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旅路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旅路藝術與人文

旅路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lace595610 , 欄位Id的內容是595610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旅路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從校園民歌銀霞的「蝸牛與黃鸝鳥」,到周杰倫的流行歌曲「蝸牛」,都是隨口傳唱留世的歌。蝸牛在臺灣文化中已被賦予一種朝著理想目標,不斷努力堅持的形象,在〈旅路〉這件作品中,以蝸牛比喻人生,我們每個人都如同一隻小蝸牛,在這長長的旅途上,慢慢地往前邁進,雖然行動緩慢,只要不氣餒不妥協,相信只要再往前一步就離夢想更近一步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只要堅持理想都是最好的。創作者馮朝宗把自己對於工具的深厚情感,融合不同階段的生活體會,甚至是對於時事的看法,轉化成感性的創作靈感。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95610&IndexCode=Culture_Plac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lace/D2C11AF2-DA22-4542-B411-90FB77843ADC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02T12:04:26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10

Id

595610

Title

旅路

Description

從校園民歌銀霞的「蝸牛與黃鸝鳥」,到周杰倫的流行歌曲「蝸牛」,都是隨口傳唱留世的歌。蝸牛在臺灣文化中已被賦予一種朝著理想目標,不斷努力堅持的形象,在〈旅路〉這件作品中,以蝸牛比喻人生,我們每個人都如同一隻小蝸牛,在這長長的旅途上,慢慢地往前邁進,雖然行動緩慢,只要不氣餒不妥協,相信只要再往前一步就離夢想更近一步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只要堅持理想都是最好的。創作者馮朝宗把自己對於工具的深厚情感,融合不同階段的生活體會,甚至是對於時事的看法,轉化成感性的創作靈感。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OGDL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02T12:04:26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旅路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90
Id: 514490
Title: 白米壘球隊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268627
Id: 268627
Title: 口琴
Description: 口琴是一種透過口腔之吸吐,使金屬簧片振動發聲的多簧片樂器,臺灣閩南文化對口琴的稱呼受英語影響,常以ha-móo-ní-khah表示,亦有kháu-khîm、tshuì-khîm等表示方式。 唸歌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68
Id: 283668
Title: 雷莫‧貝雷堤
Description: 作者雷莫‧貝雷堤自學雕塑,在世界各地留下廣泛的藝術作品,有 20樣以上的公共藝術品、廣場紀念性建築、公共建築,分布的區域從歐洲到東南亞、意大利、從阿爾卑斯山到西西里島,幾乎在所有歐洲國家中都有他的作品

MOC_Id: Culture_Object234720
Id: 234720
Title: 食譜─糖水白丸
Description: 在馬祖,白丸是一道人人知曉、家家會做的樸實點心。白丸微小如鈕扣,與其它米製祭品、甜點相比,較難登大雅之堂,卻是居民心中最溫暖的回憶。白丸經過烈日曝曬可耐久藏,作法可鹹可甜,適合做為正餐,亦可作為點

MOC_Id: Culture_Object323121
Id: 323121
Title: 入選-海牛
Description: 彰化芳苑鄉「番挖社區」是國內目前唯一仍利用牛車運蚵的地方,海牛耕蚵田的歷史超過百年,因為許多蚵農改用柴油動力三輪車運蚵,所以海牛動力四輪車運蚵文化漸漸地沒落了. 搭乘海牛一起去蚵田採蚵、認識潮間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79
Id: 595979
Title: 獨角仙
Description: 作者欲透過〈獨角仙〉這件作品傳達對生態的深切關懷,及提醒大眾保護自然的重要性。雄性獨角仙頭上長長的角,是它們捍衛的武器,在此以犄角單獨呈現,不僅作為獨角仙的象徵,同時呈現一種如標本紀念式的擺設,具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050
Id: 514050
Title: 開蘭群英繪-頭城「七月月圓時,冥陽共嬋娟」
Description:   西元1769年吳沙帶領漢人來臺開墾進入平原第一站「頭圍」,爭奪噶蘭人土地。吳沙因此次事件死傷慘重,決定先暫退至三貂角。隔年噶瑪蘭人染上瘟疫天花,吳沙一群人祈福請求觀音菩薩施藥解救噶瑪蘭人。隨後

MOC_Id: Culture_Event629686
Id: 629686
Title: 安慶小學鼓隊進場
Description: 安慶代用國民學校舉行校慶運動會時,學校鼓隊帶領同學繞操場行進的記錄。 校慶舉行的時間為夏天,由高年級同學組成的鼓隊,在指揮女同學的帶領下,整齊進場。鼓隊中包含大鼓(指揮之後)、中鼓(右側第一排第

MOC_Id: Culture_Object323000
Id: 323000
Title: 入選-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
Description: 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包含廳舍、八角樓男廁、戰時指揮中心、工務室、電源室、食堂之6座建物,其所在街廓內現況各建築物為1919~1943年代間逐步建造形成。其中八角樓男廁1919年完成、廳舍192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144
Id: 594144
Title: 馬祖新村韓麟將軍家中庭院的垂吊花盆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韓麟將軍家中庭院的垂吊花盆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將軍所提供,韓麟先生為前國軍少將。 按照軍級劃分,少將退伍的韓爺爺分配到甲種眷舍,空間較大的韓寓擁有前院,邊院與後院三

MOC_Id: Culture_Object221740
Id: 221740
Title: 馬祖傳統月子餐─老酒麵線
Description: 馬祖先民大多來自福建的長樂與連江,料理方式、飲食習慣與風俗多傳承自原鄉,地域上慣稱閩東。馬祖老酒即福州的青紅酒,被譽為閩派黃酒的正宗。早年馬祖各家都會釀酒,除年節喜慶及敬神外,冬日漁民清晨出海前會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431
Id: 286431
Title: 方坤祺(魔神喬治)
Description: 魔術師:方坤祺 先生(魔神喬治-小方)。簡介:台灣魔術師聯盟100年度會長、103年桃園縣街頭藝人審查認證表演藝術類的評審委員、103年嘉義縣街頭藝人審查認證的評審委員、103年中壢站前商圈國際萬聖變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67
Id: 296367
Title: 竹〔竹杭〕下禪師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竹〔

MOC_Id: Culture_Object649794
Id: 649794
Title: 短歌
Description: 本作品「短歌」刊登在1937年6月臺灣社會事業協會發行的《社會事業の友》第103號,收錄日本人和臺灣人患者創作的九件作品。本文為日文的癩文學創作,所收錄的作品都與漢生病有關,例如:筆名為一粒麥生的

MOC_Id: Culture_Place595820
Id: 595820
Title: 波光邊境
Description: 〈波光邊境〉的作者向光華,以晶瑩勻稱的大理石面,探勘光線與陰影在水流上輪番切開的邊際,拓樸同質中的等高線層次,拍打出立體的一波三折。比鄰的粼粼光波,共同簇湧著一種狎暱又獨立的態度。這些波光富有節奏

MOC_Id: Culture_Object628205
Id: 628205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婦女旗袍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婦女旗袍,高領短袖剪裁,由馬祖新村社區72號住戶何朱靄蘭女士所提供,何朱靄蘭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 照片中的旗袍以草白色為底色,白條紋交織而成,帶給人素雅的氣質。 旗袍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474
Id: 286474
Title: 李開文
Description: 李開文為花蓮縣工藝藝術類街頭藝人,擅長皮革創作,將不同皮件組合成各種實用功能的皮製用品,多元藝術創作,改變自身生活方式,提升生活藝術化。玩皮布工作室由一對熱愛皮革素材的夫妻所成立,李開文先生喜歡雕花朵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466
Id: 286466
Title: 彭榮美
Description: 擅長押花、蝶谷巴特、棉紙撕畫、琉璃等流行手工藝。花蓮縣美術協會理事長彭榮美,在花蓮看守所擔任押花專任講師,教受刑人學押花。農家出身的彭榮美,因為喜愛自然花草,在吉安鄉農會服務的她,退休前在友人介紹下接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96
Id: 595696
Title: 互動
Description: 作者黃河的作品〈互動〉,透過雕刻刀將八卦中,陰陽虛實剛柔互補的線條與概念,具體化地呈現在大理石上。〈互動〉以兩道彎曲的長條方形,婉轉相互依靠而成,曲線像似各自運行又像穩定平行,以此隱喻人與人、以及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343
Id: 272343
Title: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活動補助案成果報告書
Description: 民國85年度「彩繪大地、水墨飄香」大嵙崁第二屆書畫家美術聯展活動,於三月二十七日至三十日舉行。 時任大溪鎮鎮長兼大嵙崁文化促進委員會主任委員林熺達先生,感念大溪過去因河運交通史經貿發達,物產豐富使名氣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80
Id: 283580
Title: 陳振輝
Description: 陳振輝認為,「現代雕塑」在當代已經是一種歷史限定的範疇,美國藝術批評家羅沙琳.克勞絲在「雕塑的擴展場域」一文中即明確地指出了西方雕塑的「紀念性」邏輯,許多現代藝術傾向由破壞傳統意義來界定雕塑本體。

MOC_Id: Culture_Event629669
Id: 629669
Title: 與會各校來賓集合於虎尾糖廠中山堂大廳參加安慶小學教學觀摩會
Description: 安慶代用國民學校於民國46年,配合雲林縣教育主管單位的政策,舉辦全縣性質「推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暨加強生活教育暨社會教育觀摩會」,邀請全縣相關學科教師參加觀摩。 全體與會的各校師長齊聚於虎尾糖廠中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265
Id: 600265
Title: 入選-金瓜石勸濟堂青草祭
Description: 金瓜石是一處金銅礦的礦區,自清光緒年間鐵道工人發現了沙金,循著溪流上溯,發顯了金瓜石,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以基隆山為界劃分出金瓜石礦區與瑞芳礦區(九份),金瓜石礦區在日本人經營下金銅礦的產出豐碩,有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760
Id: 514760
Title: 花蓮縣壽豐鄉反共自衛隊幹部座談會留影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1950年(民國39年)11月19日所拍攝之花蓮縣壽豐鄉反共自衛隊幹部座談會。1949年(民國38年),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臺灣,當時雖然美其名是稱之為轉進到臺灣,只不過實際的狀況卻是中華

MOC_Id: Culture_Event603110
Id: 603110
Title: 二結王公文化節
Description:   「二結王公文化節」於2010年銜接「大二結社區文化節」,是每年大二結地區的重要活動,內容包含王公生各項祭祀及慶祝活動、民俗技藝表演、社區青少年成年禮、卡拉OK歌唱比賽等。   「大二結社區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876
Id: 285876
Title: 人世間
Description: 作者楊正端多年來鍾情於人體創作主題,〈人世間〉以壓縮在框框中的兩性軀體,呈現極欲突破現狀,探索內在的心境,並利用直線與曲線、立體與浮雕間對比凸顯主題。1992 年起楊正端開始自己租工作室、接工作,早期

MOC_Id: Culture_Event224605
Id: 224605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央貴的作品「銀釉兔耳蓋杯」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展出陶器創作家央貴的作品「銀釉兔耳蓋杯」。本項作品是以瓷土為材料,以拉坏法成形為胚,再多次上釉,再依釉料特質,以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548
Id: 286548
Title: 趙仲榮
Description: 趙仲榮為花蓮縣街頭藝人,擅長小丑與氣球,表演默劇及魔術和民眾互動做氣球時,會和民眾解說動物的知識,氣球創作共有30餘種造型。趙仲榮小丑秀在全台灣十五個縣市皆有街頭藝人證,在台灣各地街頭巷尾演出。「生活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68
Id: 301368
Title: 海童:一本漂流的想像誌
Description: 作家廖鴻基,1957年出生於花蓮市,花蓮高中畢業,三十五歲成為職業討海人。成立尋鯨小組於花蓮海域從事鯨豚生態觀察,也是黑朝海洋文教基金會的發起人,致力於臺灣海洋環境、生態及文化工作。繼以海島為隱喻書寫

MOC_Id: Culture_Object271725
Id: 271725
Title: 崁津通訊第37期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大溪國小家長會出版之《崁津通訊》,為大溪國小校刊。本期為第37期,頭版為母親節感恩專題,學生寫下對於母親或遇感恩的人致上感謝,其餘內容有得獎名單、校園活動報導、各年級校外教學活動紀錄、師生文章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宗教禮俗類

每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4:06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2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12

文化部

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28

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明信片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南洋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19

文化部

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47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

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3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

西藏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4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18-08-16 16:12:45

文化部

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2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

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7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

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26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飲食用具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46

文化部

綜藝活動

每1日更新,3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3: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北美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52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攝影類

每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1:19

文化部

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22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東南亞島民族類

每1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

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電影

每周更新,8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0:27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雜誌期刊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28

文化部

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73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

典藏目錄-鳥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41

文化部

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20

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

博物館

每1年更新,51

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

查詢單一類別未過期活動資料

每1日更新,13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21

文化部

典藏目錄-商業財產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5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26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

蒙古警察警政研習班統計表

每年更新,29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5:40:37

文化部

文化部研究報告

每年更新,16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5:1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