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振聲藏書-所謂廣東系台灣本島人足底皮膚系統研究生物、生態與環境
「林振聲藏書-所謂廣東系台灣本島人足底皮膚系統研究生物、生態與環境」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50。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147270 , 欄位Id的內容是147270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林振聲藏書-所謂廣東系台灣本島人足底皮膚系統研究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這是昭和14年(1939)4月28日台灣醫學會雜誌所發行之期刊的抽印本,研究主題是廣東客家人足部的皮膚系統,從醫學的角度分析其生物方面的特徵,歸納與比較不同之處,進而對該人種下定義,是早期一種生物人類學的研究方法。不過因為此種方法被納粹應用在正當化種族政策,因此已經很少出現在當代的研究方法上了。因為此篇論文寫成的時間在二次大戰前,且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派遣許多學生負笈德國,在德國接受西式教育,因此思想和研究方法上受到德國的影響亦不足為奇。
該期刊有趣的是,論文題目除了以日文寫成之外,亦以德文同時陳列,而論文封面最下方則是英文的期刊名與期刊數及日期,內文則是以日文寫成,最後摘要則是以德文寫作,堪稱是在早期台、日醫學界中一種很值得注意的現象。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147270&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2CA18853-0D73-4A7D-9CD8-F48EAF1251E8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08-04T01:03:18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生物、生態與環境 。
MOC_Id
Culture_Object147270
Id
147270
Title
林振聲藏書-所謂廣東系台灣本島人足底皮膚系統研究
Description
這是昭和14年(1939)4月28日台灣醫學會雜誌所發行之期刊的抽印本,研究主題是廣東客家人足部的皮膚系統,從醫學的角度分析其生物方面的特徵,歸納與比較不同之處,進而對該人種下定義,是早期一種生物人類學的研究方法。不過因為此種方法被納粹應用在正當化種族政策,因此已經很少出現在當代的研究方法上了。因為此篇論文寫成的時間在二次大戰前,且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派遣許多學生負笈德國,在德國接受西式教育,因此思想和研究方法上受到德國的影響亦不足為奇。
該期刊有趣的是,論文題目除了以日文寫成之外,亦以德文同時陳列,而論文封面最下方則是英文的期刊名與期刊數及日期,內文則是以日文寫成,最後摘要則是以德文寫作,堪稱是在早期台、日醫學界中一種很值得注意的現象。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08-04T01:03:18
Keyword_Subject_1
生物、生態與環境
「林振聲藏書-所謂廣東系台灣本島人足底皮膚系統研究生物、生態與環境」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523
Id:
276523
Title:
日晡浪猶洶湧,比至雞籠,已病莫能興 臺游日記卷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二十一日,霒。風力略柔。巳刻聞轉舵聲,知可行矣。日晡展輪,浪猶洶湧,舟如桔槔,冢首堅臥,汗雨濯體,衵服皆透。驚濤曶從窗入,掀播益甚,歐吐不已。比至雞籠,已病莫能興矣。
MOC_Id:
Culture_Place224265
Id:
224265
Title:
新莊運動公園網球場
Description:
網球發源自14世紀法國宮廷中的「掌球戲」,兩方用布裹手掌,以手掌替球拍互相替對打,直到1873年,現代網球的雛形才在英國出現。1877年,英國首次舉辦溫布頓網球錦標賽,是現代網球史上最早出現的比賽,許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373
Id:
279373
Title:
菖蒲為延年益壽之藥 臺灣通志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菖蒲,荃也;一名蓀,一名水劍草.文王嗜昌歜.「左傳」云:王使周公閱來聘,響有昌歜,菖蒲也.生於石上者為石菖蒲,道家以為延年之食(「諸羅縣志」).能烏髮(「噶瑪蘭廳志」).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703
Id:
660703
Title:
新修霧峰鄉志-地理篇(上)
Description:
民國82年曾委請陳炎正先生編纂《霧峰鄉志》,以緬懷先賢「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後於民國97年編修成為《新修霧峰鄉志》,乃秉承繼往開來之編纂精神,廣徵眾議,蒐集史料,充實篇幅,力求真實。爰以原志為張
MOC_Id:
Culture_Object662739
Id:
662739
Title:
沿海防風植物生態調查之照片系列4
Description:
此為橫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畫面中可見疑似木麻黃苗木與林投這類海濱常見植物逐排交替栽植。由於木麻黃是臺灣常見的防風植物,林投則有定砂與防風作用,推測照片拍攝地點可能位於西部大河下游南岸或沿海地區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890
Id:
278890
Title:
三保薑可治療疾病 臺灣通史卷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而鳳山有三寶薑,居民食之疾瘳,云為鄭和所遺。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488
Id:
280488
Title:
梨仔茇能治食滯 澎湖廳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梨仔茇(即番石榴,花白,澀味,過午則色味暫變,賤果也.澎產頗不惡,以鹽醃之,能消積)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426
Id:
280426
Title:
文蛤入藥最精 噶瑪蘭廳志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文蛤,味極鮮美.「西溪叢話」:『蛤蜊、文蛤,皆一潮生一暈』.「博物志」云:「東海有蛤,鳥常食之.殼在海岸,潮水往來碏薄,潔白如雪,入藥最精(「赤嵌筆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393
Id:
280393
Title:
桕菰治兒童口痛 噶瑪蘭廳志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桕菰:小兒口痛,煎水洗愈.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341
Id:
279341
Title:
檳榔種植地 臺灣通志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臺地多瘴,三邑園中多種檳榔.新港、蕭壠、麻豆、目加溜灣最多,尤佳.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302597
Id:
302597
Title:
基隆市結核病防治所
Description:
「基隆市結核病防治所」,於1955年(民國44年)5月25日成立,地點在信義區信一路30號。所舍工程費共99,500元,由農村復興委員會補助49,500元。
「基隆市結核病防治所」
苗圃管理作業照片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Object662718
Id:
662718
Title:
苗圃管理作業照片
Description:
此為橫式黑白照片,畫面中可見一人頭戴斗笠立於苗圃之旁,正手持管狀物進行澆水;苗圃間有多塊長方形土堆,上方各覆有乾草並橫放一根木棍(或竹桿),另外還插有長型立牌。
經查林業試驗所(以下簡稱為林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274
Id:
280274
Title:
七里香可辟瘴氣 噶瑪蘭廳志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七里香:木本,一名山柑,花叢生如柑,葉似珠蘭.花五出,色白,香氣濃郁越數十武.六月結實,大如豆,末尖先綠、後紅,一枝排比數十如緋珠,能辟烟瘴.所種之地蠅蚋不生,臺產也.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758
Id:
278758
Title:
葉下紅草可治傷損 續修臺灣府志卷十八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葉下紅草,幹紅,花圓小如白絨,葉外青、內紅.治傷損(「臺海采風圖」)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005
Id:
280005
Title:
沒子咬人比蚊、蚋更嚴重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閩小紀」云:閩地有小蟲若微塵,視之不見;刺人較蚊、蚋尤甚.密帷亦不能間之.名沒子.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467
Id:
661467
Title:
反對聲浪嚇不走海渡電廠剪報
Description:
第二階段環評送環保署審查,預計下月初動工建廠。 提供者:臺中市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拍攝時間:民國87年4月3日(西元1998年4月3日)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341
Id:
280341
Title:
羊角草形如馬蹄 噶瑪蘭廳志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羊角草:「爾雅」:薢茩芵明.「疏」:形如馬蹄.「博雅」:芵明,羊角也.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056
Id:
300056
Title:
馬祖冬季食材─蝦蛄
Description:
在馬祖眾多海產中,蝦蛄的命運極富張力。早年,漁民起網若捕獲蝦蛄,是一件極倒楣之事。原因在於,相較於早年其他眾多經濟魚種,導致蝦蛄在市場上乏人問津,加上纏繞在魚網中,處理極費時,因此多成了田中肥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941
Id:
661941
Title:
鳥銃頭福德祠V.S.樟樹
Description:
位於鳥銃頭福德祠旁的樟樹(Cinnamomum camphora),生長良好,綠意成蔭,樹圍約4.02公尺、樹高約17.5公尺,周圍有一棵雀榕纏繞於樟樹上,樟樹生長在復盛村活動中心與托兒所人群聚集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567
Id:
277567
Title:
出征射不力社番殺害楓港莊民一役,張統領出資收埋死於戰事諸人 恒春縣志卷十三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是役也,自夏徂冬,六越月而寢事。其間,兇番竊殺、洪水為災,我軍之死於戰、死於病、死於風雨中之凍且餓者若干人、衝流入海、汨沒魚腹者若干人。均蒙奏卹;其姓名無稽,暴骨荒山者,又若干人,見者傷心、聞者隕
MOC_Id:
Culture_Object755083
Id:
755083
Title:
廖日京野外採集紀錄
Description:
直式黑白底片。畫面為室內帳篷且周圍放置許多物品。收存之底片套有藍筆書寫文字「南方澳」、「蘇澳」、「和平鄉」。此底片為廖日京拍攝。
廖日京(1929-2013),臺灣大學森林系教授。曾任職於林業試
巡滬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Object317667
Id:
317667
Title:
巡滬
Description:
早期先民集體利用石塊玄武岩在潮間帶堆疊一座座石滬集魚,漲潮魚兒四處覓食,退潮來不及跑就困在石滬內。早年一天在石滬魚獲驚人是許多漁人垂涎的「金雞母」,但石滬是有股東的,所以每到退潮巡滬是由滬主優先抓
春天有機農場生物、生態與環境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311
Id:
514311
Title:
春天有機農場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729
Id:
514729
Title:
アヨ(Ayo)的溪流2
Description:
本照片是從アヨ(Ayo;阿唷)的低處拍攝的景致,可看見近乎垂直的岩壁高聳拔天,遠方有小瀑布流洩而下,景致優美。1910年至1915年(明治43年至大正4年)五年理蕃計畫期間,於1914年(大正3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515
Id:
280515
Title:
蝦蛄托能傷人 澎湖廳志卷十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蝦蛄托(尾有刺,能傷人)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910
Id:
279910
Title:
吃太多茼蒿會脹氣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茼萵(葉似艾,花如小菊.性冷味香,多食令人氣滿)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369
Id:
276369
Title:
毒溪使涉者病 東瀛識略卷七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琅ऩ? 內山有毒溪,廣數丈,惟子午二時水涸可行,餘時水深盈尺,不容舟,徒涉者必病;近年毒漸殺,有置石水中者,可跳而過。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051
Id:
300051
Title:
馬祖秋季食材─螃蟹
Description:
馬祖海域常見的海產,螃蟹種類多,在馬祖最常食用的有三點蟹、花蟹和青蟳,俗稱「正蠘」的梭子蟹滋味最佳,被福建沿海視為蟹中上品。現今螃蟹價格昂貴,然在早年魚貨過剩的時代,因螃蟹會纏繞在魚網上難以清理,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898
Id:
278898
Title:
南崁以上地多瘴毒,難以居住 臺灣通史卷十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然地多瘴毒,南崁以上,山谷奧鬱,窮年陰霧,罕晴霽,居者多病沒,而戍兵生還者不能得十之三。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450
Id:
661450
Title:
海渡電廠第二階段環評- 要補件剪報
Description:
環保署提多項質疑,要求補充說明及提出因應措施後,擇期再審。 提供者:臺中市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拍攝時間:民國87年4月18日(西元1998年4月18日)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魚類
每1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1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每日更新,135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06
文化部典藏目錄-地圖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1:5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105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蒙藏性別主流化訓練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8:3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版畫類
每1年更新,3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28
文化部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22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60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3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
藝術村
不定期更新更新,2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54:1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設計
每周更新,35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4:49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訓練及活動參加人數性別統計
不定期更新更新,16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09
文化部綜藝活動
每1日更新,3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3:19
文化部典藏目錄-原住民類
每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12:01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2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12
文化部文化部駐外單位藝文活動辦理統計
每1年更新,15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3:04
文化部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20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臉書瀏覽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1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17:09
文化部典藏目錄-昆蟲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9:35
文化部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4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
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蒙藏籍學生蒙藏語文班上課人數統計表
每6月更新,2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7:19
文化部文化事務財團法人名錄
每1年更新,25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4:28
文化部輔導蒙藏族人口年齡層性別統計表
每年更新,19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6:20
文化部蒙藏業務支出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5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6:48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