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之花蓮市忠烈祠正氣殿前空間、地域與遷徙
「1960年代之花蓮市忠烈祠正氣殿前空間、地域與遷徙」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39:45。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513282 , 欄位Id的內容是513282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1960年代之花蓮市忠烈祠正氣殿前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此張照片的背景是1960年代花蓮忠烈祠的正氣殿,走過尚志橋上階梯,再穿越忠烈祠的牌坊後,第一個映入眼簾的即是忠烈祠的正氣殿。正氣殿是由舊花蓮港神社的拜殿改建而成,從外形來看與神社時期的樣貌並無太大的改變,光復初期改建的花蓮忠烈祠大多保持以往神社的樣貌,沿用日本時代的鳥居、石燈籠、拜殿、本殿等建築。兩側林立的石燈籠、豎立的鳥居以及拜殿與本殿等等神社風格的建築使這裡頗具東洋風味,從日治時期到戰後初期一直都是花蓮地區居民喜愛的休閒景點,此張照片便是出遊時留下的紀念照。照片提供:陳文昶。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13282&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CC6C9260-7FFB-4E3E-BBB8-AA829B3609ED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18T14:25:54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空間、地域與遷徙 。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282
Id
513282
Title
1960年代之花蓮市忠烈祠正氣殿前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的背景是1960年代花蓮忠烈祠的正氣殿,走過尚志橋上階梯,再穿越忠烈祠的牌坊後,第一個映入眼簾的即是忠烈祠的正氣殿。正氣殿是由舊花蓮港神社的拜殿改建而成,從外形來看與神社時期的樣貌並無太大的改變,光復初期改建的花蓮忠烈祠大多保持以往神社的樣貌,沿用日本時代的鳥居、石燈籠、拜殿、本殿等建築。兩側林立的石燈籠、豎立的鳥居以及拜殿與本殿等等神社風格的建築使這裡頗具東洋風味,從日治時期到戰後初期一直都是花蓮地區居民喜愛的休閒景點,此張照片便是出遊時留下的紀念照。照片提供:陳文昶。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OGDL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18T14:25:54
Keyword_Subject_1
空間、地域與遷徙
「1960年代之花蓮市忠烈祠正氣殿前空間、地域與遷徙」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Place592094
Id:
592094
Title:
八里第一座軍事坑道:渡船頭軍事坑道
Description:
軍事坑道東起渡船頭米倉崎,西至大崁村第二公墓,始建於日本時代太平洋戰爭期間的1940年代,由日本陸軍第66師團「敢部隊」興建,屬於地面下的防禦工事,其工法為先挖出深壕溝,加上木造支撐與頂蓋後覆土。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306
Id:
506306
Title:
天長斷崖之道
Description:
此圖為天長斷崖之道,大致位於奇萊駐在所上方,其道路的線條好像天長山地呈現稜線一般的條狀平行線樣貌,呈現非常奇特的景觀,其中有部分的的天長斷崖為石灰岩性質特色,故整體的山色景象能呈現綠蔭樹蔭與平滑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271
Id:
513271
Title:
池南火車站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1960年代壽豐鄉平和車站,平和車站原名為「池南站」。1934年(昭和9年)「池南站」為應當時木瓜山林場的請求而設立,因其地處鯉魚潭的南方,故稱為池南。1962年(民國51年)因車站位於
MOC_Id:
Culture_Place289680
Id:
289680
Title:
光復鄉北富村富田納骨碑
Description:
富田納骨碑位於花蓮縣光復鄉太巴塱部落內,有關富田納骨碑的緣由有幾種說法,相傳古早時候在太巴塱的Kakita’an家族是連海神之子都傾心的Tiamacan後代,曾有美女Sawa聲名遠播,連卑南族(Puy
MOC_Id:
Culture_Object684666
Id:
684666
Title:
臺北新公園兒童繪畫比賽
Description:
這批相片為台灣新生報記者於1987年9月13日拍攝,主題為第十三屆全國兒童繪畫比賽。這項比賽在全臺灣各地舉辦,臺北區參賽兒童們在臺北新公園專心畫出屬於自己的滿意作品。
作為市民大眾休閒遊憩的公共
紅塘埤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178833
Id:
178833
Title:
紅塘埤
Description:
紅糖埤,為桃園大圳第11支線第20號池,由臺灣桃園農田水利會管轄,位置在桃園市觀音區三和里文化路坑尾段。11-20號池的蓄水面積達19.74公頃,蓄水量為489,927立方公尺,灌溉面積148.66公
MOC_Id:
Culture_Place488280
Id:
488280
Title:
1960年代塘岐村的北高福利社
Description:
圖片為塘岐村復興路上的協和舊工廠,空間過去曾作為北高福利社使用。
依據連江縣政府委託北竿鄉塘岐社區發協會出版的《尋訪50年代壁山下的塘岐》,1957年時,北高福利社設在塘岐復興路的協和舊工廠,原
雙流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19372
Id:
619372
Title:
雙流
Description:
雙流森林遊樂區內的楓港溪,發源自太和山向西流至雙流與北方達仁溪匯流。雙流森林遊樂區,位於丹路村與草埔村交界處,楓港溪上游內文溪與達仁溪交會口南岸,故名「雙流」。全區面積1569公頃,海拔高度在一百
MOC_Id:
Culture_Place325381
Id:
325381
Title:
托馬斯駐在所
Description:
托馬斯駐在所距スラ、アセン戰死之碑約1公里,東往大分約12.7公里,西往大水窟山屋約9.3公里,海拔約2000公尺處。
托馬斯為布農語Tumaz之音譯,意指熊,托馬斯駐在所設於大正9年(1920
板橋林家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164602
Id:
164602
Title:
板橋林家
Description:
底片邊緣手寫"Residence of Lim family, Pankyo."從照片可看出木造的內裝和懸吊燈籠的廳堂。
MOC_Id:
Culture_Object510303
Id:
510303
Title:
高雄市旗津區公有土地形成原因與過程初探
Description:
高雄市旗津區是高雄發展史上已有300多年歷史的漁民聚落,但該區公有土地比例卻高達91.5%,甚至民國84年旗津地區居民為抗議國有財產局及高雄港務局針對公有土地地上住戶加徵使用補償費並要求租用土地方
歸來吧!龜山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118
Id:
514118
Title:
歸來吧!龜山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福德神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326274
Id:
326274
Title:
福德神
Description:
福德祠,日治時期位址為苗栗三堡四塊厝庄46號,即今日臺中市后里區三線路一帶。依據〈苗栗廳苗栗三堡四塊厝庄土地申告書〉所附理由書記載,福德祠管理人張氏梅的父親張乙生,曾購買四塊厝庄的土地,當時庄民曾
MOC_Id:
Culture_Place628742
Id:
628742
Title:
佇這生活 安平藝術教育推廣展演場
Description:
中興街45、47號為傳統安平閩式建築,因爲展場、⼯作室、咖啡駐點店及住家空間,建築物因平⽇有使⽤⽽狀況良好。
除了空間邀請台南甜點咖啡店-驢⼦布朗尼專⾨舖進駐,活絡空間使用,增進鄰⾥互動關係外,
MOC_Id:
Culture_Object298798
Id:
298798
Title:
剝皮寮歷史建築群-昆明街302號
Description:
剝皮寮老街(今康定路173巷)仍保有清代時期規劃樣貌,可謂為臺北老市街具代表性之實例。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建築多為一至三層不等的清代店屋或日治時期的牌樓厝建築,其建築及街區空間見證了艋舺市街的發展。本
MOC_Id:
Culture_Place596015
Id:
596015
Title:
洛合谷部落/Lohok
Description:
Lohok部落,漢語稱做洛合谷部落,位於花蓮縣玉里鎮松浦里。Lohok為阿美語中腐爛的意思,因過去有巨蟒死在這裡,而以此為名。目前部落中總共289戶,總人口791人,原住民人口499人,佔總人口數
墨嶼、目嶼古地圖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932
Id:
304932
Title:
墨嶼、目嶼古地圖
Description:
「目」與「墨」的臺語「ba̍k」發音一致,因此造成書寫選擇之異。讓後人誤以為「目嶼」與「墨嶼」兩者一南一北,實為指涉同一個島嶼,也就是今日吉貝北方的目斗嶼,該處自18世紀中期,已為吉貝居民的漁業場
德基水庫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19234
Id:
619234
Title:
德基水庫
Description:
影像為台灣電力公司大甲溪發電廠德基分廠,前方水壩為德基壩,由於大甲溪河川坡度陡峻,並有多處隘口,1942年(昭和17年),臺灣總督府國土局擬定「大甲溪開發事業」,計畫在大甲溪上游築堰蓄水,以達開發
新社Ⅳ考古遺址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587228
Id:
587228
Title:
新社Ⅳ考古遺址
Description:
新社Ⅳ考古遺址位於豐濱鄉新社村,新社國小西北方約200公尺,沿著新社聚落西方山坡產業道路可達,為臨新莊溪南岸農墾山麓緩坡地。遺址所在的山坡地是當地居民的農墾地,遺址主要受到農墾影響,栽植檳榔、香蕉
MOC_Id:
Culture_Place555240
Id:
555240
Title:
介壽國小(角板山蕃童教育所)
Description:
介壽國小校門,校址位於桃園市復興區澤仁里中正路33號。明治42年(1909)8月,角板山甲種蕃童教育所成立,為今介壽國小的前身。1946年9月合併原國語(日語)講習所於現址成立新竹縣角板鄉角板國民
東引梅臺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153594
Id:
153594
Title:
東引梅臺
Description:
東引梅臺位於連江縣東引鄉中清路南澳至中柱島段。1970年間,總統蔣經國蒞臨東引巡視,在其介如石石刻合影後,望向西引,發現景色與家鄉浙江奉化的梅臺風景很相像。 為了表示對蔣經國的敬意以及感謝,建造一
MOC_Id:
Culture_Place629777
Id:
629777
Title:
虎尾聚會處教堂建築施工費用清單
Description:
這份檔案是虎基督徒聚會處文化路新教堂建築的興建費用清單,包含各項的施工費用及材料費用,共兩頁,經過台灣省建築師公會認證。
1963年的價格,建築用鋼筋一公噸為:5,000元,興建教堂需使用3.7
MOC_Id:
Culture_Object295530
Id:
295530
Title:
鐵路局機務段員工連棟宿舍--建國北路1段11巷13、15、17、19、21號
Description:
此區為鐵路局機務段的基層員工集合宿舍,充分展現基層鐵路局員工生活面貌,雖每戶均為因應生活所需略有整建,但整體建築特色仍保有原有風貌。整體建築配置為雙併、兩棟間設有防火巷,且設有防火山牆,尤其巷弄之
森永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19248
Id:
619248
Title:
森永
Description:
影像為森永基督長老教會,設立於1957年12月,森永村居民原為舊大古( Talilig )及鄰近附屬部落古他納斯( Gutanas)、依尼發里央( Enivaliang )居民,於1953年遷移至
岳明新村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282779
Id:
282779
Title:
岳明新村
Description:
1955年,大陳島居民在一江山戰役後撤退來台,國民政府決定將之分別安置在十二個縣市,建立三十五個大陳新村供其居住。岳明新村即為宜蘭縣內大陳島民所居住的四個眷村之一,現屬蘇澳鎮岳明里,當時移居至此村
深水溫泉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721
Id:
514721
Title:
深水溫泉
Description:
深水溫泉最早為1914年(大正3年)太魯閣戰役中,由臺灣步兵第二聯隊第三大隊所發現,並以隊長深水武平次少佐之姓,命名為「深水溫泉」。戰後初期,溫泉取鄰近地名塔比多之諧音,改稱「大北投溫泉」。後塔比
MOC_Id:
Culture_Object299294
Id:
299294
Title:
剝皮寮歷史建築群-廣州街151號
Description:
剝皮寮老街(今康定路173巷)仍保有清代時期規劃樣貌,可謂為臺北老市街具代表性之實例。剝皮寮歷史街區之建築多為一至三層不等的清代店屋或日治時期的牌樓厝建築,其建築及街區空間見證了艋舺市街的發展。本
吉安火車站舊址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233831
Id:
233831
Title:
吉安火車站舊址
Description:
舊吉安火車站現今獨自躲在路的盡頭生長雜草,也只有像傅昌銘這樣走過歷史歲月的老人還記得它們。一路上伴隨著這七十多歲老人充滿幼年回憶的解說下,這風景在他眼裡是如此美麗,雖然旁人無法完全體會,但也該試著珍惜
MOC_Id:
Culture_Place618487
Id:
618487
Title:
白冷會福建路舊會院
Description:
照片呈現白冷會舊會院近況。白冷會來臺東傳教初期,辦公場所與神父宿舍都在福建路天主堂,即今中華殉道諸聖堂。1956年3月,瑞士總會提供46000元瑞士法郎經費予白冷會籌建會院,始由費宥諒神父(Rev
MOC_Id:
Culture_Place596006
Id:
596006
Title:
安通部落/Angcoh
Description:
Angcoh部落,漢語稱做安通部落,位於花蓮縣玉里鎮樂合里。Angcoh源自阿美語Ancoh,意為臭味,因為鄰近溪流的上游有溫泉而有硫磺氣味。部落中總共64戶,總人口有154人,原住民族人口有14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30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7-27 17:24:03
文化部典藏目錄-纖維染織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19
文化部出版書目資料
每1年更新,23聶志文 小姐 | 02-85126464 | 2023-07-27 17:23:12
文化部典藏目錄-南洋類
每1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19
文化部典藏目錄-壓克力畫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39
文化部
西藏統計資料
每6月更新,26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9:01
文化部獨立音樂
每日更新,30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7:26
文化部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3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典藏目錄-陶瓷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3:44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志工統計
每1年更新,21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5:19:32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61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典藏目錄-魚類
每1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16
文化部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2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典藏目錄-昆蟲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9:35
文化部
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9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典藏目錄-藝術圖像類
每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0:05
文化部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22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演唱會
每1日更新,2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50
文化部
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7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24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2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其他藝文資訊
每1日更新,3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29
文化部典藏目錄-膠彩畫類
每年更新,3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4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學
每周更新,35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4:35
文化部舞蹈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9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21
文化部典藏目錄-裝置藝術類
每1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57
文化部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6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62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