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資料集資料預覽頁面-台灣資料通彙整
資料集名稱: |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
服務分類: | 公共資訊 |
檔案格式: | JSON |
資料分頁預覽: | |
編碼格式: | UTF-8 |
資料集類型: | 系統介接程式 |
資料集描述: |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收存系統」生物、生態及環境類之素材,包含素材之數位物件、內容描述、基本資訊等。 |
主要欄位說明: | MOC_Id;Id;Title;Description;Keyword_Des_Rights_2;ImageUrl;Keyword_Rights_2;MOC_Url;Original_Url;Keyword_Format;LastUpdateTime;Keyword_Subject_1 |
提供機關: | 文化部 |
更新頻率: | 每日 |
授權方式: |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 |
相關網址: | |
計費方式: | 免費 |
提供機關聯絡人姓名: | 林千筠 小姐 |
提供機關聯絡人電話: | 02-85126685 |
上架日期: | 2021-04-23 00:00:00 |
詮釋資料更新時間: | 2022-01-07 18:31:50 |
備註: | 符合OAS標準之API說明文件網址 : https://memory.culture.tw/openapi/api/specification |
資料量: | 1 |
資料頁面預覽- 第 23 頁, 第331~345筆
林業試驗所薛承健追悼會系列照片-會場門口生物、生態與環境
#331/3286MOC_Id - Culture_Object754283
Id - 754283
Title - 林業試驗所薛承健追悼會系列照片-會場門口
Description - 橫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內容上,正面畫面共有2人於屋子門口,門口有3個布條,標題文字「薛博士承健追悼會」、「開河遠隔悵招魂」、「學術精閎驚絕響」,左右方皆有擺放「奠」字樣。 本件為薛承健追悼會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林業試驗所薛承健追悼會系列照片-輓聯生物、生態與環境
#332/3286MOC_Id - Culture_Object754282
Id - 754282
Title - 林業試驗所薛承健追悼會系列照片-輓聯
Description - 橫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內容上,正面畫面大約有9個疑似有寫滿輓聯的布條。 本件為薛承健追悼會系列照片之一。照片拍攝的為追悼會會場中佈置的部分輓聯。 薛承健於1961年6月5日病逝於美國明尼蘇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林業試驗所薛承健追悼會系列照片-林渭訪發言生物、生態與環境
#333/3286MOC_Id - Culture_Object754281
Id - 754281
Title - 林業試驗所薛承健追悼會系列照片-林渭訪發言
Description - 橫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內容上,正面畫面有1人於室內,疑似為站立,被拍攝半身,前方有標題文字「薛學長承建博士」,右後方有1個裝框之人物半身照,其下方標題文字「薛博士承建遺像」,且擺放有1個「奠」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林業試驗所薛承健追悼會系列照片-周禎發言生物、生態與環境
#334/3286MOC_Id - Culture_Object754280
Id - 754280
Title - 林業試驗所薛承健追悼會系列照片-周禎發言
Description - 橫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內容上,正面畫面大約有6人於室內,中央有1人站立,左右方約有5人坐於椅子上,後方擺放有1個「奠」字樣,以及1個有裝框之人物半身照,周圍有數個寫滿輓聯的布條,有幾個明顯標題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林業試驗所薛承健追悼會系列照片-林渭訪發言生物、生態與環境
#335/3286MOC_Id - Culture_Object754279
Id - 754279
Title - 林業試驗所薛承健追悼會系列照片-林渭訪發言
Description - 橫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內容上,正面畫面大約有16人以上於室內,1人站立於中央臺前,另約有15人以上坐於椅子上,後方有數個寫滿輓聯的布條,上方有明顯標題文字「痛失英才」。 本件為薛承健追悼會系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林業試驗所薛承健追悼會系列照片-會場生物、生態與環境
#336/3286MOC_Id - Culture_Object754278
Id - 754278
Title - 林業試驗所薛承健追悼會系列照片-會場
Description - 橫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內容上,正面畫面共有6人於室內,皆坐於椅子上,中央有1個裝框之人物半身照,周圍有數個寫滿輓聯的布條,上方有明顯標題文字「痛失英才」。 本件為薛承健追悼會系列照片之一,薛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林業試驗所薛承健追悼會系列照片-遺像生物、生態與環境
#337/3286MOC_Id - Culture_Object754277
Id - 754277
Title - 林業試驗所薛承健追悼會系列照片-遺像
Description - 橫式有白色邊框的黑白照片。內容上,正面畫面為1個有裝框之人物半身照,下方標題文字「薛博士承建遺像」,周圍有植物。 本件為薛承健追悼會系列照片之一,薛承健於1961年6月5日病逝於美國明尼蘇達州。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霧峰區昭和12年阿罩霧圳第四水門生物、生態與環境@#@產業與經濟
#338/3286MOC_Id - Culture_Place753617
Id - 753617
Title - 霧峰區昭和12年阿罩霧圳第四水門
Description - 臺灣埤圳的設施,大多開鑿於清代,「埤」的築法是利用修建堤防的方法,將溪水、泉水截流,加以蓄積,成為大小不一的埤池。「圳」的築法,則是依地勢高低,由高處引導溪水流進小溝,再引入田中灌溉。埤與圳是兩種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鳥嘴潭人工湖生物、生態與環境@#@社會與政治
#339/3286MOC_Id - Culture_Place753575
Id - 753575
Title - 鳥嘴潭人工湖
Description - 鳥嘴潭人工湖位於南投縣草屯鎮烏溪河床,由經濟部水利署興建。整項計畫預計完成六座蓄水的湖泊,完工後每日供水量可達25萬噸,最多每日提供100萬人用水。潭名起源於高空往下俯瞰宛如鳥喙,因此取名為「鳥嘴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霧峰區昭和9年阿罩霧圳第一水門生物、生態與環境@#@產業與經濟
#340/3286MOC_Id - Culture_Place753574
Id - 753574
Title - 霧峰區昭和9年阿罩霧圳第一水門
Description - 根據道光年間之《彰化縣志》記載:「萬斗六溪圳:在貓羅保萬斗六埔。水源詳見山川。業戶吳伯榮築,灌田千餘甲。」。同書卷一〈封域志〉,〈山川〉云:「萬斗六溪:發源於內山。逕火焰(山名),合大肚,入於海。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林定邦開鑿的阿罩霧圳人物與團體@#@生物、生態與環境@#@空間、地域與遷徙@#@產業與經濟
#341/3286MOC_Id - Culture_Place753569
Id - 753569
Title - 林定邦開鑿的阿罩霧圳
Description - 1838年(道光18年),因霧峰地區拓墾需要,林定邦開鑿阿罩霧圳(今霧峰圳),在六股及坑口附近引草湖溪支流乾溪之水,灌溉今霧峰地區無泉水之土地一百餘甲。隨著霧峰林家勢力發展拓地日廣,原來丁台、南勢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造林學本論(廖日京大學筆記)生物、生態與環境
#342/3286MOC_Id - Culture_Object739337
Id - 739337
Title - 造林學本論(廖日京大學筆記)
Description - 日期:1950年10月20日-51年1月5日 封面書寫「1類③5」、「造林」、「造林學造林學本論」、「農學院森林系3年」、「姓名 廖日京」,「43.6.16起 43.6.止 日間」、「N2232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印度柏木照片生物、生態與環境
#343/3286MOC_Id - Culture_Object739336
Id - 739336
Title - 印度柏木照片
Description - 直式黑白照片。收藏於《寫真帖》,為植物苗木照,標示牌「C. glauca」。 C. glauca 是指 Cupressus glauca,印度柏木。此為殖產局臺北苗圃進行引種試驗時拍攝苗木的照片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演講集(演講筆記)生物、生態與環境
#344/3286MOC_Id - Culture_Object739327
Id - 739327
Title - 演講集(演講筆記)
Description - 封面書寫「演講集」、「1974」、「廖日京」 內容為廖日京在1974年參加演講之筆記,包括1974年2月28日黃增泉「古生態之研究法」、1974年3月10日海洋研究所「生物與環境研討會」、197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實驗用(廖日京大學筆記)生物、生態與環境
#345/3286MOC_Id - Culture_Object739316
Id - 739316
Title - 實驗用(廖日京大學筆記)
Description - 日期:起自1950年9月29日 封面書寫「2類」、「實驗用」、「374504 森林3年」、「廖日京」、「利用」 木材性質實驗筆記,包括「木材中水分含有量之測定」、「木材比重 (specific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24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典藏目錄-水墨類
每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32
文化部典藏目錄-平面書畫類
每1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41
文化部典藏目錄-纖維染織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19
文化部蒙古法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哺乳類
每1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0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40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綜藝活動
每1日更新,4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3:19
文化部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8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典藏目錄-化石類
每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1: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地圖類
每1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1:54
文化部文化部會計報告
每年更新,3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19
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臉書瀏覽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1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17:09
文化部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3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典藏目錄-工藝美術類
每1年更新,3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56
文化部
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22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7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文化部單位決算
每1年更新,29吳 小姐 | (02)8512-6611 | 2023-07-19 20:58:32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
每日更新,114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29:39
文化部
蒙藏學術資訊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2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1-06-29 12:27:01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作業基金
每1月更新,28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8-02 20:54:45
文化部典藏目錄-娛樂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46
文化部蒙藏課程辦理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5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1-06-29 12:25:19
文化部典藏目錄-藝術圖像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0:05
文化部
博物館
每1年更新,81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25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每日更新,171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21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內部訓練出席人數性別統計
不更新更新,19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3:41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46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