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資料集資料預覽頁面-台灣資料通彙整
資料集名稱: |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
服務分類: | 公共資訊 |
檔案格式: | JSON |
資料分頁預覽: | |
編碼格式: | UTF-8 |
資料集類型: | 系統介接程式 |
資料集描述: |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收存系統」空間、地域與遷徙類之素材,包含素材之數位物件、內容描述、基本資訊等。 |
主要欄位說明: | MOC_Id(記憶庫識別號);Id(來源端識別號);Title(標題);Description(描述文字);Keyword_Des_Rights_2(描述文字授權);ImageUrl(數位物件URL);Keyword_Rights_2(數位物件授權);MOC_Url(記憶庫素材詳細頁URL);Original_Url(原始資料URL);Keyword_Format(數位物件檔案類型);LastUpdateTime(最後更新時間);Keyword_Subject_1(主題分類) |
提供機關: | 文化部 |
更新頻率: | 每1日 |
授權方式: |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 |
相關網址: | |
計費方式: | 免費 |
提供機關聯絡人姓名: | 林千筠 小姐 |
提供機關聯絡人電話: | 02-85126685 |
上架日期: | 2021-04-22 00:00:00 |
詮釋資料更新時間: | 2023-07-27 15:39:45 |
備註: | 符合OAS標準之API說明文件網址 : https://memory.culture.tw/openapi/api/specification |
資料量: | 1 |
資料頁面預覽- 第 29 頁, 第421~435筆
萬佛寺民俗與宗教@#@空間、地域與遷徙
#421/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662172
Id - 662172
Title - 萬佛寺
Description - 圖為萬佛寺前山(大雄寶殿)影像,攝於1990年間。萬佛寺創建於1971年,位於臺灣省議會東側,開山住持聖印法師秉持「光大人間佛教」的理念,歷經十餘年辛苦建設,成為臺灣中部最具完整性的寺剎。全區包括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消失的本省眷村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
#422/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662114
Id - 662114
Title - 消失的本省眷村
Description - 民國61年7月15日,建國市場用獨特的住商合一的型態成立於臺中。三、四樓有180戶住家,11坪左右大的空間,擁擠卻溫暖。多數的住戶就在樓下做生意,每天的喊賣聲成為孩子們睡夢中最安心的倚靠。孩子們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林權助攝影作品賞析-棋盤式街道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
#423/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662112
Id - 662112
Title - 林權助攝影作品賞析-棋盤式街道
Description - 這張照片拍攝於戰後50年代,場景位處現今臺中市中區臺灣大道一段(原中正路)253巷,筆直的道路,路面寬敞,已見現代化都市雛型,臺中從一隻醜小鴨蛻變成飛天鵝發展過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1885年(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中和紡織烏日廠房空間、地域與遷徙@#@產業與經濟
#424/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662089
Id - 662089
Title - 中和紡織烏日廠房
Description - 本照片是位於烏日區的中和紡織烏日廠,其照片是進行重劃拆除前的一隅。中和紡織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治時期,當時名稱為吳羽紡績株式會社臺灣工場。民國時期,改稱為現今熟知的中和紡織。該工廠為烏日提供許多就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整修前的中山綠橋與綠川空間、地域與遷徙
#425/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662087
Id - 662087
Title - 整修前的中山綠橋與綠川
Description - 明治44年(1911)8月17日時,臺中廳第一百七十八號告示中宣告當時最新的都市計畫,將保留綠川、柳川外,其餘各河床、窪地皆以填平,並進行綠川的部分河道截彎取直,使得綠川今貌以東北向西南的流向,修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20號倉庫前的夕照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
#426/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662085
Id - 662085
Title - 20號倉庫前的夕照
Description - 於2012年(民國101年)3月時某日二十號倉庫廣場出入口前的黃昏景緻,隨後高架鐵路的興建,以及前方的神鑑大樓,原先於1999年(民國88年)7月6日開設金沙百貨,而後於2005年(民國94年)2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臺灣省立農學院〈國立中興大學前身〉空間、地域與遷徙
#427/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661883
Id - 661883
Title - 臺灣省立農學院〈國立中興大學前身〉
Description - 「臺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創建於大正8(1919)年,於昭和3(1928)年創設臺北帝國大學時被併入。昭和18(1944)年4月1日,由臺北帝國大學分出為「臺中高等農林學校」,10月1日移轉至臺中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臺灣省立農學院校舍空間、地域與遷徙
#428/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661881
Id - 661881
Title - 臺灣省立農學院校舍
Description - 臺灣省立農學院在民國40(1951)年有了第二屆畢業生,此為當年校內若干場景。 「臺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創建於大正8(1919)年,於昭和3(1928)年創設臺北帝國大學時被併入。昭和18(19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臺中州立臺中第一中學全景空間、地域與遷徙
#429/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661880
Id - 661880
Title - 臺中州立臺中第一中學全景
Description - 臺中州立臺中第一中學,設立於大正4(1915)年2月3日,時名公立臺中中學校,為臺灣全島熱心人士捐資所建,大正11(1922)年改名州立臺中第一中學校,照片可見該校校舍及網球場。 日本領臺於189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臺中州立臺中第一中學宿舍全景空間、地域與遷徙
#430/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661878
Id - 661878
Title - 臺中州立臺中第一中學宿舍全景
Description - 臺中州立第一中學校,為仕紳林獻堂發起,號召了198人響應創立的臺灣人子弟學校,作育英才無數。圖為學校宿舍一景。 臺灣仕紳有鑑於教育才是真正能喚醒臺灣人民族文化意識的最佳手段,所以林烈堂、林熊徵、林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臺中州立臺中第一中學校上課情景空間、地域與遷徙
#431/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661876
Id - 661876
Title - 臺中州立臺中第一中學校上課情景
Description - 臺中州立第一中學校,為仕紳林獻堂發起,號召了198人響應創立的臺灣人子弟學校,作育英才無數。照片是第八屆學生上課情形。 照片中的老師應為當時的第三任校長下村(虎六郎)先生,正在向學子們進行「修身教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州立臺中第一高等女學校校園全景空間、地域與遷徙
#432/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661813
Id - 661813
Title - 州立臺中第一高等女學校校園全景
Description - 日治大正8(1919)年4月成立的臺灣公立臺中高等女學校,於翌(1920)年3月改稱州立臺中高等女學校,校舍建築於昭和5(1930)年1月竣工落成,照片為其落成的學校全景。至昭和16(1941)年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臺中州立臺中商業學校空間、地域與遷徙
#433/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661811
Id - 661811
Title - 臺中州立臺中商業學校
Description - 日治時代臺中州立臺中商業學校,成立於大正8(1919)年6月1日,1921年改名為「臺中州立臺中商業學校」,1945年改名為「臺灣省立臺中商業職業學校」,上圖為校園外觀,下圖為朝會、校旗。 本照片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臺中市役所空間、地域與遷徙
#434/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661801
Id - 661801
Title - 臺中市役所
Description - 大正9(1920)年7月實施「地方官官制改正」,廢廳置州,合併臺中廳、南投廳诶臺中州同年10月1日實施臺中市制,市役所(公所)即位於州廳對面,竣工於大正10(1921)年9月,1950年以前它一直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國幣小社臺中神社民俗與宗教@#@空間、地域與遷徙
#435/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661796
Id - 661796
Title - 國幣小社臺中神社
Description - 臺中神社於1942年遷移至水源地(今孔廟位址),新建的神社並升格為國幣小社。此照片翻拍自日治明信片。 日本人的宗教文化,會在神社中祭祀著自然神和人間神。而神社的特徵就是庭院入口處有「鳥居」(牌坊)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文獻書籍類
每1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35
文化部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2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4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博物館
每1年更新,82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戲劇
每周更新,41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9:13
文化部典藏目錄-明信片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38
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2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32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7-27 17:24:03
文化部文化事務財團法人名錄
每1年更新,29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4:28
文化部
其他藝文資訊
每1日更新,4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29
文化部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西藏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9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18-08-16 16:12:4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社會學
每周更新,4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5:43
文化部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98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甲殼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37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1年更新,24蘇建龍 先生 | 02-85126631 | 2023-07-27 16:04:34
文化部文化部研究報告
每年更新,20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5:19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內部各委員會、任務編組及財團法人之性別統計表
不定期更新更新,24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50
文化部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7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籐材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5:38
文化部典藏目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10
文化部蒙古警察警政研習班統計表
每年更新,30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5:40:37
文化部典藏目錄-建築與居處空間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11
文化部典藏目錄-雜誌期刊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2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電影
每周更新,96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0:27
文化部典藏目錄-粉彩畫類
每1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24
文化部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51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21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