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梓人物與團體
「方梓人物與團體」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eople594061 , 欄位Id的內容是594061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方梓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此照片中為作家方梓。方梓本名林麗貞,民國46年(1957)生,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系及國立東華大學創作與英文文學研究所碩士,曾擔任消基會《消費者報導》雜誌總編輯、《自由時報》自由副刊副主編、總統府專門委員,現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兼任講師、全球華人藝文協會秘書長。方梓的創作類型包含散文、長篇小說、兒童文學和報導文學,其中以自然寫作及女性書寫為主,記錄臺灣自然生態與社會變遷相互之間的關係;曾獲第一屆客家桐花文學獎小說優等獎、吳濁流文學獎小說正獎。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94061&IndexCode=Culture_Peopl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erson/DED96760-37DA-4D93-87F6-6E9381541CFC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2-08T13:33:24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 。
MOC_Id
Culture_People594061
Id
594061
Title
方梓
Description
此照片中為作家方梓。方梓本名林麗貞,民國46年(1957)生,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系及國立東華大學創作與英文文學研究所碩士,曾擔任消基會《消費者報導》雜誌總編輯、《自由時報》自由副刊副主編、總統府專門委員,現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兼任講師、全球華人藝文協會秘書長。方梓的創作類型包含散文、長篇小說、兒童文學和報導文學,其中以自然寫作及女性書寫為主,記錄臺灣自然生態與社會變遷相互之間的關係;曾獲第一屆客家桐花文學獎小說優等獎、吳濁流文學獎小說正獎。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OGDL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2-08T13:33:24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
「方梓人物與團體」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147337
Id:
147337
Title:
雲林縣第七屆議員宣誓後合照留影
Description:
照片是雲林縣第七屆議員在宣誓以及選舉正副議長之後的合照留影。選出林恆生與李啟明分別擔任議長及副議長
在當時50席次中,男性議員43人,女性議員7人,比例為14%。現在雲林縣議會席次為43席,其中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08
Id:
168408
Title:
泰雅族多羅閣群的男人
Description:
多羅閣群sado社男人側面照。臉部刺黥。耳飾、頭上及胸部的白色圓形飾品均為貝殼製。穿袖套與上衣,披方形布塊。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31
Id:
168431
Title:
排灣族巴包拔群的房屋與穀倉
Description:
巴包拔群Bogari社頭目住宅。住家在左邊,右邊的茅草頂建築物為榖倉。此一地區的穀倉形式非常特殊,在頂樓鋪上木板,將穀物收藏到裏面。坐在屋簷下的是該村男人。
吳德亮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594049
Id:
594049
Title:
吳德亮
Description:
此照片中為作家吳德亮。吳德亮於民國41年(1952)出生,國立中興大學法律系畢業,同時具有作家、畫家、攝影家、茶藝家、資深媒體人等多重身分,至今出版著作近四十本。曾任新聞週刊總編輯、臺灣省茶商業同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39
Id:
168439
Title:
排灣族卑南群少年會所
Description:
卑南群會所側面。圖示卑南社會所,屋頂以茅草鋪蓋,其他部份皆用竹子與籐所建,土語叫作parakoan,兼作未婚少年夜宿場所,為一種訓練體力及訓練膽量的地方。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70
Id:
168570
Title:
鄒族阿里山群的男人
Description:
阿里山群的男人側面照。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949
Id:
280949
Title:
劉思廣因母親過世而嘔血死亡 小腆紀傳補遺目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有姊少寡,迎歸;撫其二子,給以田產。母歿,哀毀嘔血,遂卒。
蕭麗綾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550956
Id:
550956
Title:
蕭麗綾
Description:
蕭麗綾(1960-),生於南投日月潭,畢業於淡江大學法文系。家中開設蛇窯,5歲時因父親轉任公職,全家遷至桃園定居,在父親引領下,蕭麗綾開始終日與畫為伍;國中時遇見啟蒙老師王五福,王老師以藝術欣賞的
鄒族邵群的男女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56
Id:
168556
Title:
鄒族邵群的男女
Description:
水社村人,中央為男人,左右為女人。放置於男人旁邊者為杵臼,前面的是背簍。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219
Id:
509219
Title:
光復初期玉里國中鉛板教室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民國43年(1954)時所拍攝,為戰後初期玉里國中畢業班合照。玉里國中為日本治臺時利用樂合國校校址及鐵皮教室,由地方士紳鄧火土創立而成。鄧火土,生於明治44年(1911),卒於民國67年
光華號的車掌小姐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67750
Id:
567750
Title:
光華號的車掌小姐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民國57年(1968)停靠在玉里站的光華號列車與車掌小姐,在照片左側可見火車司機和准予開往安東站的輪圈狀開車證,這是舊東線鐵道的路牌信號系統。這種機電系統只容許位於單線閉塞號誌兩端的一對電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677
Id:
278677
Title:
沈佺期於明亡後,入臺以醫藥救人 續修臺灣府志卷十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沈佺期,字雲又,號復齋;泉之南安人.登明崇禎癸未進士,官右副都御史.明亡,絕意仕途;後至廈門,謝客.嗣入臺,以醫藥濟人,遇病輒療.壬戌秋,卒於臺。
黃福成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222169
Id:
222169
Title:
黃福成
Description:
我從沒主動問過父母,祖先是怎麼來到苓雅部落的,但是聽老人家說過,我們 Rarangus 氏族的祖先最先是從奇美發跡,遷移到富源生活一段時間後分家,往南北等方向再進行遷移,有的人便找到這裡定居。父母
MOC_Id:
Culture_Event659189
Id:
659189
Title:
精神病科成立十週年特刊-我住精神病科
Description:
圖片為1962年陸軍八零一總醫院精神病科成立十週年特刊,苗芝紀錄住在精神病房的情形。
精神病院第一眼印象最深刻便是森嚴的鐵窗及高牆,使得初次到來的遊客與病人感到無限畏懼,雖然外觀令人畏懼,但實際
楊牧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594044
Id:
594044
Title:
楊牧
Description:
此照片中為作家楊牧。楊牧本名王靖獻,於昭和15年(1940)出生,學歷為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愛荷華大學創作碩士、柏克萊加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任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助理教授、國立東華大學人社院院長及中
日治時期基隆「憲兵隊」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302604
Id:
302604
Title:
日治時期基隆「憲兵隊」
Description:
日治時期基隆「憲兵隊」,設立於日治時期,其中一個據點便設在基隆,其據點「基隆分遣所」位在今日基隆市中正區義一路上,其對面為「基隆市役所」,即今基隆市政府辦公大樓。憲兵隊的駐點「基隆分遣所」,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672064
Id:
672064
Title:
僑愛新村家庭衛生比賽考評–優良獎
Description:
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簡稱婦聯會)為推行環境及家庭衛生情形,特別組織眷村衛生輔導小組駐村,眷村的衛生輔導工作由軍醫局、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衛生處等機構聯合組成,負責督導與策劃工作,改善環境衛生暨
穿清朝式服飾禮裝的老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792
Id:
660792
Title:
穿清朝式服飾禮裝的老爺
Description:
穿著清朝式服飾禮裝,上衣布紐扣扣於胸前中間,手拿扇子。係日本明治35(1902)年時期的老爺照片。 清朝一般男服有袍、換、衫、褲等,馬褂,罩在袍衫之外,長僅及腰,馬褂有對襟,大褂,琵琶褂等式樣,馬
布農族施武郡群的女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15
Id:
168515
Title:
布農族施武郡群的女人
Description:
施武郡掌的女人正面照。所著上衣及耳飾皆屬中國風格。
泰雅族太魯閣群的房屋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371
Id:
168371
Title:
泰雅族太魯閣群的房屋
Description:
太魯閣Burowan社住家,木造竹頂。最右端者為男人,其左側有二婦女,再左側兩人為男人。
MOC_Id:
Culture_People571909
Id:
571909
Title:
反共救國軍第二總隊第四大隊長黃菁華
Description:
黃菁華於民國11年(1922)生於福建安溪,國小畢業後就讀仙遊簡易師範學院;畢業前一年,中日戰爭爆發,眼看書也唸不下去了,遂投筆從戎,改念中央軍校。畢業後參與中日戰爭、國共內戰等大小戰役,幾乎無役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598
Id:
277598
Title:
張起生為吳江醫者,提督吳勝兆至曹村,起生如故斷氣死亡 南天痕卷二十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張起生,吳江醫者。提督吳勝兆至曹村,村人皆奉制,獨起生如故,斷吭而死。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026
Id:
168026
Title:
木柵平埔族群(t-025)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湯姆生於1871年來臺時所拍,為正片。湯姆生於4月12日從拔馬(今臺南左鎮)步行前往木柵(今高雄內門木柵),到達村落時,受到熱烈歡迎。本照片便為9名平埔族男女,身著其傳統服飾,以赤腳站姿或坐姿
布農族施武郡群的男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13
Id:
168513
Title:
布農族施武郡群的男人
Description:
正面照,頭部的裝飾是以磨成長方形的貝殼板與黑色小珠作成,三角形耳飾為夜光螺殼製成。鄒族男人也使用相同的頭飾與耳飾。外披固有的背心,裡面穿筒袖的棉衣。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291
Id:
277291
Title:
丘逢甲國事繁劇積勞成病 嶺雲海日樓詩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先兄以民國存亡之機,全在南北和與不和,乃主和議。和議一成,大局遂定。計數月以來,國事繁劇,因之積勞成病,口吐鮮血,始由南京告假而歸。自病至易簀,遺言所言,皆民國大局安危之計,並未言及家事。其一心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597
Id:
276597
Title:
黃仕簡病劇畏風 平臺紀事本末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黃仕簡之聞變東渡也,力疾登舟,在海上日久,病轉劇。抵臺之日,老疾畏風,乘安輿,重帷壅蔽,兵民至海口迎之,莫能見其面。
MOC_Id:
Culture_Object281180
Id:
281180
Title:
訊問鄭海周光被咬傷而死亡的案件 臺案彙錄己集卷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乾隆七年五月二十九日,小的在店裏做工,聽見周光在他寮中和方向討錢角鬧。小的跑去勸時,周光已被方向咬傷右手無名指。方向跑走了後,周光自去港裏洗水,致傷口中風,漸腫發廣,醫治不好,到六月十七日身死
MOC_Id:
Culture_Event618488
Id:
618488
Title:
1961年培質院生郊遊合影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臺東培質院生前往臺東知本溫泉郊遊時合影,拍攝時間為1961年,地點則在知本溫泉百歲橋前。
百歲橋為日治時期興建的吊橋,1931年(昭和6年)完工,是臺東市與知本溫泉區重要連結橋樑,一直到
MOC_Id:
Culture_Event617668
Id:
617668
Title:
高砂麥酒株式會社員工聚會
Description:
本文出自《高砂啤酒廠寫真帖》,四張照片全收於全書最後一頁。一張戶外,三張室內,地點不詳。無照片文字註記。
宴席中衣服大多數人身穿工作服,且桌上酒瓶沒有貼標(代表不是從外購入,未貼標酒瓶不可能攜出
歡送留念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251
Id:
515251
Title:
歡送留念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歡送合照拍攝於民國43年(1954)的花蓮舊機廠。花蓮機廠於大正6年(1917)興建,大正7年(1918)開始運作,屬於臺灣總督府的交通局管轄,當時名稱為「花蓮港修理工場」。戰後隸屬於臺灣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設計
每周更新,53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4:49
文化部閱讀活動
每日更新,35郭聯德 先生 | 02-8512-6461 | 2021-04-07 17:00:12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每1日更新,174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45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特別收入基金
每1月更新,23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10 13:42:05
文化部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3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博物館
每1年更新,80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典藏目錄-膠彩畫類
每年更新,3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47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內部各委員會、任務編組及財團法人之性別統計表
不定期更新更新,24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50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地理
每周更新,52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31:5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版畫類
每1年更新,3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28
文化部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96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臉書瀏覽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1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17:09
文化部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150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2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24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
舞蹈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99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21
文化部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28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4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典藏目錄-觀念藝術類
每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6:36
文化部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40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
典藏目錄-哺乳類
每1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08
文化部典藏目錄-粉彩畫類
每1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24
文化部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22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金鼎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8蔡小姐 | 0285126481 | 2021-04-07 17:04:52
文化部文化部獎補助-報名資訊
每1年更新,23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3-07-28 16:42:47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