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任台灣積勞過甚後歿 福建臺灣奏摺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人物與團體
「久任台灣積勞過甚後歿 福建臺灣奏摺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人物與團體」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76872 , 欄位Id的內容是276872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久任台灣積勞過甚後歿 福建臺灣奏摺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臣曩疏稱臺民好逸,撫臣率之以勤;臺俗好奢,撫臣示之以儉;臺俗好鬥狠,撫臣化之以和平:並非溢美。 果使久於其職,海外狉榛之地未始不可轉為敦龐,詎積勞過甚,兼受炎瘴,齎志長終。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76872&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45CD6CB2-3DB5-47C1-9E2C-B0C52F3DD157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30T16:52:34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 。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872
Id
276872
Title
久任台灣積勞過甚後歿 福建臺灣奏摺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臣曩疏稱臺民好逸,撫臣率之以勤;臺俗好奢,撫臣示之以儉;臺俗好鬥狠,撫臣化之以和平:並非溢美。 果使久於其職,海外狉榛之地未始不可轉為敦龐,詎積勞過甚,兼受炎瘴,齎志長終。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30T16:52:34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
「久任台灣積勞過甚後歿 福建臺灣奏摺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人物與團體」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546
Id:
279546
Title:
因背疽病發而死 臺灣通志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是年十有一月,疽發背薨,年六十.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605
Id:
168605
Title:
阿美族薄薄社的男人
Description:
薄薄社的男人正面。耳戴貝殼製圓形耳飾,與泰雅族的battol相同。由一肩斜掛的是菸草袋的帶子,帶子上具有裝飾。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242
Id:
513242
Title:
吉野移民村的日本農家女
Description:
照片中,住在吉野移民村中的日本農家女,正駕著牛車上工。移民村為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在花、東一帶移民政策下的產物,村中的移民多來自日本北海道、四國等農村地區,到東臺灣建立起「大和民族模範村」,這些受西
鄒族的獸骨亭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40
Id:
168540
Title:
鄒族的獸骨亭
Description:
阿里山群圖富雅社的獸骨亭。每戶各設有此類獸骨亭,皆在住家之前。亭內有架子,成排陳列所獵獲野獸頭骨。此族習慣,每次狩獵,均供奉野獸頭顱以祭祖,祭祀完畢後即將頭骨收藏亭內,予以永久保存。Tebura系統土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620
Id:
168620
Title:
雅美族的製陶程序
Description:
雅美族製陶的程序。圖為其周圍再加柴薪,將要點火時的情況。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962
Id:
276962
Title:
李笠翁得華陀五禽之術,不假藥物為醫。 臺灣紀事卷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方書有華陀五禽之術,詭秘異常,後惟李笠翁深得此意,固不假藥物為醫也。今番俗亦有百道之說。其法令病者力疾出戶外,被髮正立東嚮;司禁魔者皆老番婦,亦散髮,手樹枝禹步作咒語,喃喃不可曉,時以樹枝拂病者毛
方梓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594061
Id:
594061
Title:
方梓
Description:
此照片中為作家方梓。方梓本名林麗貞,民國46年(1957)生,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系及國立東華大學創作與英文文學研究所碩士,曾擔任消基會《消費者報導》雜誌總編輯、《自由時報》自由副刊副主編、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02
Id:
168502
Title:
布農族丹社群山胞的造林及輪耕地
Description:
此族人多砍伐自然林,施武郡群及丹社的一部分土著卻種植榛木以造林,作為輪耕地,此圖為丹群社Kanmutsu社的造林地及砍伐後的再耕地。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92
Id:
168492
Title:
排灣族恆春下群的女人
Description:
牡丹社女人正面照,背負網袋,肩部斜掛檳榔袋,戴頭飾。
排灣族巴武馬群的女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73
Id:
168473
Title:
排灣族巴武馬群的女人
Description:
三地們社女人側面照。頭纏黑布,附銀製飾品。耳上戴有銀製及小珠做成的耳飾,叫作batsubatsu為少女時代的用品。手鐲以古珠串成,服裝與前面所出現者相同。
MOC_Id:
Culture_People595829
Id:
595829
Title:
從山到海─耆老簡葉三妹的回憶
Description:
簡葉三妹女士,桃園大溪三民人,從小到大溪坪簡家當養女。在日本小學(八結國小)念了6年,成績很好,光復那年正好畢業,之後就不再升學。簡葉女士14歲那年,石門水庫開始蓄水,逐漸淹沒了大溪坪住家,15歲
MOC_Id:
Culture_Place141942
Id:
141942
Title:
豐山高宅
Description:
本戶為閩南族群,稱世代居住於此,但豐田地區開村自1913年。
本資料為基於2008 年進行之客家文物普查時之訪查,當時訪查著重於村落的家戶文化普查;於 2019 年重新更新整理,重新檢視梳理及更
MOC_Id:
Culture_Object258736
Id:
258736
Title:
礦山機械工養成所第一期生、教職員
Description:
「礦山機械工養成所第一期生、教職員」照片,於1940年(昭和15年)7月2日拍攝,地點在基隆神社前,教職員坐與站在前排,礦山機械工養成所第一期生則穿著清一色的制服,於後方整齊列隊。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763
Id:
279763
Title:
林氏割大腿肉和藥治療岳母疾病 續修臺灣縣志卷三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林氏,辜湯純妻,年二十而純卒,無子,撫其媵二子為己子.事姑能孝,姑病篤,刲股和藥、籲天減算以益姑壽.病果痊,延五年乃卒.里閈稱為辜孝婦.雍正五年,祀節孝祠.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781
Id:
276781
Title:
台灣氣候瘴癘,能戰人少 劉壯肅公奏議卷三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我勇傷亡逾百,自六月既望以來,將士血戰兩月,日在炎瘴溽濕之中,病者十居八、九。八營之眾,能戰不過千人。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097
Id:
278097
Title:
楊捷帶兵不懈及舊病復發,請求辭任另尋賢能繼任 平閩紀卷之三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竊恐將士少有畏縮,無論晦明風雨,臣必親巡鼓勵,提備加嚴,寒暑不敢解帶,晝夜不敢交睫,以致肢體尫臝,精神衰耗;兼之山嵐蒸濕,脾氣不調,舊時淋閉之症復發。是臣之病,不勝任也。撫躬循省,地震告譴,由臣不
楊牧故居一角2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586
Id:
509586
Title:
楊牧故居一角2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所攝地點為文學家楊牧成長時期的舊居。楊牧,本名王靖獻,本籍臺灣花蓮,是臺灣文壇最重要的文學家之一,在現代詩、散文、評論等創作,以及詩經、英文古詩等學術研究,都有重要的成就。照片中這棟位於今
樂生院佛教會壁報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Event649605
Id:
649605
Title:
樂生院佛教會壁報
Description:
本圖為樂生院佛教會所出版的壁報,出自1963年12月臺灣省立樂生療養院出版的《癩病防治十年》。從圖片中「向生」二字,可知這幅壁報為院民出版的《向生壁報》。壁報上寫著「恭祝彌勒菩薩聖誕暨農曆新正特刊
連江縣長高瘦影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284
Id:
139284
Title:
連江縣長高瘦影
Description:
1956年7月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成立,合併羅源、長樂、連江3縣為連江縣,實施戰地政務實驗,為軍政一元制,連江縣政府受政委會指導辦理戰地政務工作。《馬祖防衛三十年整建史》記載,政委會為最高行政單位,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640
Id:
279640
Title:
肅樂因血疾而死 南疆繹史第三冊(南疆繹史勘本)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朝見之次,輒故誦書中語;肅樂向有血疾,至是憂憤交至。而彩自知為諸藩同列者所惡,遂不復協力,逍遙海上;連江失守。肅樂聞之,以頭觸枕祈死;血疾大動,因絕粒。監國賜藥,亦不肯進。六月五日,卒於琅江;年四
林資銓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52758
Id:
152758
Title:
林資銓
Description:
林資銓(1877-1940),字仲衡、號壺隱,臺中霧峰人,為棟軍統帥林朝棟次子。幼習傳統詩文,弱冠已有詩名;乙未割臺之際,隨族人避居泉州,娶當地望族女莊秋渠,嗣後輾轉福州、上海、北京之間。後東渡日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628
Id:
509628
Title:
穿著制服的學生於長春祠一隅合影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學生穿著制服在長春祠前合影。長春祠位於花蓮縣秀林鄉、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標高85公尺。自太魯閣往天祥方向,出中橫公路長春隧道西口,轉到臺八線舊道,即可看到矗立在立霧溪谷峭崖邊階的長春祠。1
MOC_Id:
Culture_Event659206
Id:
659206
Title:
國軍北投醫院精神病科晨間升旗
Description:
此張圖片為國軍北投醫院精神病科晨間升旗,攝於1962年。
每天早上精神病患按時吃完早餐,9點多左右會到操場升旗,接著便是各式各樣的體育活動,就是排球、羽毛球、籃球等等,可以隨心所欲地揮灑汗水,運
信愛幼稚園迦南時期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683907
Id:
683907
Title:
信愛幼稚園迦南時期
Description:
萬華區民眾蔡麗華女士提供,年代約莫為西元1960年(民49)或西元1961年(民50)間。
背景可以看得到寫迦密山幼稚托兒所,地點約莫在現今華江派出所後方華江國小的操場。根據年代是在信愛之家西元
阿美族薄薄社的男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606
Id:
168606
Title:
阿美族薄薄社的男人
Description:
薄薄社的男人側面。耳戴貝殼製圓形耳飾,與泰雅族的battol相同。由一肩斜掛的是菸草袋的帶子,帶子上具有裝飾。
MOC_Id:
Culture_Object129357
Id:
129357
Title:
僑愛新村-〈大溪僑愛社區 成立長壽俱樂部 沙場老將‧濟濟一堂〉剪報
Description:
此為桃園市大溪區僑愛社區活動中心藏原僑愛新村剪報,內容為民國65年(1976)11月1日《聯合報》第7版的〈大溪僑愛社區 成立長壽俱樂部 沙場老將‧濟濟一堂〉。僑愛新村,民國46年(1957)建,由當
連江縣長張佐鵬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288
Id:
139288
Title:
連江縣長張佐鵬
Description:
1956年7月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成立,合併羅源、長樂、連江3縣為連江縣,實施戰地政務實驗,為軍政一元制,連江縣政府受政委會指導辦理戰地政務工作。《馬祖防衛三十年整建史》記載,政委會為最高行政單位,
布農族的開墾地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00
Id:
168500
Title:
布農族的開墾地
Description:
布農族砍伐茂密的自然林開拓而成的開墾地。背後的森林為闊葉樹林。
MOC_Id:
Culture_Object281018
Id:
281018
Title:
太醫董雲從被殺死 爝火錄卷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太醫董雲從(一作從雲)被殺,女赴井死。
拚了命擠上車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263
Id:
515263
Title:
拚了命擠上車
Description:
舊花蓮火車站最早的名稱是花蓮港驛,明治43年(1910)開始營業,昭和19年(1944)花蓮港驛遭受美軍轟炸損毀,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民國38年(1949)擴建花蓮港驛,民國40年(1951)改名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魚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16
文化部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65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內部訓練出席人數性別統計
不更新更新,16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3:41
文化部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24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23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19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6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典藏目錄-產業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7:16
文化部
典藏目錄-礦石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36
文化部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藝術村
不定期更新更新,2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54:16
文化部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典藏目錄-建築與居處空間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11
文化部
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文化部業務統計
每年更新,3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36
文化部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54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8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親子活動
每1日更新,4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35
文化部
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7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典藏目錄-金屬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7:25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2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決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15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06 11:42:04
文化部典藏目錄-兩棲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考古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50
文化部獎補助已結案核銷案件
每年更新,20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1-04-07 17:05:30
文化部典藏目錄-北美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52
文化部典藏目錄-纖維染織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19
文化部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8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