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訂標註十八史略讀本(四)藝術與人文
「校訂標註十八史略讀本(四)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472762 , 欄位Id的內容是472762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校訂標註十八史略讀本(四)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校訂標註十八史略讀本》卷四,線裝書,直式右翻。封面左上題簽「校訂標註十八史略 四」「中洲三島毅校閱」、「鹿門岡千仞閱」、「鳳岡今井匡之校訂」,右側貼條文字可辨者,「歷史門」「第二○號ノ九ノ四」「共七冊」「臺中師範學校」,為「臺中師範學校」的圖書編目。本套書應為三屋清陰擔任該校教職後所得。
卷四收錄東晉、南北朝、隋,三個段落。東晉以「中宗元皇帝」(司馬睿)開篇,北方胡人政權的事蹟,僅散入東晉的敘述,不立獨立標題;總結「東晉自元皇帝至是,凡十一世一百四年。西晉東晉通一百五十六年而亡。」
南北朝部份,「以南為提頭,而附北於其間」,故僅將南朝的宋、齊、梁、陳四朝依帝王名列序說明,北朝君王僅稱「主」、史事併入南朝篇章;這個階段從「宋高祖武皇帝」(劉裕)起,至陳「後主長城煬公」(陳叔寶)止,四朝有各自的歸結,如「自宋高祖至是八世,凡五十九年而亡。」「陳自高祖武帝至是,五世凡二十二年而亡。」可看出編者(曾先之)將宋、齊、梁、陳各自列為正統,而非一整段的「南朝」。
後接續隋代,自「隋高祖文皇帝」,記載至隋「恭皇帝」禪位於唐,「隋自高祖至是,三世凡三十七年而亡。」作結。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472762&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D07B4B51-9A62-4517-B91C-FFAB2843D763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2-09-30T12:47:03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472762
Id
472762
Title
校訂標註十八史略讀本(四)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校訂標註十八史略讀本》卷四,線裝書,直式右翻。封面左上題簽「校訂標註十八史略 四」「中洲三島毅校閱」、「鹿門岡千仞閱」、「鳳岡今井匡之校訂」,右側貼條文字可辨者,「歷史門」「第二○號ノ九ノ四」「共七冊」「臺中師範學校」,為「臺中師範學校」的圖書編目。本套書應為三屋清陰擔任該校教職後所得。 卷四收錄東晉、南北朝、隋,三個段落。東晉以「中宗元皇帝」(司馬睿)開篇,北方胡人政權的事蹟,僅散入東晉的敘述,不立獨立標題;總結「東晉自元皇帝至是,凡十一世一百四年。西晉東晉通一百五十六年而亡。」 南北朝部份,「以南為提頭,而附北於其間」,故僅將南朝的宋、齊、梁、陳四朝依帝王名列序說明,北朝君王僅稱「主」、史事併入南朝篇章;這個階段從「宋高祖武皇帝」(劉裕)起,至陳「後主長城煬公」(陳叔寶)止,四朝有各自的歸結,如「自宋高祖至是八世,凡五十九年而亡。」「陳自高祖武帝至是,五世凡二十二年而亡。」可看出編者(曾先之)將宋、齊、梁、陳各自列為正統,而非一整段的「南朝」。 後接續隋代,自「隋高祖文皇帝」,記載至隋「恭皇帝」禪位於唐,「隋自高祖至是,三世凡三十七年而亡。」作結。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Keyword_Rights_2
-
0_PDM_
-
1_PDM_
-
2_PDM_
-
3_PDM_
-
4_PDM_
-
5_PDM_
-
6_PDM_
-
7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2-09-30T12:47:03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校訂標註十八史略讀本(四)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213
Id:
267213
Title: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Description: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為書法家黃羣英(1920-2019)作品,主文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款識:「去歲發願參用經石峪筆意恭書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今年春抄寫訖,以此因緣迴向菩提,仰祈佛慈護念眾生遠離劫
來自深海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55
Id:
301255
Title:
來自深海
Description:
《來自深海》是廖鴻基海洋系列的第四部曲,記載了他眾多時期對海洋的矛盾之情,投入那難以觸碰的深海中心,尋找生命最初的秘密與最終的流向。從《討海人》、《鯨生鯨世》到《漂流監獄》,廖鴻基由單純靠海維生、觀察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198
Id:
594198
Title:
韓麟老將軍家前門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馬祖新村韓麟老將軍家前門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將軍所提供,韓麟先生為前國軍少將。
此為韓老太太及韓麟的妻子於自家前門合照,一旁木窗可明顯看出加裝鐵窗,韓媽媽背後則是鋁製紗門,
散步的婦女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03
Id:
285903
Title:
散步的婦女
Description:
〈散步的婦女〉在凝止而厚重的大理石塊面上,讓運動與速度的漸變過程如數顯影,雖然作品教人無法不聯想起未來主義畫派中的運動風格,他們捕捉閃逝不得見的波動,既凍結又是融解了時間斷面的概念,卻更讓觀者溫存於美
MOC_Id:
Culture_Event222134
Id:
222134
Title:
花蓮港音樂研究會藝能演奏會紀念。於花蓮市大洋館內
Description:
昭和十九年(1944)四月二十九日以及四月三十日於大洋館內舉行藝能發表會,當時郭子究所創作的〈思ひ 出〉,也是後來花蓮人熟知的名曲〈回憶〉。同時也發表了〈荳蘭の 娘〉一曲,曲目牌上寫這首歌為三和輝
彭郡茹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83
Id:
283583
Title:
彭郡茹
Description:
彭郡茹的石雕作品來自性靈之氣力,蘊藏堅貞之情,石頭彷彿大山肇始的構成元素,似乎比人的生命更恆常,更深邃,活得更從容自在。蘊蓄玉質之美,「玉」字的形象思維即參通天地人三者。「君子比德於玉」,玉象徵中國人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815
Id:
514815
Title:
玉里平快汽車行家族合影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是拍攝於玉里的中山路上的一間汽車行之合影照片。此間汽車行為:「平快汽車行」,為《顧我洄瀾》之作者葉柏強先生的叔公:「葉廷欽」先生所開設之汽車行。而根據葉柏強的父親所言,此臺黑頭車便是玉里鎮
MOC_Id:
Culture_Event629700
Id:
629700
Title:
安慶小學戲劇表演
Description:
安慶代用國民學校推動藝術領域學習,在校內舉辦戲劇表演的記錄。
戲劇是多元內容呈現的綜合藝術領域,包含演員的語文能力、肢體動作、表演台風等,也包含編劇、服裝、道具製作等,是導引學生團隊合作,並運用
胸花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475
Id:
594475
Title:
胸花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手工假花,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36號住戶黃秀恩女士所提供,黃秀恩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為前馬祖社區理事會成員,熟知村內公共事務。
這些假花,皆是村內婦女們以手工製成。亮麗的色彩搭配上栩
蓮-陽之印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879
Id:
285879
Title:
蓮-陽之印
Description:
此作品〈蓮-陽之印〉呈現蓮花出水之意象,水滴與波紋的形狀表現出自然界中水的循。一如生命之輸迥,從海平面昇起之大陽如蓮花之出水盛放,映照出太陽的意象。日本籍的緒方良信說:「石雕就像是水滴石穿,水一直滴、
傳統苧麻衣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238
Id:
287238
Title:
傳統苧麻衣
Description:
該件為以苧麻所織成的無袖對襟方衣,製作年代不詳,原為紅葉部落陳林宗義所收藏,後由花蓮縣萬榮鄉原住民族文物館所收購典藏。由於苧麻的纖維細長、堅韌,是織作布料的理想材料,所以早期太魯閣人多於住家四周栽種苧
慶祝紹唐社長八秩華誕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143037
Id:
143037
Title:
慶祝紹唐社長八秩華誕
Description:
慶祝紹唐社長八秩華誕
天錫遐齡待紹公。八旬華誕燭搖紅。寒窓勤學師宗伯。白手成家起牧童。煤礦界中稱巨擘。義方居裏仰高風。斯文一線欣同繫。祝嘏詩成句吐虹。
黃得時的詩作頗以詩會聯吟、唱和、擊钵、課
MOC_Id:
Culture_Object302289
Id:
302289
Title:
〈贈近江時五郎老仁翁〉墨寶
Description:
〈贈近江時五郎老仁翁〉墨寶,由顏雲年揮毫完成,為一漢詩形式的藏頭詩作。創作時間,推測為大正年間。
墨寶內容,先以「近水傍山」、「江村」、「時禽瓦雀」、「五椏三花」等自然意象描摹,再提到歲
湯匙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314
Id:
287314
Title:
湯匙
Description:
該組件有木匙三支,以木頭經刨鑿、打磨處理而成的飲食用具,無雕刻紋飾,製作年代約為1946年,是族人早期用來吃飯和喝湯的器物。 這幾件布農的木匙在形制上顯得樸實並著重實用性,因其居住山區、遷移頻繁,所
保羅‧凡‧拉爾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51
Id:
283651
Title:
保羅‧凡‧拉爾
Description:
保羅.凡.拉爾20歲進入藝術學校,後來他又到一家石雕工廠,由於荷蘭是一個沒有石頭的國家,所有的石頭都是國外來的,也因為如此,他在這家石雕工廠看的比別人多、學得的東西也更多。保羅總是隨身都帶著一塊黏土,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363
Id:
513363
Title:
花蓮港工業學校機械科畢業合影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拍攝於1943年(昭和18年)4月,可以看見一群學生圍繞著坐於正中的老師一起拍下這張合照,該師是花蓮港廳立花蓮港工業學校、即今國立花蓮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簡稱花蓮高工)機械科的鍛工教下足利老
MOC_Id:
Culture_Event180748
Id:
180748
Title:
2019年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花藝藝術家 嶺貴子小姐與主持人盧怡安談茶席器物佈置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論」區茶論壇,由「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協同策展人盧怡安小姐(照片右起第一位)主持,邀請日籍花藝藝術家嶺貴子小姐(照片正中)談茶
MOC_Id:
Culture_Object210468
Id:
210468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11: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校庭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本明信片註明「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校庭」。由札幌富貴堂發行。
本圖為校園即景。校舍採用和洋折衷式風格建造,圖中兩棟校舍形式略有不同
風箏(童玩)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805
Id:
287805
Title:
風箏(童玩)
Description:
在水璉部落長大的宋德讓,兒時童玩都取自居住的天然環境,他憑著童年記憶,製作出許多傳統和環保概念的童玩。由於臺灣社會早期生活物資缺乏,原住民族人擅於就地取材、運用週邊資源製作簡單玩具,便成為族人童年的共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78
Id:
296378
Title:
豬囝搶牢(斗),鬼囝搶齋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豬囝
福正聚落民居類型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71388
Id:
271388
Title:
福正聚落民居類型
Description:
根據鄭智仁於2003年編著的《連江縣鄉土建築研究報告:馬祖民居》,位於莒光鄉的福正聚落,曾是東莒島上最繁榮的村落,後來因漁獲量減少,漁業發展衰落,人口漸漸外移,難以再現過往榮景。福正聚落中的傳統民
三種空間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783
Id:
595783
Title:
三種空間
Description:
〈三種空間〉的創作想法:「當我們定義空間以人造建物時,空間事實因為我們設限的目光,而大舉收縮了」。作者在作品中,逆轉我們對實體的關注,要我們重新尋獲三種空間。首先在建體周圍盤旋不去的時空與光影;再
生之喜悅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22
Id:
595922
Title:
生之喜悅
Description:
〈生之喜悅〉想表示此項作品的形式其實來自於自然觀察,常見草木在極不利於生長的環境下掙扎存活的盎然生機及宇宙的自然運轉循環,傳達出欣欣向榮、滋生不息的生命張力和活力,展現無限的生機。柳順天,民國40
儒林外史(青少年版)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67
Id:
301067
Title:
儒林外史(青少年版)
Description:
《儒林外史》是一本社會寫實、反應清朝當時讀書人的原形的小說,原著描寫的讀書人為致力學業,處事虛偽造作,盲從禮教陋習,李潼則提出他理想人生的啟示,推崇品格高潔的平民人物,強調世俗的功名富貴不如人格德
空間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19
Id:
285919
Title:
空間
Description:
〈空間〉這件雕塑由三個白色的大理石組成,一個塑膠合成體將它們接在一起。石化的齒輪代表未來的軌跡。義大利籍石雕家法蘭西斯柯•馬索塔(Francesco Mazzotta)想以變速箱、機械感的型態呈現,兩
星星、月亮、太陽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24
Id:
514524
Title:
星星、月亮、太陽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清溝、香和;南澳鄉金岳;員山鄉頭分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金岳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29
伊莉莎‧寇西妮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59
Id:
283659
Title:
伊莉莎‧寇西妮
Description:
伊莉莎寇西妮結束她的藝術學業之後,陸續在世界各地展覽她的作品已超過三十年的歲月。義大利的拉斯佩齊亞是她的出生地也是她藝術創作的來源,而在她家就有一個可以讓她擁有許多創作靈感的一扇窗,它面向著寬闊無際的
貓遘窮,犬來富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52
Id:
296352
Title:
貓遘窮,犬來富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貓遘
風景明信片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19222
Id:
219222
Title:
風景明信片
Description:
繪葉書(エハガキ),風景明信片之意,日人習慣在各地旅遊時,購買繪葉書蓋記念戳,郵寄回鄉,與家人分享到此一遊所見及及報平安,不無宣揚國威的意味。
繪葉書的製作用繪畫、照片、說明文字,呈現臺灣當時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224
Id:
562224
Title:
嘉義水上善德堂貍貓換太子彩磁畫
Description:
步口龍邊立面彩磁畫,主題為貍貓換太子,顏色鮮活飽滿,人物生動,雖九十餘年亦無脫落黯淡,實屬可貴。
創建於清代道光年間的嘉義縣水上鄉老齋堂「善德堂」,於日治時期昭和七年(1932年)重修,建築融合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2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俄羅斯聯邦蒙裔共和國醫生來台培訓統計表
每1年更新,15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3:05
文化部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1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20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
西藏統計資料
每6月更新,18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9:01
文化部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15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臉書瀏覽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5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17:09
文化部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1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內部訓練出席人數性別統計
不更新更新,13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3:41
文化部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1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文化部動漫新書快訊
每年更新,20朱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5:22
文化部
文化部資料盤點成果表
每6月更新,1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6:32
文化部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5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查詢單一活動詳細資料
每1日更新,1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38
文化部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典藏目錄-纖維染織類
每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1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社會與政治類
每日更新,211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3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經濟
每周更新,47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3:26
文化部文化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之項目
每年更新,14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50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1年更新,17蘇建龍 先生 | 02-85126631 | 2023-07-27 16:04:34
文化部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21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典藏目錄-文書檔案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14
文化部典藏目錄-兩棲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26
文化部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1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