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高團選手合照人物與團體
「能高團選手合照人物與團體」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Event222126 , 欄位Id的內容是222126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能高團選手合照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林桂興,明治32年(1899)12月3日出生於台東廳台東街寶町,兒時就讀於台東公學校,也就是現在國立台東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圖為林桂興和能高團成員合影,最前排右起第三人就是林桂興。能高團(高砂棒球隊)是台灣第一個由原住民所組成的棒球隊,同時也是第一個在日本棒球聖地甲子園內進行球賽的純台灣人隊伍,在台灣棒球史上有著非凡意義,他們之中的每一個人不但是台灣的光榮,同時也是花蓮人的驕傲。因球員速度飛快,球風強勁豪邁,而一度引起日本野球界極高注目。
本書為葉柏強先生於2014年至林桂興的故居,向其媳婦訪談,並取得的老照片與相關文獻資料而完成。書中包含林桂興先生的生平、歷程與遭遇,是臺灣棒球運動的濫觴,也是花蓮重要的一段歷史記憶。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22126&IndexCode=Culture_Even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event/1EA7135E-D705-41CA-AB64-B96022546697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19-12-03T16:10:14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 。
MOC_Id
Culture_Event222126
Id
222126
Title
能高團選手合照
Description
林桂興,明治32年(1899)12月3日出生於台東廳台東街寶町,兒時就讀於台東公學校,也就是現在國立台東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圖為林桂興和能高團成員合影,最前排右起第三人就是林桂興。能高團(高砂棒球隊)是台灣第一個由原住民所組成的棒球隊,同時也是第一個在日本棒球聖地甲子園內進行球賽的純台灣人隊伍,在台灣棒球史上有著非凡意義,他們之中的每一個人不但是台灣的光榮,同時也是花蓮人的驕傲。因球員速度飛快,球風強勁豪邁,而一度引起日本野球界極高注目。
本書為葉柏強先生於2014年至林桂興的故居,向其媳婦訪談,並取得的老照片與相關文獻資料而完成。書中包含林桂興先生的生平、歷程與遭遇,是臺灣棒球運動的濫觴,也是花蓮重要的一段歷史記憶。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OGDL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19-12-03T16:10:14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
「能高團選手合照人物與團體」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42
Id:
168542
Title:
鄒族阿里山群達邦社的會所與頭骨簍
Description:
阿里山群達邦大社的會所,所以是kuba。其構造大致與fufu相同,但大形化。屋頂鋪茅草,地板高出地面很多,以籐條架成。地板前面以木板鋪成一很寬的陽台,四周開放無牆壁。地板中央設火爐數處。除了穿日本和服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669
Id:
279669
Title:
明安達軍隊遭遇疫情,死傷過半 續明紀事本末卷之七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明安達理軍遇疫,死者過半。
MOC_Id:
Culture_Event659165
Id:
659165
Title:
北投醫院中心街留影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攝於1960年(民國50年),徐蜀龍於北投分部正門旁的中心街留影,左側為新民國中,右側為北投醫院。
北投中心新村是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的附屬眷村,前身為日軍臺北衛戍病院北投分院暨轉地療養所
林宜澐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594054
Id:
594054
Title:
林宜澐
Description:
此照片中為作家林宜澐。林宜澐於民國45年(1956)出生於花蓮市,學歷為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輔仁大學哲學系碩士,曾任《中國時報》編輯、大漢技術學院副教授及通識教育中心主任、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
MOC_Id:
Culture_Event659191
Id:
659191
Title:
精神病科成立十週年特刊-精神病患日常生活
Description:
此張圖片為1962年陸軍八零一總醫院精神病科成立十週年特刊,徐蜀龍撰文介紹精神科病患日常生活。
精神病患的病原主要是心理,軀體通常都很健康,不像一般住院的病患大多需要臥床,引此除了日常治療外,最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112
Id:
277112
Title:
開花彈炸銅片嵌入額際,腿胯被槍彈擦過,抬至獅球嶺 割臺三記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敵用開花彈極猛速,彭發立余後,腰際中彈,呼號甚慘。余回顧,忽開花彈炸銅片嵌入額際,血流不止;腿胯被槍彈擦過,痛極暈絕。親兵搶護至社寮,西醫力南加用藥水灌入傷口,取出三角紫銅片一塊,血仍不止,用蠟布
陳秀玉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222170
Id:
222170
Title:
陳秀玉
Description:
聽說老人家當時在砂荖,我們有五六百個親戚,遷移的原因可能有兩個,一個是因為人口太多,另一個是因為阿公那時候會打獵,獵區的獵物日漸減少,想遷移到新的獵區,找新獵場,所以離開光復,後來跟親戚一起找到苓雅部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92
Id:
168592
Title:
阿美族薄薄社的男女
Description:
薄薄社的男女。婦女穿受漢人影響的上衣。男人穿麻布製固有衣裳。身前披方形的布是模倣泰雅族的,這一風俗僅限於此一地方,而不見於中部及南部的阿美族。放置於前的是陶器與製陶工具。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04
Id:
168404
Title:
泰雅族太魯閣群的少年
Description:
泰雅族太魯閣群的少女太魯閣群Gukutsu社少女側面照。少女時代刺黥僅施於前額,成年時方才施於兩頰。
雅美族的男女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631
Id:
168631
Title:
雅美族的男女
Description:
雅美族的男女正面照。其穿著的習慣。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652
Id:
277652
Title:
戴氏爽娘是蔡善才之妾,夫病親奉侍湯藥 金門志卷十三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戴氏爽娘,平林蔡善才之妾也。十九歲,生一女。才以事赴省多年,歸數月而病;氏奉侍湯藥,不離左右。夫病篤,寢餐俱廢,微露殉夫之意。嫡妻窺其意,勸之曰:『我家素豐,何必死』。氏默然。迨夫氣息奄奄,舉家哭
MOC_Id:
Culture_Object321842
Id:
321842
Title:
石泉養善堂堂主與正鸞手-許登岸
Description:
許登岸,澎湖石泉人,本名許仕,字志道,又名超然,生於咸豐5年(1855),卒於昭和2年(1927)。許登岸年輕時幾次尋求科舉功名均不得志,遂開館受徒以塾師為業,其足跡遍及鎖港、山水、鐵線等地。光緒
蔡玉治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649414
Id:
649414
Title:
蔡玉治
Description:
蔡玉治,女性,日治時期出生於臺南,16歲罹患漢生病,被強制送往樂生療養院隔離,在院中經歷過二戰末及光復初期物資不足的艱辛生活。
30歲時,因為漢生病使眼疾加重造成失明,蔡玉治更感無助與絕望。所幸
泰雅族大嵙崁群的女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393
Id:
168393
Title:
泰雅族大嵙崁群的女人
Description:
大嵙崁Kara社女人側面照,兩頰施有刺黥。除了穿中國式上衣之外,其服裝與前圖男人相似。唯婦女的方形布塊,是從一肩斜掛,男人則平披於兩肩之上。其眉毛曾經拔過,手持日本扇子。
MOC_Id:
Culture_Object321679
Id:
321679
Title:
澎湖為師三十餘年者:謝贊
Description:
謝贊,清代澎湖廳東西澳媽宮街東甲人。生於清道光23年(1843),卒於日本明治39年(1906),享年63歲。謝贊自七歲始,受業於郭猷乃秀才。咸豐10年往臺灣考試(1860),在洋被盗船劫掠。隔年
漢民守望相助隊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84320
Id:
284320
Title:
漢民守望相助隊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漢民社區的日曆。本篇四月十二日的主題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195281
Id:
195281
Title:
著麻質洋裝的少女與大學生
Description:
照片提供者為鄭阿玉,也是照片正中間的女孩子,照片的拍攝日期約為1951年(民國40年),當年15歲的鄭阿玉是花蓮縣壽豐鄉光榮部落七腳川系的阿美族人,其父親為光榮部落的頭目,政府為了重新調查台灣東部
MOC_Id:
Culture_Object315152
Id:
315152
Title:
穿著青蛙裝正撿拾螺介貝類的呂葉菜豆
Description:
本張照片是1944年出生於澎湖縣馬公市後窟潭、後來嫁到白沙鄉大倉島的呂葉菜豆,正在大倉島西北方的潮間帶淺坪區撿拾螺介貝類的情景,拍攝時間是2016年9月1日,照片正前方則是澎湖的跨海大橋。呂葉菜豆
擺厘社與珍仔滿力社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lace282529
Id:
282529
Title:
擺厘社與珍仔滿力社
Description:
擺厘社與珍仔滿力社所在區域,即現今宜蘭市行政上的進士里與擺厘里合計的位置,大約是沿著進士路兩旁,東鄰健康路,南從育才國小,北至宜大,西與員山鄉接壤,當地居民稱此處為擺厘地區。早期此地地勢平坦,水渠
泰雅族的渡河方法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364
Id:
168364
Title:
泰雅族的渡河方法
Description:
在溪流之上通常架起吊橋;但遇到架橋困難處,則在兩岸之間拉上籐索。先把行李與衣物用籐索所送至對岸,本人則抓住較低的一索,半身沒入水中游河渡過。圖片中的籐索是屈尺泰雅人架於南勢溪上游者。
泰雅族屈尺群的女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397
Id:
168397
Title:
泰雅族屈尺群的女人
Description:
屈尺群烏來社女人側面照。臉部有刺黥,頭髮以毛線紮束,戴頸飾與耳飾。沒穿袖套僅著上衣。掛胸兜,斜披方形布。為固有服裝,是以大嵙崁溪(現稱大漢溪)流域為中心的北部原住民族的標準式樣。
蘭嶼雅美族人與其木造船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611
Id:
168611
Title:
蘭嶼雅美族人與其木造船
Description:
蘭嶼雅美族的船,將要下海時的情況。此船並非由一整塊木頭彫成的獨木舟,而是具有龍骨,並由數塊木板拼成的。船上彫刻的圖案每社相異,具有一望即知是屬於何社者的特徵。船的一端揷有一枝以某種茅草編織而成的帆。
老照片山口家族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362
Id:
304362
Title:
老照片山口家族
Description:
本圖片出自《硓古石》季刊第52期,篇名為「山口正昭回憶錄~懷念的故鄉馬公)(上)」,作者出口正昭,譯者黃有興,圖為大正10年(1921)1月,山口家族攝於馬公。
山口正昭生於昭和3年(1928)
排灣族巴武馬群的男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63
Id:
168463
Title:
排灣族巴武馬群的男人
Description:
本圖為Kapiyan社頭目側名照,穿棉布製普通筒袖短衣。外面再披,前為繡有人像圖樣的布與背為豹皮所縫合製成的外衣。一肩斜掛方形布,並戴銀製手鐲。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852
Id:
276852
Title:
淮軍入山勦番病者多 福建臺灣奏摺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惟淮軍自去秋渡臺以後,沿海設防,衝風冒雨,瘴癘交侵,物故者已不少;今年深入內山圍勦番社,披荊斬棘,越澗騰巖,艱險萬狀,將士勞苦之餘,加以疾疫,其甚者至一營無病之人僅二十有七。炎荒酷熱,深秋未已,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564
Id:
276564
Title:
鄭成功感冒風寒投藥於地,感嘆治理無成 閩海紀要卷之上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五月朔,成功感冒風寒;文武官入謁,尚坐胡床談論,人莫知其病。及疾革,都督洪秉誠調藥以進,成功投之於地;歎曰:『自國家飄零以來,枕戈泣血十有七年,進退無據,罪案日增;今又屏跡遐荒,遽捐人世:忠孝兩虧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665
Id:
279665
Title:
楊生善醫 續明紀事本末卷之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有楊生善醫、柳某工談笑,皆信任。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270
Id:
296270
Title:
蔡秀柱貼布畫故事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畫中圖像為從小到大到變老的畫面。故事則講述蔡秀柱女
馬素珊護理師初到臺灣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194
Id:
513194
Title:
馬素珊護理師初到臺灣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1958年(民國47年),馬素珊小姐遠度重洋,初到臺灣,在臺北松山機場留下這張充滿理想、熱情洋溢的鏡頭。門諾醫院早年來花蓮的外籍醫師、護理師們,把他們生命最精華的時光奉獻給毫無血統淵源的花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595
Id:
276595
Title:
鄭經病,肺腑大臣皆側目 臺灣鄭氏始末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經病迷眊,益構煽帷幄閒,肺腑大臣皆側目。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北美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52
文化部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3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2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典藏目錄-藝術圖像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0:05
文化部
蒙藏課程辦理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5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1-06-29 12:25:19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1年更新,24蘇建龍 先生 | 02-85126631 | 2023-07-27 16:04:34
文化部典藏目錄-鳥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41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與地方考試文化行政類錄取人數統計
每年更新,27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8
文化部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3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9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典藏目錄-版畫類
每1年更新,3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28
文化部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24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典藏目錄-商業財產類
每1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金鼎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8蔡小姐 | 0285126481 | 2021-04-07 17:04:52
文化部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34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典藏目錄-東南亞島民族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32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7-27 17:24:03
文化部典藏目錄-水墨類
每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32
文化部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典藏目錄-樹脂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0:59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年齡層性別統計表
每年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6:20
文化部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32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典藏目錄-裝置藝術類
每1年更新,2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57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每日更新,194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06
文化部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5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