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昭安藝術與人文
「鍾昭安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eople286455 , 欄位Id的內容是286455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鍾昭安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葉片吹奏國/台/日/客表演,不用擴音器靠功力,是全台街頭藝人裝備最少最簡單的。用樹葉當笛子來吹,那是古早農村放牛孩子的絕活。八十歲,早年是農田插秧領頭羊的鍾昭安,怎麼想也沒想到,他當街頭藝人到處吹樹葉笛,一天賺的打賞,比他年輕時插秧賺的多很多。在花蓮縣富里鄉六十石山,用樹葉快樂吹著流行歌的鍾昭安,是桃園中壢區的客家人,弟弟住在台東縣池上鄉。池上和富里相鄰,每年金針花季他都會來東部,在六十石山吹樹葉笛,歡娛賞花遊客。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86455&IndexCode=Culture_Peopl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erson/DFE1B29B-9488-436A-9520-27EAEB44CBD9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19-12-04T17:31:35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455
Id
286455
Title
鍾昭安
Description
葉片吹奏國/台/日/客表演,不用擴音器靠功力,是全台街頭藝人裝備最少最簡單的。用樹葉當笛子來吹,那是古早農村放牛孩子的絕活。八十歲,早年是農田插秧領頭羊的鍾昭安,怎麼想也沒想到,他當街頭藝人到處吹樹葉笛,一天賺的打賞,比他年輕時插秧賺的多很多。在花蓮縣富里鄉六十石山,用樹葉快樂吹著流行歌的鍾昭安,是桃園中壢區的客家人,弟弟住在台東縣池上鄉。池上和富里相鄰,每年金針花季他都會來東部,在六十石山吹樹葉笛,歡娛賞花遊客。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OGDL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19-12-04T17:31:35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鍾昭安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草繩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348
Id:
289348
Title:
草繩
Description:
本書集結作者早期所寫的小說,作品大多來自作者的生命歷程,有些是親身經歷,有些則是朋友的故事。作品有些是獨立的篇章,有些則可以與其他的篇章相互呼應,如〈土石流〉、〈軍帽〉與〈草繩〉等都是和阿公之間發
MOC_Id:
Culture_Object211042
Id:
211042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62-1:大日本麥酒株式會札幌支店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本明信片為明信片收集冊之第62張,正面下方有明信片之標題「大日本麥酒株式會札幌支店」,以及英譯「Sapporo Office and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495
Id:
509495
Title:
三和照相館主人張春輝攝影個展
Description:
照片攝於1940年代,內容為三和照相館主人張春輝舉辦的攝影個展。三和照相館為花蓮市攝影界的先驅,主人張春輝是位風雅之士,除了喜好攝影之外,也是花蓮港音樂研究會的會員,並曾於1943年(昭和18年)
羅東藝穗節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344
Id:
514344
Title:
羅東藝穗節
Description:
201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三星鄉行健、拱照;五結鄉孝威、大吉;蘇澳鎮永光;羅東鎮竹林、仁和;頭城鎮中崙、更新;員山鄉員山、蓁巷;以及冬山鄉柯林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仁和社區的日曆。本篇6月22
劍南詩鈔(二)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08940
Id:
608940
Title:
劍南詩鈔(二)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本書封面書底保存良好,內頁除了前後部分因受潮而較為斑駁外,字體清晰可辨,詩作內容均有句讀。內容收錄《劍南詩鈔》第二卷:七言古詩209首,
手工皂班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84323
Id:
284323
Title:
手工皂班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漢民社區的日曆。本篇四月三十日的主題是
竹管茅草老戲院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284531
Id:
284531
Title:
竹管茅草老戲院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大義社區的日曆。本篇2月4日的主題是「
年輪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94
Id:
301294
Title:
年輪
Description:
《年輪》出版於一九七六年四季出版公司,為楊牧試探文學人生多樣性的前衛著作,使用各種技巧及思索散文與詩的融合,廣泛表現現實社會及幻想世界的差異及相同,使用寓言的方式呈現。而1970年代漸漸認識當代的同性
名次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Event166862
Id:
166862
Title:
名次
Description:
上圖出自《中華詩苑》9卷1期(1959.01),頁51。該雜誌為戰後相當活躍的古典詩雜誌之一,「海東友聲彙刊」欄,梁寒操題字,為當時各詩社活動成果。
詩社活動時,往往進行同題、限體、限韻、限時作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120
Id:
300120
Title:
斧頭拍鑿鑿拍柴,娘爸吼囝囝吼孫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斧頭
臺東知本聖母無染原罪堂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Event509870
Id:
509870
Title:
臺東知本聖母無染原罪堂
Description:
照片中建築為落成時的臺東知本聖母無染原罪堂,可見當時天主堂附近仍有水田。
1954年,龔岱恩神父(Rev. Josef Guntern, SMB)由白冷會委請至知本向卑南族宣教,並在當地租下一間
戎克船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58623
Id:
258623
Title:
戎克船
Description:
「戎克船」,最早的記載是出現在15世紀,為木質帆船;16、17世紀起,即航行於臺灣、中國東南沿海,從事海外貿易。
昔日先民渡海來臺,航行著一種木造貨船俗稱為「紅頭仔」,底平、無龍骨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613
Id:
659613
Title:
2016花都藝術季攝影比賽第二名 蘇家宜-珍貴時光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蘇家宜參加2016花都藝術季攝影比賽的作品-珍貴時光,獲得第二名。 本照片攝於文心森林公園的圓滿劇場,創作者以黃金比例分割出二塊畫面,佔上方約三分之二的,是林之助經典畫作裝置展的作品之一〈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799
Id:
514799
Title:
鳳林國民學校幼稚仁班結業留念
Description:
此為鳳林國民學校幼稚仁班結業留念所拍攝的照片。鳳林國民學校也就是現今鳳林國小。國民學校這個詞最早來自於日治時期後期,臺灣總督府於1941年(昭和16年)施行「國民學校令」,廢止以前的「臺灣教育法」
哈爾濱市視察團來花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655
Id:
516655
Title:
哈爾濱市視察團來花
Description:
本篇報導滿州國哈爾濱市臺灣經濟視察團的行程,一行人共22名將於1941年(昭和16年)1月14日前往太魯閣遊覽,15日前往花蓮港市,16日在市內外視察後,下午搭乘巴士返回台北。因應築港完成,花蓮港
吉歐‧菲林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67
Id:
283667
Title:
吉歐‧菲林
Description:
菲林出生於保加利亞,在保加利亞國立藝術學院畢業後,進入義大利卡拉拉藝術學院就讀,而後定居在義大利石雕之城卡拉拉,幾年來他參加世界各地的創作營,感受到石雕藝術欣賞人口正在下降,他來台時認為花蓮縣的學
MOC_Id:
Culture_Event180736
Id:
180736
Title:
2019年4月27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論壇演講者葉怡蘭與策展團隊於「器」區前合影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7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論壇演講者葉怡蘭小姐(照片右起第二位)與策展人「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負責人徐景亭小姐(照片左起第一位)、協同策展人吳孝儒(照片
逃匿者的天空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8863
Id:
288863
Title:
逃匿者的天空
Description:
吳敏顯這本《逃匿者的天空》,是一本質量俱佳的散文集。在每次的閱讀中彷彿跟著吳敏顯一起逃匿。吳敏顯說自己是「隨時隨地都是一個圖謀逃匿的人」,逃匿到底意味著什麼呢?吳敏顯所逃匿的,便是都市生活。都市中
MOC_Id:
Culture_Event224564
Id:
224564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伊藤剛俊的作品「鐵黑透雕瓶」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展出日本人氣陶器創作家伊藤剛俊的作品「鐵黑透雕瓶」。本項作品是以瓷土為材料,以手拉坯法作胚,再上釉、雕刻後,燒製
MOC_Id:
Culture_Place702547
Id:
702547
Title:
彰化梨春園大鼓亭歷史照片
Description:
此照由彰化梨春園提供(拍攝者與拍攝確切時間不明),為梨春園出陣時使用大鼓出陣的歷史照片。由此照可證,梨春園曾經有一段時期有以大鼓出陣演奏。
梨春園楊茂基老師曾參與梨春園大鼓陣的演出,當時演奏的
黃慶堂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433
Id:
286433
Title:
黃慶堂
Description:
在七星潭有一個攤位,是位失去左手掌的阿伯黃慶堂擺攤,他靠著右手拿筆,將石頭彩繪寫上勵志小語,攤位正下方也寫上「生命是否有價值,不在於別人的眼光,在於如何善用生命良能;知道與做到,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做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795
Id:
278795
Title:
詩作描述染病甚重,蚊蟲侵擾 使署閒情卷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半間七尺呻吟地,擁被披裘對夕曛。侵隱墨蚊何善伺,緣空朱蟻似多聞(黑蚊、紅蟻,為患實甚)。芳樽獨負忘歸子(時諸君有射圃之約),良藥全憑抱節君(醫方主竹瀝)。莫道前軒花有徑,未能著屐已離群。
磚窯變蕨園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12
Id:
514412
Title:
磚窯變蕨園
Description:
2004年社區日曆計包含:三星鄉大隱;礁溪鄉光武、林美、時潮;羅東鎮東安;南澳鄉東岳;大同鄉英士;冬山鄉梅花、大進;員山鄉七賢、湖東;以及蘇澳鎮存仁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梅花社區的日曆。本篇6
景色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36
Id:
595936
Title:
景色
Description:
〈景色〉使用白色大理石如絲緞繞成如「回」字般的矩形視窗。石質之剛與線面之柔無盡迴旋,如同自然界的生與死形成一個循環,隨著視線的移轉,矩形變成三角形,消失與重現,雕刻空間便形成一個觀景視窗。透過這扇
廖文仁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94
Id:
283594
Title:
廖文仁
Description:
出生於花蓮的廖文仁,因家中從事石材加工業,自幼便在石頭圍繞的環境下成長,熟悉石雕工廠中的各式石材與機械運用。懷抱著對於石刻的天賦及其特殊情感,決心以石雕創作為志業,卻不願循升學模式進入學校學習正規藝術
張弘銘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524
Id:
286524
Title:
張弘銘
Description:
張弘銘擅長以薩克斯風演奏國台日語流行歌曲。花蓮縣政府為鼓勵街頭藝文活動多元發展,培養民眾參與藝術活動之習慣及豐富本縣公共空間人文風貌,縣內免費開放40處戶外廣場,包括花蓮鐵道文化園區、東大門夜市、石藝
MOC_Id:
Culture_Event288614
Id:
288614
Title:
第四屆蘭陽文學獎頒獎典禮:歌仔戲劇本組佳作得獎者合影
Description:
第四屆蘭陽文學獎於2010年10月19日頒獎,圖為歌仔戲劇本組佳作得獎者合影,左一陳美娟,得獎作品〈歡喜假郎君〉、左二陳雅玲和左三方淑禎,得獎作品〈孝賢齊家〉、左四吳小枚,得獎作品〈紅樓夢〉。 陳
林國正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406
Id:
286406
Title:
林國正
Description:
我都和人說我就讀東海大學,東部海洋大學,從小離鄉背井到石梯漁港討海,慢慢地適應東海岸的漁業生活,機緣在1996開始有了轉變,投入台灣第一家賞鯨公司,開啟了帶領遊客體驗海上驚奇的年代,夏季做賞鯨,到了冬
鄭詠鐸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03
Id:
283603
Title:
鄭詠鐸
Description:
生長於花蓮的鄭詠鐸,就讀玉里高中石工科之際,接觸石雕藝術,當時花蓮石藝產業興盛,畢業後憑技能專長進入工藝企業社擔任學徒,學習工藝品製作技術,扎穩雕刻基礎,從事工藝將近二十年,熟悉各種題材的代工,尤
花蓮師專校門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371
Id:
513371
Title:
花蓮師專校門
Description:
這張圖上能看見寫有「花蓮師專」四個大字的校門,可推測這張照片應該是在1964年(民國53年)到1987年(民國76年)之間拍攝的。花蓮師專成立於1947年(民國36年),當時名為「臺灣省立花蓮師範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油畫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22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每日更新,78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06
文化部藝文活動-主題推薦
每月更新,21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6:39
文化部典藏目錄-膠彩畫類
每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47
文化部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3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
蒙藏籍學生蒙藏語文班上課人數統計表
每6月更新,19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7:19
文化部文化事務財團法人名錄
每1年更新,17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4:28
文化部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16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每1日更新,110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45
文化部輔導蒙藏族人口年齡層性別統計表
每年更新,13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6:20
文化部
蒙藏補助團體私人情形季報表
每3月更新,18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9:13
文化部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20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2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典藏目錄-文書檔案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14
文化部典藏目錄-東南亞島民族類
每1年更新,1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商業財產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58
文化部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1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典藏目錄-素描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0:59
文化部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3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
典藏目錄-宗教禮俗類
每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4:06
文化部蒙藏文物展覽參觀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5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06:51
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臉書瀏覽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5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17:09
文化部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活動筆數統計
不定期更新,15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51
文化部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8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2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典藏目錄-地圖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1:54
文化部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3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1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