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克文民俗與宗教@#@藝術與人文
「吳克文民俗與宗教@#@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eople601084 , 欄位Id的內容是601084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吳克文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吳克文(1928-1995),家族世居澎湖西衛,1928年(昭和3年)出生,進入漢學私塾「瓊音書房」就讀,奠定古文、詩詞等國學基礎,及長接受日本時代的新式學校教育,後考入高雄第一中學(高雄高級中學前身)。二戰結束後,吳克文報名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舉辦的「升學內地專科以上學校公費生考試 」,1946年(民國35年)5月放榜,11月分發,獲得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入學資格,因故放棄後返回故鄉,應聘在澎湖縣政府與馬公國民學校服務,期間曾在自宅開辦「樂英堂」,教授漢學課程。1977年(民國66年),吳克文接任西瀛吟社社長,爾後連任五屆,推廣詩教不遺餘力,曾1989年(民國78年)獲頒「世紀詩人」之殊榮。
吳克文因成長過程中屢經戰亂、病痛交迫,多次因祈求神祇而平安無事,返鄉之後,非常熱衷於鸞堂的發展,貢獻卓越。澎湖鸞堂發祥所「一新社聖真寶殿」在二戰期間被盟軍炸毀,戰後重建工程,皆多賴吳克文多方交涉奔走而成。吳克文亦不遺餘力振興鸞堂社務,戮力投入鸞手培訓與善書著述的工作,根據統計,馬公地區高達18所的鸞堂善書,其中有69部善書係出於吳克文之手或經由其校訂,可謂筆耕不輟。
此外,澎湖縣各大廟宇的楹柱上詩詞對聯多有落款「吳藻卿」者,即出自於吳克文之筆墨,如一新社聖真寶殿、澎湖關帝廟、北甲北辰宮、林投鳳凰殿與火燒坪靈光殿等。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01084&IndexCode=Culture_Peopl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erson/AAD5DC98-1F0F-4F6B-BC77-CA21F72BF3E5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3-22T17:36:06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民俗與宗教@#@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People601084
Id
601084
Title
吳克文
Description
吳克文(1928-1995),家族世居澎湖西衛,1928年(昭和3年)出生,進入漢學私塾「瓊音書房」就讀,奠定古文、詩詞等國學基礎,及長接受日本時代的新式學校教育,後考入高雄第一中學(高雄高級中學前身)。二戰結束後,吳克文報名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舉辦的「升學內地專科以上學校公費生考試 」,1946年(民國35年)5月放榜,11月分發,獲得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入學資格,因故放棄後返回故鄉,應聘在澎湖縣政府與馬公國民學校服務,期間曾在自宅開辦「樂英堂」,教授漢學課程。1977年(民國66年),吳克文接任西瀛吟社社長,爾後連任五屆,推廣詩教不遺餘力,曾1989年(民國78年)獲頒「世紀詩人」之殊榮。 吳克文因成長過程中屢經戰亂、病痛交迫,多次因祈求神祇而平安無事,返鄉之後,非常熱衷於鸞堂的發展,貢獻卓越。澎湖鸞堂發祥所「一新社聖真寶殿」在二戰期間被盟軍炸毀,戰後重建工程,皆多賴吳克文多方交涉奔走而成。吳克文亦不遺餘力振興鸞堂社務,戮力投入鸞手培訓與善書著述的工作,根據統計,馬公地區高達18所的鸞堂善書,其中有69部善書係出於吳克文之手或經由其校訂,可謂筆耕不輟。 此外,澎湖縣各大廟宇的楹柱上詩詞對聯多有落款「吳藻卿」者,即出自於吳克文之筆墨,如一新社聖真寶殿、澎湖關帝廟、北甲北辰宮、林投鳳凰殿與火燒坪靈光殿等。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3-22T17:36:06
Keyword_Subject_1
民俗與宗教@#@藝術與人文
「吳克文民俗與宗教@#@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64949
Id:
264949
Title:
劉家正作品飛瓦蓋頂
Description:
本作品位於頂泰山巖前殿橫樑,為人間國寶劉家正的作品,主題為顯應法師飛瓦蓋頂的故事,《閩書》上說:昭應祖師(清水祖師)建造清水巖,白米自動出現;顯應祖師建造泰山巖,磚瓦自動出現;惠應祖師建造泰湖巖,
臨界風光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485
Id:
595485
Title:
臨界風光
Description:
〈臨界風光〉由不鏽鋼管組成的四方體,如同腦海中收錄的「視聽」資料庫。在四方體一角,嵌合石材雕塑之抽象化人形,如液體流下而成的人體粗胚,創造一種思緒傾洩而出,蔚然成章的作家心路歷程。作者黃裕榮、廖文
彭榮美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466
Id:
286466
Title:
彭榮美
Description:
擅長押花、蝶谷巴特、棉紙撕畫、琉璃等流行手工藝。花蓮縣美術協會理事長彭榮美,在花蓮看守所擔任押花專任講師,教受刑人學押花。農家出身的彭榮美,因為喜愛自然花草,在吉安鄉農會服務的她,退休前在友人介紹下接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128
Id:
660128
Title: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黃敏欽 - 叢綠二十七-春之日、新綠五-茶之聲、新綠六-一片光亮
Description:
這三張作品為黃敏欽(青木)所創作的膠彩畫。黃敏欽在作品上色前,會先繪製等比例大小的線稿,以水墨畫先工筆、後寫意的技法,融合油畫厚塗的技法,在畫面上呈現平面卻多層次空間表現。與透過草叢題材的描繪,來
蔡穀元、蔡穀仁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154
Id:
638154
Title:
蔡穀元、蔡穀仁
Description:
蔡穀元(1853-1895),彰化鹿港人,字子庭,號式菴。父為鹿港進士蔡德芳,母為鄭合娘,穀元為長子,1895年(光緒11年)彰化縣學拔貢,為彰化荔譜吟社社員,與嘉義進士徐德欽交誼甚篤,時相唱和。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155
Id:
594155
Title:
胡明貴先生國軍服務證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胡明貴先生國軍服務證,為馬祖新村社區6號住戶胡明貴先生所提供。胡明貴先生為原馬祖新村社區住民,也是知名書法家,服役時為陸軍一等士官長,更是少數非將、校、尉級軍官,而居住於馬祖新村社區的住民
馬修‧賽門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39
Id:
283639
Title:
馬修‧賽門
Description:
馬修.賽門於1984年取得藝術史學士學位,專攻中古世紀藝術與建築。1991年他學習建築石雕,並因此參與英國諸多古蹟的修復,特別是西敏寺與伊利教堂。1996年他轉到義大利專攻精緻古典大理石雕刻。19
萍聚瓦窯溝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31458
Id:
331458
Title:
萍聚瓦窯溝
Description:
萍聚瓦窯溝
作者阿盛,本名楊敏盛,為台灣鄉土文學作家,曾任中國時報主編、主任等職,獲得諸多文學獎項,著有小說類、歌詩類,以及《行過急水溪》、《夜燕相思燈》等散文集,作品收入多版高中大學國文科課本
MOC_Id:
Culture_Object290933
Id:
290933
Title:
桃園龜山壽山巖:陳天乞代表作品吉祥神獸
Description:
此為龜山壽山巖陳天乞所做的吉祥動植物剪粘與交趾陶作品,由陳世仁匠師介紹,陳天乞派的瑞獸剪黏口訣為啼龍笑鳳凸額師,代表施作龍鳳最重要在口型,鳳施柳葉眉,嘴角含笑,才能掌握其神韻,本作品即符合此口訣特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165
Id:
594165
Title:
文鵬先生與余帶弟女士結婚證書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文鵬先生與余帶弟女士的結婚證書,為馬祖新村社區55號住戶文鵬先生所提供,文鵬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也是知名的反共義士,現與家人居住於陸光五村。
結婚證書上載明結婚人、證婚人,繪有代表
廣播節目表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656
Id:
516656
Title:
廣播節目表
Description:
此為1941年(昭和16年)1月4日東臺灣新報地方版的報導,當時的廣播節目表可在報紙上查詢,分為早上、下午、晚上三部,節目表有廣播晨操、音樂、新聞、國語講座、球賽轉播、主題講座等,夜間的廣播主要為
光與風中的浸水石之三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35
Id:
595935
Title:
光與風中的浸水石之三
Description:
幾何造型的石雕〈光與風中的浸水石之三〉,作者為櫻井壽人,表現出自由的感性與細膩的感情,在人為的自然規則中,表現出自然的不規則。作品〈光與風中的浸水石之三〉是表現空間中光線與風的交會,黃金比的長方形
大峽谷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169228
Id:
169228
Title:
大峽谷
Description:
〈大峽谷〉為陳國增(1956–)於1997年所作,此幅以水墨淡彩描繪美國「大峽谷」,以俯瞰的角度展現峽谷的壯闊之美。大峽谷是由科羅拉多河切割而成,兩岸被切鑿成大片的奇峰怪岩,並裸露出地層堆疊的美麗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787
Id:
278787
Title:
詩作敘述人接觸到桂樹的香氣會生病 續修臺灣府志卷二十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海闊偏宜月,天南不覺秋;自憐家尚在,甘與夢同遊。香瘴潛浮桂(桂樹滿山,人觸香則病;亦瘴也)狂潮欲上樓。一杯鄉國酒(沽酒不可飲,海船多載惠泉),休為看花留。
包公石像〈平埔族〉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64
Id:
286064
Title:
包公石像〈平埔族〉
Description:
此人像雕刻碑石為花蓮縣文化局石雕博物館典藏管理之佚名傳統石雕之一。作者不明,雕刻手法略顯粗糙,僅以線條刻繪出圖案輪廓,為一古代文官樣貌,部分區域似乎欲以陽刻手法凸顯其立體感,卻又在使用上產生衝突。在人
三星福蘭社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84351
Id:
284351
Title:
三星福蘭社
Description:
三星福蘭社,是三星鄉歷史最悠久的北管子弟團體,歷史溯自清朝末年,陳輝煌協臺帶領移民拓墾三星,為使農閒可資娛樂調劑,增進里人交誼,乃敦聘北管先達簡文登、曾大軒傳習曲藝。 社內所奉祀帶騎西秦王爺神
尋根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169223
Id:
169223
Title:
尋根
Description:
彭玉琴(1949-)所作〈尋根〉描繪老榕樹盤根錯節,枝葉蔥鬱,天空雲霧迷幻。作者款識:「尋根。歲在丙子仲秋,彭玉琴。」姓名章:「彭」(白文)、「玉琴」(朱文)。
畫中榕樹呈Y字形屹立,如人伸臂,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82
Id:
283682
Title:
法蘭西斯柯‧賈惟爾‧阿斯托卡
Description:
賈惟爾早年於伊比利亞美洲大學修讀建築,雕刻方面有超過三十年資歷的他,在拉丁美洲藝術圈占有一席之地。作品入選多國公家機館典藏。近年在墨西哥及各國致力於推廣石雕營及公園公共空間的石雕。 賈惟爾廣受推
MOC_Id:
Culture_Object184952
Id:
184952
Title:
桃園藝術亮點 : 沈秀成
Description:
為持續積累和保存重要的藝術文化資產,充實藝術人才資料庫,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自2015年起辦理《桃園藝術亮點》叢書計畫,每年度編撰10位桃園資深藝術家專書,記錄藝術家們在藝壇的卓越貢獻,藉以書寫與藝術
新北中和福和宮全景圖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11342
Id:
311342
Title:
新北中和福和宮全景圖
Description:
福和宮全景圖,可見其大木結構之華麗,本照片為班馬傳媒於2019年製作與匠同行:臺灣傳統建築匠師專訪系列時拍攝。
乾隆三十一年,主祀神農大帝的中和福和宮在今中山路、廟美街口建立,起初稱為「五穀廟
仙女的樂園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17
Id:
595617
Title:
仙女的樂園
Description:
薩燦如慣用白色大理石,打磨光滑的優雅線條與純粹白色肌理,表現出其雅緻風格。〈仙女的樂園〉以抽象半圓形方式圍成,是兩塊四分之一圓所構成,這兩塊石頭雕成一邊高一邊低,連接呈現兩瓣如扇或翅的對稱曲線石城
徐存君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365
Id:
286365
Title:
徐存君
Description:
「我出生於民國39年,初中畢業後在家幫農、那時候還沒有電視、夜間又不喜歡夜遊,在家看書法字帖臨帖學寫毛筆字。歷經服兵役3年,在軍中寫了2年的課綱,退伍後在家務農,每逢村子裡有喪事,村里耆老都叫我寫輓聯
MOC_Id:
Culture_Object290927
Id:
290927
Title:
桃園龜山壽山巖:陳天乞代表作品《三顧茅廬》
Description:
龜山壽山巖廟方指出本件作品為劉備三顧茅廬的傳統故事。本幅位於主殿屋簷,人物大小約三十公分,精巧細緻,具有歌仔戲與京劇的動態架勢,為2019年與匠同行陳天乞專題拍攝。
泉州洪派剪粘五虎將之首,作品
散步的婦女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780
Id:
595780
Title:
散步的婦女
Description:
〈散步的婦女〉在靜止而厚重的大理石塊面上,讓運動與速度的漸變過程如數顯影,雖然作品教人無法不聯想起未來主義畫派中的運動風格,他們捕捉閃逝不見的波動,既凍結又是融解時間斷面的概念,卻更讓觀者溫存於美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55
Id:
559955
Title:
馬祖新村-活動中心女青年工作隊巡迴教育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活動中心女青年工作隊巡迴教育照,為女青年大隊至馬祖新村活動中心從事巡迴教育畫面,此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20號住戶徐威俊先生所提供,徐威俊先生為前國軍少將徐培清將軍之子。
眷村的公共
MOC_Id:
Culture_Object210901
Id:
210901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43-1:農科大學校庭其一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明信片正面註明「農科大學校庭其一」、「維新堂發行」等字樣。
本圖為校園即景。為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校內渠道一景,途中可見林木蓊鬱,
〔詩〕十字架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49797
Id:
649797
Title:
〔詩〕十字架
Description:
本詩作「十字架」,為樂山園入園患者K・S・G生( 化名)創作,刊登在1937年6月臺灣社會事業協會發行的《社會事業の友》第103號。本文以日文進行創作,是所謂的癩文學作品。
作者在詩中表達他過去
丸福喫茶店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136
Id:
600136
Title:
丸福喫茶店
Description:
本篇圖為《澎湖島大觀》中的丸福喫茶店。本餐館為福田勝三先⽣所開立,日本佐賀縣⼈,1911年(明治44年)3⽉以「原商店」的店員來到澎湖,爾後繼續服務六年,嗣後開始經營榮⽊炭商及洋雜貨商等,後來發現
瑞穗溫泉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693
Id:
514693
Title:
瑞穗溫泉
Description:
此圖為瑞穗溫泉的「滴翠閣」,可以從中看見當時的建築外觀以及人們休憩的樣貌。瑞穗溫泉在1919年(大正8年)時被日本人發現,當時發現瑞穗溫泉所擁有的二種泉質,與當時日本之天皇級的有馬「金銀雙湯」泉質
〔詩〕我等の園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49673
Id:
649673
Title:
〔詩〕我等の園
Description:
本作品〈我等の園〉(中文:我們的園),刊登於1937年1月25日發行的《萬壽果》第三卷第三號「詩」專欄中,由漢生病內地患者小林良子撰寫。
本文以日文進行創作,是所謂的癩文學作品。內容主要描述居住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1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藝文活動-節慶專區
每3月更新,1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28:57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內部訓練出席人數性別統計
不更新更新,12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3:41
文化部典藏目錄-明信片類
每1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38
文化部
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39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文化部研習課程
每日更新,9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7:06
文化部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2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典藏目錄-木材類
每1年更新,1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05
文化部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2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攝影類
每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1:19
文化部新住民主題區藝文活動
不定期更新,19呂亭潁 小姐 | 02-8512-6772 | 2021-04-07 17:00:53
文化部文化部單位決算
每1年更新,14吳 小姐 | (02)8512-6611 | 2023-07-19 20:58:32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地理
每周更新,21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31:5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每日更新,76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06
文化部
蒙藏籍學生蒙藏語文班上課人數統計表
每6月更新,17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7:1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30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文化事務財團法人名錄
每1年更新,16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4:28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作業基金
每1月更新,21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8-02 20:54:45
文化部其他藝文資訊
每1日更新,1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2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版畫類
每1年更新,2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2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民俗
每周更新,23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9:39
文化部文化部研究報告
每年更新,10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5:19
文化部文化部獎補助-要點
每年更新,14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17-09-07 19:39:50
文化部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7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
蒙古警察警政研習班統計表
每年更新,24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5:40:37
文化部典藏目錄-工藝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1:14
文化部電影
每1日更新,6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蒙古法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17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05
文化部典藏目錄-南洋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1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