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廣播節目表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廣播節目表藝術與人文

廣播節目表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516656 , 欄位Id的內容是516656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廣播節目表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此為1941年(昭和16年)1月4日東臺灣新報地方版的報導,當時的廣播節目表可在報紙上查詢,分為早上、下午、晚上三部,節目表有廣播晨操、音樂、新聞、國語講座、球賽轉播、主題講座等,夜間的廣播主要為兒童廣播節目,包含童話故事、兒童新聞等。值得一提的是下午4點到5點半有用福建語(閩南語)播報的新聞。東臺灣新報成立於1916年(大正5年) 10月,由斎藤敏介向總督府申請創立,為臺灣第四家報章媒體,於1917年(大正6年)年開始發行。報社設立於花蓮港街稻住12番(今兆豐銀行花蓮分行現址),在臺灣銀行花蓮港分行的正對面。此影像翻拍自東臺灣研究會的複印本,以中文摘錄日文報導標題及內文重點。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16656&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0A90C7D1-1619-4D5A-A677-71212235BA38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10T10:26:29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656

Id

516656

Title

廣播節目表

Description

此為1941年(昭和16年)1月4日東臺灣新報地方版的報導,當時的廣播節目表可在報紙上查詢,分為早上、下午、晚上三部,節目表有廣播晨操、音樂、新聞、國語講座、球賽轉播、主題講座等,夜間的廣播主要為兒童廣播節目,包含童話故事、兒童新聞等。值得一提的是下午4點到5點半有用福建語(閩南語)播報的新聞。東臺灣新報成立於1916年(大正5年) 10月,由斎藤敏介向總督府申請創立,為臺灣第四家報章媒體,於1917年(大正6年)年開始發行。報社設立於花蓮港街稻住12番(今兆豐銀行花蓮分行現址),在臺灣銀行花蓮港分行的正對面。此影像翻拍自東臺灣研究會的複印本,以中文摘錄日文報導標題及內文重點。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PDM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10T10:26:29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廣播節目表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235
Id: 267235
Title: 贈詞
Description: 何南史(不詳-1996)所作〈贈詞〉以草書書寫,釋文:「偶暇之南喬,再訪高人馬,靈籟奔車來,青雲生足下。堯天起從戎,舜世放諸野。桃園不賞花,只拾風與雅。我類昔禰衡,撾鼓曹瞞驚。文章雷電雨,震凜公侯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809
Id: 514809
Title: 玉里瑞榮鐵工廠四十一年元旦同樂合影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玉里瑞榮鐵工廠於1952年(民國41年)元旦同樂合影之照片。從其上之文字可以看到其拍攝於1952年(民國41年)時,此地點位於玉里的中正路上,為《顧我洄瀾》之作者葉柏強先生之屘叔公葉坤郎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867
Id: 285867
Title: 米鄉
Description: 〈米鄉〉想表達的是:富里為花蓮的糧倉,富麗米名聞遐邇。作品以石臼及稻穀為造型元素,碗型及階梯狀漸次上升,以示迎受雨露欣欣向榮。中間挾以石塊,表示遍地稻糧,整體表現豐饒富麗的地方特色。其作者楊正端早期創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375
Id: 660375
Title: 窺視歌劇院
Description: 2014年「拍!歌劇院之美」攝影比賽原攝原味類入選作品。 臺中國家歌劇院由普立茲克(PRITZKER)獎得主伊東豊雄建築師所設計,定位為國家級水準及國際性規模之表演場館,國際媒體報導更將其列為「即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129
Id: 289129
Title: 聖境追尋(選自《第三屆蘭陽文學獎 傳承與創新》)
Description: 本文出自《傳承與創新︰第三屆蘭陽文學獎作品集》,為散文組佳作。 這篇文章是以一個簡媜粉絲的角度,追尋簡媜老家(文中的聖境)所在的歷程。作者自述國中時期嗜讀現代文學作家的作品,讀到簡媜的《水問》,就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59107
Id: 259107
Title: 臺灣繪畫研究所
Description:   「臺灣繪畫研究所」,成立於1929年(昭和4年)7月1日,由倪蔣懷出資,聘請石川欽一郎為指導老師。成立地點,在臺北圓環附近,為當時的鬧區;研究所的設備齊全。     其成立宗旨,乃希望擴大

MOC_Id: Culture_Object606083
Id: 606083
Title: 入選-昔 ‧ 高雄市議會
Description: 市議會之於地方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存在。 由市民選舉議員,並由議員互選議長、副議長, 代表市民決議各種市政事務以及受理人民請願等事項。 對市民而言,這個場所是看似有距離,實則如此貼近。 關於它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115
Id: 300115
Title: 蒲蠅鼻,乞食耳──益精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蒲蠅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39
Id: 594239
Title: 馬祖新村居民何朱靄蘭女士五姊妹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居民何朱靄蘭女士五姊妹合照,為馬祖新村社區72號住戶何朱靄蘭女士所提供,何朱靄蘭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並熱心提供旗袍、縫紉機等物品。 何朱靄蘭女士在採訪中提到,當初大陸移民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505
Id: 287505
Title: 太魯閣族狩獵
Description: 狩獵是太魯閣族男性展現英勇及智慧的指標,也是族群合作的象徵。族人藉由狩獵能力的優劣,推選最強的獵人擔任「頭目」,成為部落領導人。尤其是獵人頭最多的英雄,更是受到族人的敬重。在太魯閣傳統習俗中,狩獵不僅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74
Id: 286074
Title: 相遇
Description: 〈相遇〉單一個體,應用兩個相同的元素,交錯、融合。傳達多情眾生,相互吸引的溫度。此作品為2017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得獎作品,目前設置於花蓮縣文化局園區內,作者為臺灣石雕家馮朝宗。工專就讀機械科的馮朝宗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48
Id: 283548
Title: 吳孟璋
Description: 吳孟璋說:「藝術創作對我而言,是探索與認識自身存在的一種方式,也是校正自我的過程。」 在《容格心理學與西藏佛教》一書提到:「自我是最大的障礙。自我——或個人的「我」觀是一切問題和痛苦的根源。」他解釋所

MOC_Id: Culture_Object211257
Id: 211257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72:札幌郊外ノ練兵場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本明信片為明信片收集冊之第72張,正面下方有明信片之標題「札幌郊外ノ練兵場」,以及英譯「Parade Grounds, Sappor

MOC_Id: Culture_Object268324
Id: 268324
Title: 廟後
Description: 〈廟後〉以位於桃園八德的三元宮後巷街景為題材。三元宮創建於1773年,不但是八德地區最古老的廟宇,也是當地重要地標和宗教信仰中心。 邱創乾(1900–1973)不以廟宇正面的雕梁畫棟和熱鬧景觀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605342
Id: 605342
Title: 黑紗網提花旗袍
Description: 小圓角立領,右衽肩開式襟型,脇邊開隱形拉鍊,無袖,合身收腰(含胸褶、前腰褶、後腰褶),衣長至小腿,脇邊兩側開衩。無緄邊,無花釦。襟上有暗釦,為「555」品牌。右脇邊採用「YKK」品牌拉鍊。表布為藍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13
Id: 286013
Title: 稻香飄揚
Description: 黃清輝的作品〈稻香飄揚〉取自稻米是花蓮大宗農作物的想法,作家以抽象寫意的手式,將稻子成熟時稻穗隨風飛揚的印象,呈現在觀者眼前,橫臥於地上的是稻米,想像其向上延伸的三塊石材片體是稻穗在風中飄揚著的象徵,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71367
Id: 271367
Title: 馬祖民居特色:圍護作用的牆體
Description: 根據鄭智仁於2003年編著的《連江縣鄉土建築研究報告:馬祖民居》,馬祖民居的建築多以青石或花崗石來砌築外牆,砌築方式為平砌、人字砌、勾丁砌、亂石砌等。除了石牆之外,尚有使用福杉木材築牆,多於建築背

MOC_Id: Culture_Object186378
Id: 186378
Title: 桃園藝術亮點 : 葉劉金雄
Description: 為持續積累和保存重要的藝術文化資產,充實藝術人才資料庫,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自2015年起辦理《桃園藝術亮點》叢書計畫,每年度編撰10位桃園資深藝術家專書,記錄藝術家們在藝壇的卓越貢獻,藉以書寫與藝術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28
Id: 514428
Title: 資源豐富的登山步道
Description: 2004年社區日曆計包含:三星鄉大隱;礁溪鄉光武、林美、時潮;羅東鎮東安;南澳鄉東岳;大同鄉英士;冬山鄉梅花、大進;員山鄉七賢、湖東;以及蘇澳鎮存仁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梅花社區的日曆。本篇0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367
Id: 594367
Title: 畫報背景家庭照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畫報背景家庭照片,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50號住戶黃克銘及黃克群先生所提供,黃氏兄弟為黃家第二代子嗣。 畫報背景照片是早期臺灣流行的攝影風格,站在畫有山水或景點的畫作前拍攝照片,此風格演變自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158
Id: 638158
Title: 賴雲龍
Description: 賴雲龍(1910-1982),彰化大村人,字劍門,以字行。父賴衡,母游笑。曾隨吳火蔭習漢學,高等科肄業。1926年(大正15年),因興賢吟社社長黃溥造委以抄錄詩社文稿的工作,而開始學詩,並加入興賢

MOC_Id: Culture_Object608982
Id: 608982
Title: 廣唐賢三昧集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廣唐賢三昧集》是在王士禎《唐賢三昧集》的基礎上擴編而成,王士禎(1634-1711),小名豫孫,字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人稱王漁

MOC_Id: Culture_Place595882
Id: 595882
Title: 至聖先師
Description: 著名石雕家林聰惠經歷過教職,感受到至聖先師的風範,緬懷其春風化雨的動人故事。以白色大理石精細的雕工,將孔子五官、鬍鬚、手勢、衣著等,襟掛袍袖衣紋對稱繁而不亂,透露出智者的敦厚大器度,立像刻畫栩栩如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177
Id: 659177
Title: 國軍話劇聯合大公演《國恩家慶》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國軍話劇聯合大公演《國恩家慶》節目單所刊載排演劇照兩張,攝影者為熊焰。這是一齣四幕五場感傷喜劇,從《國恩家慶》一劇延攬王生善、彭行才、張永祥、趙琦彬、徐天榮、金馬、丁衣等劇場專業人士進行創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88
Id: 559988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居民陸軍軍帽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居民陸軍軍帽,綠色軍帽中間鑲有中華民國國徽,為馬祖新村社區72號住戶何朱靄蘭女士所提供。 此軍帽為何朱靄蘭女士的先生所有,從軍帽可得知其先生為高階將領,於黑色帽沿上繡有金色花

MOC_Id: Culture_Object234908
Id: 234908
Title: 食譜─ 太平燕
Description: 太平燕是早期馬祖鄉親婚喪喜慶、家庭聚會必備的一道菜。太平燕的主角是「太平」和「肉燕」。「太平」指的是鴨蛋,因為馬祖話的鴨蛋和「壓浪」諧音,取其平安之意;「肉燕」則是以肉燕皮做成的扁食。 食材:肉

MOC_Id: Culture_Object569346
Id: 569346
Title: 大清一統志.卷35-42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大清一統志》卷三十五至四十二,本冊保持完整,僅有封面幾處破洞。內容收錄盛京、興京與奉天府。 此處為清朝發源地。後金(清朝)發跡時,清

MOC_Id: Culture_Object258830
Id: 258830
Title: 社寮島的戶籍資料
Description:   「社寮島的戶籍資料」,發行時間為日治時期,發行地點為今基隆中正區,為琉球人內間長三所有。戶籍資料上寫有「大正」、「昭和」等日本年號字樣。   日治時期的琉球,約在日本人治理臺灣滿10年後,也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96
Id: 594296
Title: 金甌乙種獎章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金甌乙種獎章,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55號住戶文鵬先生所提供,文鵬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也是知名的反共義士,現與家人居住於陸光五村。 金甌獎章分甲乙兩種級別,是授予對防止叛亂、籌辦軍事工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528
Id: 286528
Title: 呂騏材
Description: 呂騏材擅長中音演奏國台英日語等歌曲,並以薩克斯風演奏古典或爵士樂。花蓮縣政府為鼓勵街頭藝文活動多元發展,培養民眾參與藝術活動之習慣及豐富本縣公共空間人文風貌,縣內免費開放40處戶外廣場,包括花蓮鐵道文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2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產業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7:16

文化部

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5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

文化部施政計畫

每年更新,2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07

文化部

新住民主題區藝文活動

不定期更新,23

呂亭潁 小姐 | 02-8512-6772 | 2021-04-07 17:00:5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墨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32

文化部

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27

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

獨立音樂

每日更新,2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7:26

文化部

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21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

典藏目錄-油畫類

每1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22

文化部

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6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

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6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

典藏目錄-金屬類

每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7:2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木材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文書檔案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14

文化部

蒙藏文化中心臉書瀏覽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0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17:09

文化部

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18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

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3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61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

蒙藏性別年齡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7:03

文化部

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19

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建築

每周更新,27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2:28

文化部

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2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北美類

每1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52

文化部

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3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

典藏目錄-音樂資料類

每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37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4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