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印寺、石門關
「海印寺、石門關」於資料集「文資局古蹟」由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劉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4-22177596,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4 14:40:43。 欄位caseId的內容是19881111000005 , 欄位caseName的內容是海印寺、石門關 , 欄位assetsClassifyCode的內容是1.1.3 , 欄位assetsClassifyName的內容是縣(市)定古蹟 , , 欄位pastHistory的內容是海印寺位於金門縣太武山頂峰「梅園」後方,石門關即其山門,為太武山十二奇之一。海印寺又稱太武巖寺,宋度宗咸淳年間(1265-1274)興建,明萬曆8年(1580)修建,萬曆28年(1600)再度重修。明永曆15年(1661)又再重修,原主祀通遠仙翁,今改奉祀觀音佛像。
通遠仙翁,宋初人,人稱白鬚公,姓氏已不可考;隱居於永春樂山,故又被稱為樂山王。他常常頭戴花草,攜帶葫蘆在村市之間邊走邊唱著:「好酒喫三杯,好花插一支,思量古今是,安樂是便宜」。其後相傳羽化成仙,而被封為通遠王。宋仁宗嘉佑年間(1056-1063),蔡忠惠為泉州守時,因為向其禱雨有驗,而請封為善利王,並加封廣福顯濟。金門太武山所以建祠奉祀通遠仙翁,有兩種說法。首先根據明代盧若騰的「太武寺碑記」記載:「舊傳山椒嘗有玉笏自天而降,宋咸淳中始建巖宇,祀通遠仙翁,事蹟詳郡邑志,浯人祀之,有禱輒應。」從文中可以得知,先是有神蹟顯現於金門的太武山,於是鄉民興建巖宇,奉祀當時泉屬各邑普遍信仰的通遠仙翁。其後又發生神諭擒賊之事,因而有萬曆八年之修建。根據《同安縣志》通遠仙翁傳中所記:「(咸淳年間)島居者始建祠祀之。祠西有倒影塔,夜每放火,舟人遙望以為指迷海道,祈風禱雨悉奇應。(明)萬曆間,邑獲劇賊,越獄而遁。知縣金枝,夢登太武山,遇神示賊處,乃恭渡海詣祠以禱,如夢指,果得賊,因捐金新其祠宇。」文中所言,同安知縣金枝捐助修建祠宇,便是指萬曆八年修建一事。不過在當時,海印寺仍是一座供奉道教神祇的祠宇。這由盧若騰所書的碑記中,便能夠明瞭。其後由於祠宇中的廟眾,於夜間見到觀音菩薩現身於其間,乃改奉祀觀音佛像,海印寺也就變成一座主祀佛像的佛寺,根據寺方所撰的《海印寺源考》,至遲在永曆15年(1661)的重修時,海印寺便已成為一佛寺,並更名為今之「海印寺」。
石門關為一座石楣、石柱帶半圓拱的小門,上有明人盧若騰所提橫額「海山第一」。文獻初見於「滄海紀遺」一書中詞翰之紀第九,太武巖十二奇誌與詠太武山十二奇。謂「以幽奇,則曰古石室、石門關」。其性質可能為寺方作為山中佛寺的自衛設施,而非官方用作軍事防禦建築。原來的石門關的範圍,應較今日現存為大,石牆也應更高更長,然於民國83年(1994)將門兩側之石牆拆除,為今日所見之樣貌。其後山的「古石室」則為海印寺最古老的建築遺址,深具歷史意義。 , , 欄位registerReason的內容是具有保存價值 , 欄位lawsReferenc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保存法 , 欄位govInstitutionName的內容是金門縣政府 ,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18.41839322891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4.462666113728 , 欄位govInstitution的內容是金門縣文化局 , 欄位govDept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科 , 欄位govDeptAddress的內容是金門縣金城鎮環島北路一段66號 , , , 欄位caseUrl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881111000005 , 欄位buildingFeatures的內容是海印寺座落在太武山頂,建築群配合山谷地形興建,海印寺原始佈局與現況大致相同,受到地形限制,建築型態僅能縱向發展。建築佈局與一般傳統寺廟不太同,中軸線由前往後依序配置有鐘鼓樓)、蘸月池、拜亭、正殿、大雄寶殿與古室等空間:
1. 鐘鼓樓為民國58年(1969)新建。屋頂採單簷的歇山頂,屋簷起翹。平面近正方形,單開間,四面闢門窗。樓下作有迴廊,四隅各一柱。原為水泥構造,民國95年(2006),因鐘鼓樓RC結構與海印寺古蹟本體外貌差距甚鉅,經專家學者討論後,由縣長裁示以石構建築搭配傳統木構架系統,以筒板瓦屋面之形式原址重建。
2. 蘸月池位於拜亭前,平面呈長方形,四周圍以石欄,泉水自岩石縫中流出。
3. 正殿與拜亭相連,為常見的閩南小型寺廟形式,拜亭為一座四柱亭,用歇山頂,屋頂與大殿簷口相接。
4. 正殿為三開間,明間闢門,次間開螭龍團爐圓窗。牆身以花崗岩石條平砌,山牆作仿斗子砌,脊墜以泥塑、剪黏兩種手法作蝴蝶與花籃裝飾。
5. 大雄寶殿原為民國58年(1969)興建,為鋼筋水泥結構,後另登錄為歷史建築。民國99年(2010)拆除,以木構造傳統殿堂式重建。
6. 後殿之後為巨大岩石,巨岩之下有洞穴,洞穴外設有石楣與石柱,額曰「古石室」。石柱形制古拙,為抹邊八角形斷面,可能為宋代或明代物。 , 欄位inHouseFeatures的內容是海印寺拜亭為一座四柱亭,屋頂與正殿簷口相連,可以歸類為「殿前帶軒」之形式,在金門、澎湖與臺灣的中小型寺廟常見此作法,拜亭既可作為祭拜空間,設置香爐,又可以充為遮陽擋雨之用。棟架為「六架捲棚」,前簷口以梁頭及斗栱出挑,簷下置「捧前桁」,不出吊筒。通梁作有彩繪,並置有獅座與象座,束隨、通隨皆有木雕裝飾。
海印寺正殿為面寬三開間,為十五架楹構架。內供奉觀音菩薩,平面簡潔。前步口採捲棚頂,殿內可見到四點金柱獨立其中,點金柱間為完整的七架梁構架型式,屬「三通四瓜一獅座」架構,大通瓜筒具有泉州派風格,三通則以獅座取代瓜筒。正殿後牆左右闢圓拱門,可達大雄寶殿。正殿之後有一岩石凸出地面,似為龍脈而保留,稱安心石,並上有一小石窟,位置洽於正殿中軸線之後。 , 欄位buildingUsage的內容是每年農曆正月初九,舉辦「齋天大法會」,民間俗稱「拜天公」,金門居民步行登上太武山上香參拜,祈求新的一年闔家平安,寺方供應素齋,廣結佛緣。 , 欄位buildingKeyMaintainItem的內容是建議定期觀察蘸月池壁體凸鼓及拜殿地坪下陷之損壞程度。 , 欄位buildingActualState的內容是每日皆於古蹟周邊環境及正殿進行環境管理維護,狀況良好。 , 欄位govDeptPhone的內容是082-325643#813 , , , , , 欄位repImgId的內容是181601 。
caseId
19881111000005
caseName
海印寺、石門關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assetsTypes
-
-
codeA99
-
name其他設施
-
other其他遺蹟
-
pastHistory
海印寺位於金門縣太武山頂峰「梅園」後方,石門關即其山門,為太武山十二奇之一。海印寺又稱太武巖寺,宋度宗咸淳年間(1265-1274)興建,明萬曆8年(1580)修建,萬曆28年(1600)再度重修。明永曆15年(1661)又再重修,原主祀通遠仙翁,今改奉祀觀音佛像。 通遠仙翁,宋初人,人稱白鬚公,姓氏已不可考;隱居於永春樂山,故又被稱為樂山王。他常常頭戴花草,攜帶葫蘆在村市之間邊走邊唱著:「好酒喫三杯,好花插一支,思量古今是,安樂是便宜」。其後相傳羽化成仙,而被封為通遠王。宋仁宗嘉佑年間(1056-1063),蔡忠惠為泉州守時,因為向其禱雨有驗,而請封為善利王,並加封廣福顯濟。金門太武山所以建祠奉祀通遠仙翁,有兩種說法。首先根據明代盧若騰的「太武寺碑記」記載:「舊傳山椒嘗有玉笏自天而降,宋咸淳中始建巖宇,祀通遠仙翁,事蹟詳郡邑志,浯人祀之,有禱輒應。」從文中可以得知,先是有神蹟顯現於金門的太武山,於是鄉民興建巖宇,奉祀當時泉屬各邑普遍信仰的通遠仙翁。其後又發生神諭擒賊之事,因而有萬曆八年之修建。根據《同安縣志》通遠仙翁傳中所記:「(咸淳年間)島居者始建祠祀之。祠西有倒影塔,夜每放火,舟人遙望以為指迷海道,祈風禱雨悉奇應。(明)萬曆間,邑獲劇賊,越獄而遁。知縣金枝,夢登太武山,遇神示賊處,乃恭渡海詣祠以禱,如夢指,果得賊,因捐金新其祠宇。」文中所言,同安知縣金枝捐助修建祠宇,便是指萬曆八年修建一事。不過在當時,海印寺仍是一座供奉道教神祇的祠宇。這由盧若騰所書的碑記中,便能夠明瞭。其後由於祠宇中的廟眾,於夜間見到觀音菩薩現身於其間,乃改奉祀觀音佛像,海印寺也就變成一座主祀佛像的佛寺,根據寺方所撰的《海印寺源考》,至遲在永曆15年(1661)的重修時,海印寺便已成為一佛寺,並更名為今之「海印寺」。 石門關為一座石楣、石柱帶半圓拱的小門,上有明人盧若騰所提橫額「海山第一」。文獻初見於「滄海紀遺」一書中詞翰之紀第九,太武巖十二奇誌與詠太武山十二奇。謂「以幽奇,則曰古石室、石門關」。其性質可能為寺方作為山中佛寺的自衛設施,而非官方用作軍事防禦建築。原來的石門關的範圍,應較今日現存為大,石牆也應更高更長,然於民國83年(1994)將門兩側之石牆拆除,為今日所見之樣貌。其後山的「古石室」則為海印寺最古老的建築遺址,深具歷史意義。
judgeCriteria
-
0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registerReason
具有保存價值
lawsReference
文化資產保存法
govInstitutionName
金門縣政府
addresses
-
-
itemNo1
-
cityName金門縣
-
distName金湖鎮
-
address太武山頂峰(梅園)後方
-
longitude
118.41839322891
latitude
24.462666113728
govInstitution
金門縣文化局
govDeptName
文化資產科
govDeptAddress
金門縣金城鎮環島北路一段66號
representImage
-
extpng
-
-
c
-
-
original
-
name封面
caseOwnership
-
-
ownerType建築所有人
-
ownerName金OOOOOOOOO
-
-
-
ownerType土地所有人
-
ownerName中華民國
-
-
-
ownerType土地所有人
-
ownerName海OO
-
buildingFeatures
海印寺座落在太武山頂,建築群配合山谷地形興建,海印寺原始佈局與現況大致相同,受到地形限制,建築型態僅能縱向發展。建築佈局與一般傳統寺廟不太同,中軸線由前往後依序配置有鐘鼓樓)、蘸月池、拜亭、正殿、大雄寶殿與古室等空間: 1. 鐘鼓樓為民國58年(1969)新建。屋頂採單簷的歇山頂,屋簷起翹。平面近正方形,單開間,四面闢門窗。樓下作有迴廊,四隅各一柱。原為水泥構造,民國95年(2006),因鐘鼓樓RC結構與海印寺古蹟本體外貌差距甚鉅,經專家學者討論後,由縣長裁示以石構建築搭配傳統木構架系統,以筒板瓦屋面之形式原址重建。 2. 蘸月池位於拜亭前,平面呈長方形,四周圍以石欄,泉水自岩石縫中流出。 3. 正殿與拜亭相連,為常見的閩南小型寺廟形式,拜亭為一座四柱亭,用歇山頂,屋頂與大殿簷口相接。 4. 正殿為三開間,明間闢門,次間開螭龍團爐圓窗。牆身以花崗岩石條平砌,山牆作仿斗子砌,脊墜以泥塑、剪黏兩種手法作蝴蝶與花籃裝飾。 5. 大雄寶殿原為民國58年(1969)興建,為鋼筋水泥結構,後另登錄為歷史建築。民國99年(2010)拆除,以木構造傳統殿堂式重建。 6. 後殿之後為巨大岩石,巨岩之下有洞穴,洞穴外設有石楣與石柱,額曰「古石室」。石柱形制古拙,為抹邊八角形斷面,可能為宋代或明代物。
inHouseFeatures
海印寺拜亭為一座四柱亭,屋頂與正殿簷口相連,可以歸類為「殿前帶軒」之形式,在金門、澎湖與臺灣的中小型寺廟常見此作法,拜亭既可作為祭拜空間,設置香爐,又可以充為遮陽擋雨之用。棟架為「六架捲棚」,前簷口以梁頭及斗栱出挑,簷下置「捧前桁」,不出吊筒。通梁作有彩繪,並置有獅座與象座,束隨、通隨皆有木雕裝飾。 海印寺正殿為面寬三開間,為十五架楹構架。內供奉觀音菩薩,平面簡潔。前步口採捲棚頂,殿內可見到四點金柱獨立其中,點金柱間為完整的七架梁構架型式,屬「三通四瓜一獅座」架構,大通瓜筒具有泉州派風格,三通則以獅座取代瓜筒。正殿後牆左右闢圓拱門,可達大雄寶殿。正殿之後有一岩石凸出地面,似為龍脈而保留,稱安心石,並上有一小石窟,位置洽於正殿中軸線之後。
buildingUsage
每年農曆正月初九,舉辦「齋天大法會」,民間俗稱「拜天公」,金門居民步行登上太武山上香參拜,祈求新的一年闔家平安,寺方供應素齋,廣結佛緣。
buildingKeyMaintainItem
建議定期觀察蘸月池壁體凸鼓及拜殿地坪下陷之損壞程度。
buildingActualState
每日皆於古蹟周邊環境及正殿進行環境管理維護,狀況良好。
govDeptPhone
082-325643#813
announcementList
-
-
classification指定/登錄
-
officialDocNo內政部(77)臺內民字第650097號
-
registerDate1988-11-11 00:00:00.0
-
mediaImageList
-
-
mediaNameU167 金門縣 海印寺 石門關 (三級)01
-
url
-
-
-
mediaName海印寺、石門關01
-
url
-
-
-
mediaName海印寺、石門關02
-
url
-
-
-
mediaName海印寺、石門關03
-
url
-
-
-
mediaName海印寺、石門關04
-
url
-
-
-
mediaName海印寺、石門關05
-
url
-
-
-
mediaName海印寺、石門關06
-
url
-
-
-
mediaName海印寺、石門關07
-
url
-
-
-
mediaName海印寺、石門關08
-
url
-
-
-
mediaName海印寺、石門關09
-
url
-
-
-
mediaName海印寺、石門關10
-
url
-
-
-
mediaName海印寺、石門關11
-
url
-
-
-
mediaName海印寺、石門關12
-
url
-
-
-
mediaName海印寺、石門關13
-
url
-
-
-
mediaName海印寺、石門關14
-
url
-
-
-
mediaName海印寺、石門關15
-
url
-
-
-
mediaName海印寺、石門關16
-
url
-
-
-
mediaName海印寺、石門關17
-
url
-
-
-
mediaName海印寺、石門關18
-
url
-
-
-
mediaName海印寺、石門關19
-
url
-
-
-
mediaName海印寺、石門關20
-
url
-
-
-
mediaName海印寺、石門關21
-
url
-
documents
-
0
cadasters
-
0
repImgId
181601
「海印寺、石門關」所屬的資料集:「文資局古蹟」的其他資料
青嶼前甲張氏宗祠
caseId:
20161226000002
caseName:
青嶼前甲張氏宗祠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大龍峒保安宮
caseId:
20181206000002
caseName:
大龍峒保安宮
assetsClassifyCode:
1.1.1
assetsClassifyName:
國定古蹟
永昌堂暨浯陽小學校
caseId:
20150211000002
caseName:
永昌堂暨浯陽小學校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東蕭蕭顯傳洋樓
caseId:
20190411000001
caseName:
東蕭蕭顯傳洋樓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臺南延平街古井
caseId:
19851127000072
caseName:
臺南延平街古井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後豐港洪旭古厝
caseId:
20170207000001
caseName:
後豐港洪旭古厝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鄭崇和墓
caseId:
19850819000059
caseName:
鄭崇和墓
assetsClassifyCode:
1.1.1
assetsClassifyName:
國定古蹟
中山基督長老教會
caseId:
19981014000003
caseName:
中山基督長老教會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caseId:
20020625000004
caseName:
原臺南長老教女學校本館暨講堂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楊華故居
caseId:
19990615000008
caseName:
楊華故居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鹽水八角樓
caseId:
20090511000001
caseName:
鹽水八角樓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陳世興宅
caseId:
20150309000001
caseName:
陳世興宅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臺大醫學院舊館
caseId:
19980325000002
caseName:
臺大醫學院舊館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新莊水道記碑
caseId:
20060913000001
caseName:
新莊水道記碑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舊大里橋
caseId:
20021227000002
caseName:
舊大里橋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北工場)
caseId:
20100930000001
caseName: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北工場)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周益記
caseId:
20130909000001
caseName:
周益記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東椗島燈塔
caseId:
20201115000001
caseName:
東椗島燈塔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黃汴墓
caseId:
19990615000006
caseName:
黃汴墓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六堆天后宮
caseId:
19851127000083
caseName:
六堆天后宮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旗後天后宮
caseId:
19851127000079
caseName:
旗後天后宮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北港鎮安宮
caseId:
20180731000001
caseName:
北港鎮安宮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三塊厝火車站
caseId:
20040409000003
caseName:
三塊厝火車站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西嶼東臺
caseId:
19911123000004
caseName:
西嶼東臺
assetsClassifyCode:
1.1.1
assetsClassifyName:
國定古蹟
臺南火車站
caseId:
19981218000001
caseName:
臺南火車站
assetsClassifyCode:
1.1.1
assetsClassifyName:
國定古蹟
大士爺廟
caseId:
19851127000044
caseName:
大士爺廟
assetsClassifyCode:
1.1.3
assetsClassifyName:
縣(市)定古蹟
積善樓
caseId:
19990417000002
caseName:
積善樓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神岡呂家頂瓦厝
caseId:
20041022000001
caseName:
神岡呂家頂瓦厝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中和瑞穗配水池
caseId:
20050913000002
caseName:
中和瑞穗配水池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前南菜園日式宿舍
caseId:
20060725000001
caseName:
前南菜園日式宿舍
assetsClassifyCode:
1.1.2
assetsClassifyName:
直轄市定古蹟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的其他資料集
文資局決算及會計相關報表
每年更新,5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文化景觀
不定期更新,5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0-06-08 14:53: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局單位預算
不定期更新更新,4朱 小姐 | 04-22176312 | 2023-07-24 14:43:1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館藏圖書目錄
每年更新,5廖小姐 | 0422295848#322 | 2021-04-07 16:58:2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史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7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3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遺址
不定期更新更新,15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紀念建築
每日更新,6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0:04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古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9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0:4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局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資料
不更新更新,12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傳統知識與實踐
不定期更新更新,7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6: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人才培訓手冊
不定期更新更新,11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接受及支付補助金
每年更新,4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傳統表演藝術
不定期更新更新,28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3:3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民俗
不定期更新更新,9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5: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歷史建築
不定期更新更新,57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古物
不定期更新更新,14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5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傳統工藝
每日更新,19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3:1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局會計月報
不定期更新更新,6林君妍 小姐 | 04-22176319 | 2023-07-04 20:23:10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口述傳統
每日更新,8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聚落
不定期更新更新,7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4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