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無題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無題藝術與人文

無題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67572 , 欄位Id的內容是267572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無題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無題〉為畫家李牧石(1950-)作品。簽名:「李牧石」,姓名章:「李」(白文)。 此作以〈無題〉為名,性質亦不同於一般傳統畫作,畫家將之通稱為「無名畫」。畫中藍、白相間,如石、如冰又如水紋的幾何圖案,皆為油漆顏料在水面上自然漫流所形成,而非畫家用畫筆所繪,因此若就技法或表現方式而言,「無名畫」頗類近於西方的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或自動性技法(Automaticism)。畫家「作畫」前,預先調配好各式油性顏料、油漆,再傾覆於水面,利用油、水分離原理,藉由不同角度的傾覆,並取決於顏料的深淺、多寡等,任由水的表面張力使油漆、顏料流淌蔓延,呈現出千變萬化的各種圖案、紋路,最後再以紙張拓取而成,因以水為介質,或可稱之為「水拓法」。 「無名畫」雖然並未刻意要形塑幾何圖像,卻富含抽象之玄奧,畫中的「圖案」或「紋路」取決於油性顏料的自然流淌成形,猶如木紋、石紋或水紋般各有其意趣,每一幅「無名畫」都如同本作,被賦予了「有景非景,無物似物」之意境,不僅呼應畫家與生俱來的美感天賦,綻放其內在的藝術潛能;觀畫者所見為何,也任憑主觀自由詮釋。畫家以「創造非藝術之藝術,發掘無意義的意義」為創作理念,讓國畫、水彩畫、版畫等傳統畫作增添想像空間。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67572&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2C221296-E62F-45AF-B290-E8872CF76F69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2-17T16:51:49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72

Id

267572

Title

無題

Description

〈無題〉為畫家李牧石(1950-)作品。簽名:「李牧石」,姓名章:「李」(白文)。 此作以〈無題〉為名,性質亦不同於一般傳統畫作,畫家將之通稱為「無名畫」。畫中藍、白相間,如石、如冰又如水紋的幾何圖案,皆為油漆顏料在水面上自然漫流所形成,而非畫家用畫筆所繪,因此若就技法或表現方式而言,「無名畫」頗類近於西方的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或自動性技法(Automaticism)。畫家「作畫」前,預先調配好各式油性顏料、油漆,再傾覆於水面,利用油、水分離原理,藉由不同角度的傾覆,並取決於顏料的深淺、多寡等,任由水的表面張力使油漆、顏料流淌蔓延,呈現出千變萬化的各種圖案、紋路,最後再以紙張拓取而成,因以水為介質,或可稱之為「水拓法」。 「無名畫」雖然並未刻意要形塑幾何圖像,卻富含抽象之玄奧,畫中的「圖案」或「紋路」取決於油性顏料的自然流淌成形,猶如木紋、石紋或水紋般各有其意趣,每一幅「無名畫」都如同本作,被賦予了「有景非景,無物似物」之意境,不僅呼應畫家與生俱來的美感天賦,綻放其內在的藝術潛能;觀畫者所見為何,也任憑主觀自由詮釋。畫家以「創造非藝術之藝術,發掘無意義的意義」為創作理念,讓國畫、水彩畫、版畫等傳統畫作增添想像空間。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OGDL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2-17T16:51:49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無題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978
Id: 600978
Title: 花蓮高女舉行盛大卒業式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3月8日的報導。花蓮高女為現在國立花蓮女子高級中學的前身,該校創立於1927年(昭和2年),日治時期全名為花蓮港廳立高等女子學校,學生是以日本人為主要,臺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62
Id: 285962
Title: 舞者
Description: 〈舞者〉,雕塑舞動的身軀,胴體如行雲流水般律動,以墊腳岫手一股蓄勢待發的激動,舞者誇張的抬腿正是力道的要點,霎那的姿態散發驚人的奔騰氣勢,舞者仰天屈膝,騰空旋轉後單腿輕盈的點地,舞孃揮灑對表演生命的熱

MOC_Id: Culture_Place595823
Id: 595823
Title: 月光
Description: 〈月光〉是以白色大理石雕刻出兩件組合的作品,呈現兩片大弧形,彎曲展延的造型,意圖表現時間和空間的距離。此一作品反應作者柯林•費格(Colin Figue)內在心靈的成長或覺醒,表達出情感與信念。兩

MOC_Id: Culture_Object302289
Id: 302289
Title: 〈贈近江時五郎老仁翁〉墨寶
Description:   〈贈近江時五郎老仁翁〉墨寶,由顏雲年揮毫完成,為一漢詩形式的藏頭詩作。創作時間,推測為大正年間。   墨寶內容,先以「近水傍山」、「江村」、「時禽瓦雀」、「五椏三花」等自然意象描摹,再提到歲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267
Id: 287267
Title: 迷你織帶機
Description: 此為自紐西蘭引進的迷你織帶機,織幅為長180公分、寬4公分,相較於臺灣原住民傳統式需坐在地上織布的水平式背帶織布機,此款迷你織帶機屬於立式織布機,特色為小巧輕便、易於攜帶,可織出頸鍊、手環 、腰帶等帶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593
Id: 600593
Title: 桌球大會舉辦一日在昭和會館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5月31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作為花蓮港市內桌球愛好者的交流比賽,6月1日各桌球球團將於花崗山紀念館內辦理。主辦為河原三男暨河原團,後援為花蓮港廳體育課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36
Id: 283636
Title: 芭芭拉‧里奧塔
Description: 芭芭拉.里奧塔現居華盛頓西北部,曾在各地展出她的作品,從Katzen美術館、美洲國家組織、到科克倫藝術畫廊,無處不見她的作品。芭芭拉指出藝術之於空間,它扮演著一個關鍵的美學角色,她以碎石懸吊的藝術作品

MOC_Id: Culture_Object220877
Id: 220877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42-2:第一農場牧草苅取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明信片內文為: 東京小石川區大塚窪町二十七 三屋祐子收 札幌 忍 夏天終於也來到了札幌,白天的氣溫上昇到八十度是常有的事,已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369
Id: 513369
Title: 童子軍初中學生制服
Description: 照片中可見兩個學童穿著一身制服,這是童子軍的服裝。在民國40年代,臺灣的初中學生制服,大多是以童子軍的服裝為主。當時每一所初中都是要經過考試錄取才能就讀,因此穿上這身制服代表一種榮譽。1968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189474
Id: 189474
Title: 桃園藝術亮點 : 趙世傳
Description: 為持續積累和保存重要的藝術文化資產,充實藝術人才資料庫,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自2015年起辦理《桃園藝術亮點》叢書計畫,每年度編撰10位桃園資深藝術家專書,記錄藝術家們在藝壇的卓越貢獻,藉以書寫與藝術

MOC_Id: Culture_Place513932
Id: 513932
Title: 部落獵場
Description: 本社區關於「泰雅狩獵文化傳習-部落獵場」之建構,係經徵詢部落耆老(mamakenzi及mamasayu等人),結合部落青壯族人共同規劃而成。其旨意係為闡揚泰雅族的狩獵文化、及其延伸至部族各式文化、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48
Id: 283548
Title: 吳孟璋
Description: 吳孟璋說:「藝術創作對我而言,是探索與認識自身存在的一種方式,也是校正自我的過程。」 在《容格心理學與西藏佛教》一書提到:「自我是最大的障礙。自我——或個人的「我」觀是一切問題和痛苦的根源。」他解釋所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35519
Id: 235519
Title: 民間遊藝─大鼓陣
Description: 照片取自《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普查計畫案》,為2007年10月18日連江縣仁愛國小於「媽祖昇天祭」演出大鼓陣。 依據2008年連江縣政府委託雲台文化協會執行《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普查計畫案》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583
Id: 286583
Title: 黃依琳
Description: 於花蓮文化園區釀市集展售攤位,為「瑪尼.來恩」工作室負責人。黃依琳認為金工的工法重在工序,看似簡單的作品,其實製程複雜,先計畫好其順序,才能增加作品結構的穩定度。同時秉持職人精神,對品牌出產的作品有所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696
Id: 659696
Title: 郭峻榮 瓜蒂綿延福壽長 竹雕
Description: 此件竹雕作品獲選第一屆大墩美展美術工藝類組第一名,為工藝家郭峻榮1996年的作品。吳讓農評委認為:「這是一對竹雕的瓜藤,枝葉瓜果玲瓏活潑,最下方還有一隻小老鼠,用後足站起,想吃瓜,非常逗趣。今年是

MOC_Id: Culture_Place595449
Id: 595449
Title: 構造的滑行
Description: 〈構造的滑行〉是米契爾•阿格吉斯(Michel Argouges)系列作品「滑行」作品的延續。兩塊黑大理石像巨大的築造板,肩並肩、靜靜地、輕柔的滑行,即興藝術的簡化趣味,平實樸素的風貌,簡潔而有力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38
Id: 301238
Title: 呷餅人福氣:文學家的臺中糕餅之旅
Description: 方梓,本名林麗貞,生於台灣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創作與英文文學研究所碩士。曾任消基會《消費者報導》雜誌總編輯、《自由時報》自由副刊副主編、 總統府專門委員,也在大學任教, 現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創系兼任講

MOC_Id: Culture_Object322969
Id: 322969
Title: 入選-台灣煉瓦會社打狗工場(中都唐榮磚窯廠)
Description: 台灣煉瓦會社打狗工場(中都唐榮磚窯廠)為台灣20世紀磚材生產工業之重要見證,是打狗地區第一家磚仔窯,共有三座傳統「目仔窯」,也是南台灣最早引進的新式磚仔窯。現有建物中,八卦窯及煙囪之年代久遠且工法

MOC_Id: Culture_Event180689
Id: 180689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茶未來實驗室活動,藝術家「宮保睿」於展場準備活動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茶未來實驗室活動,照片為藝術家「宮保睿」於展場準備活動。 茶未來實驗室是個實驗性計畫,試圖去探索未來茶型態與個人狀

MOC_Id: Culture_Object653781
Id: 653781
Title: 《田單復國》第三幕「黃金臺」舞台設計草圖
Description: 此圖為《田單復國》第三幕「黃金台」舞臺設計草圖。其場景為戰國時期燕昭王為報齊國伐燕之仇,於是廣納天下賢士修築黃金台。這齣四幕八場歷史中興劇,舞台草圖由舞台設計者孫景瑎手繪而成,除了以不同形狀大小及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164
Id: 638164
Title: 謝遵信
Description: 謝遵信(1902-1975),彰化二水人。父謝賜,母張蘇為秀才張登年長女,其為長男。畢業於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1922年(大正11年)至1936年(昭和11年)任職二水公學校(今二水國小)教師、鼻

MOC_Id: Culture_Event180616
Id: 180616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4月28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茶未來實驗室」區,茶冰淇淋使用器皿
Description: 照片為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4月28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茶未來實驗室」區之擺設,茶未來實驗室於平時非活動時間,利用問卷調查與參觀者互動。 茶未來實驗室是個實驗性

MOC_Id: Culture_Object630067
Id: 630067
Title: 彰基董事會致贈給蘭大弼及高仁愛的退休紀念
Description: 1952年,蘭大弼醫生與高仁愛醫生接受英國長老會海外宣道會的宣教師派遣,聯袂自英國倫敦前來台灣,返回彰化基督教醫院服務,投入醫療宣教的工作。 他們夫婦兩人一起為彰化基督教醫院奉獻心力,訓練新進醫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402
Id: 506402
Title: 北埔公學校
Description: 北埔位於奇萊平原北側之漢人聚落,為進入太魯閣地區的必經之地。大正11年(1922)鹽水港製糖於北埔(今北埔農場)設立農場,招募許多漢人移工與當地原住民來從事耕作,進而形成一個較大聚落區。昭和3年(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94
Id: 283594
Title: 廖文仁
Description: 出生於花蓮的廖文仁,因家中從事石材加工業,自幼便在石頭圍繞的環境下成長,熟悉石雕工廠中的各式石材與機械運用。懷抱著對於石刻的天賦及其特殊情感,決心以石雕創作為志業,卻不願循升學模式進入學校學習正規藝術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090
Id: 594090
Title: 馬祖新村孩童春節留影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孩童春節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將軍所提供,韓麟先生為前國軍少將。 春節可說是每一位孩童最開心的時刻,眷村的孩童也不例外,不僅能大飽口福,還能領到壓歲錢。雖然很多孩童過

MOC_Id: Culture_Object508981
Id: 508981
Title: 美藝生活茶飄香:靜思茶道的美育意涵與實踐
Description: 本論文作者陳韻竹,指導教授羅美蘭博士,出自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系視覺藝術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發表於2012(民國101)年6月。內容敘述美感教育的觀念和態度要素轉化在茶道、茶禮的運用。 從國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351
Id: 287351
Title: 狩獵
Description: 此為2015年花蓮縣第一屆全國原住民族木雕競賽的貳獎作品,該競賽向全台18歲以上原住民朋友徵件,全國初選作品總共有46位角逐,經複賽選出前三名、優選三名、佳作十名,總計16位木雕師得獎。本件作品創作者

MOC_Id: Culture_Place595479
Id: 595479
Title: 洄瀾體U-Cup
Description: 〈洄瀾體U-Cup〉石材創作近似於花蕾綻放的造型,將U型曲線做成串聯結構,既可以說是具象的隱喻,也可以視為抽象的比喻。作者黃裕榮、廖文榮的公共藝術與產品設計,每一件皆以融合環保與綠資源的概念為目標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67
Id: 595967
Title: 浪花
Description: 本作〈浪花〉以不鏽鋼及石材所組成,橡皮艇及人由天然原石雕刻而成,水流、浪花以石材自然表面及溪流中滾石堆疊固定。此作因應民國88年(1999)花蓮縣石雕景觀大道設置計畫建置,現由交通部觀光局花東縱谷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每1日更新,34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58

文化部

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3

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電影

每1日更新,8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

蒙藏性別年齡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7:03

文化部

典藏目錄-膠彩畫類

每年更新,3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47

文化部

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43

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

文化部典藏網類別統計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6 | 2023-07-27 15:32: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

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3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

文化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之項目

每年更新,1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50

文化部

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20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志工統計

每1年更新,20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5:19:32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1年更新,22

蘇建龍 先生 | 02-85126631 | 2023-07-27 16:04:3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

每日更新,40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29:3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墨類

每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32

文化部

典藏目錄-維管束類

每1年更新,3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30:09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8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

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23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32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主題閱讀區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78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07

文化部

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52

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

典藏目錄-觀念藝術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6:3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24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

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2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攝影類

每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1:19

文化部

文化部資料盤點成果表

每6月更新,2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6:32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甲殼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37

文化部

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

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6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5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