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顏家陋園〉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顏家陋園〉藝術與人文

〈顏家陋園〉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59088 , 欄位Id的內容是259088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顏家陋園〉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顏家陋園〉,為一水彩畫作品,創作時間為1926年(大正15年/昭和元年),創作地點在今基隆市信義區一帶,由倪蔣懷繪製。   畫作中,穿著粉紫紅衣裳的女子,以背影的姿態,站在偌大的圓窗前;窗外五彩繽紛、花團錦簇,宛若仙境。而窗內的女子,只是待在藤葉覆滿的窗內,觀望窗外,與欄杆上的一盆栽相依。   陋園,位在當時的基隆田寮港畔,為購自日本人木村久太郎的宅邸,是一典型的日式庭園。 顏家陋園。根據許多史料的記載,輝煌一時,號為臺灣最美園林,占地廣大,今日的光隆家商也只是當時的一角,宅邸外還可渡船。文獻中對於昔日風貌的描述,不禁令人嘆為觀止。   倪蔣懷(1894-1943,光緒20-昭和18),師從「水彩大師」石川欽一郎,歷經教職、礦業經營,曾出資贊助「臺灣水彩畫會」,並獨資成立「臺灣繪畫研究所」;對美術的創作、活動,在經濟不寬裕的情況下,仍一手撐起。直到他承包瑞芳二坑煤礦後,才獲得巨利,累積財富。一生以推廣美術、贊助後進為職責。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59088&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FB748A07-4C7E-4BCF-98C1-26843A4D03EE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06-01T17:35:28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59088

Id

259088

Title

〈顏家陋園〉

Description

  〈顏家陋園〉,為一水彩畫作品,創作時間為1926年(大正15年/昭和元年),創作地點在今基隆市信義區一帶,由倪蔣懷繪製。   畫作中,穿著粉紫紅衣裳的女子,以背影的姿態,站在偌大的圓窗前;窗外五彩繽紛、花團錦簇,宛若仙境。而窗內的女子,只是待在藤葉覆滿的窗內,觀望窗外,與欄杆上的一盆栽相依。   陋園,位在當時的基隆田寮港畔,為購自日本人木村久太郎的宅邸,是一典型的日式庭園。 顏家陋園。根據許多史料的記載,輝煌一時,號為臺灣最美園林,占地廣大,今日的光隆家商也只是當時的一角,宅邸外還可渡船。文獻中對於昔日風貌的描述,不禁令人嘆為觀止。   倪蔣懷(1894-1943,光緒20-昭和18),師從「水彩大師」石川欽一郎,歷經教職、礦業經營,曾出資贊助「臺灣水彩畫會」,並獨資成立「臺灣繪畫研究所」;對美術的創作、活動,在經濟不寬裕的情況下,仍一手撐起。直到他承包瑞芳二坑煤礦後,才獲得巨利,累積財富。一生以推廣美術、贊助後進為職責。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06-01T17:35:28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顏家陋園〉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22
Id: 301122
Title: 廟前
Description: 陳黎,本名陳膺文,1954 年生,台灣花蓮人,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畢業。2007年11月—12月於清雲科技大學擔任駐校作家。曾獲國家文藝獎、時報文學獎推薦獎、敘事詩首獎、新詩首獎,聯合報文學獎新詩首獎,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472
Id: 286472
Title: 賴福永
Description: 年過五十的賴福永,從民國八十八年從花蓮高商的教職工作退休後,因生了一場病,而牽起了與門諾醫院的緣分。開刀後有一段時間在醫院做復建,當時悶的慌,便利閒暇之餘在院內吹口琴以抒發心情與時間,沒想到把病患都吸

MOC_Id: Culture_Object290824
Id: 290824
Title: 《頭城文風》社區報第五、六期
Description: 本期社區報以李榮春《八十大壽》一書中描述其么弟在每日傍晚帶著子女散步以認識自己居住的地方為引,提出期望「散步教子」可已成為頭城鄉土教育落實於日常生活的一種方式,可藉此讓孩子們了解故鄉的歷史,也能增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728
Id: 512728
Title: 《利澤永安》社區報第十三、十四期
Description: 《利澤永安》社區報第十三、十四期報導的內容,是向民眾報告利澤老街準備開始進行以建構「日後的生活文史教育與經營」為目的的工程,包括:如與利澤簡民眾的生命記憶密切相關的縣定古蹟利生醫院的修復與展示;有

MOC_Id: Culture_Object266892
Id: 266892
Title: 褒忠祠封神演義內九曲黃河陣
Description: 陳天乞位於褒忠祠拜殿虎邊作品,為低溫燒時期的交趾陶造像,色彩古樸。戲碼為為封神演義之九曲黃河陣,女性交趾陶偶持劍乘奉鳥,為三姑之碧霄娘娘。《三姑計擺黃河陣》又名九曲黃河陣,是《封神演義》中少數的浩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086
Id: 594086
Title: 馬祖新村49號住戶庭院乒乓球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49號住戶庭院乒乓球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將軍所提供,韓麟先生為前國軍少將。 馬祖新村社區的庭院功能多樣,除了能種植花草樹木,飼養寵物及牲畜,也能進行住戶的休閒活動,

MOC_Id: Culture_Place595805
Id: 595805
Title: 山海相映
Description: 〈山海相映〉以寫意與概念性地方式呈現花蓮山海風貌,崢嶸崛起的稜角暗示山的起伏與峻峭,其打磨拋光的平滑表面化作大海波光粼粼的閃爍反射,山與海的印象在此簡潔有力地融合為一,而中間穿透的缺口,是蘇花公路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96
Id: 595696
Title: 互動
Description: 作者黃河的作品〈互動〉,透過雕刻刀將八卦中,陰陽虛實剛柔互補的線條與概念,具體化地呈現在大理石上。〈互動〉以兩道彎曲的長條方形,婉轉相互依靠而成,曲線像似各自運行又像穩定平行,以此隱喻人與人、以及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206
Id: 660206
Title: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吳迪容 - 在大地的肚子裡睡了一年、是實體也是透明的、銀杏小朋友
Description: 這三張作品為吳迪容所創作的膠彩畫。吳迪容思考生命存在的目的與意義,在創作的主題回歸並描繪寫生日常下每天最貼近的物件。寫生觀察她們在光、在空氣、在溫度、濕度,甚至是當時的心情,仔細的將這些狀態描繪轉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62
Id: 514462
Title: 特色民宿
Description: 2016年社區日曆計包含:五結鄉大眾、五結;冬山鄉武淵、東城、梅花、順安;三星鄉人和;蘇澳鎮蘇西、長安;宜蘭市泰山;大同鄉復興以及壯圍鄉美福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梅花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31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399
Id: 594399
Title: 反共義士紀念卡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反共義士紀念卡,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55號住戶文鵬先生所提供,文鵬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也是知名的反共義士,現與家人居住於陸光五村。 該紀念卡是1954年2月19日(民國43年)在臺北

MOC_Id: Culture_Event180638
Id: 180638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4月28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微著金工」作品「夕荷壺承」
Description: 2019年(民國108年)4月24日至4月28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藝」區展場由「微著金工」提供之杯托與壺承「夕荷壺承」。杯托為墊於茶杯底部的器具,主要用途為防止燙手及方便拿取。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04
Id: 286004
Title: 跳躍海岸線
Description: 作品〈跳躍海岸線〉以純白色大理石的質地,表現水花泡沫光影的色澤樣貌,增添浪花的潔淨美感,並連結了簡單的概念,造形變得親近易懂。二大片斜紋格的白大理石,像似由遠而近的海浪透視,浪花與水珠呈現交織的美感,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121
Id: 638121
Title: 莊幼岳
Description: 莊幼岳(1916-2007),彰化鹿港人,名銘瑄、字幼岳,以字傳世。其先祖於鹿港開設郊商「謙勝」行,為紳商世家。祖父莊士哲為前清廩生,擔任鹿港區區長20年;父莊嵩為櫟社詩人。其為三子。因家學淵源之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387
Id: 660387
Title: 拍歌劇院
Description: 2014年「拍!歌劇院之美」攝影比賽原攝原味類入選作品。 臺中國家歌劇院由普立茲克(PRITZKER)獎得主伊東豊雄建築師所設計,定位為國家級水準及國際性規模之表演場館,國際媒體報導更將其列為「即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91
Id: 267591
Title: 觀瀑圖
Description: 〈觀瀑圖〉為畫家王獻亞(1924–)作品,作品款識:「松間遙知有隱居,相攜觀瀑心自閒,耳中流水眼中山,多少塵事已消然。中州弘夏。王獻亞。」姓名章:「王」(白文)、「獻亞」(朱文)。 此畫描繪友朋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423
Id: 286423
Title: 吳明峰
Description: 2012年初前往花蓮定居從事藝術創作和文創商品研發及教學,並獲選101年度洄瀾美展應用美術類優選和花蓮101駐縣藝術家,並於7月至9月在鐵道文化館一館進行駐縣創作和成果展演。2013年通過文化部「輔導

MOC_Id: Culture_Object290823
Id: 290823
Title: 《頭城文風》社區報第三、四期
Description: 本期社區報嘗試以新來乍到者的心境來趟頭城街弄小旅行,重新發掘頭城老街的獨特之處。往南經過南門福德祠,在更南邊的和平街兩側,有不少戰後興建的街屋民宅都有迷人之處。如和平街42號的十三溝面磚,分割比例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75
Id: 301075
Title: 奉茶
Description: 作者李潼原名賴西安。出生花蓮,定居宜蘭縣羅東鎮。年輕時在校園民歌時代勤於歌詞創作,以〈廟會〉、〈月琴〉、〈散場電影〉最為膾炙人口。《奉茶》是一本感性的生活小品,李潼嘗試貼近臺灣的鄉土,以及這片土地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496
Id: 286496
Title: 張維欽
Description: 張維欽為花蓮縣表演藝術類街頭藝人,擅長吹樹葉演奏。花蓮縣政府為鼓勵街頭藝文活動多元發展,培養民眾參與藝術活動之習慣及豐富本縣公共空間人文風貌,縣內免費開放40處戶外廣場,包括花蓮鐵道文化園區、東大門夜

MOC_Id: Culture_Object303981
Id: 303981
Title: 《硓古石》季刊第39期〈《海南雜著》越南行跡考察攝錄〉
Description: 本文為《硓古石》季刊第39期〈《海南雜著》越南行跡考察攝錄〉,作者澎湖縣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暨文史工作者陳英俊先生,本文以蔡廷蘭於道光15年由金門乘船返回澎湖的途中,遭遇10月秋颱,船隻漂流至越南廣義省思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115
Id: 300115
Title: 蒲蠅鼻,乞食耳──益精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蒲蠅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171
Id: 514171
Title: 少年的天堂
Description: 2003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進士;壯圍鄉廍後;蘇澳鎮朝陽、南方澳;員山鄉雙湖、尚德;頭城鎮合興;羅東鎮北成;冬山鄉冬山、補城、中山;蘇澳鎮港邊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進士社區的日曆。本篇12

MOC_Id: Culture_Object608974
Id: 608974
Title: 正文章軌範獨學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文章軌範》為南宋謝枋得編選之文集,謝枋得(1226-1289),字君直,號疊山,南宋信州(今江西)人,世稱謝文節公、文節先生。王陽明在

MOC_Id: Culture_Object290822
Id: 290822
Title: 《頭城文風》社區報第一、二期
Description: 《頭城文風》社區報是宜蘭縣政府文化局主辦文化部「文化資產區域環境整合計畫」的具體成果之一。本期為第一、二期合刊,以頭城著名的東嶽廟及城隍廟「大神尪」群為本期主題。   台灣的大神尪(神將)文化,以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318
Id: 514318
Title: 剝銀柳 得銀兩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MOC_Id: Culture_Event180754
Id: 180754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VR影片拍攝取景南投鹿谷茶園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VR影片拍攝取景,拜訪南投鹿谷茶園影片拍攝 。由於臺灣擁有得天獨厚的土壤地形與氣候,培育出最多最好的茶樹樹種,透過全

MOC_Id: Culture_Object322969
Id: 322969
Title: 入選-台灣煉瓦會社打狗工場(中都唐榮磚窯廠)
Description: 台灣煉瓦會社打狗工場(中都唐榮磚窯廠)為台灣20世紀磚材生產工業之重要見證,是打狗地區第一家磚仔窯,共有三座傳統「目仔窯」,也是南台灣最早引進的新式磚仔窯。現有建物中,八卦窯及煙囪之年代久遠且工法

MOC_Id: Culture_Place595789
Id: 595789
Title:
Description: 作者吳孟璋(Wu, Meng-Chang)捕捉「聽」的感官概念,藉此動作的活動瞬間,如音傳耳的概念,如風破隙,細微的聲音或震耳的噪音都由這一構造中傳入。作品〈聽〉的造型令人聯想到耳朵的耳道外型,並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132
Id: 300132
Title: 無位塞當中,掏杖逐厝主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無位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木材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05

文化部

博物館

每1年更新,50

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

文化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之項目

每年更新,1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5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44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

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20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19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12

文化部

蒙古法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4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05

文化部

文化部施政計畫

每年更新,2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0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

親子活動

每1日更新,4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35

文化部

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29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5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

蒙藏業務支出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1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6:48

文化部

文化部單位預算

每1年更新,29

林瑀玟 小姐 | 02-85126642 | 2023-08-01 10:20:23

文化部

內外蒙古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1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8:57

文化部

蒙藏性別年齡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7:03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59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

文化部獎補助-要點

每年更新,17

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17-09-07 19:39:50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1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商業財產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28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

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2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皮革類

每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5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經濟

每周更新,5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3:26

文化部

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53

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

其他藝文資訊

每1日更新,3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2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化石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1: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綜合類

每1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4:34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