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淑守版尾寨,後遭牆傾壓死 海上見聞錄卷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人物與團體
「吳淑守版尾寨,後遭牆傾壓死 海上見聞錄卷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人物與團體」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76731 , 欄位Id的內容是276731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吳淑守版尾寨,後遭牆傾壓死 海上見聞錄卷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十一月,吳淑守版尾寨。清兵築壘環攻,礮聲不絕,淑處之自如。身被重傷,復染病,不以為意。時值陰雨,淑踞床而臥,牆傾壓死。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76731&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9F21DD99-0DD8-438B-BC46-814E71645AF6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30T15:42:46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 。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731
Id
276731
Title
吳淑守版尾寨,後遭牆傾壓死 海上見聞錄卷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十一月,吳淑守版尾寨。清兵築壘環攻,礮聲不絕,淑處之自如。身被重傷,復染病,不以為意。時值陰雨,淑踞床而臥,牆傾壓死。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30T15:42:46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
「吳淑守版尾寨,後遭牆傾壓死 海上見聞錄卷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人物與團體」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張奕伙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38052
Id:
138052
Title:
張奕伙
Description:
張奕伙,祖籍長樂縣浮蓮莊,父祖輩遷居南竿,他於1908年生於南竿四維村,卒於1978年。據《南竿鄉志》整理,張奕伙與堂兄張細弟經營海產與南北貨的貨運生意,貨運範圍北至溫州上海、南及泉州廈門,輸出蝦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585
Id:
277585
Title:
費經虞對母親很孝順, 曾割臂治療母親疾病 南天痕卷十九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費經虞,字仲若,新繁人。早孤,事母孝,嘗刲臂療其疾;好學敦行,州里重之。
MOC_Id:
Culture_Object303925
Id:
303925
Title:
《澎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輯》第十四屆〈澎湖廳長高津慎〉
Description:
本文為《澎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輯》第十四屆〈澎湖廳長高津慎〉,作者為高啟進先生,內容為記述日治時期擔任第6任澎湖廳長的高津慎在其任內所記載、所為之事件,資料大多源自於廳長所著的《澎湖島日記》。《澎湖島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617
Id:
168617
Title:
雅美族房屋與涼台
Description:
朗島社的住家與涼臺。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864
Id:
276864
Title:
王仁盛往卑南開山,積勞染瘴身故 福建臺灣奏摺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又,藍翎外委王仁盛,經臣等派往卑南一帶開山,亦以積勞染瘴身故。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085
Id:
660085
Title:
大甲鎮志-人物篇
Description:
大甲鎮志為大甲區公所委託廖瑞銘擔任總編纂,期望將大甲鎮數百年來的發展,做有系統地整理與詮釋。 歷經2年多的撰稿與修正,全書超過90萬字,網羅了大學教授、中小學老師、文史工作者共同參與編撰,其中有半
MOC_Id:
Culture_Object315210
Id:
315210
Title:
收舊衣親送印尼助人
Description:
本張照片是1937年出生於澎湖縣馬公市虎井嶼的陳秀琴女士,從澎湖收集許多舊衣服親自帶到印尼鄉下送給當時貧困印尼人的情形。陳秀琴阿嬤當時因為來自同村的夫婿蔡明月先生到印尼從事遠洋漁業,因為船上印尼漁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96
Id:
168496
Title:
布農族施武郡群的房屋
Description:
陳有蘭溪地區施武郡群東埔社的房屋。聚集在屋前的是該社男女,是日為該地祭日,衆人飮至酩酊,步履蹣跚。山坡上的大塊斑痕為他們的開墾地,散見樹林之處為其輪耕後的耕地遺跡。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494
Id:
509494
Title:
三和照相館主人及其愛車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三和照相館主人張春輝與他的愛車合影,三和照相館主人張春輝家境甚佳,當時全花蓮市只有兩輛自用汽車,其中一輛凱迪拉克為張春輝所有,另一輛為別克,為花工黃志英老師父親所有。此張照片便是與該輛凱迪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186
Id:
513186
Title:
巡迴醫療隊在部落行醫佈道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外國的醫療宣教士(右二)正在向村落中剝花生的民眾佈道的情形。「基督門諾會中央委員會」簡稱MCC,是門諾會教會從事救濟、醫療、教育與開發的慈善機構。自1948年(民國37年),MCC海外救濟
民國87年花蓮綜合醫院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212
Id:
513212
Title:
民國87年花蓮綜合醫院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1998年(民國87年)花蓮慈濟綜合醫院大門及圓環外貌。慈濟基金會創辦人證嚴法師在長期的救助中,獲得一個關鍵性的啟示:「疾病是痛苦的根源,貧窮的由來」,因此,證嚴法師認為:「慈濟除了救濟之
日治時期「學校作業課」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302607
Id:
302607
Title:
日治時期「學校作業課」
Description:
日治時期「學校作業課」照片,拍攝時間為1941年(昭和16年),拍攝地點為今銘傳國中。此為學校規定的「作業課」,類似於今日的勞務活動,從照片中可看到,男學生們正同心協力地整修校內的草寮。由馬有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511
Id:
276511
Title:
濕氣束身使不快多日 臺游日記卷三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二日,晨出,答拜唐方伯,直其病酒未起,留刺而歸。午浴身,溼氣為患,胑體如就縛束,不快者已累日矣。
MOC_Id:
Culture_Object616135
Id:
616135
Title:
Yayuc生命故事
Description:
本幅作品為Yayuc(漢名:林阿美)製作,目前居住於花蓮縣光復鄉大興村烏卡蓋部落,採訪者為Lisin(卓春美),由花蓮縣光復鄉烏卡蓋部落生態文化產業發展協會所採錄。作品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
MOC_Id:
Culture_Object654351
Id:
654351
Title:
政工幹校影劇組一、二期-編導黃金組
Description:
圖為60-80年代重要的劇作家,左起為趙琦彬、張永祥、貢敏,於影劇系任教時期合影,其中趙琦彬、張永祥為政工幹校影劇組第一期,貢敏則為第二期,畢業後各分發軍中劇隊服務,均因表現優異而返母校任教,也常
MOC_Id:
Culture_Object265101
Id:
265101
Title:
籃球場-憲光二村:昨日今時
Description:
為了將桃園常民史與「竹籬笆」的庶民生活做詳實記錄,保存屬於大家的桃園成市記憶,民國107年(2018)11月,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出版了《憲光二村:昨日今時》一書,這是其中一篇。
桃園市龜山區的憲光
鄉下孩子騎車、步行通學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631
Id:
509631
Title:
鄉下孩子騎車、步行通學
Description:
1960年代的鄉下小孩上學,是一件既快樂又有趣的事。因為當時的教育並不普及,家住比較遠的同學必須騎腳踏車通學,從山下的家到學校至少也要四、五公里。上學的途中,經常可以跟不同年級的好朋友分享奇珍異寶
泰雅族多羅閣群的男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07
Id:
168407
Title:
泰雅族多羅閣群的男人
Description:
多羅閣群sado社男人正面照。臉部刺黥。耳飾、頭上及胸部的白色圓形飾品均為貝殼製。穿袖套與上衣,披方形布塊。
MOC_Id:
Culture_Object670644
Id:
670644
Title:
林業試驗所成立十週年紀念照片之2
Description:
此為橫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背面印有相紙商標字樣「KODAK VELOX PAPER」。畫面大約有53人於室內,其中1人站立於後方,其餘皆坐於下方,講臺上方掛有「臺灣省林業試驗所成立十週年紀念大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612
Id:
276612
Title:
水土惡劣,數任疾病死亡不絕,僑居萬丹 治臺必告錄卷三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其下淡水縣丞衙門,原住萬丹;乾隆二十六年移駐阿里港,嗣又移駐阿猴。 因該處水土惡劣,相連數任疾病死亡不絕;現仍僑居萬丹。
雞母塢光華再現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317708
Id:
317708
Title:
雞母塢光華再現
Description:
五德里北隔馬公內灣與菜園、石泉遙望,東接鎖港,南臨山水、井垵,全里面積為1.2250平方公里,清代及日據前期稱為「雞母塢社」,隸屬於裡澳。地名源由相傳是因為聚落的西南方有一個小山(後稱為雞母塢山,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664
Id:
279664
Title:
方以智嶺南賣藥 續明紀事本末卷之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方以智見馬、阮諸狀,曰:『是尚可為耶』?褫衣散髮,賣藥嶺南。
黃敏俊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515634
Id:
515634
Title:
黃敏俊
Description:
黃敏俊(1971-)生於臺北,作品獲國立台灣美術館收藏,2003年與妻子一同成立秋刀魚藝術中心並擔任藝術總監,曾於台灣、法國、中國等地展出多次。黃敏俊在國中時遇見陳學海老師,在其教導下多次參與美術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601
Id:
277601
Title:
秋日皇帝生病每天呻吟,諸臣每天放縱飲酒 南天痕卷二十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朕已航海入閩,有官兵至即殺之。內外隔絕,勢愈困矣。其秋,上病足,日呻吟,而諸臣日縱飲。中秋之夕,吉翔與內侍李國泰飲王皇親家,召伶人黎應祥使歌。應祥泣曰:今何時?而尚為此樂乎?且此去宮門不遠,上體不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932
Id:
277932
Title:
為妹求藥籤治病,親戚子女多痘殤,小兒種痘預防應及早為之 斯未信齋雜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五妹偶病喀血,時兒女已回靨,余亦不茹蔬齋戒矣。方自外歸,為妹求仙方,得五十八籤云:爾恍恍惚惚,明日來求。為之悚然。再拜,復求得八十五籤,桃仁三個、半夏八分,薑製,一服而瘥。珊女痘自下部起,頗可危。
慈濟委員關懷老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209
Id:
513209
Title:
慈濟委員關懷老人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1984年(民國73年),慈濟委員在淡水石門鄉為一位一百零三歲的獨居老人定時沐浴。1986年(民國75年)8月,花蓮佛教慈濟綜合醫院落成啓業為花東劃時代的盛事,同年12月,「慈濟服務隊」成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594
Id:
509594
Title:
郭子究與其子於花中泳池畔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為郭子究老師與他的孩子,在花蓮中學游泳池畔的身影。生於屏東縣的郭子究,於24歲來到花蓮打拼,1946年(民國35年)郭子究成為花蓮中學初中部的代理音樂教員,接下來34年皆在此教學,幾乎將半
鄒族魯富都群的男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75
Id:
168575
Title:
鄒族魯富都群的男人
Description:
魯富都群的男人側面照。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703
Id:
277703
Title:
臺灣縉紳謀修府志,鄭兼才以會試辭未修,後鄭取先修縣志重刪定以刊 中復堂選集目錄東溟文集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二十三年,臺灣縉紳謀修府志,僉狀願得謝教諭及君,臺灣守狀上大府,請召二人,而謝已先得風疾。將調君,以會試辭。既行,留二年,終不第歸。布政使乃以臺灣之請,調君至,則前守已故,府志不果修。君乃取先修縣
老照片山口家族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362
Id:
304362
Title:
老照片山口家族
Description:
本圖片出自《硓古石》季刊第52期,篇名為「山口正昭回憶錄~懷念的故鄉馬公)(上)」,作者出口正昭,譯者黃有興,圖為大正10年(1921)1月,山口家族攝於馬公。
山口正昭生於昭和3年(1928)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每日更新,95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21
文化部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22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親子活動
每1日更新,39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35
文化部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活動筆數統計
不定期更新,1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51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22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
文化部典藏網類別統計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6 | 2023-07-27 15:32:57
文化部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6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典藏目錄-飲食用具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46
文化部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5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典藏目錄-粉彩畫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24
文化部
綜藝活動
每1日更新,2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3:19
文化部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18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文化部獎補助-要點
每年更新,17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17-09-07 19:39: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石材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19
文化部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46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60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蒙藏籍學生蒙藏語文班上課人數統計表
每6月更新,23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7:19
文化部
戲劇表演資訊
每日更新,92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4:23
文化部典藏目錄-木材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05
文化部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4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典藏目錄-觀念藝術類
每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6:3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社會與政治類
每日更新,227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3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每1日更新,122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45
文化部典藏目錄-水墨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32
文化部典藏目錄-維管束類
每1年更新,3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30:09
文化部文化部施政計畫
每年更新,2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07
文化部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1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