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鹿港十宜樓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鹿港十宜樓

鹿港十宜樓」於資料集「文資局歷史建築」由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劉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4-22177596,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4 14:41:28。 欄位caseId的內容是20011213000003 , 欄位caseName的內容是鹿港十宜樓 , , 欄位pastHistory的內容是  嘉慶年間陳克勤自中國來台經商,於鹿港創辦「慶昌」,成為廈郊最大的商行。慶昌全盛時期自慶昌意樓(中山路121號)至慶昌十宜樓(中山路149號)皆為昔時陳家的產業。   十宜樓又稱「跑馬樓」位於鹿港金盛巷內,是廈郊商行慶昌陳家的宅第。十宜樓前方昔時五福大街(中山路147號、149號),為二坎二進一院的建築格局,第一進房舍內有一座樓井,做為通風採光之用。   十宜樓意指「琴、棋、詩、酒、畫、花、月、博、煙、茶」,鹿港竹枝詞曾提及:「九曲巷中風不到,十宜樓上士閒吟」,說明十宜樓為昔日詩人墨客聚會的地方。   十宜樓旁有一座槍樓,是早年巷道的防禦工事。槍櫃的牆面設有三個槍孔及二個瞭望口,可以居高俯視街道的動靜,有助於防禦海盜土匪。十宜樓的後門並設有兩道門扇,木門上包覆鐵皮,層層的防護,以確保居家安全。   槍櫃的下方,可見一排陶甕,為早年釀酒或醃漬醬菜的盛皿,其空甕即可砌成甕牆,具美觀及通風的功能。目前十宜樓的建築格局仍保存完整,民國92年(2003)經登錄為歷史建築。 , 欄位pastHistorySource的內容是陳仕賢,彰化縣古蹟與歷史建築導覽手冊,彰化:彰化縣文化局,P.148。 , , 欄位registerReason的內容是本建築為鹿港早期長條型之典型之一,建築年代為前清乾嘉時期,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年以上,室內內部格局相當完備,施作精美,尚存彩繪,木雕裝修,前有樓井構造,店屋立面為民國二十三年前現代主義風格,後有最早的天橋,頗有詩意,今稱「十宜樓」,處早期鹿港不見天街與現在古蹟保存區之間,深具保存之價值。就歷史文化的角度來看,是具備歷史文化意義者,而本建築若能登錄為歷史建築,應能豐富鹿港方文化內涵。因此,就歷史建築、民藝特色而言,登錄為歷史建築是必要的。 , 欄位lawsReferenc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保存法第27條之1暨歷史建築登錄及輔助辦法第7條。 , 欄位officialDocNo的內容是90彰府文資字第0209025號 , 欄位registerDate的內容是2001-12-13 , 欄位govInstitutionName的內容是彰化縣政府 , 欄位belongAddress的內容是彰化縣鹿港鎮中山路149號後方(金盛巷內) , 欄位belongCity的內容是彰化縣鹿港鎮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0.4351944866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4.053380763633 , 欄位govInstitution的內容是彰化縣政府 , 欄位govDeptName的內容是彰化縣文化局 , 欄位govDeptAddress的內容是彰化市卦山路3號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11-10/151495ad-7169-4d4a-bb7c-55424c5fba7d/鹿港十宜樓01.jpg , 欄位cityLand的內容是都市地區 保存區 , , 欄位caseUrl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historicalBuilding/20011213000003 , 欄位buildingFeatures的內容是  中山路147、149號之牌樓立面主要材料為洗石子,147號立面一樓騎樓外搭架了塑膠板招牌,與二樓日治洗石子牌樓立面形成很大的衝突,破壞了傳統立面。二樓中間部份的開口,以三組窗扇組成,其形式採幾何形分割,並以退縮內凹方式,加深外框效果;由於中間的開口可通小陽台,其形式則改為雙開拉門形式表現。陽台欄杆為半花瓶形,造型簡單素雅,其洗石子顏色亦與整體立面不同,以突顯陽台意象。女兒牆內嵌花瓣形的平面圖案,左右分立四分之一的圓柱,立柱表面施以深溝縫,略突出於女兒牆。   149號從日治至今皆為五金行,立面保存完整。左右兩側立柱直通三樓,承接矩形柱頭,中間並施以溝縫分割,在色澤上洗石子的柱腳與柱身明顯不同。一樓梁柱交接處以牛腿收邊,梁上以較深色的洗石子作出「順元興」字樣,以突顯招牌意味;二樓梁上刻以幾何圖形,中間刻有英文字樣,表示為日語「莊」之意,現已風化而模糊。其中間開口為門扇,可通往陽台,兩側之窗戶為日治時期特有的上下拉窗,陽台底部以牛腿支撐;三樓窗戶開窗形式與二樓相同,牆身的洗石子飾面均以溝縫分割的形式,並有退凹線腳,形成窗框之感。女兒牆呈水平矩形,無任何花飾處理,兩側以方柱收頭。   中山路147、149號背立面部分,立面以水泥砂漿粉刷,一樓並有開門與開窗等開口。其中149號設有直櫺窗,但線腳已被水泥砂漿抹去,無法分辨,其上以「酒甕」裝飾砌牆,反映過往鹿港的富足。此外,昔日為了安全起見,147、149號大門皆是木包鐵皮的雙重門。二樓連接跑馬廊,欄杆以紅色的顏只磚和暗綠色的琉璃花磚構築,內側舖紅色的素胎花磚,底部並設有方洞以利排水。149號旁有銃櫃,表面亦粉刷水泥砂漿,並無繁複的裝飾。金盛巷37號立面的部份上,立面為磚牆外飾水泥砂漿粉刷,磚牆上開門與開窗,一樓木包鐵皮的正門,仍保存良好,內部門窗已經過整修,全面換新。 , 欄位inHouseFeatures的內容是  在中山路147號天井部分,在廂廊立面部分,廂廊隔間牆,下層以紅磚疊砌,上承木板牆,中間作八角窗,左右各作上下疊窗。二樓隔間牆中間為拉窗,左右窗戶形式與一樓同;上下層皆出挑關刀栱承接挑簷桁;第三進背立面部分,一樓門窗外框以顏只磚疊砌,上層以油漆粉刷;二樓頂堵以﹁酒甕﹂砌牆;第四進正立面部分,一樓門框以顏只磚疊砌,門楣外部為木條,內部為石條;二樓窗戶已抽換成日治、戰後初期的樣式。   在中山路149號天井部分,天井以紅磚欄牆形成「半邊井」,與147號共用此井,水井為六邊形,表面並鋪設紅瓦,其上架設的圓拱原有精美泥塑,惜現已斑剝不存,昔日人們於天井談天賞月之景,已不復見;廂廊立面部分,二樓木板隔間牆中間為圓窗,具有通風、美觀效果;左右則為直櫺窗;第三進背立面部分,一樓牆面以顏只磚疊砌,並砌八角疊套柿蒂紋的素胎花磚之通風口。其下開設的門扇,頂版透雕成植物紋,中間格心作直櫺,虎口堵刻以雲紋,門框並有石板門楣。二樓的窗扇為竹節窗,並以顏只磚疊砌拱開口可通達陽台;第四進正立面部分,一樓以顏只磚疊砌,上面以泥塑塑出「樂天倫」字畫,用以訴說「居家和樂」的生活旨趣;二樓窗扇除雕刻「卍字不斷」紋樣,具有生生不息之意,另刻有「拐子龍」裝飾。   在十宜樓內部裝飾上,在中山路147號的部分,首先在樓井廳,樓井雖因天花板的裝飾而封閉,但其精緻的木欄杆仍保持良好。腰枋雕刻稜角紋裝飾;欄板刻有稜角紋、柿蒂紋、水波紋、直櫺等錦紋裝飾,其中的柿蒂紋採單只折交的相交手法;木構架的部分上,附壁木構架不施作彩繪、雕刻,通兩端以魚尾叉收分。   在中山路149號的部分上,首先在樓井廳,第一進左右兩側設有隔扇版壁。其橫額上施以牡丹套疊錦紋透雕;橫額下的頂板雕刻「富貴爵祿」紋樣;格心中間簍空,四周刻以「拐子龍」;虎口堵施以「硬團」裝飾。至於承欄杆之看梁的雀替,則以單面雕刻鰲魚回首姿勢,具祈雨防火之意;二樓樓井欄杆部分,二樓樓井木欄杆,腰枋多刻「拐子龍」裝飾,唯正面施以「筆錠」、植物紋樣,象徵文才與利祿;欄板刻有錢紋、繡球紋、柿蒂紋、龜背紋、水波紋、直櫺等多種錦紋相互交疊;二樓頂堵的部分,二樓頂堵施以泥塑,但皆已剝落,無法辨認;雀替手法採透雕為主,雕刻「鳳啣牡丹」紋樣;雀替上承看梁,梁身兩端下曲而中央略為凸起。   在公廳的部分上,公廳隔斷作木板隔間牆,橫額上作橫披窗,中間雕刻繡球紋,左右刻以盤長透雕;橫額下之頂堵刻以「太師少師」紋樣為故事作為雕刻內容,並塗刷金漆;隔扇以植物紋為主題裝飾。   在文史工作室的部分上,一樓木板隔間牆,主要以含有教化涵義的故事作為彩繪主題,左右彩繪花鳥畫為主題內容;橫額上作橫披窗,中間雕刻錢幣紋與柿蒂紋套疊。   在金盛巷37號的部分上,二樓公廳構架通橢刻以雲紋形狀,採如意斗,不施雕刻;六角燈梁下接斗座,刻以「連登科甲」文樣為故事作為雕刻內容。 , 欄位buildingUsage的內容是建築現今大致完整,供民眾參觀。 , 欄位buildingKeyMaintainItem的內容是1.本歷史建築所在地應重新檢討,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查詢不到鹿港鎮「新興小段」的段籍資料,若用門牌號進行查詢,段籍資料應為「龍山段」,應更新相關基本資料。 2.十宜樓下增生植栽要速移除。 3.穿越十宣樓的電線,建議管線排列整齊。 , 欄位buildingActualState的內容是建築現今大致完整,供民眾參觀。 , 欄位isOpenVisit的內容是1 , 欄位isCharge的內容是 , 欄位openUpTime的內容是全日開放 , 欄位wenSitename的內容是彰化縣政府旅遊資訊網-十宜樓 , 欄位wenSiteaddress的內容是https://tourism.chcg.gov.tw/AttractionsContent.aspx?id=124&chk=2D0EBABC-61EF-466D-960D-0E379C9DDFE2 , 欄位govDeptContactor的內容是楊小姐 , 欄位govDeptPhone的內容是04-7292201 , 欄位govDeptEmail的內容是mus@mail.bocach.gov.tw

caseId

20011213000003

caseName

鹿港十宜樓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古市街類之街屋

    5

pastHistory

  嘉慶年間陳克勤自中國來台經商,於鹿港創辦「慶昌」,成為廈郊最大的商行。慶昌全盛時期自慶昌意樓(中山路121號)至慶昌十宜樓(中山路149號)皆為昔時陳家的產業。   十宜樓又稱「跑馬樓」位於鹿港金盛巷內,是廈郊商行慶昌陳家的宅第。十宜樓前方昔時五福大街(中山路147號、149號),為二坎二進一院的建築格局,第一進房舍內有一座樓井,做為通風採光之用。   十宜樓意指「琴、棋、詩、酒、畫、花、月、博、煙、茶」,鹿港竹枝詞曾提及:「九曲巷中風不到,十宜樓上士閒吟」,說明十宜樓為昔日詩人墨客聚會的地方。   十宜樓旁有一座槍樓,是早年巷道的防禦工事。槍櫃的牆面設有三個槍孔及二個瞭望口,可以居高俯視街道的動靜,有助於防禦海盜土匪。十宜樓的後門並設有兩道門扇,木門上包覆鐵皮,層層的防護,以確保居家安全。   槍櫃的下方,可見一排陶甕,為早年釀酒或醃漬醬菜的盛皿,其空甕即可砌成甕牆,具美觀及通風的功能。目前十宜樓的建築格局仍保存完整,民國92年(2003)經登錄為歷史建築。

pastHistorySource

陳仕賢,彰化縣古蹟與歷史建築導覽手冊,彰化:彰化縣文化局,P.148。

judgeCriteria

  1. 0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registerReason

本建築為鹿港早期長條型之典型之一,建築年代為前清乾嘉時期,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年以上,室內內部格局相當完備,施作精美,尚存彩繪,木雕裝修,前有樓井構造,店屋立面為民國二十三年前現代主義風格,後有最早的天橋,頗有詩意,今稱「十宜樓」,處早期鹿港不見天街與現在古蹟保存區之間,深具保存之價值。就歷史文化的角度來看,是具備歷史文化意義者,而本建築若能登錄為歷史建築,應能豐富鹿港方文化內涵。因此,就歷史建築、民藝特色而言,登錄為歷史建築是必要的。

lawsReference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27條之1暨歷史建築登錄及輔助辦法第7條。

officialDocNo

90彰府文資字第0209025號

registerDate

2001-12-13

govInstitutionName

彰化縣政府

belongAddress

彰化縣鹿港鎮中山路149號後方(金盛巷內)

belongCity

彰化縣鹿港鎮

longitude

120.4351944866

latitude

24.053380763633

govInstitution

彰化縣政府

govDeptName

彰化縣文化局

govDeptAddress

彰化市卦山路3號

representImage

cityLand

都市地區 保存區

caseOwnership

    1. ownerType
      土地所有人

    2. ownerName
      莊錫彬、莊士雄、莊信和、莊秋陽、陳碩峰、陳澤昭、莊文山、莊榮東、莊翔名、莊研育

    2

buildingFeatures

  中山路147、149號之牌樓立面主要材料為洗石子,147號立面一樓騎樓外搭架了塑膠板招牌,與二樓日治洗石子牌樓立面形成很大的衝突,破壞了傳統立面。二樓中間部份的開口,以三組窗扇組成,其形式採幾何形分割,並以退縮內凹方式,加深外框效果;由於中間的開口可通小陽台,其形式則改為雙開拉門形式表現。陽台欄杆為半花瓶形,造型簡單素雅,其洗石子顏色亦與整體立面不同,以突顯陽台意象。女兒牆內嵌花瓣形的平面圖案,左右分立四分之一的圓柱,立柱表面施以深溝縫,略突出於女兒牆。   149號從日治至今皆為五金行,立面保存完整。左右兩側立柱直通三樓,承接矩形柱頭,中間並施以溝縫分割,在色澤上洗石子的柱腳與柱身明顯不同。一樓梁柱交接處以牛腿收邊,梁上以較深色的洗石子作出「順元興」字樣,以突顯招牌意味;二樓梁上刻以幾何圖形,中間刻有英文字樣,表示為日語「莊」之意,現已風化而模糊。其中間開口為門扇,可通往陽台,兩側之窗戶為日治時期特有的上下拉窗,陽台底部以牛腿支撐;三樓窗戶開窗形式與二樓相同,牆身的洗石子飾面均以溝縫分割的形式,並有退凹線腳,形成窗框之感。女兒牆呈水平矩形,無任何花飾處理,兩側以方柱收頭。   中山路147、149號背立面部分,立面以水泥砂漿粉刷,一樓並有開門與開窗等開口。其中149號設有直櫺窗,但線腳已被水泥砂漿抹去,無法分辨,其上以「酒甕」裝飾砌牆,反映過往鹿港的富足。此外,昔日為了安全起見,147、149號大門皆是木包鐵皮的雙重門。二樓連接跑馬廊,欄杆以紅色的顏只磚和暗綠色的琉璃花磚構築,內側舖紅色的素胎花磚,底部並設有方洞以利排水。149號旁有銃櫃,表面亦粉刷水泥砂漿,並無繁複的裝飾。金盛巷37號立面的部份上,立面為磚牆外飾水泥砂漿粉刷,磚牆上開門與開窗,一樓木包鐵皮的正門,仍保存良好,內部門窗已經過整修,全面換新。

inHouseFeatures

  在中山路147號天井部分,在廂廊立面部分,廂廊隔間牆,下層以紅磚疊砌,上承木板牆,中間作八角窗,左右各作上下疊窗。二樓隔間牆中間為拉窗,左右窗戶形式與一樓同;上下層皆出挑關刀栱承接挑簷桁;第三進背立面部分,一樓門窗外框以顏只磚疊砌,上層以油漆粉刷;二樓頂堵以﹁酒甕﹂砌牆;第四進正立面部分,一樓門框以顏只磚疊砌,門楣外部為木條,內部為石條;二樓窗戶已抽換成日治、戰後初期的樣式。   在中山路149號天井部分,天井以紅磚欄牆形成「半邊井」,與147號共用此井,水井為六邊形,表面並鋪設紅瓦,其上架設的圓拱原有精美泥塑,惜現已斑剝不存,昔日人們於天井談天賞月之景,已不復見;廂廊立面部分,二樓木板隔間牆中間為圓窗,具有通風、美觀效果;左右則為直櫺窗;第三進背立面部分,一樓牆面以顏只磚疊砌,並砌八角疊套柿蒂紋的素胎花磚之通風口。其下開設的門扇,頂版透雕成植物紋,中間格心作直櫺,虎口堵刻以雲紋,門框並有石板門楣。二樓的窗扇為竹節窗,並以顏只磚疊砌拱開口可通達陽台;第四進正立面部分,一樓以顏只磚疊砌,上面以泥塑塑出「樂天倫」字畫,用以訴說「居家和樂」的生活旨趣;二樓窗扇除雕刻「卍字不斷」紋樣,具有生生不息之意,另刻有「拐子龍」裝飾。   在十宜樓內部裝飾上,在中山路147號的部分,首先在樓井廳,樓井雖因天花板的裝飾而封閉,但其精緻的木欄杆仍保持良好。腰枋雕刻稜角紋裝飾;欄板刻有稜角紋、柿蒂紋、水波紋、直櫺等錦紋裝飾,其中的柿蒂紋採單只折交的相交手法;木構架的部分上,附壁木構架不施作彩繪、雕刻,通兩端以魚尾叉收分。   在中山路149號的部分上,首先在樓井廳,第一進左右兩側設有隔扇版壁。其橫額上施以牡丹套疊錦紋透雕;橫額下的頂板雕刻「富貴爵祿」紋樣;格心中間簍空,四周刻以「拐子龍」;虎口堵施以「硬團」裝飾。至於承欄杆之看梁的雀替,則以單面雕刻鰲魚回首姿勢,具祈雨防火之意;二樓樓井欄杆部分,二樓樓井木欄杆,腰枋多刻「拐子龍」裝飾,唯正面施以「筆錠」、植物紋樣,象徵文才與利祿;欄板刻有錢紋、繡球紋、柿蒂紋、龜背紋、水波紋、直櫺等多種錦紋相互交疊;二樓頂堵的部分,二樓頂堵施以泥塑,但皆已剝落,無法辨認;雀替手法採透雕為主,雕刻「鳳啣牡丹」紋樣;雀替上承看梁,梁身兩端下曲而中央略為凸起。   在公廳的部分上,公廳隔斷作木板隔間牆,橫額上作橫披窗,中間雕刻繡球紋,左右刻以盤長透雕;橫額下之頂堵刻以「太師少師」紋樣為故事作為雕刻內容,並塗刷金漆;隔扇以植物紋為主題裝飾。   在文史工作室的部分上,一樓木板隔間牆,主要以含有教化涵義的故事作為彩繪主題,左右彩繪花鳥畫為主題內容;橫額上作橫披窗,中間雕刻錢幣紋與柿蒂紋套疊。   在金盛巷37號的部分上,二樓公廳構架通橢刻以雲紋形狀,採如意斗,不施雕刻;六角燈梁下接斗座,刻以「連登科甲」文樣為故事作為雕刻內容。

buildingUsage

建築現今大致完整,供民眾參觀。

buildingKeyMaintainItem

1.本歷史建築所在地應重新檢討,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查詢不到鹿港鎮「新興小段」的段籍資料,若用門牌號進行查詢,段籍資料應為「龍山段」,應更新相關基本資料。 2.十宜樓下增生植栽要速移除。 3.穿越十宣樓的電線,建議管線排列整齊。

buildingActualState

建築現今大致完整,供民眾參觀。

isOpenVisit

1

isCharge

openUpTime

全日開放

wenSitename

彰化縣政府旅遊資訊網-十宜樓

govDeptContactor

楊小姐

govDeptPhone

04-7292201

govDeptEmail

mus@mail.bocach.gov.tw

「鹿港十宜樓」所屬的資料集:「文資局歷史建築」的其他資料

caseId: 20111004000004
caseName: 花蓮糖廠副廠長宿舍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為花蓮糖廠日式木造宿舍建築群中最重要而獨特者,且保存良好,足以瞭解當時營建水準與廠區職員工之生活與組織,應予保存。前後有寬闊庭院有柳樹與種植花卉,配合優雅寧靜的日式造園、和洋折衷樣式陽台,使人充分感受

caseId: 20120510000002
caseName: 臺東市長官舍建築群
assetsTypes:

    1. code
      A17

    2. name
      官邸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臺東縣「市長官舍建築群」位於中山路164-184號,興建於1937年(昭和12年),建築樣式為判任官丙種二戶建官舍,共有3棟6戶。日治時期為臺東街役場街營宿舍,戰後由臺東市公所接管,作為公務員宿舍之用

caseId: 20070703000001
caseName: 臺陽礦業國英坑
assetsTypes:

    1. code
      A16

    2. name
      產業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caseId: 20140812000001
caseName: 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煉油廠遺存建築群
assetsTypes:

    1. code
      A16

    2. name
      產業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1943年7月在臺灣設置第六海軍燃料廠計畫正式完成,第六海軍燃料廠在高雄本廠成立精製部,新竹支廠成立合成部,新高支廠(今清水)成立化成部,以供給航空作戰需要。新竹合成工廠的廠址設在新竹市的赤土崎,整個

caseId: 20011031000004
caseName: 斗六行啟記念館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建築物類

    5
pastHistory: 斗六記念公館為紀念昭和皇太子在大正十二年(1923年)行啟台灣各地所興建行啟紀念館之一,除用以紀念外,同時也提供當地居民一處空間較為廣大之集會、講演場所。 依《莿桐最後望族》之老照片可知,斗六記念公

caseId: 20120830000001
caseName: 潭子國小日式校舍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宿舍

    5
pastHistory:   潭子國小於西元1908年4月1日為潭仔墘公學校,在西元1917年時,學校校名改為潭子公學校。1941年,又改為潭子國民學校。迄今創校已103年,校史悠久。   日治時期發展學校教育,往往於學校旁

caseId: 20180529000001
caseName: 原永寧公學校宿舍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宿舍

    5
pastHistory: 「原永寧公學校宿舍」位於永寧國小校內。永寧國小前身為日治時期大正10年(西元1921年)成立的梧棲公學鴨母寮分校教室,至昭和4年(西元1929年)改制為永寧公學校。宿舍竣工於昭和9年(西元1934年)

caseId: 20210625000012
caseName: 鹿港北方福德祠
assetsTypes:

    1. code
      A2

    2. name
      寺廟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鹿港街鎮原有四方土地公廟,分居鹿港街廓的東西南北四個方位,福德祠為「北土地公廟」,也是碩果僅存,原貌保存最完整的土地公廟,餘三位土地公不是淪為其他廟的陪祀神祇(東、西土地公廟),即重建全新的廟宇(

caseId: 20210703000001
caseName: 糖鐵原烏麻園車站
assetsTypes:

    1. code
      A7

    2. name
      車站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雲林縣口湖屋麻園車站,是台灣少數保留的糖鐵車站,在3、40年以前,口湖生活困苦,當地蔗農子弟只要外出讀書,台糖就提供免費車票,因此糖鐵烏麻園線,是當地鄉親重要的共同回憶與資產。

caseId: 20050613000001
caseName: 八德三元宮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建築物類(寺廟)

    5
pastHistory: 原地名八塊厝,自乾隆時代一座土确小廟,於民國14年重建。三元宮係八德區興仁里等10個里里民信仰中心,歷經日治、民國多次修建,仍保有傳統歷史風貌。石柱與手工泥塑彩繪樸拙精美,保存完好。

caseId: 20041221000002
caseName: 新庄國小禮堂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建築物類

    5
pastHistory: 日治大正3年(西元1914年)四月草鞋墩公校新庄分校於洪氏家廟創立,大正4年(西元1915年)11月校舍落成遷入校址上課,大正9年(西元1920年)四月獨立改稱新庄公學校,昭和16年(西元1941年)

caseId: 20021205000008
caseName: 關山舊火車站
assetsTypes:

    1. code
      A7

    2. name
      車站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臺東與關山(舊稱里壠)之間的鐵道,最早是明治43年(1910),由私人營運的輕便鐵道(又稱手押軌道)開始。大正8年(1919)底,臺東製糖株式會社將這一段改為762毫米的糖業鐵道,稱臺東製糖會社線。里

caseId: 20160711000001
caseName: 農糧署苗栗辦事處
assetsTypes:

    1. code
      A6

    2. name
      衙署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農糧署苗栗辦事處」位於苗栗市中正路184號,創建於民國48年(1959年),為二樓加強磚造建築,是當地早期以RC造為主構造的建築物,具地方產業歷史變遷研究價值。 「農糧署苗栗辦事處」長期以來掌理苗栗

caseId: 20030331000073
caseName: 雄獅堡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建築物類

    5
pastHistory: 雄獅堡為一海岸崗哨站,創建年代目前無資料可考,推估應在1950年代中葉以後,在戰地政務解除以前,屬於金西師轄區,負責海岸管理,平日管制漁民出入。雄獅堡由數個碉堡所組成,這些碉堡配合地形形勢,以及迷彩外

caseId: 20030331000049
caseName: 鄭文周番仔厝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建於1936年左右,原為一落四櫸頭格局,1936年被鄭文周買下,將主屋改為番仔厝,形成大九架番仔厝加前四櫸頭及牆規的格局。本體牆身材料為磚牆、石板條砌石牆;屋身構造為硬山擱檁。正面山頭以圓形為主要構成

caseId: 20100407000004
caseName: 竹塘醒靈宮聖蹟亭
assetsTypes:

    1. code
      A2

    2. name
      寺廟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醒靈宮位於竹塘鄉牛稠子金牛山麓(民靖村金山路34號),在牛稠子聚落旁,二林鎮與竹塘鄉交界處。醒靈宫的信徒主要是七界内的客家子裔,它的祭祀圈因此跨越二林鎮、竹塘鄉與埠頭鄉三個行政領域。   醒靈宫

caseId: 20161121000001
caseName: 新濱町一丁目連棟紅磚街屋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新濱町街屋群位於哈瑪星地區,哈瑪星是高雄市第一個現代化街區,新濱町為該區之舊町名,其一丁目、二丁目為日治時期最早的築港埋填地,即今日哈瑪星地區最早發展之地帶。本案建物位於新濱町一丁目49番地,因位處碼

caseId: 20061207000004
caseName: 松山療養所所長宿舍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本建物所在區域原為防癆病院區宿舍區,此棟建物為所長宿舍。

caseId: 20031231000012
caseName: 萬安磚窯廠
assetsTypes:

    1. code
      A16

    2. name
      產業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萬安磚窯廠佔地1.5甲,1954年(民國43年)由謝貼所建,專門生產建築用的紅磚。1974年易手,由莊訓祥接手經營,紅磚除供應當地外,也供應花東縱谷各鄉鎮。至1989年時,因本身擁有之黏土原料已開發殆

caseId: 20031231000011
caseName: 關山鐵路舊站站長宿舍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關山鐵路舊站宿舍位於關山舊火車站(舊稱里壠驛或關山驛)西北側,大約與里壠驛同時,興建於大正11年(1922)臺東線鐵道全線開通時。其中關山站長宿舍為地上一層木構建築,連續基礎為磚砌。牆體是編竹灰泥牆,

caseId: 20090511000003
caseName: 陳永華墓原址及墓碑
assetsTypes:

    1. code
      A9

    2. name
      碑碣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陳永華,字復甫,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人,係屬延平郡王-鄭成功之參軍。永曆16年(1662)五月,鄭成功積病逝,鄭經嗣立後,授為諮議參軍又擢升總制,草擬一切規章制度,百政俱舉。訓兵、撫民、屯田、墾植、設學

caseId: 20030120000004
caseName: 基隆市政府大樓
assetsTypes:

    1. code
      A6

    2. name
      衙署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建於1931(昭和6)年,於1932(昭和7)年完工,市政府現址是清末時期的通判署,1924(大正13)年基隆改廳為市,設市役所於旭町,1932(昭和7)年新市役所完成於新町,即本棟建築,戰後改為基隆

caseId: 20150317000003
caseName: 蒜頭糖廠木造宿舍區(含甘堂)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蒜頭糖廠木造宿舍區包含10棟宿舍及1棟甘堂,宿舍區依不同階級分獨棟住宅及雙拼住宅,其空間主要區分為居室空間、服務空間及通行空間,使用面積亦依階級而有不同。另甘堂為2層白色西式洋樓,型式優雅,其2樓露臺

caseId: 20110406000001
caseName: 新竹公會堂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集會堂

    5
pastHistory: 現今的美學館為舊社教館,前身為日治時期的公會堂,由官民集資74,593圓興建,其中10,000圓是由新竹人鄭拱辰等10名紳士捐贈,工程於1920年(大正9年)7月開工,1921年(大正10年)落成,成

caseId: 20031201000021
caseName: 張氏洋樓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創建年代不詳,建築平面格局為五腳基加前二櫸,本體牆身材料為正面丁砌磚牆,側、背面下緣花崗石板條砌,上緣抹灰,柱頭上有小三角磚砌收邊。張氏洋樓建築頗富地域特色,展現當地風貌。

caseId: 20080917000001
caseName: 迪化街1段198號店屋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依日治時期人工土地登記簿及大稻埕市街圖等資料考證,本建物 最早於大正11年(西元1922)年4月25日辦理第一次保存登記,此時建物所有人為翁富先生,據此推斷本建物之興建年代應早於大正11年。

caseId: 20210526000006
caseName: 田沃村五靈公廟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家廟

    5
pastHistory: 田沃村五靈公廟位於連江縣莒光鄉西莒田沃村,原是一處陳姓居民民宅,因其家中所奉祀的神明「五靈公」在地方十分靈驗,助人無數,村人主動聚資為其「擺暝」,屋主也願意開放給全村甚至外地人膜拜祭祀,久而演變成類似

caseId: 20190502000002
caseName: 台中菸葉場竹山輔導站(原專賣局臺中支局竹山葉煙草收納場)
assetsTypes:

    1. code
      A16

    2. name
      產業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原台灣省菸酒公賣局台中菸葉場竹山輔導站,係於菸酒專賣時期作為每年菸葉盛產期集中收購及倉儲之用盛及一時,該建物為一木造平房蓋黑土瓦腰砌磚洋式倉庫建築,據該公司提供資料建物建於民國三十年間(詳如附件)。財

caseId: 20051006000002
caseName: 原日本鐘淵曹達株式會社臺南工場辦公廳舍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公共建築

    5
pastHistory: 本廠前身為日本鐘淵曹達工業株式會社臺南工場。係日昭和15年(西元1940年)日軍利用臺灣作為南進基地時所建立之鹼氯工廠,並徵收土地1,400甲開闢塭田,其原計劃是日產燒鹼100公噸(水銀式及隔膜式各5

caseId: 20210703000003
caseName: 原北港武德殿附屬建築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位在北港鎮義民路上的合作金庫旁佇立一棟木造建築,據傳早年為北港郡武德殿事務空間的附屬建築。北港鎮圓環周邊自日治初期至戰後,皆作為主要公共機關所在,諸如郡役所、公會堂和俱樂部皆位處同一街廓。 北港武德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的其他資料集

文資局古物

不定期更新更新,14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5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單位預算

不定期更新更新,6

朱 小姐 | 04-22176312 | 2023-07-24 14:43:1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紀念建築

每日更新,8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0:04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史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3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文化景觀

不定期更新,5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0-06-08 14:53: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資料

不更新更新,12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接受及支付補助金

每年更新,4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表演藝術

不定期更新更新,2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3:3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決算及會計相關報表

每年更新,5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聚落

不定期更新更新,7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4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遺址

不定期更新更新,15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工藝

每日更新,19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3:1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民俗

不定期更新更新,9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5: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會計月報

不定期更新更新,6

林君妍 小姐 | 04-22176319 | 2023-07-04 20:23:10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古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9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0:4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館藏圖書目錄

每年更新,5

廖小姐 | 0422295848#322 | 2021-04-07 16:58:2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人才培訓手冊

不定期更新更新,11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口述傳統

每日更新,8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知識與實踐

不定期更新更新,7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6: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歷史建築

不定期更新更新,60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