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鎮志(上冊)-目錄及參考書目人物與團體@#@民俗與宗教@#@生物、生態與環境@#@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族群
「大甲鎮志(上冊)-目錄及參考書目人物與團體@#@民俗與宗教@#@生物、生態與環境@#@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族群」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60076 , 欄位Id的內容是660076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大甲鎮志(上冊)-目錄及參考書目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大甲鎮志為大甲區公所委託廖瑞銘擔任總編纂,期望將大甲鎮數百年來的發展,做有系統地整理與詮釋。 歷經2年多的撰稿與修正,全書超過90萬字,網羅了大學教授、中小學老師、文史工作者共同參與編撰,其中有半數撰稿人是由大甲人所參與,讓地方人寫地方事。內容涵蓋了地理、生態、開墾、政事、經濟、建設、教育、文化、宗教禮俗、社會、人物、名勝古蹟與觀光休閒等12篇,將大甲的歷史文化與風土民情做有完整的介紹,為介紹大甲地區最詳盡的一部知識寶典,也是各界研究大甲歷史最佳的參考依據。 本鎮之纂修,上起原始,下迄民國九十四年底,惟撰述資料以略古詳今為原則。本志取材資料儘量蒐集原始資料(包括公私典藏檔案、統計、志書、報刊、家譜、日記、賬冊、網路資料庫等)為主,兼採民間流傳、實地調查訪問(包括耆老座談、深度訪問、抽樣調查、普查及口述歷史)為輔,並去蕪存菁、詳加考訂,務期周延詳盡。 舊臺中縣的空間聚落分成山(山麓地帶)、海(沿海港口)、屯(西部台地平原)三個鄉鎮埿市群,海線地區又以大甲溪為界分為溪北、溪南兩個區域,大甲鎮屬溪北地區,在海線開發過程的空間與時間上居於非常特殊的位置。首先,大事記及〈開墾篇〉由長期浸淫大甲歷史的張慶宗老師負責主撰,以長期的田調資料,建構土地開發與聚落發展的歷史,跳脫傳 統以編年為主軸的編纂體例,詳實而生動。 〈生態篇〉的植物章是靜宜大學生態研究所陳玉峰教授多年專業調查報告的結晶,是國內方志植物篇的開創之作。〈宗教禮俗篇〉由大甲媽祖研究專家黃敦厚老師主撰,對於大甲媽祖進香活動的歷史與細節有最權威的敘述。著有《台灣帽蓆》一書的張仲堅老師負責主撰大甲帽蓆的事實,分別放入〈文化篇〉與〈經濟篇〉,呈現大甲的產業文化特色。東海大學政治系的郭應哲教授負責主撰〈政事篇〉及〈文化篇〉的武術章,對於大甲的地方政治派系與武術發展源流也做了權威而獨特的敘述。 此外,〈社會篇〉由彰化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方志學專家盧胡彬教授主撰,〈經濟篇〉由鄭梅淑博士主撰,都具有學術嚴謹的規格。〈地理篇〉的鄭清海老師、趙秋益老師、詹見平校長,〈建設篇〉的洪瑞宗老師,〈人物篇〉的朱瑞墉先生、石櫻櫻老師、李世珍老師,〈教育篇〉詹馥榕老師,〈文化篇〉的林惠敏老師,〈名勝觀光篇〉的蔡明憲先生及張妙齡女士,他們也都是在長期關心大甲鄉土文史的基礎上,經過這兩三年的蒐集與整編,做出好的呈現。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60076&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765C2A0E-98B4-4794-A3DF-8D43B5AAC4F5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4-22T10:22:23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民俗與宗教@#@生物、生態與環境@#@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076
Id
660076
Title
大甲鎮志(上冊)-目錄及參考書目
Description
大甲鎮志為大甲區公所委託廖瑞銘擔任總編纂,期望將大甲鎮數百年來的發展,做有系統地整理與詮釋。 歷經2年多的撰稿與修正,全書超過90萬字,網羅了大學教授、中小學老師、文史工作者共同參與編撰,其中有半數撰稿人是由大甲人所參與,讓地方人寫地方事。內容涵蓋了地理、生態、開墾、政事、經濟、建設、教育、文化、宗教禮俗、社會、人物、名勝古蹟與觀光休閒等12篇,將大甲的歷史文化與風土民情做有完整的介紹,為介紹大甲地區最詳盡的一部知識寶典,也是各界研究大甲歷史最佳的參考依據。 本鎮之纂修,上起原始,下迄民國九十四年底,惟撰述資料以略古詳今為原則。本志取材資料儘量蒐集原始資料(包括公私典藏檔案、統計、志書、報刊、家譜、日記、賬冊、網路資料庫等)為主,兼採民間流傳、實地調查訪問(包括耆老座談、深度訪問、抽樣調查、普查及口述歷史)為輔,並去蕪存菁、詳加考訂,務期周延詳盡。 舊臺中縣的空間聚落分成山(山麓地帶)、海(沿海港口)、屯(西部台地平原)三個鄉鎮埿市群,海線地區又以大甲溪為界分為溪北、溪南兩個區域,大甲鎮屬溪北地區,在海線開發過程的空間與時間上居於非常特殊的位置。首先,大事記及〈開墾篇〉由長期浸淫大甲歷史的張慶宗老師負責主撰,以長期的田調資料,建構土地開發與聚落發展的歷史,跳脫傳 統以編年為主軸的編纂體例,詳實而生動。 〈生態篇〉的植物章是靜宜大學生態研究所陳玉峰教授多年專業調查報告的結晶,是國內方志植物篇的開創之作。〈宗教禮俗篇〉由大甲媽祖研究專家黃敦厚老師主撰,對於大甲媽祖進香活動的歷史與細節有最權威的敘述。著有《台灣帽蓆》一書的張仲堅老師負責主撰大甲帽蓆的事實,分別放入〈文化篇〉與〈經濟篇〉,呈現大甲的產業文化特色。東海大學政治系的郭應哲教授負責主撰〈政事篇〉及〈文化篇〉的武術章,對於大甲的地方政治派系與武術發展源流也做了權威而獨特的敘述。 此外,〈社會篇〉由彰化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方志學專家盧胡彬教授主撰,〈經濟篇〉由鄭梅淑博士主撰,都具有學術嚴謹的規格。〈地理篇〉的鄭清海老師、趙秋益老師、詹見平校長,〈建設篇〉的洪瑞宗老師,〈人物篇〉的朱瑞墉先生、石櫻櫻老師、李世珍老師,〈教育篇〉詹馥榕老師,〈文化篇〉的林惠敏老師,〈名勝觀光篇〉的蔡明憲先生及張妙齡女士,他們也都是在長期關心大甲鄉土文史的基礎上,經過這兩三年的蒐集與整編,做出好的呈現。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4-22T10:22:23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民俗與宗教@#@生物、生態與環境@#@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族群與語言@#@產業與經濟@#@藝術與人文
「大甲鎮志(上冊)-目錄及參考書目人物與團體@#@民俗與宗教@#@生物、生態與環境@#@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族群」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81044
Id:
281044
Title:
鴻逵患有足疾 爝火錄卷二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鴻逵在白沙,患足疾。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357
Id:
168357
Title:
馬力考安群的男人
Description:
馬利考安群男人示範該族人襲擊時所採姿勢,所著為其常服。
MOC_Id:
Culture_Object195291
Id:
195291
Title:
新娘出嫁傳統習俗照
Description:
新娘出嫁傳統習俗照。照片拍攝日期為1991年,照片上印有拍攝日期民國80年12月15日,照片提供者為偕來春女士,為照片中央正在餵食新娘的女性,碗裡盛裝的是川燙過的嘴邊肉,左側穿戴婚紗的新娘是偕來春
陳再添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649444
Id:
649444
Title:
陳再添
Description:
陳再添,男性,1937年出生,高雄市小港區人,8歲就讀公學校出現手部麻痺,12歲經醫生診斷才知道罹患漢生病。初期,父母不捨得送他到樂生療養院,帶他四處看醫生、打針吃藥。然而,他病況沒有好轉,反而惡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208
Id:
513208
Title:
證嚴法師與其弟子於普明寺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1967年(民國56年)3月,花蓮慈濟功德會成立一週年時,委員僅有十位,會員已有300多人,證嚴法師(圖片前排中)與弟子在花蓮普明寺合影。普明寺位於花蓮縣秀林鄉佳民村佳民路121號,普明寺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035
Id:
168035
Title:
30歲的木柵平埔族女性(正面照)(t-030)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湯姆生於1871年來臺時所拍,為負片。湯姆生於4月12日從拔馬(今臺南左鎮)步行前往木柵(今高雄內門木柵),到達村落時,受到熱烈歡迎。本照片為一頭髮披散,拍照當時30歲的平埔族婦女正面半身像,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302
Id:
139302
Title:
東引指揮部指揮官張雅山
Description:
張雅山將軍,浙江溫嶺人,1918年(民國7年)生,中央軍校13期,歷任師長、副軍長、反共救國軍總隊長,1960年任整編後之反共救國軍指揮官,經營戰場、加強戰技、大力構工,並著手「東引島防禦戰鬥之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19
Id:
168419
Title:
大武山山嶺(傳說是排灣族祖先發祥地)
Description:
大武山山頂附近。大武山為臺灣南部的最高山,海拔3,090公尺,全山由板岩構成。排灣族認為這是他們祖先發祥的靈地。該族人居住於此山四周的山谷。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700
Id:
280700
Title:
疾病流行,蔡善繼四處勸賑施藥 泉州府志選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悉心民瘼,布政清和;剔蠹節浮,緩刑去殺.屬歲祲,疫癘大作;善繼曰:『守為民司命,歲何能菑』!於是多方勸賑,施藥、施錢,全活甚眾;復借帑金,差官遠糴接濟,米價以平.
MOC_Id:
Culture_People684786
Id:
684786
Title:
保元宮周邊的新莊舊景:徐勝男
Description:
保元宮周邊的新莊舊景:徐勝男
徐勝男,男,1938年生,新北市新莊人,祖先原本住在中港厝一帶,後來其父徐慶安因為與兄弟一同開店,才搬至文明里保元宮旁。父親與兩個弟弟一同在文明里附近開土礱間,徐勝
德高望重:陳彬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944
Id:
304944
Title:
德高望重:陳彬
Description:
陳彬(1862-1945),字文質,嵵裡澳人,清同治元年 (1862) 生,爾後隨父親移居南甲。日治時期陳彬經營瑞發號,營業所為馬公402番地,主要營業項目為煙品與雜貨買賣批發,也曾於望安經營鹽館
陳列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594041
Id:
594041
Title:
陳列
Description:
此照片中為作家陳列。陳列本名陳瑞麟,民國35年(1946)出生於嘉義縣,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民國58年(1969)到花蓮擔任中學教師,後因叛亂罪名入獄四年八個月,出獄後定居花蓮,從事翻譯與寫作,並
MOC_Id:
Culture_Object670644
Id:
670644
Title:
林業試驗所成立十週年紀念照片之2
Description:
此為橫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背面印有相紙商標字樣「KODAK VELOX PAPER」。畫面大約有53人於室內,其中1人站立於後方,其餘皆坐於下方,講臺上方掛有「臺灣省林業試驗所成立十週年紀念大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773
Id:
279773
Title:
沈光文入目加溜灣社教學行醫 續修臺灣縣志卷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沈光文,號斯菴,浙之鄞縣人,文恭公一貫之族孫也.明副榜,由工部郎中晉太僕少卿,奉差廣東監軍.順治辛卯,自潮州航海至金門.總督李率泰聞其名,陰使人賷書幣招之,不赴.將往泉州,船過圍頭洋遇颶風,飄至臺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277
Id:
139277
Title:
馬祖防衛司令部第12任司令官顏忠誠
Description:
1949年中華民國陸續自中國大陸撤軍來臺,歷經10年馬祖守備區軍備整建,1965年馬祖守備區改編為馬祖防衛司令部,管轄東引、白犬、北高、南竿東、西5個守備區及1個亮島守備隊,得重合佈署兵力;馬祖防
在太魯閣仙寰橋上合影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682
Id:
514682
Title:
在太魯閣仙寰橋上合影
Description:
此照片的背面寫道:「昭和七年十月十八日於大魯閣峽之仙寰橋攝影因出席於花蓮港全島產業組合大會」,而在《花蓮縣志-大事記》1932年(昭和7年)條下:「十月十六日全島第九次產業組合大會在花蓮港舉行」,
MOC_Id:
Culture_Object672067
Id:
672067
Title:
金城幼稚園稚園
Description:
此影像收錄在《中華婦女》,第二十二卷第四期(1971)頁尾分會工作影輯,拍攝時間11月4日。
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簡稱婦聯會)是日上午七時搭乘專機前往金門展開六小時勞軍訪問團,團員包含婦聯會皮以
慈濟委員關懷老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209
Id:
513209
Title:
慈濟委員關懷老人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1984年(民國73年),慈濟委員在淡水石門鄉為一位一百零三歲的獨居老人定時沐浴。1986年(民國75年)8月,花蓮佛教慈濟綜合醫院落成啓業為花東劃時代的盛事,同年12月,「慈濟服務隊」成
茶文化家沈甫翰先生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88422
Id:
188422
Title:
茶文化家沈甫翰先生
Description:
茶文化家沈甫翰先生是中華茶聯第五任會長,是臺灣知名的茶文化工作者。
1984(民國73)年,故宮為推廣臺灣茶文化,請廖寶秀小姐規劃與布置「三希堂古典茶座」,選用沈先生設計之茶具,其中以聞香杯最著
MOC_Id:
Culture_Object284476
Id:
284476
Title:
開啟潘朵拉的盒子:學青眷潮二重奏
Description:
銘傳旅遊創新研究社撰寫憲光二村遊戲腳本,以生活在村子的「小憲」為主角,讓民眾跟著小憲尋找鑰匙的過程,一步步體驗眷村過去的生活與記憶。 遊戲背景如下: 鑰匙兒童,是許多眷二代的共同回憶,因為擔任軍職的父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355
Id:
168355
Title:
泰雅族南澳群山胞的開墾地
Description:
南澳群的開墾地。鑑於途中茂密的自然林是闊葉樹,族人將其砍伐焚燒作為新的耕地。圖片瑣事是收穫小米後,再種植芋頭與番薯的情況。圖中央的白色物是正在曝曬的麻絲。
MOC_Id:
Culture_Object171944
Id:
171944
Title:
僑愛新村-國防部榮譽狀-民國81年
Description:
此為桃園市大溪區僑愛社區活動中心藏原僑愛新村之國防部榮譽狀。僑愛新村,民國46年(1957)建,由當時的總統夫人蔣宋美齡所領導的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號召菲律賓華僑所捐建,故名。民國81年(1992)
排灣族巴包拔群的女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84
Id:
168484
Title:
排灣族巴包拔群的女人
Description:
Bogari社的女人,頭戴用草葉編成的環狀飾飾,戴銀製耳飾,掛古珠串成的頸飾,著棉衣。此女牙齒呈黑色,是咀嚼檳榔所致。
共築鐵汕渼記憶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317679
Id:
317679
Title:
共築鐵汕渼記憶
Description:
鐵線里位於馬公內灣東岸,東臨澎湖水道,北鄰興仁里,南接鎖港里,與五德里相隔內灣南北對望,西瀕馬公內灣,擁有綿長的潮間帶海岸線。鐵線里以蔡、王、邱為主要姓氏,早期居民多聚落坐落在今201縣道西側和五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537
Id:
659537
Title:
怡然園_葫蘆墩竹枝詞
Description:
本圖為怡然園中傅于天所作〈葫蘆墩竹枝詞〉實景: 頭纏紅錦耳垂璫,一髻新梳墮馬粧;傳說歌聲雜閩粵,男爭倒箧女傾囊。 登場媚眼轉秋波,錯雜箏絃徹夜歌;莫笑優人專射利,好官不過得錢多。 傅于天,字子亦,
樂生院院民觀賞電影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Event649580
Id:
649580
Title:
樂生院院民觀賞電影
Description:
本圖為樂生院院民觀賞電影時所拍攝,收錄於1960年出版的《臺灣省立樂生療養院三十週年紀念特刊》。樂生療養院內的電影放映機,其中一部由大陸救災總會所贈送,為膠卷式電影放映機。照片中可見有一兩位院民播
MOC_Id:
Culture_Object281005
Id:
281005
Title:
包公感染熱病 法軍侵臺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包公已回至淡水,惟少染有熱病;今已漸好。來札有「升之進省」之說,包公聞之,自應無須服藥而自愈矣。
男孩坐在竹製的嬰兒車裡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654
Id:
509654
Title:
男孩坐在竹製的嬰兒車裡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小孩坐在一輛竹製的、沒有輪子的嬰兒車中。隨著時光飛逝,照片中的男孩早已成人,後來在花蓮市中山路經商。1940年代迄1950年代的小孩遊戲玩具,多以竹材與木材製造為主。竹子是非常好用且廉價的
葉獅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302123
Id:
302123
Title:
葉獅
Description:
葉獅,出生於1895年(光緒21/明治28年),臺北萬華人,有1兄葉北辰、與1弟葉松濤;葉獅幼時就私塾讀漢文4年,即於日人的商店工作,在期間逐漸養成對商事的機敏度。
1913年(大
MOC_Id:
Culture_Object281036
Id:
281036
Title:
醫士黃嘉縉遇敵兵而不屈,整衣冠而死 爝火錄卷十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醫士黃嘉縉,字季振;城破時,端坐中堂。兵入搜索寶物,嘉縉笑曰:『架上書,可寶也』!兵斫之傷;嘉縉曰:『君子不以亂易其志』。整衣冠而死。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平面書畫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41
文化部典藏目錄-纖維染織類
每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19
文化部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16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電影
每1日更新,59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社會與政治類
每日更新,207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36
文化部
文化部動漫新書快訊
每年更新,19朱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5:22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每1日更新,30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58
文化部典藏目錄-宗教禮俗類
每年更新,1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4:06
文化部典藏目錄-書法類
每1年更新,1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52
文化部典藏目錄-攝影類
每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1: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版畫類
每1年更新,2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28
文化部典藏目錄-文獻書籍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35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1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11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11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應用美術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20
文化部文化部業務統計
每年更新,26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36
文化部典藏目錄-南洋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1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經濟
每周更新,46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3:26
文化部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1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3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典藏目錄-總統府移交類
每1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01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每1日更新,105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45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1年更新,14蘇建龍 先生 | 02-85126631 | 2023-07-27 16:04:34
文化部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15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
俄羅斯聯邦蒙裔共和國醫生來台培訓統計表
每1年更新,12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3:05
文化部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39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藝文活動-主題推薦
每月更新,1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6:3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戲劇
每周更新,1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9:13
文化部西藏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18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18-08-16 16:12:45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