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分家頓產業與經濟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分家頓產業與經濟

分家頓產業與經濟」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39:58。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Event513942 , 欄位Id的內容是513942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分家頓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壯圍沿海地區牽罟有200年以上的歷史,這項古老的漁法雖已消失50年,但近年廍後社區開放遊客體驗漁法,積極推廣牽罟文化,重現了百年的捕魚傳統。早期牽罟除了賺取收入貼補家用外,還能「分家頓」,分享漁獲。「分家頓」是指將捕獲優質的魚由出海(頭家)賣出,根據牽罟工作性質分配收入;其他的魚則由三槳負責用兩手捧起一堆一堆的(一堆有4份,視當天參加牽罟的人數及船上包含頭槳二人、二槳四人、三槳一人和尾槳二人等九人另外加計一份,再加上帳工、出海、撿尾索和補網等人決定總份數)排成南北向,置於沙灘上。大家以繩抽簽,先由南或北邊將抽到的魚帶回。若大魚因價格差没賣出,則由三槳宰殺大魚「分家頓」。魚內臟歸三槳所得。廍後社區耆老簡阿伯作的俏皮話說道:「一隻罟船九個人,尾槳責任算尚重,三槳落肚無輕鬆,要牽不牽他二人。」足以見得三槳不論在「分家頓」、或其他工作上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廍後社區在文化傳承上不遺餘力,耆老對遊客講述早期牽罟的故事,在地的精神;媽媽們則用古早味擄獲遊客的心。社區自開放體驗牽罟以來,曾因漁獲豐收而有多次「分家頓」的經驗,雖然没有以前漁獲萬斤的榮景,但耆老還原只要出力就能「偎(節錄)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13942&IndexCode=Culture_Even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event/776D9A84-DDB1-425A-8AE2-6950CE6DD58A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0-27T16:31:41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產業與經濟

MOC_Id

Culture_Event513942

Id

513942

Title

分家頓

Description

壯圍沿海地區牽罟有200年以上的歷史,這項古老的漁法雖已消失50年,但近年廍後社區開放遊客體驗漁法,積極推廣牽罟文化,重現了百年的捕魚傳統。早期牽罟除了賺取收入貼補家用外,還能「分家頓」,分享漁獲。「分家頓」是指將捕獲優質的魚由出海(頭家)賣出,根據牽罟工作性質分配收入;其他的魚則由三槳負責用兩手捧起一堆一堆的(一堆有4份,視當天參加牽罟的人數及船上包含頭槳二人、二槳四人、三槳一人和尾槳二人等九人另外加計一份,再加上帳工、出海、撿尾索和補網等人決定總份數)排成南北向,置於沙灘上。大家以繩抽簽,先由南或北邊將抽到的魚帶回。若大魚因價格差没賣出,則由三槳宰殺大魚「分家頓」。魚內臟歸三槳所得。廍後社區耆老簡阿伯作的俏皮話說道:「一隻罟船九個人,尾槳責任算尚重,三槳落肚無輕鬆,要牽不牽他二人。」足以見得三槳不論在「分家頓」、或其他工作上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廍後社區在文化傳承上不遺餘力,耆老對遊客講述早期牽罟的故事,在地的精神;媽媽們則用古早味擄獲遊客的心。社區自開放體驗牽罟以來,曾因漁獲豐收而有多次「分家頓」的經驗,雖然没有以前漁獲萬斤的榮景,但耆老還原只要出力就能「偎(節錄)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CC0

  2. 1
    CC0

  3. 2
    CC0

  4. 3
    CC0

  5. 4
    CC0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0-27T16:31:41

Keyword_Subject_1

產業與經濟

「分家頓產業與經濟」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510130
Id: 510130
Title: 柴液機車奔馳在美崙溪鐵路橋上(1980年代)
Description: 照片為柴液機車牽引著三節車廂,奔馳在美崙溪橋(曙光橋)上。美崙溪橋今天被稱為曙光橋,其名稱取自迎接太平洋第一道曙光之意。該橋約建於1939年(昭和14年)之後,美崙溪橋橫跨美崙溪連接花蓮市(圖片左

MOC_Id: Culture_Object510185
Id: 510185
Title: 上大和站站員合照(1947)
Description: 本圖為光復站於上大和站時期的站員大合照,由圖可知該張照片攝於1947年(民國36年)元旦。光復站前身為馬太鞍驛,設立於1913年(大正2年)11月20日。與此同時,鳳林至馬太鞍區間的鐵路完工通車。

MOC_Id: Culture_Object510229
Id: 510229
Title: 花蓮運務段全體同仁41年元旦攝影紀念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花蓮運務段全體員工1952年(民國41年)元旦攝影紀念,推測拍攝地點應位於當時交通部鐵道管理局花蓮管理處。在鐵路管理局的編制中,運務段是掌管轄區內各車站及車班、客、貨運及行車等作業之督導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86705
Id: 286705
Title: 張盛俊個人工作室
Description: 張盛俊擅長石藝設計。個人一手包辦造型設計、選材、大樣粗胚處理、手工細雕,最後修飾完成。張盛俊期待能有多一點的展覽平台,讓作品能有機會讓大眾看到。創作的理念多為生活所見所聞、大自然,在予以自己的靈感去作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86666
Id: 286666
Title: 葉家鐵店
Description: 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是著名的山刀產地,有著二百年打鐵歷史,葉家鐵店位於木瓜溪畔,並介於慕谷慕魚遊客諮詢中心及鯉魚潭間,沿線可欣賞到秀麗自然景觀。鐵店致力傳承太魯閣族祖先的技藝,手工製作原住民番刀,以厚實

MOC_Id: Culture_Object178978
Id: 178978
Title: 扶桑丸號、高砂丸號
Description:   「扶桑丸」(FUSO-MARU)與「高砂丸」(TAKASGO-MARU)的照片,由日治時期人所拍攝,拍攝時間應為1923年至1945年間(大正、昭和年間)。     「扶桑丸」(FUSO-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330
Id: 514330
Title: 羅東會館
Description: 201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三星鄉行健、拱照;五結鄉孝威、大吉;蘇澳鎮永光;羅東鎮竹林、仁和;頭城鎮中崙、更新;員山鄉員山、蓁巷;以及冬山鄉柯林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仁和社區的日曆。本篇6月8日

MOC_Id: Culture_Object187451
Id: 187451
Title: 法國參議員訪華團參觀臺肥六廠輸送管線
Description: 民國50年3月3日,法國參議員一行6人,乘泰國航空公司班機,自港抵臺,訪問7天。此次訪華的議員都是法國國會中頗具影響力的人士。其中包括1位一級上將和1位二級上將。一行人計劃以2天時間參觀我國南部海軍及

MOC_Id: Culture_Event138849
Id: 138849
Title: 連江縣政府策訂漁貸催收實施辦法及組成漁貸催收小組-馬祖日報
Description: 連江縣政府為加強漁貸催收維護全縣貸信,便利爭取貸款額度,於1975年(民國64年)訂漁貸催收實施辦法,會與南竿、北竿與莒光鄉公所、村辦公室及警察局組成漁貸催收小組;該小組會評估漁戶經濟能力給予分期

MOC_Id: Culture_Object187236
Id: 187236
Title: 泰國記者團參觀高雄煉油廠
Description: 由泰國11家報社、1家週刊、1個通訊社編輯和記者組成的龐大記者團,於民國46年4月17日從曼谷飛抵臺灣。該團一行19人皆為泰人,由泰國記者公會理事陶威石擔任團長,率領大家訪臺10天。抵臺隔天(18日)

MOC_Id: Culture_Object187349
Id: 187349
Title: 臺泥高雄廠 運送水泥的小火車
Description: 為了響應民國42年政府提倡的「耕者有其田」政策,臺灣水泥公司很快也從民國42年6月1日起開始辦理移轉民營手續,並且在1年多以後,正式成為公轉民營的4大公司之一。為了補償地主土地被徵收的損失,政府將4個

MOC_Id: Culture_Place154932
Id: 154932
Title: 南竿仁愛市場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連江縣文獻中心所收藏,攝於1964年6月。仁愛舊市場始建於1963年(民國52年),南竿民眾集資興建以木材、鋁皮搭蓋之仁愛室內市場,以早市為主,銷售肉類、蔬菜與什貨。1960年代仁愛村經濟

MOC_Id: Culture_Object510158
Id: 510158
Title: 壽驛驛員合照(1943)
Description: 壽豐站前身為鯉魚尾驛,設於1910年(明治43年)12月16日,因位於鯉魚潭下方而得名。1917年(大正6年)9月26日,車站名稱與地名一併改為「壽」(Kotobuki),為臺灣鐵路史上第一個也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573839
Id: 573839
Title: 莒光鄉東莒岸邊漁民自製舢板船-老照片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2000年11月12日刊登在馬祖日報的照片,其為莒光鄉東莒林家菊在東莒岸邊所拍攝漁民利用玻璃纖維製作小舢板的場景。民國40年代起,引進新式漁具與機動船舶,漁民紛紛將原本的木製船改為塑膠製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86677
Id: 286677
Title: 湛賞文化藝術工坊
Description: 一位由花蓮蔚藍的海,青聳山林所孕育的時尚文化設計師,闖蕩北台灣學習時尚設計多年後,回到成長的故鄉,展現時尚的夢想。原住民的自然風情加上時尚的敏銳度,完全呈現在吳秀梅的時尚服裝創作風格上,也由於能夠充分

MOC_Id: Culture_Object187095
Id: 187095
Title: 臺鋁公司和香港復懋公司簽訂技術合作
Description: 兩隻大手這麼一握,背後代表了績效的提升,以及無限的商機。臺灣鋁業公司和香港復愗簽訂5年技術援助協約,使臺鋁將獲得美國萬特隆工業公司,在鋁合金製程的技術援助。創立於25年前的萬特隆,是世界最著名製鋁廠商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86690
Id: 286690
Title: 蔡明冠石雕工作室
Description: 蔡明冠,玉里高中石工科畢業後,曾在楊英風與許禮憲等前輩藝術家的工作室中研習。在求學期間曾代表國家,到澳洲雪梨參加第廿七屆國際技能石刻類競賽,獲得好成績。他以極簡造型和線條作為創作構思,強調點、線、面銜

MOC_Id: Culture_Object328834
Id: 328834
Title: 沂水園遠景
Description: 檔名編號:1010843 於北投公園內拍攝,可見沂水園特色的屋頂小閣樓,及旅館名字。 沂水園位於光明路232號,於日治時期的前身為「千歲館」、「菊水」兩間旅館,後來合併為一間旅館。沂水園開業於

MOC_Id: Culture_Place233862
Id: 233862
Title: 游烏秋踏遍花蓮做工程照片之六
Description: 吉野村是台灣日治時期第一個官營的日本移民村,位於台灣花蓮港廳吉野庄(現花蓮縣吉安鄉),原為七腳川社之居住地,初期共有移民61戶、295人,多來自四國德島縣吉野川沿岸,故名「吉野村」。吉野村民游烏秋投入

MOC_Id: Culture_Object187280
Id: 187280
Title: 臺泥高雄廠的磨碎機具
Description: 民國39年12月29日,行政院國營事業視察團南下視察臺灣水泥公司高雄廠。該廠今年生產水泥共32萬4,394公噸。根據瞭解,臺泥高雄廠目前遭遇的困難有4點,包括(1)需要少、稅捐處財務困難;(2)國際市

MOC_Id: Culture_Object510112
Id: 510112
Title: 白色外牆的花蓮車站(舊址)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花蓮舊站,車站外牆已刷上白色灰泥,「花蓮車站」四字用亮眼的紅色呈現,其可能拍攝於1960年代至1970年代,是老花蓮人口中的舊站。照片中花蓮舊站站前右側設有綠色平時郵筒與紅色限時郵筒,方便

MOC_Id: Culture_Object187266
Id: 187266
Title: 鳥瞰臺泥大樓全貌
Description: 由三中工業公司承造、日本早稻田大學畢業的林慶豐建築師所設計的臺灣水泥公司大樓,於民國49年11月11日新建落成。大樓總工程費2,000萬元、設備費700萬元、總建坪2,588坪、高度僅低於總統府(達1

MOC_Id: Culture_Event488256
Id: 488256
Title: 亮島捕魚
Description: 戰地政務時期,大坵是北竿七村八澳之一村,有將近兩百戶人口,以漁業維生,島上的男人們是唯一可居住在高登、亮島的馬祖居民。 北竿大坵村資深漁民劉鴻君先生過去曾至亮島漁場作業,他分享國軍來亮島以前,大

MOC_Id: Culture_Event155685
Id: 155685
Title: 馬祖漁產運銷合作社成立-馬祖日報
Description: 1971年(民國60年)4月16日上午在商會召開籌組馬祖漁產運銷合作社創立會,並推舉連江縣漁會理事長吳木肯為立會召集人。連江縣馬祖漁產運銷合作社為奉行司令官兼主任委員「自產自銷」指示成立,社址暫設

MOC_Id: Culture_Object187502
Id: 187502
Title: 臺肥五廠筒磨機
Description: 民國40年3月18日,臺肥新竹五廠舉行開工典禮。到場參加茶會的貴賓包括行政院長陳誠暨各機關首長、工業界名流、民意機關負責人等等。新竹五廠是民國38年秋天,時任臺灣省主席的陳院長主持省政時,因洞察肥料工

MOC_Id: Culture_Object186731
Id: 186731
Title: 高雄煉油廠
Description: 高雄煉油廠位於高雄市楠梓區半屏山麓,面積廣達262公頃,盛時有員工3千餘人,為中國石油有限公司最主要的石油煉製廠之一。該廠前身為二次大戰期間遭盟軍毀壞之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高雄廠區,主要生產航空汽油、重

MOC_Id: Culture_Place289709
Id: 289709
Title: 壽豐溪口石灰窯
Description: 壽豐溪口石灰窯位於花蓮縣壽豐鄉溪口村溪口發電廠附近,是一處歷史悠久的建築。早期石灰是「起大厝」不可缺少的建築材料,但隨著建築材料不斷更新,臺灣石灰窯行業也隨之沒落遭人淡忘。這座日治時興建的石灰窯,屬於

MOC_Id: Culture_Object187017
Id: 187017
Title: 黨國元老張群等人與瑞三礦業員工合影
Description: 民國39年7月以前,臺灣的經濟發展受到政治局勢劇烈衝擊,導致煤炭外銷碰壁不說,加上臺灣島內物價波動和幣值下跌,煤炭的收購價格沒有因應物價暴漲及時調整,不少煤礦業者因此紛紛倒閉。但,儘管臺煤產量減少,卻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256
Id: 514256
Title: 棉被店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香和、清溝;南澳鄉金岳;員山鄉結頭份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結頭份社區的日曆。本篇9月2

MOC_Id: Culture_Object186801
Id: 186801
Title: 美國莫比與亞來兩公司和中油公司簽訂正式合約
Description: 中國石油公司與美國莫比化學公司暨亞來化學公司合資籌設尿素廠,利用臺灣天然氣產製阿摩尼亞與尿素,投資建廠合約由該三公司於民國50年8月22日下午會同簽訂,預於今(50)年10月中旬生效。該合約訂定投資總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素描類

每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0:59

文化部

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28

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

藝文活動-主題推薦

每月更新,28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6:39

文化部

蒙藏課程辦理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3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1-06-29 12:25:19

文化部

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3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

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2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

文化部研究報告

每年更新,1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5: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

蒙藏籍學生蒙藏語文班上課人數統計表

每6月更新,26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7:1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

每日更新,40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29:39

文化部

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4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訓練及活動參加人數性別統計

不定期更新更新,16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09

文化部

電影

每1日更新,8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

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

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2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社會學

每周更新,37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5:43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文獻書籍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35

文化部

典藏目錄-考古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類

每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1:14

文化部

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17

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

查詢單一類別未過期活動資料

每1日更新,119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2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竹材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1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社會與政治類

每日更新,228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總統府移交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01

文化部

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72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民俗

每周更新,32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9:39

文化部

博物館

每1年更新,50

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

文化部施政計畫

每年更新,2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07

文化部

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2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