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標點藝術與人文
「起標點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555916 , 欄位Id的內容是555916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起標點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此張照片為設立於八通關古道東端的出口之起標點石碑,其設立於日治時期,精確設立年代已難考證,但根據不同時期照片資料,可確定的是水泥材質的起標點柱是在1923年(大正12年)至1933年(昭和8年)之間設立。從其上的文字可以清楚地看到「八通關越道路起點」與「至臺中州廳界八二粁一四五」等字樣。其原本的位置是在玉里鎮民族路與中山路之交叉口處,也就是現今玉里電信局右側馬路正中央的位置,由水泥所建成。不過,大約在1960年代(民國50年代)前後,政府當局為了將玉里的道路加以拓寬,而將石柱拔起,即便當時地方人士曾建議應將其妥善保存,但部分首長認為其為日本人遺留之物,因此最終還是被搗毀。此影像收錄於《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一書,為葉柏強先生撰寫、花蓮縣文化局於2016年(民國105年)出版。書中記錄了花蓮近百年的城市樣貌,是一本擁有豐富文史與圖像資料的書籍。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55916&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B770E4BC-A886-425A-8DCD-E917355D7128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2-22T15:14:22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555916
Id
555916
Title
起標點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設立於八通關古道東端的出口之起標點石碑,其設立於日治時期,精確設立年代已難考證,但根據不同時期照片資料,可確定的是水泥材質的起標點柱是在1923年(大正12年)至1933年(昭和8年)之間設立。從其上的文字可以清楚地看到「八通關越道路起點」與「至臺中州廳界八二粁一四五」等字樣。其原本的位置是在玉里鎮民族路與中山路之交叉口處,也就是現今玉里電信局右側馬路正中央的位置,由水泥所建成。不過,大約在1960年代(民國50年代)前後,政府當局為了將玉里的道路加以拓寬,而將石柱拔起,即便當時地方人士曾建議應將其妥善保存,但部分首長認為其為日本人遺留之物,因此最終還是被搗毀。此影像收錄於《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一書,為葉柏強先生撰寫、花蓮縣文化局於2016年(民國105年)出版。書中記錄了花蓮近百年的城市樣貌,是一本擁有豐富文史與圖像資料的書籍。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2-22T15:14:22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起標點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壽山福海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30
Id:
267530
Title:
壽山福海
Description:
〈壽山福海〉為畫家林玉山(1907-2004)作品,畫作款識:「壽山福海,重光先生八秩榮慶。歲次壬申(1992)小春,桃城林玉山寫祝」,姓名章:「桃城散人」(白文)、「玉山」(朱文)、壓角章:「壽
聽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12
Id:
285912
Title:
聽
Description:
作品〈聽〉長90cm,寬70cm,高280cm,其造型令人聯想到耳朵的耳道外型,並從中簡化為有力的線條,細緻優雅的技巧將抽象概念形體化,重點的耳管猶如細膩的微風吹送進耳道裡,透過堅硬的大理石圓滑的質地
奉茶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75
Id:
301075
Title:
奉茶
Description:
作者李潼原名賴西安。出生花蓮,定居宜蘭縣羅東鎮。年輕時在校園民歌時代勤於歌詞創作,以〈廟會〉、〈月琴〉、〈散場電影〉最為膾炙人口。《奉茶》是一本感性的生活小品,李潼嘗試貼近臺灣的鄉土,以及這片土地
陳駿豪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568
Id:
286568
Title:
陳駿豪
Description:
陳駿豪畢業於復興商工,產品設計金工組,學了一年金工,大學讀書期間因緣際會下,到珠寶工作室當設計師有3年的工作經歷,2013年8月辭去工作,專職自己的創作、擺攤堅持至今。手工銀飾、天然寶石、自由創作者,
MOC_Id:
Culture_Object601185
Id:
601185
Title:
吉野神社鎮座三十周年八日紀念祭嚴修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6月10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深受吉野移民村民崇敬的吉野神社,在8日迎接鎮座30周年的紀念。當日上午9點開始舉辦莊嚴肅穆的紀念祭,並同時辦理本村在事變中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70
Id:
514470
Title:
白米甕,做柴屐,偷銼材,山林捉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649716
Id:
649716
Title:
〔兒童欄〕樂山園へ行ったこと
Description:
本文「樂山園へ行ったこと(中文:去樂山園的事)」,為樂生學園兒童洪丙北的創作,刊登在1936年2月樂生院慰安會發行的《萬壽果》第三卷第一號。本文以日文進行創作,是所謂的癩文學作品。
文中故事始於
交流道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02
Id:
301302
Title:
交流道
Description:
1985年《交流道》於洪範出版,為隨筆式地紀錄對當時社會現象的觀察及批判,本書作者強調文學創作不能忽視學術和創作外的現實,體會越深也越要求自己成為一個健全的知識份子,充分彰顯一個知識文人對社會的責任和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71384
Id:
271384
Title:
馬祖現代民居類型:磚造平房
Description:
根據鄭智仁於2003年編著的《連江縣鄉土建築研究報告:馬祖民居》,馬祖地區的民居相對於傳統建築,1956年進入戰地政務時期後,開始於當地興建「加強磚造平房」的現代民居,當中依照建築的平面框架可分為
Easten火舞團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544
Id:
286544
Title:
Easten火舞團
Description:
Eastern火舞團由一群熱愛火舞藝術的年輕人於2013年成立,團員皆有街頭藝人資格。表演經驗驗豐富,包括太平洋燈會、花創花酒節、花蓮森巴嘉年華、台東三仙台元旦跨年、鳳林菸樓百鬼夜行、羅東藝穗節等。2
袁光麟與廣播金鐘獎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67659
Id:
667659
Title:
袁光麟與廣播金鐘獎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袁光麟與五座廣播金鐘獎獎座合影。1965年舉辦首屆廣播金鐘獎,是臺灣傳媒業界的榮譽指標,由行政院新聞局主辦,表揚臺灣廣播從業人員,以彰顯得獎者對電台廣播工作的傑出貢獻。
袁光麟為政戰學校
初始的分裂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01
Id:
285901
Title:
初始的分裂
Description:
〈初始的分裂〉的作者目的是在實體物體上,表達無形事物的本質。此件作品「本質」是描寫生命的神奇力量,生命始於所有生物的分割分裂,像變形蟲般的單細胞生物演化成人體的器官等。無論是有生命的腦或無生命的石
入選-海上明燈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22844
Id:
322844
Title:
入選-海上明燈
Description:
東引島燈塔(東湧燈塔)位於東引島世尾山山腰上,純白身形,高13公尺,聳立於峭壁旁。是距離台灣最遠的一座古蹟,是我國境內最北方的燈塔。民國77年文建會評定為國家三級古蹟,於民國105年升格為國定古蹟
MOC_Id:
Culture_Event686278
Id:
686278
Title:
手工藝品體驗-貓頭鷹的祝福
Description:
高雄市那瑪夏區民權社區發展協會執行文化部原住民村落發展計畫,110年10月12和13日邀請藝術家蔡淑貞辦理一場工作坊—貓頭鷹的祝福;對布農族而言貓頭鷹代表著祝福與守護,蔡淑貞老師透過貓頭鷹的故事開
祝壽酒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80
Id:
594280
Title:
祝壽酒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祝壽酒,為馬祖新村社區168號住戶古玉英女士及57號住戶黃有強所提供,古玉英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其先生劉元戎曾任馬祖新村村長,黃有強先生為黃家第二代。
1949年(民國38年)國民
MOC_Id:
Culture_Event288613
Id:
288613
Title:
第四屆蘭陽文學獎頒獎典禮:新詩組前三名得獎者合影
Description:
第四屆蘭陽文學獎於2010年10月19日頒獎,圖為新詩組前三名得獎者合影,右二第一名李振豪,得獎作品〈他們到過天堂〉、右三第二名鄭順聰,得獎作品〈來自池畔的信〉、右四第三名楊書軒,得獎作品〈一位記
馬祖新村街道上合影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28183
Id:
628183
Title:
馬祖新村街道上合影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女孩們於馬祖新村街道上合影照片,由馬祖新村社區94號住戶姜延庚先生所提供,姜延庚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曾任於社區副理事長與社區福利社共同創辦人,曾經手舉辦社區大小事務,擔任副理事長期間
銀光幕後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43
Id:
301043
Title:
銀光幕後
Description:
《銀光幕後》的背景是作者李潼生長的羅東鎮(作者李潼原名賴西安。出生花蓮,定居宜蘭縣羅東鎮),逼真的場景讓讀者在精采的情節中穿梭,享受十足的臨場感。情節的第一個懸疑,從被鐵鍊鎖在銀幕後臺的小孩開始。桑可
MOC_Id:
Culture_Object606057
Id:
606057
Title:
入選-有記茶行傳統炭焙屋
Description:
有記茶行創立於1890年,當時它與許多大稻埕的茶行一樣,負責茶葉的精煉與出口。見證了大稻埕最繁華的時候。大稻埕當初以國際貿易起家,可以說是清代台北城最轟動的一頁歷史。茶葉、糖、樟腦出口,養活了好大
龍岩神社大祭記念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10114
Id:
210114
Title:
龍岩神社大祭記念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本照片上註明「龍岩神社大祭記念昭和十八年十月十四日」,按該年為西元1943年。畫面中推測應該是公學校(小學)老師帶領學生前往龍岩神社
MOC_Id:
Culture_Event284458
Id:
284458
Title:
溫泉意象街道─假日街頭音樂會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德陽社區的日曆。本篇12月13日的主題
波動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97
Id:
595697
Title:
波動
Description:
這件石雕藝術作品〈波動〉,打破了石材的生硬,在狀似柔軟的布料折疊紋裡中感受層層波動的原動力,漸層的疊紋表現距離透視的感覺,布匹從底層被拉起,像是鏡頭焦距從上往下捕捉那波紋釋放的巨大能量,充滿著空間
村莊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8326
Id:
268326
Title:
村莊
Description:
〈村莊〉描繪的是與田野相鄰的一處小鄉鎮,磚牆斜瓦和灰泥土牆的傳統建築櫛比鱗次,由道路旁的電線桿和排列有序的房舍,可以看出鄉野聚落已經轉型為稍具規模的鄉鎮,現代化的設施,也一點一滴改變著鄉村的生活樣
MOC_Id:
Culture_Object606230
Id:
606230
Title:
入選-舞龍表演cchung2007tw(9)
Description:
鹿港龍山寺古色古香很漂亮,透過欣賞舞龍表演,讓人不自覺得停留了許久,心情真的非常開心。
MOC_Id:
Culture_Object211479
Id:
211479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80:番館札幌興農園附屬農場「デスクバロウ」運轉之情景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本明信片為明信片收集冊之第80張,正面下方有明信片之標題「番館札幌興農園附屬農場「デスク.ハロウ」運轉之情景」,以及英譯「DISC
三屋清陰夫婦合影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172298
Id:
172298
Title:
三屋清陰夫婦合影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本照片為三屋大五郎(三屋清陰)夫婦合影,兩人身穿簡便和服,坐於門前椅上。
三屋大五郎(1857-1945)為東京府士族出身,號清陰
雨後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799
Id:
595799
Title:
雨後
Description:
〈雨後〉試圖表現出一棵樹,經上漲的河水從山谷間漂流入海的畫面。這件作品由三個部分組合而成,底部鋸齒狀長方體,中間夾層的小幅波浪狀石板,以及石雕樹木枝幹放置於最上方。透過物件的層層堆疊,藝術家史提夫
MOC_Id:
Culture_Object601223
Id:
601223
Title:
花中棒球社今夏前往內地遠征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於1941年(昭和16年)3月17日以「花中野球部今夏前往內地遠征」為題,副標以「為了要達成征霸全國,後援會全面性地加油支援」進行了報導。根據此報導的記述,花蓮港中學校野球部在本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44
Id:
559944
Title:
馬祖新村-馬祖幼稚園校內活動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幼稚園校內活動照,是馬祖幼稚園在民國78年前後的活動照片,穿著黑色洋裝的婦人為馬祖幼稚園創辦人蔣明玉女士。該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20號住戶徐威俊先生所提供,徐威俊先生為前國軍少將徐培清將
洄瀾內在的成長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86
Id:
286086
Title:
洄瀾內在的成長
Description:
〈洄瀾的內在成長〉描繪了花蓮未來發展的內在和無限潛力。定向上升的表面細部肌線喚起了肢體、株幹和花朵的有機生長力量。因為起始了垂直的大理石塊的構造核心,再經由構體和有機體的結合,此雕刻正試圖傳達人與自然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藝文活動-主題推薦
每月更新,21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6:3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設計
每周更新,22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4:49
文化部典藏目錄-文獻書籍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3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1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6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社會與政治類
每日更新,211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36
文化部典藏目錄-總統府移交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01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特別收入基金
每1月更新,14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10 13:42:05
文化部親子活動
每1日更新,3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35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1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
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3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典藏目錄-水墨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32
文化部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1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獎補助已結案核銷案件
每年更新,14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1-04-07 17:05:30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會議
每半年更新,22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6 18:14:1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北美類
每1年更新,1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52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53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電影
每1日更新,6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16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志工統計
每1年更新,16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5:19:32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2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典藏目錄-苔蘚類
每1年更新,1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40
文化部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2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2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
查詢單一類別未過期活動資料
每1日更新,100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21
文化部典藏目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10
文化部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7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典藏目錄-應用美術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20
文化部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