術。巫醫驅病的方法有許多種,其中最普遍的是,手持土名tapaniyo的草葉,在病人頭上及患部搖拂,並囗唸咒語。本照片是巫醫對一
MOC_Id:
Culture_People296220
Id:
296220
Title:
賴斗妹
Description:
採訪日期:2009年
受訪者:賴斗妹
採訪者:高敏瑛、呂月丹
採訪地點:受訪者自宅
本篇採訪賴斗妹,其中最重要的是1942年發生的「水打中島」事件,該事件影響了許多居住在豐田與鳳林一帶的移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714
Id:
276714
Title:
陰雨壞新築壘墻,墻崩壓死吳淑 海紀輯要卷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淑守坂尾寨,清兵築壘環攻,砲聲日夜不絕;淑處之晏如,身被傷,復染病,不以為意。值陰雨,新築壘墻多壞,揮左右避之;自據床而臥,墻崩壓死。
王攀元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284266
Id:
284266
Title:
王攀元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七張社區的日曆。本篇7月21日的主題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620
Id:
279620
Title:
劉省三目昏耳聾 李文忠公選集第五冊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劉省三電復,病未愈,目昏耳聾,萬難應召。
MOC_Id:
Culture_Object303836
Id:
303836
Title:
《硓古石》季刊第52期〈推尋元代澎湖巡檢—陳信惠、周草庭〉
Description:
本篇文章來自《硓古石》季刊第52期〈推尋元代澎湖巡檢—陳信惠、周草庭〉,作者為吳培基、賴阿蕊。以下是本文摘要內容:今之澎湖早在宋代稱作「平湖」、「彭湖」,地隸泉州晉江縣。元代於澎湖設巡檢司,見於汪大淵
MOC_Id:
Culture_Event658685
Id:
658685
Title:
許仲佐指導員於國軍北投醫院合影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1957年(民國46年)左右,北投醫院指導員許仲佐於北投醫院留影,當時醫院的庭院尚保留日式植栽與造景。
許仲佐1962年(民國51年)結婚,在醫院負責政戰工作,職位只比院長小,因此人人
MOC_Id:
Culture_Object281190
Id:
281190
Title:
訊問謝陣李吉因受傷而死亡的案件 臺案彙錄己集卷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大家吃晚飯,小的就同表甥毛媽生與李吉三人同床睡歇。小的和李吉一頭兩旁睡,毛媽生獨自一頭中央睡。不料睡到半夜時候,聽得草鋪響動,李吉已爬往那一頭與毛媽生行姦。小的因喝罵了幾句,他們都不敢做聲,就歇了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576
Id:
277576
Title:
當時四鎮需糧食二十萬,張有譽無法撥出,上書辭官但不獲允許 南天痕卷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時,四鎮各需餉二十萬,有譽計無所出,至嘔血。連疏乞歸,不允。明年五月,南京失守,有譽逃之武康;久之,旋里。仕宦二十年,僅守先世遺產。其治家居鄉,堪為後人法。年八十一而終。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654
Id:
276654
Title:
僅有張生力疾從公,其餘皆病 巡臺退思錄卷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茲聞林生請假回省,迄未來局;黃生亦抱病而歸,陳生又有腳軟之疾;僅有張生一人力疾從公。
泰雅族太魯閣群的女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01
Id:
168401
Title:
泰雅族太魯閣群的女人
Description:
太魯閣群Gukutsu社女人正面照。女人有剪短前額頭髮的習慣,該群男人在少年時也剪短前額頭髮。同樣的習慣見於北勢群的一部。頭髮用毛線紮束,戴小珠、毛線、及貝殼等製成的頸飾,穿上衣及套袖。太魯閣婦女不用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218
Id:
278218
Title:
吳真人以醫藥助人,鄉里尊其為神,建廟祭祀之 臺灣縣志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開山宮,祀吳真人。一在新街,曰開山宮。一在北線尾,曰大道公廟。
真人吳姓,名本,生於太平興國四年,不茹葷、受室。業醫,以活人為心,按病投藥,遠近皆以為神。景祐二年卒,里人肖像事之,祈禱輒應。適部
MOC_Id:
Culture_Object668302
Id:
668302
Title:
崗上劇人訪談紀要—曾憲棨
Description:
曾憲棨
政戰學校影劇系12期畢業
美國奧克蘭加州大學大眾傳媒學碩士
中國近代政治家曾國荃第5代的玄孫
軍旅生涯歷練過陸軍新訓中心、康樂大隊下轄的歌劇隊,曾是三軍大學政戰部主任武將軍的侍從官
鄒族四社群的男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60
Id:
168560
Title:
鄒族四社群的男人
Description:
四社群排剪社男人正面照。頭戴鞣皮帽,穿毛線織成的上衣,及胸兜,並佩耳飾、頸飾及胸飾。這是男人的常裝。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礦石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36
文化部典藏目錄-哺乳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08
文化部典藏目錄-宗教禮俗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4:06
文化部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6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政治社教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31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8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49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文化部單位預算
每1年更新,26林瑀玟 小姐 | 02-85126642 | 2023-08-01 10:20:23
文化部典藏目錄-明信片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38
文化部
文化部業務統計
每年更新,30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36
文化部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17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蒙藏性別主流化訓練統計表
每1年更新,23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8:30
文化部
蒙古法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2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05
文化部典藏目錄-裝置藝術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57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6月更新,14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01 10:09:36
文化部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24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文化部獎補助-要點
每年更新,17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17-09-07 19:39:50
文化部
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20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1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12
文化部典藏目錄-娛樂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4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民俗
每周更新,31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9:39
文化部典藏目錄-藻類
每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5:10
文化部
文化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之項目
每年更新,1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50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7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22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6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3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