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1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婦女救災捐獻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婦女救災捐獻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

婦女救災捐獻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65145 , 欄位Id的內容是665145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婦女救災捐獻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婦女救災捐献〉,沈嫄璋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卷第一期(1959)頁2。 臺灣省「七七」水災(編按應為八七水災)遍及苗栗、台中、南投、彰化、雲林、嘉義、臺南、高雄、屏東等十三縣市,災情嚴重。此次救災中,除了感謝三軍、警察人員、醫護人員及交通工作人員的辛勞熱忱,尤其是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簡稱婦聯會)總會帶動民間響應救災,特別是受災的軍眷們更是關懷。主任委員蔣宋美齡夫人當即指撥六千件衣服給災民,而婦聯會的同仁本著高度的同情心也自動捐獻一日所得來救災。而民間響應的組織與個人包括:抗日戰爭中冒險為八百壯士送國旗的女童軍楊惠敏女士,為了救濟此次中南部水資災胞,四處募捐達七百餘件並送交代收單位代轉;民營臺元紡織廠董事長吳舜文女士和她的丈夫嚴慶齡主持的民營裕隆機器廠,在「八七」水災後首先響應新生報所發起的捐款運動,在8月10日就聯合捐款十萬元,同時臺元紡織廠員工也慷慨捐款共捐八千元救災;另臺灣省婦女會理事長鄭玉麗、組長吳素君、台北市婦女戰時服務隊、台北市婦女會和十區婦女會也都紛紛加入勸募救災;最後全國各界救災會組成的醫護隊,是由六十位各醫院資深護士、省立護校學生、臺大醫院高年級生及社會醫護人員志願報名參加,每一防疫隊有隊長一人、隊員二人。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65145&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E284D2A6-A70E-49F4-801F-B2118FC648F9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12-03T20:56:18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145

Id

665145

Title

婦女救災捐獻

Description

〈婦女救災捐献〉,沈嫄璋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卷第一期(1959)頁2。 臺灣省「七七」水災(編按應為八七水災)遍及苗栗、台中、南投、彰化、雲林、嘉義、臺南、高雄、屏東等十三縣市,災情嚴重。此次救災中,除了感謝三軍、警察人員、醫護人員及交通工作人員的辛勞熱忱,尤其是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簡稱婦聯會)總會帶動民間響應救災,特別是受災的軍眷們更是關懷。主任委員蔣宋美齡夫人當即指撥六千件衣服給災民,而婦聯會的同仁本著高度的同情心也自動捐獻一日所得來救災。而民間響應的組織與個人包括:抗日戰爭中冒險為八百壯士送國旗的女童軍楊惠敏女士,為了救濟此次中南部水資災胞,四處募捐達七百餘件並送交代收單位代轉;民營臺元紡織廠董事長吳舜文女士和她的丈夫嚴慶齡主持的民營裕隆機器廠,在「八七」水災後首先響應新生報所發起的捐款運動,在8月10日就聯合捐款十萬元,同時臺元紡織廠員工也慷慨捐款共捐八千元救災;另臺灣省婦女會理事長鄭玉麗、組長吳素君、台北市婦女戰時服務隊、台北市婦女會和十區婦女會也都紛紛加入勸募救災;最後全國各界救災會組成的醫護隊,是由六十位各醫院資深護士、省立護校學生、臺大醫院高年級生及社會醫護人員志願報名參加,每一防疫隊有隊長一人、隊員二人。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12-03T20:56:18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

「婦女救災捐獻人物與團體@#@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People218093
Id: 218093
Title: 傅昌銘
Description: 傅昌銘,昭和4年(1929)出生於苗栗郡公館庄(大坑),父親聽說來花蓮「卡好賺吃」便決定帶著一大家子十幾個人移民吉安,從基隆搭乘「福津丸」,在南濱上岸。傅昌銘隱隱約約記得,自己在母親的懷裡吐得東倒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565
Id: 279565
Title: 楊步高積勞成疾,感染瘴氣而死 臺灣通志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楊步高,已革花翎守備,效力後山.同治十三年,幫帶綏遠前旗,巡防不遺餘力;積勞染瘴,光緒元年四月卒.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317
Id: 277317
Title: 夏秋之間邵中丞已因疾告去 臺灣日記與禀啟卷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夏秋之間,陰雨兼旬,山水陡發,淘丁所蓋草棚皆在水次,沖去大半,人亦淹斃不少,瘴癘復興,收數頓減,誹謗遂乘間沸騰。其時中丞已因疾在告,有去志,不能復為主持,遂聽其以疾告罷。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968
Id: 280968
Title: 鄭氏的疽病多次復發 清先正事略選卷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鄭氏初踞海上,公始生;傳四世六十年,而為公滅。公平廈門之歲,即病疽;召鼓山異僧治之,曰:『天生公以靖閩疆也,今事尚有待,疾不足憂』!果應手愈。臺灣既定,疽復發;曰:『全閩底定,公疾不可為矣』!

MOC_Id: Culture_Object303836
Id: 303836
Title: 《硓古石》季刊第52期〈推尋元代澎湖巡檢—陳信惠、周草庭〉
Description: 本篇文章來自《硓古石》季刊第52期〈推尋元代澎湖巡檢—陳信惠、周草庭〉,作者為吳培基、賴阿蕊。以下是本文摘要內容:今之澎湖早在宋代稱作「平湖」、「彭湖」,地隸泉州晉江縣。元代於澎湖設巡檢司,見於汪大淵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489
Id: 509489
Title: 八七水災海軍見義勇為
Description: 照片拍攝於1959年(民國48年),照片中可以看見數名海軍弟兄正協力,將一台汽車從河中推到岸上,照片提供者正是其中一員海軍弟兄的孫子。1959年(民國48年)8月7號到9號期間,臺灣發生八七水災,

MOC_Id: Culture_Object671482
Id: 671482
Title: 婦聯總會張再儀組長督導蘭陽林區支會
Description: 此影像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廿卷第六期(1970)頁尾分會工作影輯。 1970(民國59)年1月13日,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簡稱婦聯會)總會張再儀組長、劉守莊組長由婦聯會宜蘭縣分會主任委員陳林桂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93
Id: 168593
Title: 阿美族荳蘭社的男人
Description: 荳蘭社的男人正面照。用毛線紮束頭髮後,佩戴貝殼製頭飾帶,掛貝殼製頸飾。衣裳與太魯閣群的泰雅族相同,袖子與上衣是分開的。由一肩斜掛下來的方形布為藍色麻布,其上全面附有紅色毛線束成的穗。此一方式是模倣木瓜

MOC_Id: Culture_People222162
Id: 222162
Title: 陳昌吉
Description: 據我所知,Ciwidian氏族是從新城來的。原本我的曾祖母共五兄弟姊妹,和他們的母親Nakaw住在鳳林東邊的Atomoay。母親Nakaw很兇悍,父親不知從什麼時候便失蹤了,於是,由母親Nakaw

MOC_Id: Culture_Object273484
Id: 273484
Title: 2007恆春民謠進香團朱丁順與陳明章合影
Description: 2007年7月21至22日,屏東縣政府、陳明章工作室以及時任立法委員的潘孟安工作室攜手於恆春西門古城辦理「恆春民謠進香團」活動。活動當日邀請當時高齡八十多歲的恆春代表性民謠歌手──朱丁順,偕同知名民謠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118
Id: 277118
Title: 林陳氏服事翁姑,克盡其道 嘉義管內采訪冊打貓西堡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林陳氏,新港街陳沃女,年十八歲,女德貞靜,鄰里咸稱。適同里廩生林炳元為室,伉儷十二年,連生三子,服事翁姑,克盡其道。迨後元病,氏手調湯藥,夙夜不怠,席不安寢。未幾,元歿。氏年二十九歲,哀哭暈絕,欲

MOC_Id: Culture_Event617668
Id: 617668
Title: 高砂麥酒株式會社員工聚會
Description: 本文出自《高砂啤酒廠寫真帖》,四張照片全收於全書最後一頁。一張戶外,三張室內,地點不詳。無照片文字註記。 宴席中衣服大多數人身穿工作服,且桌上酒瓶沒有貼標(代表不是從外購入,未貼標酒瓶不可能攜出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629
Id: 168629
Title: 雅美族的女人
Description: 雅美族的女人正面照。戴頭飾、貝殼製的耳飾,以及瑪瑙與琉璃珠子串成的頸飾。

MOC_Id: Culture_People288563
Id: 288563
Title: 李望洋
Description: 李望洋,字子觀,號靜齋,清噶瑪蘭廳頭圍堡人(今宜蘭頭城鎮)人。 幼從祖母鄭氏讀書,因家道中落而幾乎廢學。十六歲負笈堂叔家就傅讀書,先後師事朱品三與俞昭文,二十歲起設館訓蒙為生。咸豐四年(1854)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541
Id: 659541
Title: 怡然園_祝葫蘆墩街電火開通
Description: 本圖為怡然園中水竹居主人所作〈祝葫蘆墩街電火開通〉實景: 世界神工出,葫蘆電火通;流星垂路曲,皓月滿街同。 不怕風吹黑,何須燭吐紅;黃昏光達旦,長是水晶宮。 張麗俊(1868-1941)字升三,號

MOC_Id: Culture_Object178985
Id: 178985
Title: 德昌行新廈落成紀念
Description:   「德昌行新廈落成紀念」照片,拍攝時間為1962年(民國51年)春、德昌行翻建落成時,拍攝地點在今仁愛區仁二路224號。照片中,國內多位藝文界大老、暨政經界顯要,應邀蒞臨盛會。他們在德昌行新廈前

MOC_Id: Culture_Object702753
Id: 702753
Title: 橋仔民防隊
Description: 圖為塘岐國小現地照,根據地方耆老所述,過去塘岐國小為橋仔民防分隊的受訓地點。 戰地政務時期(1956-1992),以「全民國防」、「軍民一體」的概念,規定凡馬祖18歲至45歲的青壯年男性、16歲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111
Id: 278111
Title: 羅子木不得其父消息而赴張煌言軍,煌言勉其立功為父報讎,後相依同死 海東逸史卷十三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己亥,煌言師出長江,子木挾策上謁;煌言奇之,欲留之幕,以父老辭。成功因強其奉父泛海。子木至海上,不欲參成功軍事,因奉父北行,將赴煌言軍;猝遇北兵格鬥,子木墮水得救起,而其父被縛去。子木輾轉閩南,思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152
Id: 665152
Title: 驗收果貿一村
Description: 此影像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一卷第一期(1960)頁13,拍攝時間8月20日,拍攝地點台中清水。 上午八時,雖中度颱風「卡門」已經離台,但北部地區仍是陣陣風雨,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簡稱婦聯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108
Id: 278108
Title: 莊元辰上疏請歸,回家數月後紹興破,元辰疽發於背而死 海東逸史卷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又言「中旨用人,乃赧王之秕政。臣叨居科長,斷不能隨聲奉詔」。上不能用。而馬士英又至,元辰言「士英不斬,國事必不可為」。遂三疏請歸。歸逾月而紹興破,狂走諸山中,朝夕野哭,疽發於背而卒(原注:元辰舉鄉

MOC_Id: Culture_Event222109
Id: 222109
Title: 臺灣花蓮港農業補習學校學生於校門前合照(脫帽者為能高團)
Description: 成軍後的能高團被江口良三郎安排至花蓮港農業補習學校就讀,一方面提供更完善的訓練設備,同時以校隊,甚至是地方代表隊的名義進行訓練,期待日後能代表花蓮參加全島性的比賽。也就是現在的花農,當時的校址位於現在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012
Id: 278012
Title: 陳迪元治療母髮生蝨的怪病 廈門志卷十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陳迪元,鄉飲賓;店前鄉人。少時,即能佐父母事祖母。母病久,得奇疾,髮生蝨不可爬搔;迪元以己髮引出之。居父母喪,克盡哀禮。季妺孀而貧,收養之以長其子。弟死,撫其孀孤如之。又建祖廟,修遠代祖墳,置祭田

MOC_Id: Culture_Object317680
Id: 317680
Title: 臭肉哥的原鄉-蛻變中的嵵裡
Description: 嵵裡位於澎南區201縣道上,為一狹長型聚落;東鄰井垵、西接風櫃、南面靠海,直與虎井桶盤隔海相對;北有馬公內灣,緊與五德相鄰。社區地勢由西北向東南緩緩傾斜,地形東西長、南北宰,東邊有百里坡山丘、西邊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971
Id: 280971
Title: 公因瘴氣而患腹瀉死亡 清先正事略選卷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五月,公染瘴,患洩瀉;猶督前師進。夜有大星殞於營西北,光芒有聲;越數日,薨。

MOC_Id: Culture_Place141956
Id: 141956
Title: 豐裡饒家
Description: 本戶為客家族群,分別從旗山與苗栗搬遷來到豐田,堂號為平陽堂。 本資料為基於2008 年進行之客家文物普查時之訪查,當時訪查著重於村落的家戶文化普查;於 2019 年重新更新整理,重新檢視梳理及更

MOC_Id: Culture_Event649502
Id: 649502
Title: 樂生療養院牙科
Description: 本照片收錄於1963年臺灣省立樂生療養院編的《癩病防治十年》,圖中可見漢生病患正在接受牙科(dental department)之檢查與治療,由院內醫師與牙科護士執行。 漢生病患由於生理肢體之殘

MOC_Id: Culture_Object302609
Id: 302609
Title: 日新尋常小學校「少棒隊」
Description:   日新尋常小學校「少棒隊」照片,拍攝時間為1933年(昭和8年)8月9日,拍攝地點為今中正國小,由中正國小校史館提供。在照片中約有20位左右的棒球選手,以及球隊經理和教練等人物。日治時期政府重視

MOC_Id: Culture_People222174
Id: 222174
Title: 林榮富
Description: 爸爸是在苓雅部落出生,聽爸爸說,以前的老人家是從臺東到富源。後來,阿公阿嬤再從富源順著馬蘭溝溪、秀姑巒溪,來到現在的苓雅部落,落腳處是現在第四鄰陳玉明的家。由於當時在富源的土地資源不足,阿公阿嬤他

MOC_Id: Culture_Object648382
Id: 648382
Title: 金門中學中正堂
Description: 金門高中創建於1925年(民國14年),係由原金中、金東兩所私立初級中學合併而成,設於現址(金門縣金城鎮光前路94號)。初僅設初中八班、高中一班,簡師科一班,學生389人。首任校長傅亢先生,繼而由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044
Id: 168044
Title: 36歲木柵平埔族男性(側面照)(t-035)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湯姆生於1871年來臺時所拍,為正片。湯姆生於4月12日從拔馬(今臺南左鎮)步行前往木柵(今高雄內門木柵),到達村落時,受到熱烈歡迎。本照片為一36歲的平埔族男性側面半身照,但其為漢人右衽上衣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49

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

典藏目錄-苔蘚類

每1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4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法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52

文化部

典藏目錄-音樂資料類

每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3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戲劇

每周更新,25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9:13

文化部

俄羅斯聯邦蒙裔共和國醫生來台培訓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3:0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

每日更新,33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29:3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4

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

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7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

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42

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

獨立音樂

每日更新,2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7: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石材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19

文化部

大陸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29

文化部

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2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紙材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6:00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8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

典藏目錄-觀念藝術類

每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6:36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作業基金

每1月更新,24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8-02 20:54:4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98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

其他藝文資訊

每1日更新,2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2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

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8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

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1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

典藏目錄-飲食用具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46

文化部

戲劇表演資訊

每日更新,9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4: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樹脂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0:59

文化部

電影

每1日更新,7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