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於炎蒸瘴炙中,從人先後道病 臺灣日記與禀啟卷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人物與團體
「來於炎蒸瘴炙中,從人先後道病 臺灣日記與禀啟卷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人物與團體」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77304 , 欄位Id的內容是277304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來於炎蒸瘴炙中,從人先後道病 臺灣日記與禀啟卷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哲人知幾,惟望老弟時時留意也。愚兄自渡海後,即奉檄巡閱全臺各處營伍;僕僕作牛馬往來於炎蒸瘴炙之中,凡六閱月。從人先後道病死亡已盡,只剩孤身。歸述山川形勢地方利弊之所在,原冀效其千慮一得之愚;適值中丞疾久不愈,歸志已決,作為罷論。跋涉空勞,徒以多口府眾怨,于公私絲毫無補,夫復何言。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77304&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93C6B540-7927-4166-87D3-FC934C0503E6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30T20:33:33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 。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304
Id
277304
Title
來於炎蒸瘴炙中,從人先後道病 臺灣日記與禀啟卷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哲人知幾,惟望老弟時時留意也。愚兄自渡海後,即奉檄巡閱全臺各處營伍;僕僕作牛馬往來於炎蒸瘴炙之中,凡六閱月。從人先後道病死亡已盡,只剩孤身。歸述山川形勢地方利弊之所在,原冀效其千慮一得之愚;適值中丞疾久不愈,歸志已決,作為罷論。跋涉空勞,徒以多口府眾怨,于公私絲毫無補,夫復何言。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30T20:33:33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
「來於炎蒸瘴炙中,從人先後道病 臺灣日記與禀啟卷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人物與團體」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700
Id:
279700
Title:
醫病要知道病情用藥才會有效 小腆紀年卷第十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李綱曰:「用人如用藥,必知其術業可以已病,乃可使之進藥而責成功」。今不知其術業而姑試之,則雖日易一醫,無補於病、徒加疾而已。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665
Id:
279665
Title:
楊生善醫 續明紀事本末卷之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有楊生善醫、柳某工談笑,皆信任。
MOC_Id:
Culture_Event649496
Id:
649496
Title:
樂生療養院護理工作
Description:
本圖收錄於《臺灣省立樂生療養院廿五週年特刊》,內容為兩名護士正在進行樂生院院內例行的護理工作(Nursing Work)。護理室依照醫院管理的一般原則,醫院工作人員與病床的比例至少二比一,然實際從
MOC_Id:
Culture_Event649624
Id:
649624
Title:
樂生院入院者種植芭蕉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樂生院入院者種植芭蕉,刊載於1934年臺灣總督府癩療養所樂生院出版的《昭和八年年報》。樂生院自1930年開院以來,主要任務是隔離治療漢生病患者,因此有必要使療養院成為患者的安住地。為此,院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817
Id:
289817
Title:
忠貞新村各醫院義診
Description:
本文係國立臺灣圖書館館藏,創刊於民國35年(1946)元旦的《臺灣民聲日報》,民國44年(1955)2月12日第4版,一則題為〈忠貞新村各醫院義診〉的新聞,報導桃園中壢鎮忠貞新村、富台新村二座眷村居民
MOC_Id:
Culture_Event222154
Id:
222154
Title:
商工隊成員在「台灣商工銀行花蓮港支店」前的合照
Description:
照片中,中央雙手叉胸者為商工銀行監事梅野清太,左邊則是古賀朝一郎,兩位皆是東台灣企業的領頭人物,在花蓮港尤其具有影響力。花蓮港支店於明治44年(1911)2月1日設立於今花蓮市公園路6號,隔年(191
北港集英社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147439
Id:
147439
Title:
北港集英社
Description:
集英社,為北港地區的子弟,所發起的音樂性社團。創立的時間點有兩種說法,根據「北港朝天宮志」所記載,集英社的樂種屬於是「廣東國樂」,係在清時期即已成立的社團;另一說則是,集英社係在1930年由南管歷
MOC_Id:
Culture_Object222380
Id:
222380
Title:
五月:Waray不能不吃的店-江林小吃店
Description:
在支亞干沒有人不知道江林的店,各式可口滷菜、麵類、炸物……等;夏天還有刨冰、過年期間會賣兒時記趣的抽、鞭炮、煙火等,近年來開始有郵政代收服務,營業時間幾乎都到凌晨,可說是支亞干的7-11。江林小吃店於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652
Id:
509652
Title:
男孩牽著他的三輪車
Description:
此張拍攝於1940至1950年代的照片中,一個小孩赤著腳,牽著他的兒童三輪車,車上還掛著他的鞋子。1940年代到1950年代的臺灣,由於經歷戰火的摧殘,有關民生的農工業生產大多處於停滯的狀態,生活
漂流散記(上)15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Event659307
Id:
659307
Title:
漂流散記(上)15
Description:
圖片流浪散記為戰地日記,1950年(民國39年)4月30日徐蜀龍於富國島完成寫作,徐蜀龍為中心新村住戶。
菜以鹹魚、牛肉(少許)為主,蔬菜有時候一點,可是,不但少而且品質又太差,我不吃牛肉,也沒
MOC_Id:
Culture_Object669668
Id:
669668
Title:
談牛奶供應站
Description:
〈談牛奶供應站〉,葉梅生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九卷第七期(1959)頁16。
1959(民國48)年一月中旬,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簡稱婦聯會)十二個牛奶供應站和六個附設幼稚園所需用的奶粉
雅美族女人織布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623
Id:
168623
Title:
雅美族女人織布
Description:
婦女織布的情形。此族織布係使用麻與芭蕉的纖維,以及一種茅草葉為材料,此圖所示係使用茅草的一種。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598
Id:
277598
Title:
張起生為吳江醫者,提督吳勝兆至曹村,起生如故斷氣死亡 南天痕卷二十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張起生,吳江醫者。提督吳勝兆至曹村,村人皆奉制,獨起生如故,斷吭而死。
呂氏宗祠新丁與添丁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315949
Id:
315949
Title:
呂氏宗祠新丁與添丁
Description:
此為2019年12月22日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與外垵村呂氏聯合祭祖時所拍攝圖片,本圖為派下各戶新丁與添丁的入丁名錄。所謂添丁者,是內外垵呂氏派下各家戶有新生男丁者,在祭祖時稟告列祖列宗後,予以正式登
MOC_Id:
Culture_Object281208
Id:
281208
Title:
訊問唐廷章鄭乾萬受傷死亡的案件 臺案彙錄己集卷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勘畢,隨訊據事主唐廷章供:八月二十九夜三更時候,賊從房後門下挖洞進屋。小的同老婆在牀櫃上睡。那賊把小的拖下牀來,緊按在地。小的老婆蔡氏也被賊拖下,磕傷左額角。賊把牀櫃撬開,搶去銀衫。老婆爬起喊叫,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037
Id:
168037
Title:
30歲的木柵平埔族女性(側面照)(t-031)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湯姆生於1871年來臺時所拍,為負片。湯姆生於4月12日從拔馬(今臺南左鎮)步行前往木柵(今高雄內門木柵),到達村落時,受到熱烈歡迎。本照片為一頭髮披散,拍照當時30歲的平埔族婦女側面半身像,
鄭惠錫:鄭爺爺的故事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28976
Id:
128976
Title:
鄭惠錫:鄭爺爺的故事
Description:
2015年出版的《龜山:眷味家香》專訪、記錄了龜山原眷戶鄭惠錫等8個爸爸媽媽的拿手好菜,以及這些拿手好菜背後的個人故事、家庭記憶和人生傳承。 當時住在龜山千禧新城國宅社區的「鄭爺爺」鄭惠錫,民國21年
布農族施武郡群人的露營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04
Id:
168504
Title:
布農族施武郡群人的露營
Description:
施武郡群男女於八通關山麓露營的情況。男人頭戴鞣皮帽,著獸皮上衣。本圖為攀登玉山途中所拍攝的夜景。
(黑貓中隊)概述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31632
Id:
131632
Title:
(黑貓中隊)概述
Description:
該文收錄在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於民國99年(2010)出版的《高空的勇者:黑貓中隊口述歷史》一書中。黑貓中隊成立於民國50年(1961)2月1日,美國因將全力用於防堵蘇聯,對於中共有關的情資高度關切,於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925
Id:
280925
Title:
醫士陳天拔死亡 小腆紀傳目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醫士陳天拔、畫士陸愉、武生戴之藩、義勇張有德、市民馮應昌、舟子劉某,皆死之。
福德歌謠團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84318
Id:
284318
Title:
福德歌謠團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福德社區的日曆。本篇三月二十五日的主題
MOC_Id:
Culture_Object473819
Id:
473819
Title:
1985年臺東八仙洞出遊照
Description:
拍攝時間為1985年(民國74年),照片提供者為周蘭妹女士,目前居住於花蓮縣壽豐鄉豐坪村。照片為受訪者與友人前往臺東長濱鄉八仙洞出遊照。
八仙洞位於省道臺11線公路旁,台灣旅遊景點、考古遺址,位
MOC_Id:
Culture_Event222109
Id:
222109
Title:
臺灣花蓮港農業補習學校學生於校門前合照(脫帽者為能高團)
Description:
成軍後的能高團被江口良三郎安排至花蓮港農業補習學校就讀,一方面提供更完善的訓練設備,同時以校隊,甚至是地方代表隊的名義進行訓練,期待日後能代表花蓮參加全島性的比賽。也就是現在的花農,當時的校址位於現在
楊武雄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513024
Id:
513024
Title:
楊武雄
Description:
楊武雄(1954-)生於桃園蘆竹,字號泮晴,曾任泮山書會第10屆會長、迎曦書畫會會長(2005~2006年)。書法養成之啟蒙起源於就讀省立臺北師範專科學校(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期間,因師範教育須培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718
Id:
276718
Title:
國姓爺染風寒而亡 閩海紀略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五月朔,國姓感風寒;文武官入謁,尚坐胡床,諸將不知其病。數日,遂殂;年三十九,時永曆十六年五月初八日,即康熙元年也。
MOC_Id:
Culture_Object265100
Id:
265100
Title:
小溪流-憲光二村:昨日今時
Description:
為了將桃園常民史與「竹籬笆」的庶民生活做詳實記錄,保存屬於大家的桃園成市記憶,民國107年(2018)11月,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出版了《憲光二村:昨日今時》一書,這是其中一篇。
在桃園市龜山區的憲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576
Id:
276576
Title:
陳福、尹成假藉血疾逃澎湖 東征集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其病不能戰而逃者,為水師左營把總陳福、右營把總尹成。二人皆血疾在先,給假醫治;及賊陷府,不能打仗,家丁方清、吳麟、進仔等扶去舟中,跟□逃入澎湖。
MOC_Id:
Culture_Object661012
Id:
661012
Title:
櫟社在燕霧秋會
Description:
1907年10月16日,櫟社在燕霧大庄(彰化大村鄉)賴紹堯宅邸舉行秋會,與會者有社員十七人,吟友四人;後左1為傅錫祺、前右1莊太岳、前右5賴斐卿。 出自《台中市珍貴古老照片專輯第二集》〈願為同胞倒
徐藍松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514026
Id:
514026
Title:
徐藍松
Description:
徐藍松(1923-2016)生於桃園縣蘆竹鄉南崁村,在台北淡江中學就讀時,就展現卓越的藝術天分,當時任教的美術老師是膠彩畫家陳敬輝,對其才華極為欣賞,委託他管理美術工作室;中學時代報名參加臺陽美展
陳映伶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550843
Id:
550843
Title:
陳映伶
Description:
陳映伶,生於南投,成長於台中;1984年畢業於明道高中美工科,1990年於東海大學美術系畢業,曾於台中市文化局、桃園縣文化局服務共11年,歷任藝緣畫會總幹事、台灣女性藝術協會理事、台灣省膠彩畫會會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電影
每1日更新,7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25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典藏目錄-魚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16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特別收入基金
每1月更新,19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10 13:42:05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6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音樂資料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37
文化部典藏目錄-書法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52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31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目錄
不更新更新,27朱曉俐 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4:50
文化部典藏目錄-石材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19
文化部
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2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文化部典藏網類別統計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6 | 2023-07-27 15:32:57
文化部閱讀活動
每日更新,27郭聯德 先生 | 02-8512-6461 | 2021-04-07 17:00:12
文化部大陸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29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內部各委員會、任務編組及財團法人之性別統計表
不定期更新更新,22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50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4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71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70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每1日更新,34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58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8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典藏目錄-總統府移交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01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電影
每周更新,81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0:27
文化部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2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
文化部會計報告
每年更新,25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19
文化部典藏目錄-膠彩畫類
每年更新,3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47
文化部出版書目資料
每1年更新,21聶志文 小姐 | 02-85126464 | 2023-07-27 17:23:12
文化部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2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