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舊總督府第二師範學校小使室及便所(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舊琴房)/便所空間、地域與遷徙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舊總督府第二師範學校小使室及便所(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舊琴房)/便所空間、地域與遷徙

舊總督府第二師範學校小使室及便所(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舊琴房)/便所空間、地域與遷徙」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39:45。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96660 , 欄位Id的內容是296660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舊總督府第二師範學校小使室及便所(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舊琴房)/便所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建物原係為總督府第二師範學校生徒便所、職員便所及小使(校工之意)、湯沸、浴室及物置室,約建於1927年前後,與大禮堂皆同有代表臺灣教育史之價值。後來小使、湯沸、浴室及物置室曾變更為琴房使用。今日舊琴房仍延續做為工友休息室之使用,且內部仍保留舊有隔間。小使即為校工之意,今日舊琴房仍延續做為工友休息室之使用,且內部仍保留舊有隔間。舊琴房、廁所與大禮堂之間圍塑成品字型空間,包含此空間內的樹木,呈現出高度精緻的空間品質。便所建築物主要色系為外牆之紅磚色(#dd7545),以及屋簷底下之酒紅色(#a97f80),正立面其餘部分則為白色(#e8e5dd)。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96660&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FE71AD95-2EBC-408C-9EBD-161D361CCAEA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05-13T22:32:16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660

Id

296660

Title

舊總督府第二師範學校小使室及便所(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舊琴房)/便所

Description

建物原係為總督府第二師範學校生徒便所、職員便所及小使(校工之意)、湯沸、浴室及物置室,約建於1927年前後,與大禮堂皆同有代表臺灣教育史之價值。後來小使、湯沸、浴室及物置室曾變更為琴房使用。今日舊琴房仍延續做為工友休息室之使用,且內部仍保留舊有隔間。小使即為校工之意,今日舊琴房仍延續做為工友休息室之使用,且內部仍保留舊有隔間。舊琴房、廁所與大禮堂之間圍塑成品字型空間,包含此空間內的樹木,呈現出高度精緻的空間品質。便所建築物主要色系為外牆之紅磚色(#dd7545),以及屋簷底下之酒紅色(#a97f80),正立面其餘部分則為白色(#e8e5dd)。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0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05-13T22:32:16

Keyword_Subject_1

空間、地域與遷徙

「舊總督府第二師範學校小使室及便所(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舊琴房)/便所空間、地域與遷徙」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Place153263
Id: 153263
Title: 南竿07據點
Description: 南竿07據點原位於連江縣南竿鄉福澳港,過去為陸軍馬祖防衛司令部港口指揮部,負責指揮補給艦進出以及調度港口運輸作業。2007年由中國科技大學主持之《96年度連江縣文化景觀普査計畫》調查時,已因開發海

MOC_Id: Culture_Place289742
Id: 289742
Title: 吳全城開拓記念碑
Description: 吳全地區開墾始於清嘉慶年間的莊找、李享二人。清道光5年(1825),淡水富豪吳全先生、蔡伯玉先生從噶瑪蘭(宜蘭)率領二百餘漢人從花蓮溪口步行到此處,與莊、李二人締約開墾荒地。當時木瓜社人常窺伺侵襲,為

MOC_Id: Culture_Place618797
Id: 618797
Title: 金刀比羅神社
Description: 影像為蘇澳砲臺山蘇澳金刀比羅神社參拜道殘跡,據1943年(昭和18年)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編印資料記載,蘇澳金刀比羅社於1927年(昭和2年)4月20日鎮座,由蘇澳郡代表一同在原砲台左側興建神社,戰後

MOC_Id: Culture_Place333237
Id: 333237
Title: 日據時期大稻埕「外國人雜居地」範圍圖
Description: 圖為日據時期大稻埕「外國人雜居地」範圍圖 1897年(日明治30年)4月21日,日本臺灣總督府報第64號公布告示第22號,訂定大稻埕「外國人雜居地」範圍,依據公告文字範圍以粗黑線標示如圖(引用自

MOC_Id: Culture_Place218383
Id: 218383
Title: 七星潭曼波公園
Description: 從公路進入七星潭社區的路上有一片散落幾個石像的草地,這就是七星潭的曼波公園。奇怪了,山丘上的公園怎麼和海裡的曼波魚扯上關係呢?如果你搜一搜地圖,就能發現公園裡的棧道路線,竟然鋪成了一條曼波魚的形狀耶。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237
Id: 513237
Title: 壽豐鄉斷橋
Description: 照片攝於1958年(民國47年)的花蓮縣壽豐鄉,當時正逢溫妮颱風肆虐,豪雨使溪水暴漲,沖垮聯外道路橋梁,照片中是一位因公出差的上班族正冒險通過斷橋的情景。1958年(民國47年)溫妮颱風肆虐期間,

MOC_Id: Culture_Object302539
Id: 302539
Title: 日治時期義重町
Description:   「日治時期義重町」照片,拍攝時間為日治時期,拍攝地點為今中正區德義里、正義里、信義里和義重里一帶,由國立臺灣圖書館提供。義重町為台北州基隆市的一町,從照片中可見義重町街道整齊,左右商店林立,為

MOC_Id: Culture_Place626006
Id: 626006
Title: 橫斷道路開鑿紀念碑
Description: 橫斷道路開鑿紀念碑位於花蓮縣吉安鄉干城村台九丙線旁,為總督府能高橫斷道路開鑿作業隊所立,以紀念能高越嶺道東段完工時所置,包括「橫斷道路開鑿記念碑」與「殉職者之碑」二部分。「橫斷道路開鑿記念碑」高約

MOC_Id: Culture_Object681265
Id: 681265
Title: 新北市新莊區五守新村
Description: 五守新村位於新莊區中港路上,民國38年國民政府來台,因房屋租金昂貴,為解決總統府官員居住問題,四處覓地蓋眷舍,最後選定新莊中港路,原因就是當年兩岸緊張對峙,一旦戰爭爆發,因地理之便,此區可藉地利之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242
Id: 509242
Title: 民國四十年花蓮大地震震垮之日式房屋
Description: 發生於民國40年(1951)10月22日,芮氏規模7.1的花蓮大地震,造成許多日治時期所建設的建築、交通設備、街道、公共場所等,都抵擋不住強烈的地震侵襲而損壞,特別是圖中花蓮市重慶街一帶的日式房舍

MOC_Id: Culture_Place618502
Id: 618502
Title: 樂合
Description: 哈拉灣神社的鳥居。哈拉灣神社位於花蓮縣玉里鎮樂合部落,坐落於部落南側的山坡上。日治時期,日本政府為了加速原住民的同化,在部落廣設神社,戰後大部分的神社都被毀棄或改造,僅遺留少數遺跡。哈拉灣神社目前

MOC_Id: Culture_Place233841
Id: 233841
Title: 傅昌銘先生指出日據時期長屋所在地
Description: 來草分移民村工作的客家移民,都零散地分布在以下的幾處,其一是永興村的草分外三鄰(1945年後稱永興外三鄰),包括長屋、復興段、新庄是客家族群為主的零散聚落。日治時代長屋及新庄都屬復興段,門牌都是寫復興

MOC_Id: Culture_Place284637
Id: 284637
Title: Gon Hayung Yuraw (個人養魚的溪流)
Description: 泰雅族人傳統除以游耕維生以外,也透過狩獵與捕魚補充動物性蛋白質以維持生命。山田在耕作與休耕期間屬於個人的財產,僅有未墾地屬於部落共有;而獵區也區分家族獵區與共同獵區。但對於漁區,一般人總以為泰雅族

MOC_Id: Culture_Place284530
Id: 284530
Title: 聖名之街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東門社區的日曆。本篇1月31日的主題是

MOC_Id: Culture_Place153320
Id: 153320
Title: 南竿68據點
Description: 南竿68據點位於連江縣南竿鄉馬祖村舊陸軍馬祖後勤指揮部港口指揮部聯合大樓附近,面向海邊,內有碉堡等等現代軍事建築。2007年由中國科技大學主持之《96年度連江縣文化景觀普査計畫》調查時,據點已樹木

MOC_Id: Culture_Place153650
Id: 153650
Title: 莒光大坪村「同島一命、軍紀似鐵、軍令如山」精神標語
Description: 「同島一命、軍紀似鐵、軍令如山」精神標語位於連江縣莒光鄉東莒島猛澳港港口,交通船停靠之猛澳港東側,塑在莒光77據點忠誠堡仿西式堡壘的城垛上,是所有前往或離開東莒的旅客必定會看到的標語。 在港口擴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241
Id: 513241
Title: 豐田移民村醫生住家舊宅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豐田移民村當年的醫生住家舊宅,位於現今的豐裡村,是一棟木造的建築。從日治時期1913年(大正2年)開始,花蓮的吉野、豐田、林田三個移民村,便開始引進製造捲菸所需要的美國黃色種菸草。移民村為

MOC_Id: Culture_Place488403
Id: 488403
Title: 達邦派出所
Description: 影像為達邦派出所,其前身為日治時期的達邦駐在所,位於達邦部落中。達邦部落位於達邦村西部,在曾文溪上游特富野溪與長谷溪匯入主流處的河階面上,海拔高度約970公尺處。本地為鄒族達邦大社所在之地。鄒族語

MOC_Id: Culture_Place141953
Id: 141953
Title: 佳豐無毒農業示範園區
Description: 受訪者一家子全心全意種有機無毒蔬菜,李家豐與其父親李老先生異口同聲這樣說。 李家豐的無毒有機蔬菜栽培經驗,是花蓮縣壽豐鄉的先驅者與楷模,他不但是壽豐鄉第一個農家栽培有機蔬菜,壽豐農會甚至看上他的無

MOC_Id: Culture_Place325312
Id: 325312
Title: 木炭窯
Description: 木炭窯位於養老山西稜北方的一小支稜,海拔約1410公尺處。由タラッカス駐在所往養老方向,距タラッカス駐在所約700公尺,10分鐘的路程,有一直徑約2公尺,高約2公尺的的圓形內凹洞坑,為早期悶燒製造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369
Id: 660369
Title: 2014年「拍!歌劇院之美」得獎作品--青花瓷
Description: 2014年「拍!歌劇院之美」攝影比賽原攝原味類入選作品。 臺中國家歌劇院由普立茲克(PRITZKER)獎得主伊東豊雄建築師所設計,定位為國家級水準及國際性規模之表演場館,國際媒體報導更將其列為「即

MOC_Id: Culture_Place714476
Id: 714476
Title: 杏福廖家百年古厝
Description: 左營廖家百年古厝鄰近高雄市舊城國民小學,位於左營下路45號,左營傳統聚落一甲至七甲的五甲;清代左營下路是舊城經北門、文廟,貫穿舊聚落通往府城的道路,路旁有小商店(店仔) ,古厝附近小地名叫做「六甲

MOC_Id: Culture_Place619189
Id: 619189
Title: 八仙山
Description: 影像為八仙山神祠殘存的鳥居柱洞,八仙山名為明治43年(1912)10月,宇一郎和內田教四郎等人為征戰原住民來到此處,鑑於該山高度為7998日尺即將近八千尺,故命名爲「八千山」(はつせんさん),諧音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327
Id: 513327
Title: 1923年竣工之三棧吊橋
Description: 1923年(大正12年)竣工之三棧吊橋,橫跨了三棧溪,而橋身後的山為「玻拉丹山」,三棧溪往上游溯溪即是著名的「黃金峽谷」與「玫瑰谷」,三棧與其上游又被並稱為「布拉旦風景區」(布拉旦這個名字則來自於

MOC_Id: Culture_Place153377
Id: 153377
Title: 南竿01觀測所
Description: 南竿01觀測所位於雲台山山頂,屬於防空觀測所,由陸軍馬祖防衛指揮部南竿守備大隊混合砲兵連管轄,仍有駐軍使用。 雲台山標高248公尺,為南竿島的第一高峰,能環視東莒島、西莒島、北竿島,及中國大陸北

MOC_Id: Culture_Object233918
Id: 233918
Title: 馬祖勝利水庫誌
Description: 本碑文為馬祖勝利水庫誌,現存於連江縣南竿鄉清水村的勝利水庫,為該公共建設沿革之參考文本,日後得做為研究連江縣之重要史料。 於《南竿鄉志》附錄中,記載此碑文全文如下: 馬祖列島,孤懸海隅,經三十

MOC_Id: Culture_Object299810
Id: 299810
Title: 臺北府城—北門(承恩門)
Description: 北門的外觀非常雄偉,乃一封閉式碉堡,清未為了防禦火器,北門的牆體全為磚塊與石條所砌成,內部有兩層牆壁,構造堅固異常,屋架仍為中國傳統式木構架,雕飾簡潔大方,外廓門與北門略錯開,形成一個角度,戰時有

MOC_Id: Culture_Place702548
Id: 702548
Title: 彰化梨春園曲館前方大埕歷史照片
Description: 此照由彰化梨春園提供(拍攝者與拍攝時間不明),為梨春園曲館前大埕之歷史景象。從照片中可見地上有圍成一圈的鞭炮、左側有子弟鑼的鑼架以及右方有一金爐,由此可推測,當時在進行儀式活動。 梨春園為彰化

MOC_Id: Culture_Place163654
Id: 163654
Title: 馬那邦社
Description: 馬那邦社,泰雅族語稱為ワガン(Wagan),佔居在眉比浩溪左岸蘇魯社後方,稱為タラワン(Tarawan)的地方,以前佔據大安溪右岸馬那邦山一帶,光緒10年(1884)被營官詹阿祝等驅逐,渡過大安溪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393
Id: 660393
Title: 風雲聚會
Description: 2014年「拍!歌劇院之美」攝影比賽創意表現類入選作品。 臺中國家歌劇院由普立茲克(PRITZKER)獎得主伊東豊雄建築師所設計,定位為國家級水準及國際性規模之表演場館,國際媒體報導更將其列為「即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

典藏目錄-苔蘚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4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應用美術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20

文化部

文化部高等教育推廣教育中心名錄

每年更新,25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21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金屬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7:25

文化部

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23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

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54

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

出版書目資料

每1年更新,21

聶志文 小姐 | 02-85126464 | 2023-07-27 17:23:12

文化部

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2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

綜藝活動

每1日更新,3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3:19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5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

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31

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內部訓練出席人數性別統計

不更新更新,16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3:41

文化部

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25

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

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3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

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2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

藝文活動-主題推薦

每月更新,28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6:3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戲劇

每周更新,3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9:13

文化部

文化部施政計畫

每年更新,2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0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志工統計

每1年更新,20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5:19:32

文化部

蒙藏課程辦理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4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1-06-29 12:25: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明信片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地圖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1:54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3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2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12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