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林星華 - 搖曳的水面、憶佛誕、家貓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林星華 - 搖曳的水面、憶佛誕、家貓藝術與人文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林星華 - 搖曳的水面、憶佛誕、家貓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59733 , 欄位Id的內容是659733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林星華 - 搖曳的水面、憶佛誕、家貓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這三張作品為林星華所創作的膠彩畫。 第一張作品名為「搖曳的水面」(膠彩麻紙,65.2x53cm,2013),岸上靜息的白鴨,此時雖不在動,映到水中的影子卻歪七扭八、搖曳不停。這是風的傑作,恰似現今社會的種種風聲。 第二張作品名為「憶佛誕」(膠彩麻紙,72.7 x 53 cm,2015),據說四月初八是釋迦牟尼佛的誕辰,昔日(幼稚園時期)手牽手去浴佛的同伴,如今各奔西東,是否無恙。」 第三張作品名為「家貓」(膠彩麻紙,72.7 x 53 cm,2018),家貓蹲在窗台,一直看玻璃窗外的動靜。是在想甚麼,沒人知。只是看到主人回來,就會跳下來撒嬌。 林星華生於臺中市,1952年畢業於臺灣省立臺中師範學校(現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早年跟林之助學習膠彩畫,林星華將膠彩作為忙碌生活中自娛的一種方式,1951至1995年間入選多次「全省美展」,期間並曾獲得第10屆省展主席獎。1952至1992年間,參與「臺陽美展」多次入選,也獲得第16屆臺陽獎、第54、55屆銀牌獎等。1963-1980期間,因身兼教職、學生、家庭等多重角色,所以大都以此為生活重心較少關注公募展,此時期轉而以創作小品自娛。但至1986年於教育界服務34年退休後,為了學畫毅然選擇至日本兵庫教育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進修,並取得碩士學位,在日期間更轉赴京都研究膠彩繪畫,回國後至今持續活躍於膠彩的創作,目前為「臺灣膠彩畫協會」會員,也從1982年起每年參與協會年度的聯展、1997年入選「臺中市第86年度資深優秀美術家」等,1999年起也每年參與臺中市當代藝術家聯展和女性藝術家聯展等。 在創作上畢生尊崇恩師教誨,大都以寫生,關注大自然裡得到的靈感,從巧妙的規律中創造屬於自己的意境,作品中細膩溫婉的筆觸與色彩,散發女性特有的氣韻及人文特質,1996年於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舉辦生平第一次個展,並出版「林星華膠彩個展」畫集。2019年以88歲高齡,林星華展現女性強韌的創作力,再次於同處舉辦個人畫展。創作方向多元,舉凡花卉、蟲鳥、人物甚至到抽象小品,構圖嚴謹、溫和的色彩中蘊藏豐富的語彙,靜謐而樸素的繪畫天地中,充分顯現林星華個人獨特的氣質與風格。(文字介紹摘錄自《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委託研究案》期末報告,詳見關聯資源網頁)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59733&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2BCEA7D0-6279-4B8E-B322-E80F60011C58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1-31T12:43:55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733

Id

659733

Title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林星華 - 搖曳的水面、憶佛誕、家貓

Description

這三張作品為林星華所創作的膠彩畫。 第一張作品名為「搖曳的水面」(膠彩麻紙,65.2x53cm,2013),岸上靜息的白鴨,此時雖不在動,映到水中的影子卻歪七扭八、搖曳不停。這是風的傑作,恰似現今社會的種種風聲。 第二張作品名為「憶佛誕」(膠彩麻紙,72.7 x 53 cm,2015),據說四月初八是釋迦牟尼佛的誕辰,昔日(幼稚園時期)手牽手去浴佛的同伴,如今各奔西東,是否無恙。」 第三張作品名為「家貓」(膠彩麻紙,72.7 x 53 cm,2018),家貓蹲在窗台,一直看玻璃窗外的動靜。是在想甚麼,沒人知。只是看到主人回來,就會跳下來撒嬌。 林星華生於臺中市,1952年畢業於臺灣省立臺中師範學校(現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早年跟林之助學習膠彩畫,林星華將膠彩作為忙碌生活中自娛的一種方式,1951至1995年間入選多次「全省美展」,期間並曾獲得第10屆省展主席獎。1952至1992年間,參與「臺陽美展」多次入選,也獲得第16屆臺陽獎、第54、55屆銀牌獎等。1963-1980期間,因身兼教職、學生、家庭等多重角色,所以大都以此為生活重心較少關注公募展,此時期轉而以創作小品自娛。但至1986年於教育界服務34年退休後,為了學畫毅然選擇至日本兵庫教育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進修,並取得碩士學位,在日期間更轉赴京都研究膠彩繪畫,回國後至今持續活躍於膠彩的創作,目前為「臺灣膠彩畫協會」會員,也從1982年起每年參與協會年度的聯展、1997年入選「臺中市第86年度資深優秀美術家」等,1999年起也每年參與臺中市當代藝術家聯展和女性藝術家聯展等。 在創作上畢生尊崇恩師教誨,大都以寫生,關注大自然裡得到的靈感,從巧妙的規律中創造屬於自己的意境,作品中細膩溫婉的筆觸與色彩,散發女性特有的氣韻及人文特質,1996年於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舉辦生平第一次個展,並出版「林星華膠彩個展」畫集。2019年以88歲高齡,林星華展現女性強韌的創作力,再次於同處舉辦個人畫展。創作方向多元,舉凡花卉、蟲鳥、人物甚至到抽象小品,構圖嚴謹、溫和的色彩中蘊藏豐富的語彙,靜謐而樸素的繪畫天地中,充分顯現林星華個人獨特的氣質與風格。(文字介紹摘錄自《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委託研究案》期末報告,詳見關聯資源網頁)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OGDL_

  2. 1
    _OGDL_

  3. 2
    _OGDL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1-31T12:43:55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林星華 - 搖曳的水面、憶佛誕、家貓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421
Id: 286421
Title: 劉依綾
Description: 顛覆正妹就該嬌羞、木工師傅就該不修邊幅的刻板印象,24歲的劉依綾扛著木頭做家具,成為花蓮港邊最美的人物風景。花蓮港邊一處不起眼的倉庫,隱身著一個偌大木工坊,這裡是610藝術傢俱手創館,裡頭充斥各式各樣

MOC_Id: Culture_Event180798
Id: 180798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藝」區影片為許宏文師傅硼玻璃管整型過程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於「藝」區展出各種製造流程影片。本照片來自許宏文師傅硼玻璃管整型過程影片。 「藝」區展示茶具工藝,尤其是以陶瓷、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88
Id: 301188
Title: 給時間的明信片:親密書
Description: 陳黎,本名陳膺文,1954 年生,台灣花蓮人,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畢業。曾獲國家文藝獎、時報文學獎推薦獎、敘事詩首獎、新詩首獎,聯合報文學獎新詩首獎,梁實秋文學獎翻譯獎等。《給時間的明信片》是一本形式新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20
Id: 514520
Title: 多功能工寮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清溝、香和;南澳鄉金岳;員山鄉頭分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金岳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25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16
Id: 594216
Title: 馬祖新村-家人同遊彰化八卦山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居民家人同遊彰化八卦山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及其孫韓宜邦先生所提供。少將退伍的韓麟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 八卦山建於彰化市,昔稱定軍山、望寮山或定寨,清嘉慶時

MOC_Id: Culture_Object264943
Id: 264943
Title: 劉家正作品富貴呈祥
Description: 劉家正作品富貴呈祥圖,位於新北頂泰山巖大殿右邊橫樑,為橫樑反覆上深色漆之後,再以金箔磨成的粉彩繪而成,稱為擂金畫,在臺灣並不多見,為人間國寶劉家正的強項,也可見於板橋林家花園,此為2019年與匠同

MOC_Id: Culture_Object649794
Id: 649794
Title: 短歌
Description: 本作品「短歌」刊登在1937年6月臺灣社會事業協會發行的《社會事業の友》第103號,收錄日本人和臺灣人患者創作的九件作品。本文為日文的癩文學創作,所收錄的作品都與漢生病有關,例如:筆名為一粒麥生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362
Id: 660362
Title: 律動伴月歌劇院
Description: 2014年「拍!歌劇院之美」攝影比賽原攝原味類第一名作品。 臺中國家歌劇院由普立茲克(PRITZKER)獎得主伊東豊雄建築師所設計,定位為國家級水準及國際性規模之表演場館,國際媒體報導更將其列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72
Id: 267572
Title: 無題
Description: 〈無題〉為畫家李牧石(1950-)作品。簽名:「李牧石」,姓名章:「李」(白文)。 此作以〈無題〉為名,性質亦不同於一般傳統畫作,畫家將之通稱為「無名畫」。畫中藍、白相間,如石、如冰又如水紋的幾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81
Id: 514481
Title: 超級大木屐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MOC_Id: Culture_Event234051
Id: 234051
Title: 花蓮在地文學作家圖像特展06
Description: 花蓮在地文學作家圖像系列特展—余阿勳、陳贊昕「永恆的身影」聯展。此次展出花蓮文學史上非常重要,但較不為大眾所知道的兩位已故作家余阿勳、陳贊昕,以聯展的方式向兩位作家致敬。希望能透過圖書館的在地文學作家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08
Id: 514508
Title: 最多籐編藝師的金岳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清溝、香和;南澳鄉金岳;員山鄉頭分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金岳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16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974
Id: 659974
Title: 文學臺中:敦化公園
Description: 臺中市北屯區的敦化公園位於中清路與敦化路一段路口往東約150公尺處,公園面積約2.7公頃,是由民間共同參與而生的公共建設,目的是為讓鄰近的社區居民有更自在的空間可彼此互動交流。公園保留了原有的汽車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787
Id: 278787
Title: 詩作敘述人接觸到桂樹的香氣會生病 續修臺灣府志卷二十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海闊偏宜月,天南不覺秋;自憐家尚在,甘與夢同遊。香瘴潛浮桂(桂樹滿山,人觸香則病;亦瘴也)狂潮欲上樓。一杯鄉國酒(沽酒不可飲,海船多載惠泉),休為看花留。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20
Id: 514420
Title: 太極氣功十八式及元極舞
Description: 2004年社區日曆計包含:三星鄉大隱;礁溪鄉光武、林美、時潮;羅東鎮東安;南澳鄉東岳;大同鄉英士;冬山鄉梅花、大進;員山鄉七賢、湖東;以及蘇澳鎮存仁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梅花社區的日曆。本篇0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390
Id: 289390
Title: 大水(選自《第一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Description: 本文出自《第一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為小說組佳作。 文章從加禮遠社法力最強大的女巫烏瑪為女兒小鹿祛除邪靈的KISAIIZ展開。小鹿失蹤半年之後失魂落魄的回家,族人緊張起來,於是烏瑪展開驅魔儀式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82
Id: 283682
Title: 法蘭西斯柯‧賈惟爾‧阿斯托卡
Description:   賈惟爾早年於伊比利亞美洲大學修讀建築,雕刻方面有超過三十年資歷的他,在拉丁美洲藝術圈占有一席之地。作品入選多國公家機館典藏。近年在墨西哥及各國致力於推廣石雕營及公園公共空間的石雕。  賈惟爾廣受推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449
Id: 300449
Title: 白虎堂:宗保佳遇穆桂英
Description: 此件為何金龍於1928年之剪黏作品,位於台南佳里金唐殿三川殿前步口右牆後方。取自於以宋朝為背景的小說《楊家將》,講述女將穆桂英為搭救丈夫楊宗保,而與北焦贊、孟良兩位宋朝大將交戰。楊宗保雙手遭反手綑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887
Id: 509887
Title: 境:銀製茶杯的創作
Description: 本論文作者楊承峰,指導教授王梅珍博士,出自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發表於2006(民國95)年6月。內容敘述茶文化代表著人類生活的品味,從採茶、焙茶、泡茶、飲茶的講究,就可以了解其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721
Id: 512721
Title: 《利澤永安》社區報第三期
Description: 《利澤永安》社區報第三期的內容,除轉載「強仔工作室」所繪製的「利澤簡社區地圖」外,主要是報導在利澤簡「忠義堂」(大眾爺廟)前販賣米粉羹與一串心的林阿騫、林寶蓮夫婦的故事。利澤簡老街的阿公們平日早上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42
Id: 595942
Title: 旋轉
Description: 〈旋轉〉從粗獷的石面向內探勘埋藏的核心。這趟深度的旅程,猶陷入一晦暗難解卻奇幻美麗的自溺漩渦中;順流而下的螺旋紋理,便是沿路如生痕化石般沈澱而成的軌跡。一路迴旋直底深沈的內在,螺旋下降的同時,與忽

MOC_Id: Culture_Object472805
Id: 472805
Title: 香祖筆記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香祖筆記》卷一至卷三,王士禎著,1911年(宣統3年),掃葉山房石印,線裝,四眼裝訂。書皮黃棕色,整體保存良好,無破損或斑汙。書名籤題

MOC_Id: Culture_Place218385
Id: 218385
Title: 七星潭四八高地軍事坑道
Description: 在曼波公園的下方,有個鮮為人知的戰備坑道,在二戰時期日軍為了防範美軍從太平洋進攻而設立的戰備坑道,戰後國民政府接手,目前已由軍方交給社區管理,社區將加以整建做為歷史與人文的時光走廊。在花蓮縣文化局10

MOC_Id: Culture_People565315
Id: 565315
Title: 基隆市寶公學校賞狀 - 曾顯林
Description: 曾顯林先生生於1921年(大正10年)3月4日,小學就讀基隆市寶公學校,在校成績優良。這張「賞狀」是他六年級時學校頒給他的。 師範畢業後先生曾擔任仙洞國小教師、教務主任,不幸遭逢228事件,很多

MOC_Id: Culture_Place595801
Id: 595801
Title: 風與日光
Description: 〈風與日光〉傳達出風吹過地面,陽光傾瀉在地表上的景象,微風與陽光輕輕拂過自然的景色,為大地梳理成一個秩序。作者坂井達省(Tatsumi Sakai)秉持自然就是美的理念,存著與石頭和平共處的態度來

MOC_Id: Culture_Object223616
Id: 223616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56-2:高等女學校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明信片內文為: 東京小石川區大塚窪町二十七 三屋祐子收 札幌 忍 暑假到今天結束,明天起將開始通學。今晚滿月,因此大家都在二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406
Id: 286406
Title: 林國正
Description: 我都和人說我就讀東海大學,東部海洋大學,從小離鄉背井到石梯漁港討海,慢慢地適應東海岸的漁業生活,機緣在1996開始有了轉變,投入台灣第一家賞鯨公司,開啟了帶領遊客體驗海上驚奇的年代,夏季做賞鯨,到了冬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094
Id: 506094
Title: 花蓮港高等女學校
Description: 花蓮港高等女學校創立於昭和2年(1927)4月1日,當時為四年制的學校,為現今國立花蓮女子高級中學的前身。學生以日本內地人為主,內蕃人、本島人占少數。昭和12年(1937)改名為「花蓮港廳立高等女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71384
Id: 271384
Title: 馬祖現代民居類型:磚造平房
Description: 根據鄭智仁於2003年編著的《連江縣鄉土建築研究報告:馬祖民居》,馬祖地區的民居相對於傳統建築,1956年進入戰地政務時期後,開始於當地興建「加強磚造平房」的現代民居,當中依照建築的平面框架可分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290962
Id: 290962
Title: 桃園景福宮門神彩繪:李登勝所繪秦叔寶門神
Description: 桃園景福宮廟內的彩繪全部都是出自李登勝之手,在彩繪門神的時候所用的「青綠描金」技法,到目前幾乎是失傳的狀態,那這也是李登勝的代表作之一。這件文物為李登勝所繪的秦叔寶門神,其中最明顯辨別的特徵就是: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1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

典藏目錄-建築與居處空間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1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維管束類

每1年更新,3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30:0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經濟

每周更新,4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3:26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8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

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21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

蒙藏籍學生蒙藏語文班上課人數統計表

每6月更新,25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7:19

文化部

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39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

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主題閱讀區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78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07

文化部

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20

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

金鼎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3

蔡小姐 | 0285126481 | 2021-04-07 17:04:52

文化部

大陸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2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社會學

每周更新,37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5:43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法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52

文化部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5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

典藏目錄-皮革類

每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52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瓷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3:44

文化部

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2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

實體書店

每1年更新,162

陳怡君 小姐 | 02-85126472 | 2023-07-27 17:37:20

文化部

文化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之項目

每年更新,1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5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戲劇

每周更新,25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9:13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59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

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22

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54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文獻書籍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3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每1日更新,34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攝影類

每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1:19

文化部

獨立音樂

每日更新,2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7:26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