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中和區壽德新城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
「新北市中和區壽德新城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39:45。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81259 , 欄位Id的內容是681259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新北市中和區壽德新城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壽德新城原為壽德新村,位於新北市中和區。早年因位於板橋大漢溪畔浮州里一帶之力行、篤行、文合、和婦聯一村、二村等眷村,時常遭受颱風淹水之苦,陸軍總部遂於1964年(民國53年)另建壽德新村,並將五個眷村的居民遷居於此。村內原住戶有陸軍、情治單位、憲兵、警總等單位。
壽德新村成立之初,周圍仍是一片農田,居民為感念當時陸軍總司令,取其字受「壽如」,將村名取為「壽德」。2000、2001年陸續改建成14層樓國宅,分甲、乙、丙、丁四區,合計約有1200戶,各區均有成立自治會,除原眷戶配售使用外,亦遷入中和慈德一村、新店台貿八村眷戶,其餘供一般符合資格的民眾購買遷入。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81259&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159D9E64-88F0-473D-A9FE-55AA9A739503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2-03-25T19:21:07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 。
MOC_Id
Culture_Object681259
Id
681259
Title
新北市中和區壽德新城
Description
壽德新城原為壽德新村,位於新北市中和區。早年因位於板橋大漢溪畔浮州里一帶之力行、篤行、文合、和婦聯一村、二村等眷村,時常遭受颱風淹水之苦,陸軍總部遂於1964年(民國53年)另建壽德新村,並將五個眷村的居民遷居於此。村內原住戶有陸軍、情治單位、憲兵、警總等單位。 壽德新村成立之初,周圍仍是一片農田,居民為感念當時陸軍總司令,取其字受「壽如」,將村名取為「壽德」。2000、2001年陸續改建成14層樓國宅,分甲、乙、丙、丁四區,合計約有1200戶,各區均有成立自治會,除原眷戶配售使用外,亦遷入中和慈德一村、新店台貿八村眷戶,其餘供一般符合資格的民眾購買遷入。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
0
-
1
-
2
-
3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
1_CC BY_
-
2_CC BY_
-
3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2-03-25T19:21:07
Keyword_Subject_1
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
「新北市中和區壽德新城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的其他資料
向天圳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555182
Id:
555182
Title:
向天圳
Description:
東光村向天圳往日月潭方向的水道,這段露天的水道只有700公尺,前方不遠處又流進地底隧道,穿過水社大山北支稜的地底,然後才流到日月潭。日治大正7年(1918 )時,日人計劃在日月潭築壩蓄水來發電,但
MOC_Id:
Culture_Place596006
Id:
596006
Title:
安通部落/Angcoh
Description:
Angcoh部落,漢語稱做安通部落,位於花蓮縣玉里鎮樂合里。Angcoh源自阿美語Ancoh,意為臭味,因為鄰近溪流的上游有溫泉而有硫磺氣味。部落中總共64戶,總人口有154人,原住民族人口有14
MOC_Id:
Culture_Event135129
Id:
135129
Title:
宜蘭經驗的發軔2.7--宜蘭景觀發展-陳定南縣長的布石(主講人:石村敏哉)
Description:
本場為宜蘭空間三十第二次座談會,時間為2017年1月20日,演講主題為宜蘭景觀發展-陳定南縣長的布石,本場次主講者為石村敏哉先生,是高野景觀規劃公司台灣負責人。石村先生1987年來到台灣,當時是受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162
Id:
509162
Title:
熱鬧的街景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所拍攝之地點為民國57年(1968)花蓮市之中山路與中華路口,民眾等待遊行隊伍經過的樣貌。中山路,對於老一輩的花蓮人來說其有著重要且特殊的地位,其在日治時期,被稱之為:「黑金通」,且因當時
MOC_Id:
Culture_Place289752
Id:
289752
Title:
玉里迪階陸橋殘蹟
Description:
本陸橋為早期東線鐵道工程的重要遺存之一,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的於民國102年(2013)8月12日公告為花蓮縣縣定古蹟,位在花蓮縣玉里鎮三民里,鐵路臺東縣K70+600處,可由三
丹大社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325721
Id:
325721
Title:
丹大社
Description:
丹大社位於丹大西溪與丹大東溪匯流口附近的一處平坦低位河階,海拔高度約1250~1300公尺,離溪底不遠。丹大社名稱由來是以祖先之名字做為社名,丹(Vatan)是祖先的名字,大社表示聚落很大,因而稱
MOC_Id:
Culture_Place324749
Id:
324749
Title:
大甲西社聚落
Description:
大甲西社聚落,坐落於苗栗三堡社尾庄土名社尾,今日台中市大甲區東西五路一段一帶,苗栗三堡社尾庄土名社尾的《土地申告書》中,地目為建地,地號為62、66、67、70、72、73、75、77、80、84
MOC_Id:
Culture_Place177445
Id:
177445
Title:
石門工作站
Description:
石門工作站為桃園農田水利會歷史上曾經存在的15個工作站之一。石門工作站為水利會最早設置的工作站,因石門水庫興建而於民國53年(1964)遭到裁撤,轄屬的缺子分站則移交水尾工作站管轄。工作站原負責業務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293289
Id:
293289
Title:
章嘉活佛舍利塔塔蹟
Description:
章嘉活佛係清代藏傳佛教格魯派重要的活佛轉世系統之一。章嘉活佛世系與達賴、班禪、哲布尊丹巴並稱為四大活佛。歷代章嘉活佛後皆受封主持內蒙及青海蒙旗教化。第十九世的章嘉呼圖克圖,為慈禧太后、袁世凱及蔣中
MOC_Id:
Culture_Place665753
Id:
665753
Title:
溪湖中街咖啡香-滴答咖啡
Description:
滴答咖啡位於彰化縣溪湖鎮,是溪湖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的老宅咖啡,店址原為西元1939年建於溪湖的第一間銀樓「金寶興銀樓」,據當地居民說,溪湖中街是過去是鎮上最熱鬧的地方,這座老宅是家族所共有,有
MOC_Id:
Culture_Object508995
Id:
508995
Title:
臺灣六十年來茶業技術研究與發展變遷-以「茶業改良場」為中心(1945~2005)
Description:
本論文作者蕭淑文,指導教授吳學明博士,出自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發表於2007(民國96)年7月。內容敘述臺灣茶業技術研究發展與變遷,以茶業改良場為中心,探討其在茶作與製茶技術的任務、茶
稍來社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163648
Id:
163648
Title:
稍來社
Description:
稍來社,原住民語稱為ミサオオライ(Misaorai),由サオライ(Saorai)、ユ一カンライワン(Yuukan Raiwan)、スバエ(subae)三個部落所組成,戶數有38戶。北到大尖山為界限
游姓頂公厝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03046
Id:
603046
Title:
游姓頂公厝
Description:
游氏13世祖進龍公於1796年(嘉慶元年)隨吳沙入墾噶瑪蘭,與王由氏合力拓墾頭圍至四圍,在1802年(嘉慶7年),與九旗首攻取五圍(宜蘭市),並立業於斯。1810年(嘉慶15年)清朝徵收民地建城,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298276
Id:
298276
Title: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Description:
1957年(民國46年)教育部為推廣廣播教育提供機會均等教育,決定籌設教育廣播電臺,次年則成為教育資料館負責籌備工作。當時教育資料館乃配合南海學園發展計畫,作整體設計,在臺灣科學教育館的四層頂樓加
摩天農場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19365
Id:
619365
Title:
摩天農場
Description:
南橫公路上俯瞰摩天農場,右方白色建築物為公路局關山工務段向陽監工站,日治時期為馬典古魯駐在所,其下方原本有蕃童教育所、操場及神社,目前均已開發為農場。摩天位於台東縣海端鄉利稻村,此地為昔日馬典古魯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313
Id:
513313
Title:
明義國小鯉魚潭露營活動
Description:
鯉魚潭,因東傍鯉魚山而得名,更被花蓮重要的藝術家駱香林先生(曾編纂《花蓮縣誌》)列入「花蓮八景」之一,「澄潭躍鯉」。鯉魚潭共可分潭南、潭北,照片中的露營地點位於潭北,附近有銅門慕谷慕魚、翡翠谷等景
MOC_Id:
Culture_Object555908
Id:
555908
Title:
花蓮港公會堂及其庭園
Description:
此圖為〈花蓮港公會堂及其庭園〉,圖中的下方為花蓮港廳長江口良三郎與梅野清太等仕紳的合影。花蓮港公會堂位於日治時期被剷平的花崗山上,於1922年(大正11年)3月12日落成,為當時花蓮港最重要的集會
庫莫瑤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18904
Id:
618904
Title:
庫莫瑤
Description:
絕壁的頂端平臺即為庫莫瑤社,比亞豪道路東側以流興社為起點,先向南行經過佳鄉、溫泉駐在所,後轉向西方,行經茂邊駐在所(Tbunan 鞍部)、庫巴博與克魯模安社、基嘎央社、金洋社、庫莫瑤社後,於和平北
吉安的飛機路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233847
Id:
233847
Title:
吉安的飛機路
Description:
吉安鄉稻興一街一直通往西側山邊就是以前的飛機跑道。傅昌銘回憶,以前日本飛機是從港口附近的軍艦起飛,到花蓮分開,各自去炸自己的目標,碰碰碰碰。美國來炸,不管是花蓮港、鐵路局、製材所,都被炸的咪咪冒冒(台
花蓮舊監獄遺蹟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289725
Id:
289725
Title:
花蓮舊監獄遺蹟
Description:
花蓮舊監獄位於今花蓮市國安郵局現址及城垣園現址處,前身設立於昭和12年(1937)的「臺北刑務所花蓮港支所」,戰後改為「臺灣第一監獄第二分監」,民國36年4月改稱「臺灣花蓮港監獄」,民國47年始改「臺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372
Id:
512372
Title:
山砲兵第二中隊於困難道路上的行軍狀況
Description:
本照片攝於1914年(大正3年),第二守備隊轄屬之步兵第二聯隊機關銃隊,前進至合歡山集合地時合影。一字排開共架有6鋌機關銃。經查閱「討伐部隊將校同相當官職員表」(台灣總督府陸軍副官部、1914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295914
Id:
295914
Title:
嘉禾新村-永春街131巷2-2號防空洞
Description:
嘉禾新村東部為日據時期陸軍砲兵聯隊所在,光復後因軍法組、陸軍聯勤通信廠等遷入,既有建築被改做為眷舍使用,同時也在周邊陸續興建不同等級之眷舍,形成眷村建築群,呈現眷村空間之特色。嘉禾新村東部為日據時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136
Id:
514136
Title:
東港二村─蒙古包和寮仔
Description:
2003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進士;壯圍鄉廍後;蘇澳鎮朝陽、南方澳;員山鄉雙湖、尚德;頭城鎮合興;羅東鎮北成;冬山鄉冬山、補城、中山;蘇澳鎮港邊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廍後社區的日曆。本篇02
MOC_Id:
Culture_Event668113
Id:
668113
Title:
自治會候補委員當選證書
Description:
此張文件為當選證書78幹選字第1018號,由朱有福當時61歲祖籍江蘇江都,在1989年(民國78年)7月1日當選中心新村自治會候補委員,任期自1989年(民國78年)7月1日至1991年(民國80
花蓮港神社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510
Id:
509510
Title:
花蓮港神社
Description:
圖為1932年(昭和7年)攝於尚志橋之照片,照片中可見臺籍司機以及駐警,背後建築即為花蓮港神社。花蓮港神社為現今花蓮市忠烈祠之前身,建於1915年(大正4年),主祀北川宮能久親王。當時全花蓮縣此類
南竿下腰山營區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153358
Id:
153358
Title:
南竿下腰山營區
Description:
南竿下腰山營區位於連江縣南竿鄉清水村文化路、勝利水庫上方、勝利坑道的對面,原屬陸軍馬祖防衛指揮部工兵營的營部區域,2007年由中國科技大學主持之《96年度連江縣文化景觀普査計畫》調查時, 營區面積
檜林保線所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25976
Id:
625976
Title:
檜林保線所
Description:
檜林保線所的主建築,為一棟日式房舍。日治時期的能高越嶺道,在戰後成了台電的保線路。為了將東部剩餘的水力發電,送到亟需用電的西部,藉以發展臺灣經濟,於1950年開始興建舊東西聯絡輸電線。台電為維護線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859
Id:
267859
Title:
南投日月潭出遊照
Description:
南投日月潭出遊照。照片拍攝的時間約為1968年(約民國57年) ,照片提供者為邱美華女士,此為她與丈夫、友人到南投日月潭出遊的照片,照片中穿著時髦衣褲、皮鞋、配戴墨鏡的女性即為邱美華,在當時遊客還
MOC_Id:
Culture_Place463847
Id:
463847
Title:
早期「有記名茶」茶葉精製時拔梗作業
Description:
照片為早期「有記名茶」茶葉精製過程中,以拔梗機去除茶梗之作業。
一般手採茶菁製成的茶葉,含水量在3-5%之間,即可加壓使之葉、梗分離,或以切葉機加壓使葉、梗分離,篩分後以拔梗機清除大部分茶梗。臺
934峰東鞍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325582
Id:
325582
Title:
934峰東鞍
Description:
哈盆越嶺古道從福山出發,一路沿南勢溪右岸腰繞,渡過數條支流後,抵達哈盆溪與南勢溪匯流口,之後繼續沿南勢溪溪谷上溯,到達另一個雙溪匯流口時,爬上兩溪中間的稜線,抵達934峰東鞍,之後繼續爬升到新北市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娛樂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46
文化部蒙藏文物展覽參觀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06:51
文化部文化事務財團法人名錄
每1年更新,25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4:28
文化部綜藝活動
每1日更新,3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3:19
文化部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1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作業基金
每1月更新,24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8-02 20:54:45
文化部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0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26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建築
每周更新,33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2:2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粉彩畫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24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6月更新,14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01 10:09:36
文化部演唱會
每1日更新,2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50
文化部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20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35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親子活動
每1日更新,4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3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2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2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59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
音樂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13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52
文化部文化部駐外單位藝文活動辦理統計
每1年更新,15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3:04
文化部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74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1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典藏目錄-昆蟲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9:35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內部各委員會、任務編組及財團法人之性別統計表
不定期更新更新,22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50
文化部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每日更新,135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06
文化部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20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105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