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城文風》社區報第三、四期藝術與人文
「《頭城文風》社區報第三、四期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90823 , 欄位Id的內容是290823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頭城文風》社區報第三、四期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本期社區報嘗試以新來乍到者的心境來趟頭城街弄小旅行,重新發掘頭城老街的獨特之處。往南經過南門福德祠,在更南邊的和平街兩側,有不少戰後興建的街屋民宅都有迷人之處。如和平街42號的十三溝面磚,分割比例優美的窗戶,以及直接以墨筆題寫在木板的門聯,文風立現。頭城國小退休的簡佛養老師住家,前後棟間留有中庭,在空間設計上所有樓梯與走廊都被安排朝向中庭,形成有趣的空間感;簡佛養老師更是推動頭城國小校長宿舍保存的主要推手,才有今日的李榮春文學館。新興路6號是天主教遣使會所設立的學生活動中心,與頭城天主堂背靠背相鄰,曾經提供不少偏遠地區學生在市區就學的住宿之所,紅磚牆、方形水泥花磚窗戶與圓門,帶點中國風味,但整體的不對稱但均衡的設計,可以清楚看見台灣戰後現代建築早期的表現方式。 頭城康家以書法聞名,頭城處處可見康家人所題寫的楹聯或匾額。康灩泉,人稱「蘭陽第一筆」,精研書法,1941年以墨條所書之「唐詩作品八體」獲日本書畫大展特選金賞。康介珪,康灩泉長子,能書善繪,亦熟木刻匾額,人稱「蘭陽第一匾」。康懷,康介珪五子,幼時長輩雖不許孫輩習字,但仍有一定基礎,退伍後接手家中木刻製匾工作。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90823&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FD622FBD-6C9D-40A7-92C4-3D967EEC2769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02-24T20:05:46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290823
Id
290823
Title
《頭城文風》社區報第三、四期
Description
本期社區報嘗試以新來乍到者的心境來趟頭城街弄小旅行,重新發掘頭城老街的獨特之處。往南經過南門福德祠,在更南邊的和平街兩側,有不少戰後興建的街屋民宅都有迷人之處。如和平街42號的十三溝面磚,分割比例優美的窗戶,以及直接以墨筆題寫在木板的門聯,文風立現。頭城國小退休的簡佛養老師住家,前後棟間留有中庭,在空間設計上所有樓梯與走廊都被安排朝向中庭,形成有趣的空間感;簡佛養老師更是推動頭城國小校長宿舍保存的主要推手,才有今日的李榮春文學館。新興路6號是天主教遣使會所設立的學生活動中心,與頭城天主堂背靠背相鄰,曾經提供不少偏遠地區學生在市區就學的住宿之所,紅磚牆、方形水泥花磚窗戶與圓門,帶點中國風味,但整體的不對稱但均衡的設計,可以清楚看見台灣戰後現代建築早期的表現方式。 頭城康家以書法聞名,頭城處處可見康家人所題寫的楹聯或匾額。康灩泉,人稱「蘭陽第一筆」,精研書法,1941年以墨條所書之「唐詩作品八體」獲日本書畫大展特選金賞。康介珪,康灩泉長子,能書善繪,亦熟木刻匾額,人稱「蘭陽第一匾」。康懷,康介珪五子,幼時長輩雖不許孫輩習字,但仍有一定基礎,退伍後接手家中木刻製匾工作。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
1_CC BY_
-
2_CC BY_
-
3_CC BY_
-
4_CC BY_
-
5_CC BY_
-
6_CC BY_
-
7_CC BY_
-
8_CC BY_
-
9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02-24T20:05:46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頭城文風》社區報第三、四期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435
Id:
594435
Title:
文鵬爺爺及其同袍於馬山播音站留影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文鵬爺爺(中間)及其同袍於馬山播音站留影照,為馬祖新村社區55號住戶文鵬先生所提供,文鵬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也是知名的反共義士,現與家人居住於陸光五村。
文鵬爺爺服役時曾在金門馬山
雙翼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80
Id:
595980
Title:
雙翼
Description:
〈雙翼〉動與靜,看似對立實則為一體兩面的存在,此件作品透過雕塑本質的靜止穩固,探討動態的曖昧性,半展的雙翼停格於空中,是高展雙翅飛往天空?或是落腳收翼養精蓄銳?創作者在此將詮釋權移交給觀者定義,同
中港落瀑一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224573
Id:
224573
Title:
中港落瀑一
Description:
水資源中心將過濾消毒後的清水抽送至中港大排的上游處,中港廣場末端,倒伏壩後方,在立面擷取山勢高低起伏,象徵萬巒綿延的山林,並於山林間生之泉水溢流於中港大排中之意象「澄-光之柱」下方,於五顆不規則水晶石
戴秀英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588
Id:
286588
Title:
戴秀英
Description:
花蓮文創園區「釀市集」中,「拉坏空間」工作室的負責人。創作理念:「後來我想,說不定這也是一種獨特的回憶方式,我記得每件作品,顧客也能憶起當初購買作品的契機。」創作理念:1.用作品述說生活故事。2.為生
母愛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248
Id:
267248
Title:
母愛
Description:
謝孝德(1940-)曾任國立台灣師大美術系教授四十年,認為「藝術家要有思想」,主張以思想和感受進行創作,並要將風景和人生結合。謝孝德繪畫風格隨著思想不斷地變化,風格歷經超現實、新寫實到後現代,推陳出新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412
Id:
594412
Title:
黃秀恩女士的女兒於石磚牆前合照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黃秀恩女士的女兒於石磚牆前合照,係由馬祖新村社區36號住戶黃秀恩女士所提供,黃秀恩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前馬祖社區理事會成員,熟知村內公共事務。
照片中,院子內的花草明顯經過整理,兩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95
Id:
301095
Title:
我旅途中的男人‧們
Description:
比女人更會欣賞男人, 比男人更懂男人!帶著好奇心旅行,陳克華與男人路上相逢 。自從2006年4月出櫃以來,陳克華先是以詩集《善男子》,在華人世界出版第一本同志情慾的詩集。本書他透過攝影圖文的搭配,訴說
東壁書畫會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59109
Id:
259109
Title:
東壁書畫會
Description:
「東壁書畫會」,創立於1933年(昭和8年)6月,正式創立地點在今基隆市仁愛區忠二路,由基隆人氏塗川河、李碧山、羅慶雲3人發起並成立。
「東壁書畫會」,其創立背景,乃1920年代(
MOC_Id:
Culture_Object264947
Id:
264947
Title:
劉家正作品神燈引舟
Description:
劉家正作品神燈引舟,位於頂泰山巖,講述林默娘在岸邊指引船隻回家的故事,為2019年與匠同行專題時所拍攝
2014年,劉家正受頂泰山巖的董事長林志峰邀請,修復、彩繪位於新北市有近百年歷史的頂泰山巖
公務人員儲備登記證書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196
Id:
594196
Title:
公務人員儲備登記證書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公務人員儲備登記證書,係馬祖新村社區160號住戶馬小梅女士所提供。馬小梅女士為前婦工隊隊長,後任陸光五村管委會秘書。馬仁聚先生為馬小梅女士的父親。
此登記證書上詳細記錄了成為公務人員者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44
Id:
559944
Title:
馬祖新村-馬祖幼稚園校內活動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幼稚園校內活動照,是馬祖幼稚園在民國78年前後的活動照片,穿著黑色洋裝的婦人為馬祖幼稚園創辦人蔣明玉女士。該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20號住戶徐威俊先生所提供,徐威俊先生為前國軍少將徐培清將
太魯閣風景戳印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705
Id:
514705
Title:
太魯閣風景戳印
Description:
日治時期為了發展觀光旅遊,時常會推出各式各樣的風景戳印。此圖上的紅色戳印可以看見角落標示著10.10.30,代表著為1935年(昭和10年)10月30日,接著可經由戳印上方的日文タロク字樣得知,此
洄轉之間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09
Id:
286009
Title:
洄轉之間
Description:
花蓮的古地名「洄瀾」,傳說約在中國清同治年間,來台拓墾的漢人自宜蘭渡船遷徙到了花蓮溪口。當時花蓮溪奔流入太平洋時,看到流水激盪出的巨浪與漩渦,有感而取洄瀾為名。作品〈迴轉之間〉不只是溪水與海浪激流的流
腹飽屒眠,腹飢暈眩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113
Id:
300113
Title:
腹飽屒眠,腹飢暈眩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腹飽
解構 (四)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97467
Id:
597467
Title:
解構 (四)
Description:
蔡水景(1956-2016),雲林北港人,新竹師專及臺師大美術學系畢業,擁有紮實的西畫基礎。臺師大就讀期間,有感當時臺灣水墨畫師門派系承襲的現況,轉向探索水墨表現的可能。1990年代加入耕心雅集,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982
Id:
515982
Title:
臺灣鐵道臺東縣花蓮港樸石閣間開通記念3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日治時期臺灣發行量最大的報紙──臺灣日日新報上的一張臺灣鐵道臺東縣花蓮港樸石閣間開通紀念繪葉書。從上可以看到充滿南國風情之椰子樹,還有許多的原住民族人。因此也可以推斷此為當時通車後,除了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665
Id:
516665
Title:
花蓮港廳主辦祭式講習會二月一日在瑞穗溫泉
Description:
本篇為1941年(昭和16年)1月11日東臺灣新報地方版的報導。由花蓮港廳主辦的昭和十五年度祭式講習會(節日研討會)將於2月1日至5日在鳳林郡瑞穗庄瑞穗公共浴場辦理,各郡市的參加人員分別為花蓮港市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166
Id:
594166
Title:
荷朱靄蘭女士的一雙女兒在家中合影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朱靄蘭女士和女兒在家中的合照,為馬祖新村社區72號住戶何朱靄蘭女士所提供,何朱靄蘭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
照片中左側的女孩因還在就學,受到當時髮禁限制,需要將頭髮剪短至耳下1公分左右
MOC_Id:
Culture_Event180739
Id:
180739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論壇演講人設計名家馮宇於論區前與策展團隊合影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7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論壇演講者馮宇先生(照片右起第二位)與策展人「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負責人徐景亭小姐(照片左起第二位)、協同策展人吳孝儒(照片右
MOC_Id:
Culture_Event180715
Id:
180715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茶未來實驗室」茶冰淇淋食用情形
Description:
照片展示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茶未來實驗室」的茶冰淇淋食用情形。
「茶未來實驗室」是個實驗性計畫,試圖去探索未來茶型態與個人狀態行為之
馬祖民居特色:門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71378
Id:
271378
Title:
馬祖民居特色:門
Description:
根據鄭智仁於2003年編著的《連江縣鄉土建築研究報告:馬祖民居》,馬祖地區民居建築在開口的部分,可分為門、窗兩類,當中「門」的開法、數量、面向都有其講究之處,通常會有數個門口,且須為單數,形狀以矩
西住戰車長傳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988
Id:
600988
Title:
西住戰車長傳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3月11日的報導。根據此則影像的記載,筑紫館預定上映電影「西住戰車長傳」,反映了日治末期當局期以各種方式來使臺灣住民有相對應的意識養成。筑紫館位於花蓮港市
入選-扇形車庫風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22991
Id:
322991
Title:
入選-扇形車庫風華
Description:
彰化扇形車庫建於大正11年(1922年),為一個半圓弧狀的車庫,它一共有12個股道,中間設一個轉車台,四周有呈放射狀的鐵道向車庫內及停放線發散出去。因為它早期是用來停放蒸汽機關車的,所以在車庫的屋
MOC_Id:
Culture_Object476986
Id:
476986
Title:
沈美娥結婚儀式照
Description:
照片共兩張,為照片提供者沈美娥女士與其丈夫張丙坤先生結婚儀式照片。沈美娥女士目前居住於花蓮縣壽豐鄉豐坪村。
拍攝時間為1966年(民國55年),拍攝者為當地相館攝影師,拍攝地點位於花蓮縣壽豐鄉豐
工寮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676
Id:
267676
Title:
工寮
Description:
〈工寮〉描繪鄉間一處臨時搭建的工寮,藍天、黃土、綠樹與木造的結構是畫中的主要元素,展現出一幅光線明亮、晴朗炙熱的南國景象。沿著畫面兩側的工寮,觀者的視線聚焦於中央簡陋的棚架和斜倚的木材。
邱創乾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27
Id:
301127
Title:
小宇宙Ⅰ:現代俳句一百首
Description:
《小宇宙Ⅰ:現代俳句200首》書名沿用匈牙利作曲家巴爾托克的《小宇宙》,形式上以「俳句」呈現,詩人在詩中使用小孩與童年相關意象,展現幽默活潑的一面。本書於1993年完成第一部份,13年後完成第二組
女性胴體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85
Id:
285985
Title:
女性胴體
Description:
作者李達皓常以女性軀體作為創作題材,作品〈女性胴體〉利用白色大理石雕刻出女性胴體之美,人體中省略了四肢、肩部以上等其他身體部位,更純粹的呈現女性軀幹的柔美曲線。感覺人體微微向前挺立,身體伸展呈現一種優
在花蓮港地方法院前合影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756
Id:
514756
Title:
在花蓮港地方法院前合影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中的建築為花蓮港地方法院,位於今花蓮市東洋廣場舊址,而東洋廣場現今已被拍賣。從照片上的招牌中寫著「臺灣花蓮港地方法院」字樣,可以清楚地知道這張照片是在1951年(民國40年)以前所拍攝的。
MOC_Id:
Culture_Event180788
Id:
180788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藝」區影片為微著金工金屬壓紋過程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於「藝」區展出各種製造流程影片。本照片來自微著金工金屬壓紋過程影片。
金屬材質於茶藝中的表現,也是三項材料中材質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437
Id:
600437
Title:
吉野豐田兩村移民狀況視察 南方移民發展資料的蒐集石川氏等來花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7月23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臺灣本島為南方發展及各種設施訓練、資料提供的基地,為拓展南方農業及廳下吉野、豐田兩移民村的研究,厚生科學研究所環境衛生部長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活動筆數統計
不定期更新,1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51
文化部典藏目錄-政治社教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31
文化部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8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30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
演唱會
每1日更新,19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50
文化部典藏目錄-陶瓷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3:44
文化部西藏統計資料
每6月更新,23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9:01
文化部蒙藏補助團體私人情形季報表
每3月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9:13
文化部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18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19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典藏目錄-應用美術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20
文化部蒙藏性別主流化訓練統計表
每1年更新,23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8:30
文化部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22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
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6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內部各委員會、任務編組及財團法人之性別統計表
不定期更新更新,21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50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地理
每周更新,37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31:59
文化部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3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會議
每半年更新,25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6 18:14:16
文化部典藏目錄-礦石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36
文化部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
文化部研習課程
每日更新,11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7:0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電影
每周更新,81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0:27
文化部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典藏目錄-維管束類
每1年更新,3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30:09
文化部文化部典藏網類別統計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6 | 2023-07-27 15:32:57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