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資料集資料預覽頁面-台灣資料通彙整
資料集名稱: |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
服務分類: | 公共資訊 |
檔案格式: | JSON |
資料分頁預覽: | |
編碼格式: | UTF-8 |
資料集類型: | 系統介接程式 |
資料集描述: |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收存系統」空間、地域與遷徙類之素材,包含素材之數位物件、內容描述、基本資訊等。 |
主要欄位說明: | MOC_Id(記憶庫識別號);Id(來源端識別號);Title(標題);Description(描述文字);Keyword_Des_Rights_2(描述文字授權);ImageUrl(數位物件URL);Keyword_Rights_2(數位物件授權);MOC_Url(記憶庫素材詳細頁URL);Original_Url(原始資料URL);Keyword_Format(數位物件檔案類型);LastUpdateTime(最後更新時間);Keyword_Subject_1(主題分類) |
提供機關: | 文化部 |
更新頻率: | 每1日 |
授權方式: |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 |
相關網址: | |
計費方式: | 免費 |
提供機關聯絡人姓名: | 林千筠 小姐 |
提供機關聯絡人電話: | 02-85126685 |
上架日期: | 2021-04-22 00:00:00 |
詮釋資料更新時間: | 2023-07-27 15:39:45 |
備註: | 符合OAS標準之API說明文件網址 : https://memory.culture.tw/openapi/api/specification |
資料量: | 1 |
資料頁面預覽- 第 487 頁, 第7291~7305筆
老屋精神─豐田移民村空間、地域與遷徙
#7291/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93837
Id - 593837
Title - 老屋精神─豐田移民村
Description - 豐田移民村位於知亞干溪北側,舊稱「鯉魚尾」的區域,因水田豐沃而取名「豐田村」。日治時期,日人賀田金三郎於明治32年(1899)成立「賀田組」,招募日本移民至奇萊平原開墾,當時的豐田村就是其事業地,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林田移民村地圖空間、地域與遷徙
#7292/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93836
Id - 593836
Title - 林田移民村地圖
Description - 此張照片中的地圖繪製時已是日治中期,移民村建設步上軌道,中野部落旁的「文」是日人子女就讀的林田尋常高等小學校(今大榮國小),「╳」則是林田警察官吏派出所。花蓮山高水急,水力發電是當時日本積極開發的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慢,見真章─林田移民村空間、地域與遷徙
#7293/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93835
Id - 593835
Title - 慢,見真章─林田移民村
Description - 日治時期為了紓解日本國內人口壓力,總督府進行移民計畫,當時的林田村就是臺灣東部最晚成立的官營移民村。林田移民村(今南平車站以東一公里處)位於當時的東線鐵路東側,由北至南分別是北林(今北林)、中野(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通往桃花源的階梯/豐南村吉哈拉艾空間、地域與遷徙
#7294/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93825
Id - 593825
Title - 通往桃花源的階梯/豐南村吉哈拉艾
Description - 此照片為吉哈拉艾部落中大石塊砌成的梯田。富里鄉的豐南村(吉拉米代部落)是個擁有水梯田的美麗部落,此地開墾始於來自都蘭的阿美族人,他們看上了此地豐沛水源以及魚產,遷移至此。石厝溝溪中隨處可見蝦虎悠遊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眺望米崙山及米崙街景觀空間、地域與遷徙
#7295/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90338
Id - 590338
Title - 眺望米崙山及米崙街景觀
Description - 此照片為收錄於臺灣古寫真帖的老照片之一,因年代久遠,故較為模糊不易辨識,但右側有附上(眺望米崙山及米崙街景觀)之說明,推測為1896-1897年(明治29至30年)與花蓮港守備隊及新城事件相關之影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從米崙山眺望米崙兵營及米崙街之寫真空間、地域與遷徙
#7296/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90337
Id - 590337
Title - 從米崙山眺望米崙兵營及米崙街之寫真
Description - 此照片為收錄於臺灣古寫真帖的老照片之一,因年代久遠,較為模糊不易辨識,但右側有附上「從米崙山眺望米崙兵營及米崙街之寫真」之說明,推測為1896-1897年(明治29至30年)與花蓮港守備隊及新城事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南部九碗社經過的叢林空間、地域與遷徙
#7297/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90336
Id - 590336
Title - 南部九碗社經過的叢林
Description - 此照片為收錄於臺灣古寫真帖的老照片之一,因年代久遠,故較為模糊不易辨識,但右側有附上「南部九碗社經過的叢林」之說明,推測為1896-1897年(明治29至30年)與花蓮港守備隊及新城事件相關之影像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南部九碗社中央路山麓的巨木寫真空間、地域與遷徙
#7298/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90335
Id - 590335
Title - 南部九碗社中央路山麓的巨木寫真
Description - 此照片為收錄於臺灣古寫真帖的老照片之一,因年代久遠,故較為模糊不易辨識,但右側有附上「南部九碗社中央路山麓的巨木寫真」之說明,推測為1896-1897年(明治29至30年)與花蓮港守備隊及新城事件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南部九碗社三条軍路森林入口空間、地域與遷徙
#7299/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90334
Id - 590334
Title - 南部九碗社三条軍路森林入口
Description - 此照片為收錄於臺灣古寫真帖的老照片之一,因年代久遠,故較為模糊不易辨識,但右側有附上「南部九碗社三条軍路森林入口」之說明,推測為1896-1897年(明治29至30年)與花蓮港守備隊及新城事件相關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花蓮港街眺望停駐的勝山丸空間、地域與遷徙
#7300/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90333
Id - 590333
Title - 花蓮港街眺望停駐的勝山丸
Description - 此照片為收錄於臺灣古寫真帖的老照片之一,因年代久遠,故較為模糊不易辨識,但右側有附上(花蓮港街眺望停駐的勝山丸)之說明,推測為1896-1897年(明治29至30年)與花蓮港守備隊及新城事件相關之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花蓮港街之寫真空間、地域與遷徙
#7301/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90332
Id - 590332
Title - 花蓮港街之寫真
Description - 此照片為收錄於臺灣古寫真帖的老照片之一,因年代久遠,故較為模糊不易辨識,但右側有附上(花蓮港街之寫真)之說明,推測為1896-1897年(明治29至30年)與花蓮港守備隊及新城事件相關之影像。及同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花蓮港地方生番討伐隊將校一同之真影空間、地域與遷徙
#7302/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90331
Id - 590331
Title - 花蓮港地方生番討伐隊將校一同之真影
Description - 此照片為收錄於臺灣古寫真帖的老照片之一,因年代久遠,故較為模糊不易辨識,但右側有附上「花蓮港地方生番討伐隊將校一同之真影」之說明,推測為1896-1897年(明治29至30年)與花蓮港守備隊及新城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花蓮港分院患者室寫真空間、地域與遷徙
#7303/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90330
Id - 590330
Title - 花蓮港分院患者室寫真
Description - 此照片為收錄於臺灣古寫真帖的老照片之一,因年代久遠,故較為模糊不易辨識,但右側有附上「花蓮港分院患者室寫真」之說明,推測為1896-1897年(明治29至30年)與花蓮港守備隊及新城事件相關之影像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花蓮港上陸之真影空間、地域與遷徙
#7304/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90329
Id - 590329
Title - 花蓮港上陸之真影
Description - 此照片為收錄於臺灣古寫真帖的老照片之一,因年代久遠,故較為模糊不易辨識,但右側有附上「花蓮港上陸之真影」之說明,推測為1896-1897年(明治29至30年)與花蓮港守備隊及新城事件相關之影像。及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米崙兵營番人買賣寫真空間、地域與遷徙
#7305/10002MOC_Id - Culture_Object590328
Id - 590328
Title - 米崙兵營番人買賣寫真
Description - 此照片為收錄於臺灣古寫真帖的老照片之一,因年代久遠,故較為模糊不易辨識,但右側有附上(米崙兵營番人買賣寫真)之說明,推測為1896-1897年(明治29至30年)與花蓮港守備隊及新城事件相關之影像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電影
每周更新,9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0:27
文化部典藏目錄-油畫類
每1年更新,3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22
文化部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30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25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329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
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24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典藏目錄-文書檔案類
每1年更新,2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14
文化部典藏目錄-壓克力畫類
每1年更新,2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39
文化部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3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典藏目錄-兩棲類
每1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類
每年更新,2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1:1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社會學
每周更新,52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5:43
文化部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典藏目錄-平面書畫類
每1年更新,2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41
文化部典藏目錄-礦石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36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決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19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06 11:42:04
文化部典藏目錄-膠彩畫類
每年更新,3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47
文化部蒙藏補助團體私人情形季報表
每3月更新,23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9:13
文化部典藏目錄-紙材類
每1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6:00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40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
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3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民俗
每周更新,5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9:39
文化部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戲劇表演資訊
每日更新,152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4:23
文化部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8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27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蒙藏課程辦理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8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1-06-29 12:25:19
文化部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6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輔導蒙藏族人口年齡層性別統計表
每年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6:20
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臉書瀏覽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3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17:0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