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訂標註十八史略讀本(四)藝術與人文
「校訂標註十八史略讀本(四)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472762 , 欄位Id的內容是472762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校訂標註十八史略讀本(四)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校訂標註十八史略讀本》卷四,線裝書,直式右翻。封面左上題簽「校訂標註十八史略 四」「中洲三島毅校閱」、「鹿門岡千仞閱」、「鳳岡今井匡之校訂」,右側貼條文字可辨者,「歷史門」「第二○號ノ九ノ四」「共七冊」「臺中師範學校」,為「臺中師範學校」的圖書編目。本套書應為三屋清陰擔任該校教職後所得。
卷四收錄東晉、南北朝、隋,三個段落。東晉以「中宗元皇帝」(司馬睿)開篇,北方胡人政權的事蹟,僅散入東晉的敘述,不立獨立標題;總結「東晉自元皇帝至是,凡十一世一百四年。西晉東晉通一百五十六年而亡。」
南北朝部份,「以南為提頭,而附北於其間」,故僅將南朝的宋、齊、梁、陳四朝依帝王名列序說明,北朝君王僅稱「主」、史事併入南朝篇章;這個階段從「宋高祖武皇帝」(劉裕)起,至陳「後主長城煬公」(陳叔寶)止,四朝有各自的歸結,如「自宋高祖至是八世,凡五十九年而亡。」「陳自高祖武帝至是,五世凡二十二年而亡。」可看出編者(曾先之)將宋、齊、梁、陳各自列為正統,而非一整段的「南朝」。
後接續隋代,自「隋高祖文皇帝」,記載至隋「恭皇帝」禪位於唐,「隋自高祖至是,三世凡三十七年而亡。」作結。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472762&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D07B4B51-9A62-4517-B91C-FFAB2843D763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2-09-30T12:47:03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472762
Id
472762
Title
校訂標註十八史略讀本(四)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校訂標註十八史略讀本》卷四,線裝書,直式右翻。封面左上題簽「校訂標註十八史略 四」「中洲三島毅校閱」、「鹿門岡千仞閱」、「鳳岡今井匡之校訂」,右側貼條文字可辨者,「歷史門」「第二○號ノ九ノ四」「共七冊」「臺中師範學校」,為「臺中師範學校」的圖書編目。本套書應為三屋清陰擔任該校教職後所得。 卷四收錄東晉、南北朝、隋,三個段落。東晉以「中宗元皇帝」(司馬睿)開篇,北方胡人政權的事蹟,僅散入東晉的敘述,不立獨立標題;總結「東晉自元皇帝至是,凡十一世一百四年。西晉東晉通一百五十六年而亡。」 南北朝部份,「以南為提頭,而附北於其間」,故僅將南朝的宋、齊、梁、陳四朝依帝王名列序說明,北朝君王僅稱「主」、史事併入南朝篇章;這個階段從「宋高祖武皇帝」(劉裕)起,至陳「後主長城煬公」(陳叔寶)止,四朝有各自的歸結,如「自宋高祖至是八世,凡五十九年而亡。」「陳自高祖武帝至是,五世凡二十二年而亡。」可看出編者(曾先之)將宋、齊、梁、陳各自列為正統,而非一整段的「南朝」。 後接續隋代,自「隋高祖文皇帝」,記載至隋「恭皇帝」禪位於唐,「隋自高祖至是,三世凡三十七年而亡。」作結。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Keyword_Rights_2
-
0_PDM_
-
1_PDM_
-
2_PDM_
-
3_PDM_
-
4_PDM_
-
5_PDM_
-
6_PDM_
-
7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2-09-30T12:47:03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校訂標註十八史略讀本(四)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田中等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26
Id:
283526
Title:
田中等
Description:
田中等出生於九州宮崎縣,由於家中經營墓碑事業,從小就在工廠玩石頭,對於石材和機器都很熟悉。宮崎大學教育系美術科畢業後,從事和雕刻數年,只嘗試過銅雕和木雕。開始石雕創作緣起於參加日本北海道冰雕創作賽,經
MOC_Id:
Culture_Place605411
Id:
605411
Title:
黃德記圳-三民碼頭
Description:
黃德記圳內有四個碼頭,從上游數來,白鵝、玉光、三民以及二龍村,上述照片為三民村段的碼頭,由一群地方青年向文化部與縣長建議,公共建設需含有地方文化,以保有地方特色與流傳。
照片裡有許多礁溪鄉內居民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79
Id:
296379
Title:
豬無肥,肥犬底靠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豬無
天堂之門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795
Id:
595795
Title:
天堂之門
Description:
〈天堂之門〉這件作品是一件適合放在戶外的紀念性雕塑,放在草地上讓人們可以透過它欣賞自然。其會完美的將周遭環境框起來,觀眾不只可以觀看它,也可以融入作品,成為景觀中的一部分。作者巧妙地運用兩個不對稱
點石成金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35
Id:
595635
Title:
點石成金
Description:
作品〈點石成金〉以一塊長方形黑色花崗石,保持粗糙斧鑿的痕跡,表面的肌理紋路粗獷具有原始力的狂野美感,保留石材原味,並在其上鑲嵌不銹鋼,頂立於底下,使其長柱體微微傾斜,構成動態的視覺,金色月形些許妝
吳孟璋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48
Id:
283548
Title:
吳孟璋
Description:
吳孟璋說:「藝術創作對我而言,是探索與認識自身存在的一種方式,也是校正自我的過程。」 在《容格心理學與西藏佛教》一書提到:「自我是最大的障礙。自我——或個人的「我」觀是一切問題和痛苦的根源。」他解釋所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18
Id:
514518
Title:
泰雅傳統風味創意料理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清溝、香和;南澳鄉金岳;員山鄉頭分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金岳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23
MOC_Id:
Culture_Place702547
Id:
702547
Title:
彰化梨春園大鼓亭歷史照片
Description:
此照由彰化梨春園提供(拍攝者與拍攝確切時間不明),為梨春園出陣時使用大鼓出陣的歷史照片。由此照可證,梨春園曾經有一段時期有以大鼓出陣演奏。
梨春園楊茂基老師曾參與梨春園大鼓陣的演出,當時演奏的
小鎮生活指南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34
Id:
301334
Title:
小鎮生活指南
Description:
本書榮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長篇小說專案創作獎助。小說已從臺北返鄉,進入東部小鎮高中教書的余茂雄揭開序幕。不同於傳統城鎮,小鎮是移墾農民、生意失敗的商人、派駐軍人或尋求新天的人們聚集之地,是族群交集的移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033
Id:
594033
Title:
韓麟將軍一家於前院照全家福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韓麟將軍一家於前院照全家福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將軍所提供,韓麟先生為前國軍少將。
韓麟將軍一家為馬祖新村社區的代表住戶,這天他們舉辦家庭聚會,想拍合照紀念,但因為室內的空間
鍾昭安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455
Id:
286455
Title:
鍾昭安
Description:
葉片吹奏國/台/日/客表演,不用擴音器靠功力,是全台街頭藝人裝備最少最簡單的。用樹葉當笛子來吹,那是古早農村放牛孩子的絕活。八十歲,早年是農田插秧領頭羊的鍾昭安,怎麼想也沒想到,他當街頭藝人到處吹樹葉
茅草的故鄉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15
Id:
514415
Title:
茅草的故鄉
Description:
2004年社區日曆計包含:三星鄉大隱;礁溪鄉光武、林美、時潮;羅東鎮東安;南澳鄉東岳;大同鄉英士;冬山鄉梅花、大進;員山鄉七賢、湖東;以及蘇澳鎮存仁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梅花社區的日曆。本篇6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267
Id:
304267
Title:
《硓古石》季刊第34期〈陳錫如的從軍詩史〉
Description:
本篇文章來自《硓古石》季刊第34期,篇名為〈陳錫如的從軍詩史〉,作者為胡巨川。以下是本文摘要內容:本文作者為人稱「高雄活字典」的文獻研究者胡巨川,文中呈現並分析清末民初澎湖詩人陳錫如(天賜)前往大陸從
水門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74
Id:
285974
Title:
水門
Description:
作者坂井達省以天賜甘霖的意象,表現個人對藝術生命無限延展,以及水門開口後多樣的可能性。作品〈水門〉是一道連接天地的門,在冷硬的方石板塊,中間部位以波浪曲線構成對稱連結之立體圖形,併合的直線處隨凹凸形成
擠壓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40
Id:
595940
Title:
擠壓
Description:
〈擠壓〉此件作品可由兩個層面觀看:在表現上,特別採用質地堅硬的黑色花崗岩雕塑出遭受強大壓力的形態,以製造反差的效果與玩味石頭的可塑性;在寓意上,將受擠壓的石柱比作人生,每個人都必須面對各自的困境與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375
Id:
660375
Title:
窺視歌劇院
Description:
2014年「拍!歌劇院之美」攝影比賽原攝原味類入選作品。 臺中國家歌劇院由普立茲克(PRITZKER)獎得主伊東豊雄建築師所設計,定位為國家級水準及國際性規模之表演場館,國際媒體報導更將其列為「即
MOC_Id:
Culture_Object488298
Id:
488298
Title:
連江縣世界文化遺產推動第二年計畫
Description:
《連江縣世界文化遺產推動第二年計畫》由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國立成功大學主持,2010年出版,從全球軍事文化遺產的歷史脈絡下,梳理馬祖軍事文化景觀做為世界遺產的重要性,具體建構支持之理論基礎
人文的躍昇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813
Id:
595813
Title:
人文的躍昇
Description:
〈人文的躍昇〉以雕刻刀描繪花蓮縣版圖樣貌,切割雕琢石材之反差表現中央山脈之樸拙,與洄瀾海岸線之斧鑿,立方體為一種文化力量凝聚的象徵,紮實而穩固,立基於此的花蓮如一道橋樑,自地面躍越而起,不僅連接過
海洋變奏曲(二)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97455
Id:
597455
Title:
海洋變奏曲(二)
Description:
蔡水景(1956-2016),雲林北港人,新竹師專及臺師大美術學系畢業,受教於席慕容、鄭善禧、羅芳、劉文煒、李焜培等人,擁有紮實的西畫基礎訓練。臺師大就讀期間,有感當時臺灣水墨畫師門派系承襲的現況
雲兒翻觔斗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092
Id:
289092
Title:
雲兒翻觔斗
Description:
黃春美的《雲兒翻觔斗》是一本典型的童詩集,在當中可以看見黃春美透過兒童觀察世界的角度,以富含想像力的意象,逐漸勾勒出一個屬於孩童的世界。 這本童詩集主要分為六輯:「蟲魚鳥獸」、「田園」、「雲兒翻觔
MOC_Id:
Culture_Object271773
Id:
271773
Title:
陳天乞代表作品姜子牙火燒琵琶精
Description:
陳天乞代表作品:姜子牙火燒琵琶精
交趾陶人偶擺設顯示出以下劇情:姜子牙火燒琵琶精,姜子牙口吐真火,燒玉石琵琶精,紂王與妲己座於桌案之後,文官武士一旁站立,人物造型生動,色彩鮮豔,線條飽滿。
西
MOC_Id:
Culture_Object560020
Id:
560020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居民餵養家禽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居民在庭院中餵養家禽影像,此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將軍所提供,韓麟先生為前國軍少將,其住家為甲級眷舍。
馬祖新村社區家家戶戶幾乎都有庭院,故居民會在自家後院飼養家禽
許渾看早梅詩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169384
Id:
169384
Title:
許渾看早梅詩
Description:
蕭順杰(1963-)所作〈許渾看早梅詩〉在202公分高的巨幅宣紙上揮毫,大字書唐代許渾所作五言律詩〈聞薛先輩陪大夫看早梅因寄〉:「澗梅寒正發,莫信笛中吹。素豔雪凝樹,清香風滿枝。折驚山鳥散,攜任野
MOC_Id:
Culture_Object186375
Id:
186375
Title:
桃園藝術亮點: 書藝 瀟灑快意的揮毫人生: 黃羣英
Description:
為持續積累和保存重要的藝術文化資產,充實藝術人才資料庫,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自2015年起辦理《桃園藝術亮點》叢書計畫,每年度編撰10位桃園資深藝術家專書,記錄藝術家們在藝壇的卓越貢獻,藉以書寫與藝術
風之花蓮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34
Id:
286034
Title:
風之花蓮
Description:
〈風之花蓮〉以站立扭擺向上的身軀,呈現有如搖曳生姿的花,欣喜舞蹈的草的姿態。是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推動『公共藝術示範(實驗)計畫』之花蓮縣公共藝術入選作品。作者賴純純1953 生於台北,日本多摩美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681
Id:
516681
Title:
稻住館1941/1/13廣告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1月13日的稻住館電影廣告,從該廣告中可看到該館播放的影片有國產電影「明治の女」、第二十七號日本新聞、第十一號海外新聞、以及「漫才タクシー」的演出,「漫才
雙沙漏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65
Id:
285965
Title:
雙沙漏
Description:
〈雙沙漏〉利用鏡射的圖案手法,將石材設計成視覺性對稱感覺,琢磨出柔軟而多變化的線條,相互對應的扭轉平面極富對稱性,往往讓人以為是採取數學方法來計算作品的線條,鏤空的四個洞是上下與左右對稱構成,如鏡子般
松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58
Id:
267558
Title:
松
Description:
〈松〉為嶺南畫派名家歐豪年(1935-)作品,落款:「梅朋竹侶不堪矜,歲晚松樹凌雪冰,枝幹槎枒天同表,更因風雷作龍騰。豪年並句。」姓名章:「豪年」(朱文)、「歐介印」(白文),壓角章:「丹青不老」
情懷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72
Id:
595972
Title:
情懷
Description:
〈情懷〉嘗試表現沐浴在甜蜜、溫馨、唯美的律動和風中的感受。〈情壞〉為民國88年(1999)花蓮縣石雕景觀大道設置計畫得獎作品,目前由交通部觀光局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典藏。林聰惠民國75年(19
林興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419
Id:
286419
Title:
林興華
Description:
四十年來自耽於現代水墨、彩墨畫創作,玩酣於筆趣及墨運色彩之餘,也應用特殊技法,剪貼噴灑壓印拓等等,可說想得到的都努力嘗試,同時「在似與不似之間」給自己找到一隅棲身。唐朝張璪提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
每日更新,29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29:39
文化部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7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獨立音樂
每日更新,2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7:26
文化部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26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大陸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29
文化部
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1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文化部獎補助-要點
每年更新,17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17-09-07 19:39:50
文化部典藏目錄-籐材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5: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10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內部訓練出席人數性別統計
不更新更新,16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3:41
文化部文化部單位決算
每1年更新,19吳 小姐 | (02)8512-6611 | 2023-07-19 20:58:32
文化部典藏目錄-明信片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38
文化部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
典藏目錄-鳥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41
文化部文化部單位預算
每1年更新,28林瑀玟 小姐 | 02-85126642 | 2023-08-01 10:20:23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建築
每周更新,27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2:28
文化部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8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
典藏目錄-素描類
每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0:59
文化部蒙藏性別年齡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7:03
文化部典藏目錄-油畫類
每1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22
文化部蒙藏籍學生蒙藏語文班上課人數統計表
每6月更新,23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7:1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2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42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21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4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目錄
不更新更新,26朱曉俐 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4:50
文化部典藏目錄-音樂資料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37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