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五股守讓堂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五股守讓堂

五股守讓堂」於資料集「文資局歷史建築」由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劉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4-22177596,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4 14:41:28。 欄位caseId的內容是20060523000001 , 欄位caseName的內容是五股守讓堂 , , 欄位pastHistory的內容是乾隆時代臺北盆地墾務進入鼎盛時期,由於移民日眾,市街繁榮,乾隆三十二年(1767)八里岔巡檢移駐新莊,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又身為縣丞,可見新莊在此時期已開發為臺北盆地最重要的街市以及政治經濟中心。 道光元年(1821)至道光十年(1830)間,吳氏家族之渡台祖吳存來台,初以務農種田為生,其子吳植耽在父過世後,隨母遷往八里堡一帶。吳植耽育有二男,長男吳山水,字愚;次男吳金鼻,吳氏家族事業發展自吳植耽起以米業起家,並成為臺灣北部第四大米商。 日治時期大正六年(1917) 吳愚成立信用組合,主要以農業之農產品為主,之後吳氏家族繼續發展鴉片、酒、釀造業、新觀自動車株式會社、米、茶等行業。吳愚之子吳培銓與其兄更經營和豐商行,經營米榖,協助臺灣米之出口,並擁有貨船,因事業龐大,為當時米業重要的單位。 在吳愚七十大壽時,其子為其於臺北州新莊郡五股庄水碓三二二番地蓋新厝,名為「守讓堂」大約於大正六年(1917)落成住所。 自民國五十八年(1969)起,陸續因高速公路施工而拆除土地及建物,民國七十二年(1983),守讓堂已無人居住,民國九十五年(2006)三月,古厝正身、屋內石雕、大廳梁柱及圓拱門遭到拆除及破壞,同年登錄為歷史建築,因為道路拓寬之故,於民國一百零九年(2020)修復工程時將右護龍及右稍間、右盡間易地重建,並作為新北市立圖書館及附屬空間使用。 , 欄位pastHistorySource的內容是臺北縣歷史建築「五股守讓堂」調查研究計畫 , , 欄位registerReason的內容是一、五股、泰山一帶為北臺文化發展較早的地方,吳宅「守讓堂」為一典型三合院,可彰顯觀音山下發展的軌跡,見證五股鄉開發史。 二、守讓堂為極優秀之日治大正年間古宅,其磚為機製磚,建物裝飾多,包括泥塑、交阯、彩繪、彩瓷等皆為臺灣北部典型作法,具有地域代表性。 三、可惜在中山高公路施工時,右護龍在1969年已遭拆除,建物遭長期荒廢,損壞日益嚴重,水車之交阯陶、泥塑大都被偷、被毀,破壞已超過百分之五十,大損其價值,無法指定為古蹟,爰登錄為歷史建築保存。 , 欄位lawsReference的內容是<<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款 , 欄位officialDocNo的內容是北府文資字第0950004128號 , 欄位registerDate的內容是2006-05-23 , 欄位govInstitutionName的內容是新北市政府 , 欄位belongAddress的內容是俟拆遷重建後另案公告 , 欄位belongCity的內容是新北市五股區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1.440697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5.083131 , 欄位govInstitution的內容是新北市政府 , 欄位govDeptName的內容是文化局 , 欄位govDeptAddress的內容是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一段161號28樓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4-30/4ecccd42-f10c-491a-a774-d59739638c3f/S__44736601.jpg , 欄位cityLand的內容是都市地區 其他使用區 公園用地 , , 欄位caseUrl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historicalBuilding/20060523000001 , 欄位buildingFeatures的內容是「守讓堂」整體格局為單進雙護龍的三合院,由前埕、正身、左右護龍空間組構而成,面闊仿五開間正身,依中軸線呈左右對稱。 正身下段外牆牆體為觀音山石丁砌,上段為斗仔砌牆,由大門明間、次間依序開有三對對稱窗,並有三竿石雕竹節窗,門開口彎拱門部以實心磚砌柱處理搭配石材柱結構,位於門廳與左護龍間的步口通道上,內牆開門部份為S磚拱券砌築。屋面鋪仰合瓦屋頂,承重山牆採圓脊「馬背」而無燕尾翹脊,正廳及護龍屋面有裝飾花磚,正脊上下馬路間則搭配有人物、花草泥塑剪黏裝飾。 中軸線台基以石條舖設,其餘則以石條與磚舖設而成,外埕門廳前、廳堂前皆有三個台階,其中第二階雕刻有櫃檯角之紋飾。 正身壁堵及橫向飾帶上,採用馬約利卡瓷磚作為主要的裝飾材,並使用洗石子作為邊框。 正身大廳門額泥塑「守讓堂」、護龍門額泥塑「和為貴」皆為行楷書體,而正身與左右護龍屋脊上,皆有細緻剪黏,以磁質碗片鑲嵌,表現花草等題材。 資料來源:台北縣歷史建築「五股守讓堂」調查研究計畫 , 欄位inHouseFeatures的內容是建築本體屋架構造為硬山擱檁造,大木架木料為福杉,使用木樑搭接以勾逗榫,桁檁與桁檁端部,以勾逗榫合形式為之。 正廳神龕牌樓面為木作三開間,坪鋪設六角尺磚於三合土上,六角尺磚鋪設周邊收石材,而正身次間、盡間、稍間採用尺磚丁鋪形式,鋪設與門方向平行,牆面收編材料亦為石材。 室內隔間承重山牆下段外牆基為觀音山石丁砌,下段內牆基為唭哩岸石丁砌,上段為磚牆白灰粉刷。 資料來源:台北縣歷史建築「五股守讓堂」調查研究計畫 , 欄位buildingUsage的內容是建築作為市民使用之公共空間,有多功能教室、閱覽室、展覽及體驗工坊等。 , 欄位buildingKeyMaintainItem的內容是應進行定期保養,維護周邊環境,檢視建物地坪、本體是否有漏水、破損等現象,管制火源或隔離易燃物,並保持空氣流通,避免室內潮濕,此外各類器材、設備應定期檢查損壞現象。 資料來源:新北市歷史建築「五股守讓堂」管理維護計畫 , 欄位buildingActualState的內容是修復前因竊盜事件發生而將門洞以紅磚封死,建物室內木料腐朽,木隔屏、神龕、木圓桁等材料受潮腐朽,並受腐朽菌及白蟻侵蝕,正身遭拆除後大廳梁柱、圓拱門及屋內石雕多處嚴重破損。 經民國一百零九年(2020) 古蹟本體異地重組修復完畢,保存良好。 , 欄位isOpenVisit的內容是1 , 欄位isCharge的內容是1 , 欄位openUpTime的內容是週一至週日 9:00-17:00,經政府公告之國定假日為休假日、每月最後一週週四清館日,均不開放。其中藏藝閣開放參觀時間為平日上午 9:30-10:30、下午 13:00-14:00,週末假日則全日開放。 , 欄位wenSitename的內容是 , 欄位wenSiteaddress的內容是 , 欄位govDeptContactor的內容是文化資產科 , 欄位govDeptPhone的內容是29603456 , 欄位govDeptEmail的內容是AP0260@ntpc.gov.tw

caseId

20060523000001

caseName

五股守讓堂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乾隆時代臺北盆地墾務進入鼎盛時期,由於移民日眾,市街繁榮,乾隆三十二年(1767)八里岔巡檢移駐新莊,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又身為縣丞,可見新莊在此時期已開發為臺北盆地最重要的街市以及政治經濟中心。 道光元年(1821)至道光十年(1830)間,吳氏家族之渡台祖吳存來台,初以務農種田為生,其子吳植耽在父過世後,隨母遷往八里堡一帶。吳植耽育有二男,長男吳山水,字愚;次男吳金鼻,吳氏家族事業發展自吳植耽起以米業起家,並成為臺灣北部第四大米商。 日治時期大正六年(1917) 吳愚成立信用組合,主要以農業之農產品為主,之後吳氏家族繼續發展鴉片、酒、釀造業、新觀自動車株式會社、米、茶等行業。吳愚之子吳培銓與其兄更經營和豐商行,經營米榖,協助臺灣米之出口,並擁有貨船,因事業龐大,為當時米業重要的單位。 在吳愚七十大壽時,其子為其於臺北州新莊郡五股庄水碓三二二番地蓋新厝,名為「守讓堂」大約於大正六年(1917)落成住所。 自民國五十八年(1969)起,陸續因高速公路施工而拆除土地及建物,民國七十二年(1983),守讓堂已無人居住,民國九十五年(2006)三月,古厝正身、屋內石雕、大廳梁柱及圓拱門遭到拆除及破壞,同年登錄為歷史建築,因為道路拓寬之故,於民國一百零九年(2020)修復工程時將右護龍及右稍間、右盡間易地重建,並作為新北市立圖書館及附屬空間使用。

pastHistorySource

臺北縣歷史建築「五股守讓堂」調查研究計畫

judgeCriteria

  1. 0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2. 1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registerReason

一、五股、泰山一帶為北臺文化發展較早的地方,吳宅「守讓堂」為一典型三合院,可彰顯觀音山下發展的軌跡,見證五股鄉開發史。 二、守讓堂為極優秀之日治大正年間古宅,其磚為機製磚,建物裝飾多,包括泥塑、交阯、彩繪、彩瓷等皆為臺灣北部典型作法,具有地域代表性。 三、可惜在中山高公路施工時,右護龍在1969年已遭拆除,建物遭長期荒廢,損壞日益嚴重,水車之交阯陶、泥塑大都被偷、被毀,破壞已超過百分之五十,大損其價值,無法指定為古蹟,爰登錄為歷史建築保存。

lawsReference

<<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款

officialDocNo

北府文資字第0950004128號

registerDate

2006-05-23

govInstitutionName

新北市政府

belongAddress

俟拆遷重建後另案公告

belongCity

新北市五股區

longitude

121.440697

latitude

25.083131

govInstitution

新北市政府

govDeptName

文化局

govDeptAddress

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一段161號28樓

representImage

cityLand

都市地區 其他使用區 公園用地

caseOwnership

    1. ownerType
      土地所有人

    2. ownerName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2
    1. ownerType
      土地所有人

    2. ownerName
      後代子孫吳信德

    2

buildingFeatures

「守讓堂」整體格局為單進雙護龍的三合院,由前埕、正身、左右護龍空間組構而成,面闊仿五開間正身,依中軸線呈左右對稱。 正身下段外牆牆體為觀音山石丁砌,上段為斗仔砌牆,由大門明間、次間依序開有三對對稱窗,並有三竿石雕竹節窗,門開口彎拱門部以實心磚砌柱處理搭配石材柱結構,位於門廳與左護龍間的步口通道上,內牆開門部份為S磚拱券砌築。屋面鋪仰合瓦屋頂,承重山牆採圓脊「馬背」而無燕尾翹脊,正廳及護龍屋面有裝飾花磚,正脊上下馬路間則搭配有人物、花草泥塑剪黏裝飾。 中軸線台基以石條舖設,其餘則以石條與磚舖設而成,外埕門廳前、廳堂前皆有三個台階,其中第二階雕刻有櫃檯角之紋飾。 正身壁堵及橫向飾帶上,採用馬約利卡瓷磚作為主要的裝飾材,並使用洗石子作為邊框。 正身大廳門額泥塑「守讓堂」、護龍門額泥塑「和為貴」皆為行楷書體,而正身與左右護龍屋脊上,皆有細緻剪黏,以磁質碗片鑲嵌,表現花草等題材。 資料來源:台北縣歷史建築「五股守讓堂」調查研究計畫

inHouseFeatures

建築本體屋架構造為硬山擱檁造,大木架木料為福杉,使用木樑搭接以勾逗榫,桁檁與桁檁端部,以勾逗榫合形式為之。 正廳神龕牌樓面為木作三開間,坪鋪設六角尺磚於三合土上,六角尺磚鋪設周邊收石材,而正身次間、盡間、稍間採用尺磚丁鋪形式,鋪設與門方向平行,牆面收編材料亦為石材。 室內隔間承重山牆下段外牆基為觀音山石丁砌,下段內牆基為唭哩岸石丁砌,上段為磚牆白灰粉刷。 資料來源:台北縣歷史建築「五股守讓堂」調查研究計畫

buildingUsage

建築作為市民使用之公共空間,有多功能教室、閱覽室、展覽及體驗工坊等。

buildingKeyMaintainItem

應進行定期保養,維護周邊環境,檢視建物地坪、本體是否有漏水、破損等現象,管制火源或隔離易燃物,並保持空氣流通,避免室內潮濕,此外各類器材、設備應定期檢查損壞現象。 資料來源:新北市歷史建築「五股守讓堂」管理維護計畫

buildingActualState

修復前因竊盜事件發生而將門洞以紅磚封死,建物室內木料腐朽,木隔屏、神龕、木圓桁等材料受潮腐朽,並受腐朽菌及白蟻侵蝕,正身遭拆除後大廳梁柱、圓拱門及屋內石雕多處嚴重破損。 經民國一百零九年(2020) 古蹟本體異地重組修復完畢,保存良好。

isOpenVisit

1

isCharge

1

openUpTime

週一至週日 9:00-17:00,經政府公告之國定假日為休假日、每月最後一週週四清館日,均不開放。其中藏藝閣開放參觀時間為平日上午 9:30-10:30、下午 13:00-14:00,週末假日則全日開放。

wenSitename

wenSiteaddress

govDeptContactor

文化資產科

govDeptPhone

29603456

govDeptEmail

AP0260@ntpc.gov.tw

「五股守讓堂」所屬的資料集:「文資局歷史建築」的其他資料

caseId: 20110113000001
caseName: 斗南國小日式宿舍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斗南國小創設於明治33年(1900)七月,時名「他里霧公學校」,大正10年(1921)4月改稱「斗南公學校」,昭和13年(1938)遷至目前文昌路校址,昭和21年(1941)改稱為「斗南國民學校」,民

caseId: 20200902000002
caseName: 社子島下溪砂尾陳家祖厝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興建背景: 下溪砂尾陳家祖厝為祖籍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山後鄉十二都的陳氏家族祖厝。所在土地原為溪沙尾217番地,屬於建築敷地, 建築特色: 陳家祖厝為閩南建築一條龍形式,正身採「凹壽」形式,外牆下半部為

caseId: 20200910000007
caseName: 北辰國小宿舍群(民政路2、6、12、14號)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北辰國小前身為昭和2年(1927年)創設之台南州北港女子公學校。光復後第五任校長蘇金連口述,北辰國小舊宿舍群於昭和16年(1941年)左右興建,歷經多位台日校長居住,包括日治時期宮城校長等和國民政府來

caseId: 20040514000009
caseName: 太平山林鐵舊天送埤車站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建築物類

    5
pastHistory: 1.創建年代:1921年;竣工年代:1924年 2.日據時代,太平山因蘊藏著豐富的森林,以生產紅繪、扁柏著稱,為運材的需要而設置羅東森林鐵道,由土場至竹林,沿途設車站十處,天送埤車站居中。1978年黛

caseId: 20040113000018
caseName: 大溪中央路翠鳳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翠鳳與隔壁的廖宅、赤龍合稱為「永安居」,為目前大溪街區保存尚稱完整的三坎店仔,翠鳳為右棟。赤龍、翠鳳除了匾額題字不同外,兩者可謂左右對稱且裝飾面不相上下。其匾額題字是利用酒瓶玻璃拼貼而成,但多已脫落,

caseId: 20130402000003
caseName: 楠西龜丹石造土地公廟
assetsTypes:

    1. code
      A2

    2. name
      寺廟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相傳為龜丹神農殿舊址

caseId: 20200520000001
caseName: 雲林縣榮譽國民之家美援時期建築群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雲林縣榮譽國民之家美係由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運用美援經費,於45年7月17日開始興建,至46年4月完成,5月2日舉行落成典禮。46年7月起隸屬台灣省政府社會處,仍受輔導會督導。70年7月1日

caseId: 20070314000003
caseName: 水湳洞選煉廠
assetsTypes:

    1. code
      A16

    2. name
      產業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caseId: 20181030000001
caseName: 鹿港德成堂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鹿港德成堂,為鹿港中山路上的街屋建築之一,地址為彰化縣鹿港鎮中山路204號。鹿港中山路跨越全鎮中心區,為鹿港最主要的街道。在清朝時,此街多數街屋為面竟狹窄進深長之形態,由於商業活動頻繁,乃於街道中

caseId: 20190429000002
caseName: 馬公水道貯水隧道
assetsTypes:

    1. code
      A16

    2. name
      產業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馬公水道貯水隧道創建於昭和2(1927)年,為當時離島唯一水道系統,又以巴洛克建築構建井倉房,還有揚水所內機械式水位計,雖然距今近百年,但馬公水道貯水隧道現仍發揮功用,尤其在民國83年至93年台水澎運

caseId: 20031201000001
caseName: 棧二庫、棧二之一庫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棧埠

    5
pastHistory: 棧二庫、棧二之一庫位於高雄港2號碼頭(今漁人碼頭),創建於日治時期,原為磚牆瓦頂單層小型倉庫,共四間,乃是當年儲存、輸運砂糖的主要倉庫之一。二次大戰末遭受美軍轟炸,部分損壞,後由高雄港務局接收,於民國

caseId: 20040105000001
caseName: 中山橋
assetsTypes:

    1. code
      A15

    2. name
      橋樑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橋墩採一大二小、三孔拱型設計,橋上的欄杆原係用日本德川產的花崗石砌成,兩側四盞青銅質橋燈,係為典雅優美之橋樑。惟因本橋涉及造成水患因素,故以尊重文化資產角度,及兼顧人民性命財產安全的態度,作為本案處理

caseId: 20190507000002
caseName: 交通部交通事業管理小組(原臺灣省政府交通處)
assetsTypes:

    1. code
      A20

    2. name
      辦公廳舍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本處前身為臺灣省政府交通處,為有巢建築師事務所(虞曰鎮)所設計,隨著民國88年省政府改制為行政院派出機關後,改制為交通部中部辦公室,又於91年間更名為交通部交通事業管理小組至今。

caseId: 20151229000001
caseName: 花蓮港廳吉野村煙草耕作指導所
assetsTypes:

    1. code
      A6

    2. name
      衙署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依據民國91(2002)年吉安鄉公所出版之吉安鄉誌內之「中國地域公共設施配置圖」顯示,本建築坐落位置原為菸草指導所。 過去之地籍資料顯示,本建築範圍內包含2筆地號,北側為福興段813地號、南

caseId: 20070327000008
caseName: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丁觀海、丁肇中寓所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1928年臺北帝國大學在新生南路與羅斯福路一帶設校,在溫州街臺大教職員宿舍群,蘊育此處人文氣氛。為臺大名教授丁觀海寓所,以及其子國家名學者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丁肇中先生兒時住宅,具人文特色價值。

caseId: 20060720000002
caseName: 仙洞隧道
assetsTypes:

    1. code
      A16

    2. name
      產業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早年開鑿此隧道是專供貨車運列車,由基隆火車站開到基隆港西岸(12-16)碼頭,以裝載散裝物及軍需品。此隧道具獨特之市港交通特色,在台灣經濟繁榮發展過程中佔有重要地位占有重要地位,更見証了基隆港的興衰,

caseId: 20110321000002
caseName: 鎮海長源古宅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陳雅(1880-1926)的長子陳長源(1903-1966)於昭和14(1939)年外出至臺南經營皮革原料「長源商行」有成,並返鄉修復祖家,延請中屯「意師」按原格局修復,大廳泥地改鋪尺二磚,左右櫸頭間

caseId: 20200518000002
caseName: 馬崗街11、12號民宅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caseId: 20100206000003
caseName: 新埔國小校長宿舍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新埔國小校長宿舍目前為新埔鎮唯一的日式宿舍,從老照片上得知,新埔鎮中正路未開闢前,日式宿舎己興建完成,約興建於1902年(明治35年),為日據時期興建的木構加RC造之房舎,屋齢己逾百年,是日治時期臺灣

caseId: 20040409000004
caseName: 柯旗化故居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昭和4年(1929)柯旗化出生於高雄左營,父親柯松木是善化人,經營製麵店,但很重視孩子教育。柯旗化求學歷程一路從左營公學校、高雄中學,而後考入省立師範學院(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科,可謂相當順遂。大

caseId: 20201230000005
caseName: 重慶北路三段283巷1號(大龍峒四十四坎店屋二落)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待後續修復及再利用計畫調查

caseId: 20160523000001
caseName: 臺中地方法院舊宿舍群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歷史建築「臺中地方法院舊宿舍群」為日治時期1920年前後興建的「臺中地方法院判任官官舍群」,保留日式木造建築及空間紋理,與鄰近古蹟「臺中刑務所典獄官舍」、「臺中刑務所浴場」、歷史建築「臺中刑務所官舍群

caseId: 20051026000003
caseName: 嘉義市共和路與北門街林管處國有宿眷舍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1.嘉義市共和路與北門街林管處國有宿眷舍興建於西元1895年至西元1945年(日治明治28年至日治昭和20年),現今位於嘉義市東區共和街191巷1–12號199巷1–11號201巷2–5號243巷2.

caseId: 20050318000005
caseName: 鹽水國小神社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神社

    5
pastHistory: 鹽水國小校內神社在校門右邊的玉順館後面。鹽水國小的前身是嘉義國語傳習所鹽水港分教場,設立於明治31年(1898)7月1日,同年10月1日則改為鹽水公學校。隨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日本開始對臺灣實施高壓政

caseId: 20170803000001
caseName: 新城鄉原研海庄役場
assetsTypes:

    1. code
      A6

    2. name
      衙署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新城鄉於日治時期之行政區為研海支廳,國民政府來台後,恢復原有新城名稱,當時鄉公所設於新城村。建物與本鄉新城村舊有員工宿舍區相連。

caseId: 20060801000004
caseName: 鹿港友鹿軒
assetsTypes:

    1. code
      A18

    2. name
      商店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鹿港黃姓的角頭分布在泉州街埔錦黃姓、東石黃姓與菜園黃姓。這三個角頭的黃姓祖先皆來自泉州石獅、晉江。埔錦黃姓來自泉州石獅埔錦,東石黃姓來自晉江縣東石古寨,菜園黃姓來自晉江縣石獅塘園。鹿港友鹿軒黃家即

caseId: 20110413000001
caseName: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原臺灣省政府農林廳)
assetsTypes:

    1. code
      A20

    2. name
      辦公廳舍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1.本機關前身為臺灣省政府農林廳,為有巢建築師事務所(虞曰鎮)所設計,民國88年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依據暫時條例規定,臺灣省政府為行政院派出機關,臺灣省為非地方自治團體,原臺灣省政府農林廳及

caseId: 20200915000001
caseName: 關西南陽堂鄧屋
assetsTypes:

    1. code
      A3

    2. name
      宅第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5
pastHistory: 家族來自廣東饒平,12世祖鄧仕全於1730年(雍正8年)來台,初居台北新莊。後來1792年(雍正10年)14世鄧伯朋、鄧立貢兄弟二人向道卡斯族前頭目衛阿貴承墾此關西大旱坑土地,至今已傳承九代人口。當時

caseId: 20050316000002
caseName: 農委會農糧署中區分署臺中辦事處(原名:總督府農商局食糧部臺中事務所)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建築物類

    5
pastHistory:   此建物為機構建築,興建於1921年,前身為臺灣總督府農商局食糧部臺中事務所。主體呈二層樓ㄇ字型,正門入口有車寄玄關,為市區目前少見之大型二層樓磚木混和構造公共建築。即日治時期臺中市公共建築代表作品

caseId: 20021213000003
caseName: 澎湖廳廳長官舍
assetsTypes:

    1. code
      A99

    2. name
      其他設施

    3. subCode

    4. subName

    5. other
      建築物類

    5
pastHistory: 本建築興建於1933(昭和8)年,於1934(昭和9)年落成,原為日治時期澎湖廳廳長官舍,戰後仍繼續沿用為縣長公館,現修復為「澎湖開拓館」,為歷史空間保存再利用之典範。本建築為典型的「和洋折衷」式之官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的其他資料集

文資局史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3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工藝

每日更新,19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3:1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古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9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0:4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人才培訓手冊

不定期更新更新,11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遺址

不定期更新更新,15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口述傳統

每日更新,8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會計月報

不定期更新更新,6

林君妍 小姐 | 04-22176319 | 2023-07-04 20:23:10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聚落

不定期更新更新,7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4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決算及會計相關報表

每年更新,5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資料

不更新更新,12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館藏圖書目錄

每年更新,5

廖小姐 | 0422295848#322 | 2021-04-07 16:58:2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民俗

不定期更新更新,9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5: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文化景觀

不定期更新,5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0-06-08 14:53: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接受及支付補助金

每年更新,4

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單位預算

不定期更新更新,6

朱 小姐 | 04-22176312 | 2023-07-24 14:43:1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古物

不定期更新更新,14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5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表演藝術

不定期更新更新,28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3:3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歷史建築

不定期更新更新,60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紀念建築

每日更新,8

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0:04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知識與實踐

不定期更新更新,7

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6: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