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崁考古遺址空間、地域與遷徙
「下崁考古遺址空間、地域與遷徙」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39:45。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lace587858 , 欄位Id的內容是587858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下崁考古遺址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下崁考古遺址位於秀林鄉崇德村,立霧溪河口左岸,崇德遺址東南方約1.5公里,靠近出海口北岸邊緣的下崁階地並且往東延伸至河口距海邊約僅50公尺的沖積地上。本遺址為點狀分布性遺址,文化層與分佈範圍不甚清楚。文化類型為十三行文化普洛灣類型,年代距今1000至300年。遺物為陶器,包括褐色灰胎夾砂素面陶、淡紅色夾砂拍印紋陶、硬陶,以及瓷殘件。遺址等級共區分五個等級,分別為已定等古蹟、與已定等古蹟同等重要、重要性遺址、一般性遺址、點狀分布性遺址。此區為點狀分布性遺址。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87858&IndexCode=Culture_Plac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lace/34915DC3-F11B-4647-800E-A35F92A0257C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18T15:49:26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空間、地域與遷徙 。
MOC_Id
Culture_Place587858
Id
587858
Title
下崁考古遺址
Description
下崁考古遺址位於秀林鄉崇德村,立霧溪河口左岸,崇德遺址東南方約1.5公里,靠近出海口北岸邊緣的下崁階地並且往東延伸至河口距海邊約僅50公尺的沖積地上。本遺址為點狀分布性遺址,文化層與分佈範圍不甚清楚。文化類型為十三行文化普洛灣類型,年代距今1000至300年。遺物為陶器,包括褐色灰胎夾砂素面陶、淡紅色夾砂拍印紋陶、硬陶,以及瓷殘件。遺址等級共區分五個等級,分別為已定等古蹟、與已定等古蹟同等重要、重要性遺址、一般性遺址、點狀分布性遺址。此區為點狀分布性遺址。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OGDL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18T15:49:26
Keyword_Subject_1
空間、地域與遷徙
「下崁考古遺址空間、地域與遷徙」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Place603313
Id:
603313
Title:
後埤社區漂浮舞台
Description:
宜蘭壯圍的傳統養殖漁業,於寒冬夜晚在沙灘上搭起鰻魚寮,捕撈鰻苗進而養殖,因此錯落在家戶間的鰻苗池,也勾勒出了壯圍特有的產業地景。在後埤社區整理長青食堂老屋的過程中,進一步發現前院的西側有一構造
打狗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161919
Id:
161919
Title:
打狗
Description:
本地地名為埤頭,為現今高雄市鳳山地區,相對於左營的鳳山舊城,被稱為鳳山新城。乾隆53年(1788)林爽文事件平定,將位於興隆莊(今高雄左營)的鳳山縣治,遷至埤頭街。位於鳳山的新城,最初僅以刺竹圍城
MOC_Id:
Culture_Object605391
Id:
605391
Title:
第二唧筒井藍晒圖
Description:
如果沿著河堤側馬路經過北港水道那棟磚造建築的唧筒室,很容易就注意到兩個大圓形的水井,一個上面加上鋼條,另一個則是完全用水泥覆蓋住,這個用水泥覆蓋住的就是北港水道頭第二唧筒井,從這裡用唧筒抽水到貯水
MOC_Id:
Culture_Object233964
Id:
233964
Title:
中柱島整建落成誌
Description:
本碑文為中柱島整建落成誌,現存於連江縣東引鄉中柱島,為該公共建設沿革之參考文本,日後得做為研究連江縣之重要史料。
於《東引鄉志》附錄中,記載此碑文全文如下:
中柱島原名老潭泊,地居東西引間水道
MOC_Id:
Culture_Object299236
Id:
299236
Title:
剝皮寮歷史建築群-廣州街147號
Description:
剝皮寮老街(今康定路173巷)仍保有清代時期規劃樣貌,可謂為臺北老市街具代表性之實例。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建築多為一至三層不等的清代店屋或日治時期的牌樓厝建築,其建築及街區空間見證了艋舺市街的發展。本
MOC_Id:
Culture_Object299923
Id:
299923
Title:
剝皮寮歷史建築群/康定路15號
Description:
日治時代都市計畫道路開闢後造成店面轉向,部分建築將空間格局以一牆之隔分為前後二個店面,中間以天井相通,形成一個面向廣州街、一個面向老街的兩店面形式。過去剝皮寮老街為商業繁榮的市街,然而受到市區改正
MOC_Id:
Culture_Place325313
Id:
325313
Title:
霞喀羅古道養老端
Description:
由養老端登山口往粟園出發,在道路的兩側可見本部落原住民的果園,養老端的登山口約1250公尺,經過果園後為平緩上坡,因本區域屬於中海拔地區,林相夾雜著落葉性闊葉樹種,如青楓、臺灣赤楊、楓香等與部分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121
Id:
509121
Title:
花崗山紀念公園紀念碑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民眾於花崗山上巨石石碑前的合影,此石碑在當時(照片年份為民國45年(1956)是花崗山公園的重要景點,不少遊客都會在此拍照。日治時期的花崗山公園為一處開放的公共空間,許多公共建設都位在此處
MOC_Id:
Culture_Place233850
Id:
233850
Title:
楊世安家搬來的木屋
Description:
在楊世安3、4歲時(約西元1941、42年),因日本人要蓋機場,便將楊家的厝地和開墾出的土地全部徵收,楊家只好搬到現今的吉安村。他們就把三間的木頭房子,拆除上面塗瀝青以防止生鏽的鐵皮屋頂、以及四周的木
陽明山美軍俱樂部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293353
Id:
293353
Title:
陽明山美軍俱樂部
Description:
陽明山美軍俱樂部,為1950-60年代駐臺美軍及其眷屬社區的重要社交活動空間,也是有排斥性的公共空間,表現了冷戰時期的歷史意義,後做為太平洋聯誼社。具歷史文化價值且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一層紅色磚造
MOC_Id:
Culture_Place595737
Id:
595737
Title:
梧繞部落/Olaw
Description:
Olaw部落,漢語稱做梧繞部落,位於花蓮縣瑞穗鄉鶴岡村。部落中共125戶,總人口數397人,原住民人口339人,佔總人口百分比85%,非原住民人口數58人,佔總人口數百分比15%。各族於總人口數中
大羅蘭溪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325602
Id:
325602
Title:
大羅蘭溪
Description:
福巴越嶺古道起點為今日新北市烏來區福山里,終點為桃園市境內的巴稜,在日治時期是聯絡新北市烏來區與桃園市復興區的交通要道之一。近年來被林務局規劃、修建為「插天山國家步道系統」其中的一段,整個路徑貫穿
上南三段前之石階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325679
Id:
325679
Title:
上南三段前之石階
Description:
關門古道從馬太鞍溪底爬升到南三段主稜之間,落差約1100公尺左右,這段古道特別陡峭,中間無平地可紮營,必須一鼓作氣上到主稜之後,才能找到平坦地好好休息。古道爬升越高,地勢就越陡峭,因此石階也就越來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741
Id:
296741
Title:
慈雲寺/漢口街二段121號
Description:
漢口街二段121號市定古蹟「慈雲寺」位於萬華區漢口街119、121、123號,是日治時期西門外填地計畫之後所建造的佛寺。它的倡建者為張氏,1924年(大正13年)籌資建造這座齋堂式的佛寺,在鬧市之
臺灣大學校門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611
Id:
296611
Title:
臺灣大學校門
Description:
市定古蹟「臺大校門」建造於1931年,為原臺北帝國大學正門及守衛室,現仍為臺大主要校門,具有臺灣高等教育史上啟扉之象徵意義。建築物外觀雖然低矮,造型平實,但施工極為精良。中央設守衛室,管制左右兩側
莊池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177828
Id:
177828
Title:
莊池
Description:
莊池,為桃園大圳第12支線第11號池,由臺灣桃園農田水利會新屋工作站所管轄,位置在桃園市新屋區石牌里2鄰(桃93號公路附近)。12-11號池的蓄水面積7.75公頃,蓄水量達到173,694立方公尺,灌
MOC_Id:
Culture_Place595879
Id:
595879
Title:
干城部落/Hacining
Description:
干城部落(Hacining)位於干城村西方,部落範圍約為木瓜溪中游一帶,地理環境為河谷平原。此部落戶數共319戶,總人口573人,原住民人口數為225人,佔總人口數百分比39%。原住民族比例分別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295556
Id:
295556
Title:
鐵路局機務段員工連棟宿舍--建國北路1段17巷16、18、20、22號
Description:
此區為鐵路局機務段的基層員工集合宿舍,充分展現基層鐵路局員工生活面貌,雖每戶均為因應生活所需略有整建,但整體建築特色仍保有原有風貌。整體建築配置為雙併、兩棟間設有防火巷,且設有防火山牆,尤其巷弄之
北投梅庭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293209
Id:
293209
Title:
北投梅庭
Description:
約建於1930年代末期,是一棟見證戰爭時代的豪華民宅,配備防空避難室型態的建築特色及具日式木構造建築風格。主要結構採木構造柱樑,斜屋頂屋架,基礎及地下室為鋼筋混凝土構造,門口門柱上有于右任先生書寫
MOC_Id:
Culture_Object292607
Id:
292607
Title:
民生西路333號及延平北路二段111、113、115號店屋/民生西路333號
Description:
民生西路333號興建於日治大正年間,原屬同一建築,後經多次分割,然構造上仍為一體。建物雖經多次改建,惟仍保留部份舊有建材及構造,如一樓之木結構,騎樓之木樑及紅磚立面形式,且從各幢建物產業變遷之歷程
MOC_Id:
Culture_Object233904
Id:
233904
Title:
台灣銀行新厦落成紀念碑
Description:
本碑文為台灣銀行新厦落成紀念碑,現存於連江縣南竿鄉介壽村的台灣銀行,為該公共建設沿革之參考文本,日後得做為研究連江縣之重要史料。
於《南竿鄉志》附錄中,記載此碑文全文如下:
本行為配合馬祖地區
教育部用籤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Event668090
Id:
668090
Title:
教育部用籤
Description:
此份文件為教育部用籤,受文者為陸軍第一總醫院,補發朱春棠遺失的河北省利醫學院畢業證書,朱春棠為朱集賢改名前的名字。內容為:
事項一、民國47年8月13日戍孝字第五九一二號函件敬悉。
二、貴醫院
大竹工作站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177437
Id:
177437
Title:
大竹工作站
Description:
在桃園大圳灌溉系統建設之後,為了便利桃園大圳第2支線所屬灌溉設施的管理和灌溉用水調配,於是設立了大竹工作站。 大正13年(1924)桃園大圳組合成立大竹監視所。民國37年(1948)改為大竹管理站。民
MOC_Id:
Culture_Place325585
Id:
325585
Title:
934峰東鞍和縣界鞍部之間的崩塌地
Description:
哈盆越嶺古道從福山出發,一路沿南勢溪右岸腰繞,渡過數條支流後,抵達哈盆溪與南勢溪匯流口,之後繼續沿南勢溪溪谷上溯,到達另一個雙溪匯流口時,爬上兩溪中間的稜線,抵達934峰東鞍,之後繼續爬升到新北市
MOC_Id:
Culture_Object570447
Id:
570447
Title:
馬祖人基隆落腳處—1970年代新香港旅社
Description:
馬祖地區自1956年實施戰地政務實驗,民眾生活、交通、商業行為受到諸多限制,加上中國共產黨解放軍宣傳彈等軍事行動,1960年代開始,不少生計有困難的馬祖鄉親選擇舉家遷到臺灣生活。
當時軍方運補艦
松林部落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19055
Id:
619055
Title:
松林部落
Description:
松林部落位於仁愛鄉親愛村北端,臨濁水溪,北有關頭山(1536公尺)以及對萬山(1524公尺),南臨法治村,東接花蓮縣,北接春陽村與南豐村,西與聞名中外的「曲冰遺址」所在地萬豐村毗連。根據松林部落耆
北竿85據點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153463
Id:
153463
Title:
北竿85據點
Description:
北竿85據點位於連江縣北竿鄉橋仔村廟宇旁小路,此處可眺望橋仔大坵水道的定置網漁具作業。2008年由中國科技大學主持之《97年度連江縣北竿、東引軍事類文化景觀普査計畫》調查時,據點範圍無法進入,故外
MOC_Id:
Culture_Object147303
Id:
147303
Title:
口湖國校第十一屆畢業生留念
Description:
口湖國校的前身為大正7年(1918)4月15日創立的「海口厝公學校烏麻園分教場」,首任校長為山本福三郎。大正10年(1921)4月20日「烏麻園分教場」獨立為「烏麻園公學校」,昭和16年(1941
MOC_Id:
Culture_Place293215
Id:
293215
Title:
從小案山變測天島(一)
Description:
小案山,位於媽宮港的小島,今日我們稱她為測天島。成書於道光12年(1832)的《澎湖續編》記載:「道光五年通判蔣鏞詳報:道府以小案山廖眾等補報陞科銀四兩四錢六分四釐,折收錢四千七百六十四文,撥充文昌祠
MOC_Id:
Culture_Object669145
Id:
669145
Title:
陸嘉社區—自治會大事記錄-會長提前卸任
Description:
陸軍台南六甲頂單身退員宿舍自治會大事紀錄簿,自1993年7月1日至1994年7月30日,紙質影印本已遭蛀蝕,長25.5公分、寬18.7公分,共6頁。
自治會大事紀錄簿類似自治會的收支表公告,不同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典藏目錄-平面書畫類
每1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41
文化部其他藝文資訊
每1日更新,39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29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20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典藏目錄-藻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5:1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紙材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6:00
文化部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2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蒙藏性別主流化訓練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8:30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決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18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06 11:42:04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作業基金
每1月更新,28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8-02 20:54:45
文化部
西藏統計資料
每6月更新,27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9:01
文化部典藏目錄-明信片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38
文化部戲劇表演資訊
每日更新,14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4:23
文化部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23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
每日更新,102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29:3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竹材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16
文化部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8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典藏目錄-兩棲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26
文化部蒙藏課程辦理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5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1-06-29 12:25:1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139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特別收入基金
每1月更新,23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10 13:42:05
文化部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7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典藏目錄-金屬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7:25
文化部博物館
每1年更新,78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典藏目錄-東南亞島民族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23
文化部
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32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蒙藏文物展覽參觀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7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06:51
文化部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6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電影
每1日更新,120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95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