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資料集資料預覽頁面-台灣資料通彙整
資料集名稱: |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
服務分類: | 公共資訊 |
檔案格式: | JSON |
資料分頁預覽: | |
編碼格式: | UTF-8 |
資料集類型: | 系統介接程式 |
資料集描述: |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收存系統」生物、生態及環境類之素材,包含素材之數位物件、內容描述、基本資訊等。 |
主要欄位說明: | MOC_Id;Id;Title;Description;Keyword_Des_Rights_2;ImageUrl;Keyword_Rights_2;MOC_Url;Original_Url;Keyword_Format;LastUpdateTime;Keyword_Subject_1 |
提供機關: | 文化部 |
更新頻率: | 每日 |
授權方式: |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 |
相關網址: | |
計費方式: | 免費 |
提供機關聯絡人姓名: | 林千筠 小姐 |
提供機關聯絡人電話: | 02-85126685 |
上架日期: | 2021-04-23 00:00:00 |
詮釋資料更新時間: | 2022-01-07 18:31:50 |
備註: | 符合OAS標準之API說明文件網址 : https://memory.culture.tw/openapi/api/specification |
資料量: | 1 |
資料頁面預覽- 第 183 頁, 第2731~2745筆
臺地暑濕多癘疫 臺陽見聞錄卷下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生物、生態與環境
#2731/3286MOC_Id - Culture_Object276895
Id - 276895
Title - 臺地暑濕多癘疫 臺陽見聞錄卷下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 夾山流水,謂之溪港。港流甚大,源不知遠近; 環城內外,導達溝渠,紆迴曲折,縱橫成十字。市廛民居,密比如櫛;東西對向,人皆背水而居。地暑濕,多癘疫。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蛤仔難大疫 臺陽見聞錄卷上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生物、生態與環境
#2732/3286MOC_Id - Culture_Object276877
Id - 276877
Title - 蛤仔難大疫 臺陽見聞錄卷上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 嘉慶八年,蛤仔難大疫,眾相率祈禱,按丁口出錢。稽簿冊,得男女六萬。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因深入番社而感受瘴疫病故者多 福建臺灣奏摺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生物、生態與環境
#2733/3286MOC_Id - Culture_Object276875
Id - 276875
Title - 因深入番社而感受瘴疫病故者多 福建臺灣奏摺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 初渡臺時,各營皆有餘丁隨隊東渡,由公費內酌發口食,並未另請開支。 嗣深入番社,感受瘴疫病故兵勇日多,每次請餉輪船由江南招募餘丁,或二三百人、或三四百人赴臺補額,不足者復酌挑本地土勇;間有截曠,隨時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該營受瘴癘,雖提督延醫選藥病歿仍多 福建臺灣奏摺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生物、生態與環境
#2734/3286MOC_Id - Culture_Object276838
Id - 276838
Title - 該營受瘴癘,雖提督延醫選藥病歿仍多 福建臺灣奏摺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 再,准總統銘、武等軍記名提督唐定奎文稱:該營自夏間奉調來臺,萬里荷戈,重洋涉險;到防伊始,又值秋霪溼熱交逼,瘴癘旋興,經該提督延醫選藥,多方拊循,雖保全不少,而病歿亦多。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基隆瘴煙風雨,死傷瘴癘者多 劉壯肅公奏議卷九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生物、生態與環境
#2735/3286MOC_Id - Culture_Object276807
Id - 276807
Title - 基隆瘴煙風雨,死傷瘴癘者多 劉壯肅公奏議卷九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 論戰功固以滬尾一捷為最著,論勞績則以基隆為最苦、最久、最險、最難。其地瘴煙風雨,寒燠不時,將士隨臣身臨前敵,死於戰陣者十分之一,死於瘴疫者十之四、五,其幸而存者,類皆瘴癘鋒鏑餘生,恍如再世。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基隆瘴毒橫生,各營防勦多年死傷枕藉 劉壯肅公奏議卷九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生物、生態與環境
#2736/3286MOC_Id - Culture_Object276806
Id - 276806
Title - 基隆瘴毒橫生,各營防勦多年死傷枕藉 劉壯肅公奏議卷九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 獨念基隆地方,週圍不過三十里,終年風雨,瘴毒橫生,不特內地無此厲鄉,即全臺亦無此絕域;偶罹沴疫,遂與死鄰。各將士致身行間,不畏死於兵戎,惟恐亡於煙瘴。曹志忠、蘇得勝、劉朝祐、林朝棟等所部各營,防勦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夏季瘴氣使將士多病 劉壯肅公奏議卷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生物、生態與環境
#2737/3286MOC_Id - Culture_Object276784
Id - 276784
Title - 夏季瘴氣使將士多病 劉壯肅公奏議卷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 所賸後山生番,居處零落,約計不過十萬人;現在夏氣炎蒸,內山瘴氣過重,將士多病,未便興師。臣已檄飭於四月底俱回防營休息,秋冬之際,再行分路入山。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台灣煙瘴過重,臺人亦不宜久住 劉壯肅公奏議卷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生物、生態與環境
#2738/3286MOC_Id - Culture_Object276782
Id - 276782
Title - 台灣煙瘴過重,臺人亦不宜久住 劉壯肅公奏議卷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 惟內山番地,自三月至九月,煙瘴過重,不利用兵,即臺地土人,亦不敢久住。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臺灣勇丁多半病烟 劉壯肅公奏議卷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生物、生態與環境
#2739/3286MOC_Id - Culture_Object276780
Id - 276780
Title - 臺灣勇丁多半病烟 劉壯肅公奏議卷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 更有難者,臺灣烟瘴之地,勇丁多半病烟。兵滑將貪,寬則玩而不振;釐奸剔弊,嚴則去而之他。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病本由瘴溼生而不癒,懇請賞假返家醫治 劉壯肅公奏議卷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生物、生態與環境
#2740/3286MOC_Id - Culture_Object276770
Id - 276770
Title - 病本由瘴溼生而不癒,懇請賞假返家醫治 劉壯肅公奏議卷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 固由瘴癘之鄉,水土惡劣,亦因海外孤島,醫藥不時。臣病本由瘴溼而生,安有日居瘴溼之中而可望其痊好?自乞假彌月,署中公事悉委署藩司沈應奎代拆代行。現在新授藩司于蔭霖不日到臺,應奎自籌交代,無暇再替臣勞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去年臘月臺灣天氣陡寒,後瘴氣頓銷,臥病者皆起 劉壯肅公奏議卷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生物、生態與環境
#2741/3286MOC_Id - Culture_Object276765
Id - 276765
Title - 去年臘月臺灣天氣陡寒,後瘴氣頓銷,臥病者皆起 劉壯肅公奏議卷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 所幸上年臘月底,臺灣天氣陡寒,積雪滿山,土人詫為從來未有之事。開霽後瘴氣頓銷,將士臥疾者一時皆起。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臺灣醫藥皆少,瘴深疫重 劉壯肅公奏議卷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生物、生態與環境
#2742/3286MOC_Id - Culture_Object276763
Id - 276763
Title - 臺灣醫藥皆少,瘴深疫重 劉壯肅公奏議卷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 方期殫竭血誠,力求整頓,不料臺南往返,風燥日侵,目疾日增,精神益憊。左目障滿,久廢無瞳;今右目並昏,新翳徒塞,微光一線,茫不知人,數武相離,聞聲始辨。若再遷延不治,必致雙目俱盲。臺灣既鮮良醫,又無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基隆疫癘重,將士多病 劉壯肅公奏議卷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生物、生態與環境
#2743/3286MOC_Id - Culture_Object276762
Id - 276762
Title - 基隆疫癘重,將士多病 劉壯肅公奏議卷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 惟基隆五月以來,疫癘橫流,將士十病八、九。七月而後,死喪益多。勇不能工,軍無可爨。既傷逝者,益用自愴。回顧殘軀,乃居絕域。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瘴癘之地,需有重賞才能吸引人民來台 劉壯肅公奏議卷首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生物、生態與環境
#2744/3286MOC_Id - Culture_Object276746
Id - 276746
Title - 瘴癘之地,需有重賞才能吸引人民來台 劉壯肅公奏議卷首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 瘴癘悍疫之鄉,絕海驚濤之地,風雲萬態,起滅無端,戰守皆危,死生俱幻,欲求展布,非重賞不足以激人心。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紅毛因水土不服、被番劫殺而死,此地仍荒蕪 海國聞見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生物、生態與環境
#2745/3286MOC_Id - Culture_Object276744
Id - 276744
Title - 紅毛因水土不服、被番劫殺而死,此地仍荒蕪 海國聞見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 紅毛為水土不服,斃者甚多;又為廣南番劫殺殆盡,仍虛其地。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24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典藏目錄-攝影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1:19
文化部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29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輔導蒙藏族人口年齡層性別統計表
每年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6:20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訓練及活動參加人數性別統計
不定期更新更新,19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0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民俗
每周更新,54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9:39
文化部典藏目錄-考古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50
文化部典藏目錄-應用美術類
每1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20
文化部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3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每日更新,171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21
文化部
典藏目錄-昆蟲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9:35
文化部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典藏目錄-礦石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36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7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戲劇表演資訊
每日更新,145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4: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雜誌期刊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28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20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2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目錄
不更新更新,30朱曉俐 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4:50
文化部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78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
典藏目錄-總統府移交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01
文化部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7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實體書店
每1年更新,203陳怡君 小姐 | 02-85126472 | 2023-07-27 17:37:20
文化部典藏目錄-鳥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41
文化部典藏目錄-木材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05
文化部
獨立音樂
每日更新,34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7:26
文化部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查詢單一活動詳細資料
每1日更新,29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38
文化部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7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